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休位检查后,再让病人弯曲膝关节,使腹肌弛缓,再做检查。检查时要注意不要突然的以手指强压病人腹部,这样容易引起病人腹部突然紧张矜持或怕痒,影响检查。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按:按压患者之胸腹部以诊查皮肤之温度、湿度、润泽或干燥及软硬等,积聚、痞满、疼痛、动气、隆起之情况等。叩弹:叩弹为以手指叩击敲弹胸腹部所得之声感,包括叩弹鼞声、实声之性质、范围、关系,积聚范围等。 什么是腹诊? 10-12-12 雨后观山 静夜... 中医用手触摸按压患者腹部,了解腹内脏腑异常变化和全身状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其临床目的,在于了解腹部皮肤凉热、腹壁肌肉软硬度、腹部胀满、压痛、肿块等情况,以及脐间动气(脐周动脉搏动)充盛与否,为疾病的辨证分析提供依据。由于各脏腑之气都聚于腹,并通过经络沟通、气血运行充养腹部内外,因此加强了腹部肌肤和内脏的联系。⑤诊腹部肿块。腹部肿块疼痛为积聚。妇女小腹有肿块为血瘕,男子小腹有肿块多为疝病。 中医腹诊的临床应用 云海 11-05-14 yunhaizouyi 所谓腹部按诊是医生运用手之触觉,去切按病人的腹部,运用触、摸、按、推、叩之手法,以诊察人体腹部脏腑病变的一种诊察方法。由于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分属于不同脏腑,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2)按大腹:大腹部胀满疼痛,喜按,叩之鼓音,为腹气不通,大建中汤加减;少腹部疼痛,无明显压痛,多为妇女月经不调,可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之。 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腹部全息法,是将全部人体的内脏投射到腹部上,而形成若干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腹的各个分区与内脏息息相关,当人体内脏发生病变后就会反映在腹部相应部位。7.心下支结心下支结为上腹部腹直肌的挛急,支撑心下的一种症状(见图9—10)。10.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均属下腹部拘挛症状,可见到腹直肌从脐下至耻骨联合附近痉挛(见图9—13)。 李可老中医:疑难重症??首重腹诊 13-02-17 蔡灸哥 胃脘属心、脾、胃;4.伤寒阳明病或温病热在气分:热甚口渴,兼见大热、大汗、脉洪大。5.蓄水证:伤寒蓄水证而见口渴者,乃阳虚有寒,水停不化,津气不能上升也,其症小便必不利,腹满有水。此外,渴喜热饮还是黄芩汤的禁忌证,一切喜热性饮食的寒证泻痢,绝对禁忌使用黄芩汤。伤寒、温病细鉴别 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为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而狭义的伤寒,为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变。 少腹部位,即小腹部位,为两髂上缘连线以下至盆腔前缘以上部位,内含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肾肝冲任诸脉都循行于少腹,各脏腑之气都汇聚于腹部,并通过经络沟通、气血运行充养腹部内外,因此加强了腹部肌肤和内脏的联系。中医的诊法主要是审察“病机”和判断“病候”的,其最终诊断是(病)证候名,并不是疾病名称,这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特色,而不同于西医的诊法是诊断疾“病”的,是疾病名称。 腹诊辨附子泻心汤证 10-08-28 yimengshan " 2.1 附子泻心汤证是阳虚证 临床中之附子泻心汤证"恶寒,汗出",指五脏之阳虚,尤以脾肾之阳虚为主。2.3 附子泻心汤证药物应用和年龄、体质的观察 附子泻心汤证用附子泻心汤,以附子为君温补以肾脾为主的五脏之阳,附子又辛甘大热通行十二经,所以此证患者之气郁血瘀,邪实之壅滞;三黄(大黄、黄连、黄芩)清泄肠腑热实,其性寒凝,不利于泻心证之实郁,有附子之辛热散行之性,使三黄"寒而勿凝"。 南阳经方论坛--中医常见腹诊简介 11-04-14 紫香 附1: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体质是柴胡体质和大黄体质的复合体,其特点是上腹部充实和肌张力大,胸廓宽厚,以上半身大为明显的体型特点。桂枝体质属于虚体,容易出现肠胃虚寒,心肾阳气不足证,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剂的一种体质类型。心下痞濡者,心下按之濡软无抵抗,多见于三黄泻心汤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等。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大柴胡汤证:"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经方腹诊(二十一)四逆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13-03-11 yunhaizouyi 1.柴胡证或对疼痛敏感,经常手冷、对寒冷气温敏感,易紧张,或心烦善怒或心境愁郁,肌肉易痉挛的柴胡体质;[经验参考]:本方在具体运用时,不必完全拘泥于四逆,胸胁苦满等,但凡患者属柴胡体质,或病证与柴胡带(即肝胆经循行部位)有关者即可灵活选用。4.脘痛:田某,胃脘隐痛嘈杂多年,胃镜示重度糜烂性胃炎,吾曾屡以半夏泻心汤等方加减,疗效不甚理想,后思其人素多愁善感,思绪不定,有柴胡证,投以四逆散和平胃散,疗效甚佳。 l一是根据十二经脉分布区域来分析胸腹征象的内属脏腑经脉;l腹部作为一个系统,特别是大肠,同样其每一特定区域和穴位都包含着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都是构成整体的全息单位(或者叫全息图)在化学组成上具有相应内脏组织时也存在着“全息反馈”现象,即人体整体的信息也对胸腹部发生影响,产生调节和控制作用。l慢性病腹部宜润滑丰腴为佳,是有病而精气未伤,如腹部枯燥欠泽,肌现皱纹重叠为营备亏虚;腹部压痛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