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师七佛经学记》15

 福在菩提心 2014-04-14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斗诤言讼,因生忧恼,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斗讼解散,慈心相向,乃至菩提。

这是第七大愿斗诤解散言讼息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我们在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的教导之下已经实现了身 心的健康和事业成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要怎样选择更快乐、更轻松、更自在的生活方式呢与人相处,尤其是与身边亲近的人相处的时候,要怎样觉照才不会与人发生冲突呢在第七大愿之中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就教导我们与人相处慈心相向的方法教导我们选择更快乐自在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要点,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因地发第七大愿说愿我未来世成佛时,如果有众生互相争斗争辩曲直是非乃至于互相殴打,生起无量的忧愁、苦恼、烦恼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至心恳切称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名号仗佛威神力加被一切的言语诉讼都能够得以和解互相产生慈善友爱之心,直到证得无上菩提

第三个要点,具体来说怎样来向内走我们称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名号的时候就是向内走、向内觉察培养我们在日常言行之中的觉察力也就是活在当下的能力

有些人觉得疑惑他老是用大脑思惟觉得我如果是活在当下我是不是要走路特别慢干活也特别迟钝这个样子就活在当下不是这样的你什么都可以干但是你要同时要有一个觉察力。

这个忙字怎么写一个“心”一个“亡”你的真心不见了你的真心被蒙蔽了心亡才会忙。那个就有意思了无论你多么忙碌但是你内在的觉察力要能够跟得上其实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只要觉察力跟得上他做事比一般人还要快他的精力比一般人更充沛他做事情的成就比一般人更大这样才是活在当下

而且我们向内走去觉察去觉察什么觉察我们妄心思惟之中的那种盲点、盲区比如说我不知不觉地总会对其人抱一种期望一种观点去看一个人大家就容易冲突大家都痛苦了

其实你向内觉察就是要能够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只对自己负责以前我会不自觉地去挑对方的毛病尤其是比较亲近的人我们总是觉得他应该这样他应该那样老是想把对方改造成为自己期望的那个样子这是凡夫的大脑思惟这个是夫妻之间、父母跟儿女之间起冲突的根源

现在我们能够训练自己随时的觉察力所以现在我们改变过来了所以我们对一切都只是觉照和欣赏全然接受他现在的样子当下的样子从来没有想到去改变他只是欣赏他只是觉照自己的内心

以前我们会急于跟对方交流总是想让对方迅速地了解自己所有美好的一面尤其是人跟人初次交往的时候总是这个样子现在我们只是全然地做真实的自己享受每一个鲜活的当下活生生的当下

以前我们总会不自觉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去判断一切去评价一切现在我们学会了觉察所以我们不再做裁判只是觉照和欣赏原来我其实内心之中不知不觉就去做一个裁判判断这个对那个错老是这样其实关你什么事啊但是我们总会这个样子自己还不知道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内心

当然凡夫众生刚开始修行,有一些事情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里面肯定会有情绪生起来肯定会有情绪波动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这时候怎么办也只需要观察自己的情绪如何生起、如何消失

你不要压抑你的情绪,当然也不要放纵你的情绪你只要觉察它就好了对于任何的想法,无论它怎么浮现出来我都是不迎不拒不攀不抗拒如果因为双方非常亲近非常亲密有一些时候因为内在的执著心非常强烈情绪生起得会很强烈

比如说对方有什么变化我看了以后不理解我内心生起了很强烈的情绪波动这个时候其实你要知道怎么样不要去发泄也不要去控制而只需要更深地向内看看为什么我的情绪会起得这么强烈呢一定就会知道了

种情绪之所以强烈地生起它的背后是什么它的背后是因为触动到我心深处那种平时不容易觉察到的那种顽固的执著。比如说你特别执著于某一个人无论是你的丈夫还是你的妻子还是你的儿女如果他非常非常地不符合你的心意你平时像一个修行人这个时候就或者是暴跳如雷或者是嚎啕大哭这个都没有必要啊你只需要向内更深地去觉照自己的执著,这个时候就会去反问自己反观内照去问自己真的有一个外面的人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圆满吗真的有一个外面的人能够自己不孤单吗能够让自己更快乐吗当然都不是

快乐是来自于法身智慧的觉醒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觉照力的生起一切时一切处,在一切环境之中都快乐一个人相处也很快乐很多人在一起也很快乐成功也快乐失败也快乐任何时候都快乐为什么因为我就是海洋我就是虚空我就是尽虚空遍法界

所以我们向内走就能够消除对别人的执著,就能够把凡夫分别执著的这种生活方式长期贪痴的生活方式转化为菩萨轻松自在、充满智慧和慈悲的生活方式看起来你跟其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实际上这种内在的法喜会不断地溢出来然后每一天的行为都是菩萨行

再看第八大愿,前面的第七愿是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像菩萨一样的生活方式。第八大愿就是更深入地讲我们的生命发展方向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入于江海,遭大恶风吹其船舫,无有洲渚而作归依,极生忧怖,若能至心称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随心至安隐处受诸快乐,乃至菩提。

这是第八愿江海安平任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我们有了轻松快乐、与众生慈心相向的生活方式那更深层我们要能够确定生命的发展方向读书我们有择校的方向我们选择北大清华或者暨大或者中山大学等等婚姻也有选择的方向

我们的生命呢?我们生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们是能够通过满人超出轮回还是这个宝贵的人浪费掉了、甚至还要堕落呢我们生命往哪个方向发展在茫茫的生死轮回的大海之中我们的生命之舟、生命之船它的航向如何确定生命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在第八愿之中教导我们

第二个要点,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因地发第八大愿说愿我未来世成佛时如果有众生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航行遭遇到狂风恶浪舟船处于危险之中又找不到岛屿和海岸停靠心中生起了极大的忧愁恐怖如果能够至心称念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的名号仗佛威神力加被舟船都能够随众生的心愿航行到安全稳妥的地方享受种种的快乐直到证得佛果

大海这是比喻对不对?从外层讲、浅层讲当然是现实中的大海更重要的是生死大海我们怎样能够到安稳处呢

第三个要点,至安稳处就是指我们常乐我净的涅境界佛教认为人类文明的出发点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解决以生死苦为主的人生烦恼痛苦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解除众生的痛苦佛教当然就是最圆满最究竟最直截了当的,让我们当下能够把烦恼痛苦消除能够超越出来

人类文明的终极归宿就是使每一个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够达到永享极乐的常乐我净的涅境地这个也就是我们经上所说的“皆得随心至安处,受诸快乐,乃至菩提”。无论众生的心是想求人天的暂时安乐还是想求解脱之乐,乃至于成佛的究竟之乐,都能够随心满愿这是善名称吉祥王如来不可思议的教法之力、加被之力

 

(责任编辑:管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