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有座“里白渡桥”,你知道是今天哪座桥?

 街心舞苑 2020-03-28

早些年,大家把苏州河的桥梁,由东向西,依次叫作“外白渡桥,二(二,上海话念如“ni”)白渡桥、三白渡桥”等,就是现在的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

《光绪上海县续志·河道上·桥梁》:“跨吴淞江者,外摆渡桥、二摆渡桥、里摆渡桥、自来水桥、铁马路桥、盆汤弄桥、老闸桥、老垃圾桥、新垃圾桥……”

清末的苏州河

二摆渡桥即现在的乍浦路桥,“自来水桥”已消失(即跨江西路的桥梁),那么,介于乍浦路桥与江西路桥之间的“里白渡桥”应该就是现在的四川路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浜南浜北的租界

1863年,英租界与美租界正式合并为英美租界。浜南的英租界是商业区,人口稠密,市面繁荣,洋行林立,茶楼酒肆,鳞次栉比,当然,土地的价格十分昂贵;浜北的美租界是居住区,滨江的地方是码头作业区,地价相对低廉,于是,许多对“市口”要求不高的教会、教堂、学校、医院、出版机构等“文化事业单位”,大多选择开设在浜北的虹口美租界,因此虹口也是上海早期文化事业最发展的地区,如果把虹口称之为近代上海文化的发祥地,一点也不为过。

上海租界地图

里摆渡桥并非摆渡桥

《上海县志》中没有收录“里摆渡”这个地名,按正常的思维方式,苏州河没有“里摆渡”这个摆渡口,那么,这座“里摆渡桥”的名称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也许因为外摆渡桥是苏州河口的第一座桥,也是苏州河出现的第一座桥,后来,在苏州河外摆渡桥的上游建造了桥梁,于是就被称为“里摆渡桥”。

今天坐落在浜北乍浦路桥与四川路桥之间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上海老资格的医院,它的前身是“公济医院”。

公济医院全景

1877年公济医院从法租界迁建到苏州河北岸重建,而公济医院是当时上海唯一的侨民医院,许多侨民居住和生活在苏州河南岸的“英租界”,到苏州河北岸的公济医院看病,须绕上一个大圈子,很不方便,于是,1878年和1879年,工部局投资建造了浜南英租界与浜北公济医院联通的桥梁,那就是“里摆渡桥”和“二摆渡桥”。也就是四川路桥和乍浦路桥。

1946年的乍浦路桥

里摆渡桥建于1878年,造价仅2000两,桥宽仅3.6米,质量很差,所以,仅使用了几年就损坏严重,1883年,工部局拨款重建,重建后的木桥宽9.5米,中间设车行道,准许小车和人力车(独轮车和黄包车)通行,两侧设人行道,但是,桥身较低,苏州河往来的船只稍不留神,就会撞击桥梁,没用了几年,桥身严重倾斜,于是又于1892年后几次重建,抬高了桥身,加长引桥,因为桥的两头是四川路和北四川路,外国人称之为“四川路桥”。

跨苏州河的四川路桥,左侧的建筑是邮政大楼,右侧是公济医院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邮政事业发展很快,上海是中国的邮务中心,邮政总局就设在上海,20年代初,邮政总局选址四川路桥北堍建设邮政大楼,由英商思九生洋行设计,1922年12月奠基,1924年11月竣工交付使用,与此同时,工部局拆除四川路木桥,重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桥梁,桥长71米,宽18.2米,其中车行道宽12.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7米,载重15吨,于是,四川路桥又被称为“邮政局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