分享

丁晓文| 四川路 经典印迹(05.4.22)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曾经的面孔
  鲁迅先生曾经衔着烟卷,坐在内山书店那张“鲁迅的椅子”上,和内山完造漫谈;冯雪峰的妻女曾在拉摩斯公寓的门口,等日夜奔忙的丈夫和父亲回家吃饭;鲁迅、许广平经常给住在对面东照里的瞿秋白送去刚出炉的热面包……
  鲁迅在上海的绝大部分时间,一直居住在四川北路,直到1936年去世。1927年10月5日,刚来上海的鲁迅和许广平到横浜路35弄景云里看房子。这是条石库门的旧式小弄,内有三条横弄,周建人住在一弄11号,西邻10号半住着叶圣陶,11号则是沈雁冰,附近还住着些商务印书馆的老同事。鲁迅心想熟人这么多,住在这里也不错,于是约好次日看房。第二天上午,郁达夫和女友王映霞来旅馆拜访鲁迅。饭后喝咖啡时,达夫注意到鲁迅很热情地对正在搅咖啡的许广平看了一眼,并说:“密斯许,你胃不行,咖啡还是不吃的好,吃些生果罢。”达夫从这一个眼神一句轻语中,立刻捕捉到了“爱情的火花”,并为先生终于有了爱侣而暗暗高兴。
  就在景云里,鲁迅结识了内山完造;手把手地教柔石如何为《朝花》组稿、编辑、校对;有了儿子周海婴。经过了难产的煎熬,周海婴在福民医院(后来的第四人民医院,今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诞生,鲁迅此后每天都要去医院两三次,好在离景云里并不远,走走不过十多分钟就到了。从景云里搬出来,鲁迅先后住过拉摩斯公寓和大陆新村,也曾因为时局而避难过四次,但是总是离不开虹口,离不开四川北路。在狄思威路766号,今天的溧阳路1359号,还有内山完造为他租的藏书室。
  旧书店 邮政大楼
  四川北路上曾经有密集的旧书店:海宁路、昆山花园路都曾是读书人淘书的好地方。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还有专门卖数理化复习资料的摊头,一到周末就热闹非凡。在全民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一些标着某某学校内部资料,只有“工本费”的小册子,往往被学生们当成武林秘笈而一抢而空。回来的路上,心情不错,就在街边的南货店花五分钱买一个三角包的蜜饯,让蜜汁橄榄、香草桃板调节高中学习的紧张心情。
  赵长天回忆说:当年作为学生的我,最关心的是四川路靠近武进路的旧书店。在六十年代,那是上海比较大的旧书店。我读中学时,手头很少零用钱,新华书店是不大敢进去的,想买书就去旧书店,再有一个好处是旧书店可以看书,而当时的新华书店,不像现在的书城那样开架售书。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表演艺术,曾买过一本论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书,很多年以后,我调入作家协会,忽然发现那本书正是茹志鹃老师的丈夫王啸平先生所著。我把书送给了王先生,他高兴极了,说他自己已经没有这本书了。
  解放前就有福兴、月宫戏院,国际电影院曾经是亚洲最大电影院;解放后有群众影剧院经常上演滑稽剧;而解放剧场有那种木地板铺就的舞台,演出话剧和戏曲时,演员奔出来“冬冬”作响,特别有质感;还有个书场,专门演出评弹和说书,两个人,一张桌子,手拿扇子,就开讲,把故事讲得蜿蜒曲折。
  四川路桥下邮政总局是集邮爱好者常去的地方。邮政大楼二楼卖纪念邮票的柜台像个宝库,赵长天回忆说,更多时间只是看看,买不起;顺便在大厅光滑的地面上遛来遛去,把宽敞的石楼梯扶手当作滑梯。在四川路桥附近,有不少私人买卖邮票的小摊,也是集邮者流连忘返的地方。那种寻寻觅觅的乐趣,是现在订购整年纪念册不能比拟的。
买卖请到四川路
上海从前的商业中心清爽简单:三街一场。“一场”指的是豫园商场,“三街”则是南京东路、淮海路和四川北路。这三街中,只有四川路为南北走向,虽然会有曲曲折折,却因为街角总是柔和的转弯,反而会让人有峰回路转的惊喜。
  从虹口足球场出发,一路朝南走下去,经甜爱路、山阴路、海伦西路、武进路、海宁路……还有好多地图上都找不到的里弄,可以一直走到苏州河、北外滩。如果你体力够好,完全可以接着从南京路一路逛到城隍庙。四川路,就是这么耐走。
  四川北路,是上海最有市民气质的商业街,衣食住行,一度又丰富又便宜。这种印象在上海人心中一直深植,上个世纪90年代初,广告语“走走逛逛其它路,买卖请到四川路”,更是作为四川路生动的刻画而深入人心。上海人过日子精细、实惠,他们往往在这里一路逛,一路挑,买回家物美价廉的物品。
  它的老名字是北四川路,19世纪中后期,租界当局在此“越界筑路”,曾经住在此的鲁迅称它为“半租界”。华洋两方都想争夺势力,结果北四川路反而相对成了管理的真空区,自由而混乱。市民居住密集,没有法租界的独门洋房,更多的是里弄和公寓,旧式和新式的石库门。过生活,是这里的主题。那个时候虹口餐馆的价格低得让霞飞路上的俄国餐馆老板哇哇大叫,但吃大餐很内行的上海人发现,这里的菜谱十分地道。“到虹口吃大餐”,便宜、实惠、正宗,成了上海人的一时之风尚。直到19世纪80年代初,虹口还是上海西餐馆最多的地方。中华传统美食,在这里也是应有尽有:叶大昌的三北茶食、椒桃片、三北豆酥糖;西湖饭店的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炸响铃……
  从大兴纽扣到IT时装
  解放以后,四川北路仍然是贴心的。武昌路附近曾经就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大兴纽扣店”。虽然现在“大兴”讲的是假冒和次劣。但对于当时买纽扣的人们,这个词俨然是实惠的象征。纽扣店的生意好极了,三开间的店面,有上千种纽扣供人挑选,品种抵得上城隍庙的四五家店面,为配扣子和制衣服的人们提供了莫大的方便,还提供批发和定制的服务。那时,烤鸭、纽扣、被面、香菇号称四川北路“四大王”。生活在四川北路,真的活色生香。
  三十年前在长话局线务站上班的李斯回忆说:那时每天中午我和师傅们都喜欢到横浜桥堍下的天虹饭店去吃一角两分一碗的黄豆骨头汤,那是真正用骨头熬出来的,汤汁又浓又香,喝起来热乎乎的。往北走一家叫斯为美的皮鞋店很有名,我的第一双765是在那儿排队买的。那个时代的765就仿佛今天的“老人头”。是一种猪皮皮鞋,售价7元6毛5分,因而得此名。765是当时最便宜的皮鞋了,但当年我们的工资只有36元,所以能穿上765做一回毛脚女婿,已经相当有面子了。四川北路上,生活的滋味在这里调和得很是丰富而实在。
  不过,四川北路一直没有停下它发展的脚步,宏图三胞正是看中了四川北路这处宝地和发展前途,一心在此打造上海形象店。四川北路1800号的三层楼面现在是宏图三胞虹口超级店。打出实惠和优质服务两张牌,让明眼人看出他们很懂得四川路上做生意的原则。玻璃门后面的工作人员现场为你装配兼容机,透明、放心,三楼的客户体验区还可以免费无线上网;1930年,这爿店址是永安公司兴建的新东方剧场,地下党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曾在这里演出日本剧作家村山知义根据小说改编的《西线无战事》。1947年改名为永安大戏院,放映中外首轮影片,1955年改为永安电影院。宏图三胞前两年进驻时永安电影院已经让位给商厦,由于宏图三胞发展一路顺利,刚刚盘下了所有的三层楼。
  四川北路上,沿街支出的晾衣杆越来越少,更多鲜亮的店铺和商厦让人应接不暇,服装和IT逐渐成为成为主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