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夷古国---莱国的历史

 博览古今天下 2014-04-17




东夷古国---莱国的历史




“莱山”、“莱阳”、“胶莱河”……以“莱”命名的山川、河流、地域在胶东大地为数众多。在史籍中,胶东大地上真正有明确记载的古国也和“莱”有关,它称作莱国。
莱国国都位于龙口市莱山北麓,黄水河畔,北控半岛地区最大的黄水河冲积平原。它有内外两道城垣,是胶东半岛最大的古城址。外城依山而建,内城坐落在河旁盆地上。莱国都城周围密集分布着许多贵族墓地,这里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约占胶东半岛半数以上,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最强大的莱夷古国。

 司马迁《史记》曾记载莱国

 商周时期胶东半岛方国林立

 胶东半岛位于中华大地的东方边陲,而我国古代文明的重心,则主要聚集在黄河、长江流域。不同于这些古代政治的中心地带,胶东半岛似乎置身政治漩涡之外。在浩如烟海的先秦古籍中,有关胶东先秦古国的记载寥寥无几。在史籍里面,真正有一点明确记载的胶东古国只有一个,那就是现位于龙口市莱山北面的“莱国”。

 莱国最早见于记载是西周初年。当时周王朝刚刚灭商而立,为屏藩周室,立即大兴封邦建国。“当时封于山东地区的国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党国首辅周公旦的儿子伯禽被封于鲁,另一个是更为远在东方的齐国,受封者正是灭商之役的头号功臣姜太公。”林仙庭介绍说,“姜太公到齐的时候,《史记·齐世家》有记载说,‘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根据这段历史,至少在商代这个莱侯之国就已经存在了。西周初年的时候,莱国实力已经很强大。‘莱偪营丘’,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因为莱国的压迫,姜太公不得不做了迁都之举。”

如今,我们都知道齐国的都城是临淄,那么姜太公一开始建都的营丘在什么地方?一般都认为它在临淄以东的弥河流域,也就是现在寿光一带。从这个角度分析入手不难发现,当时莱国的兵锋直指弥河边上,对当时的齐国构成了极大威胁。从《史记》记载的齐国、莱国这次较量的情形来看,两国边界或者说势力范围的界线应该在弥河一线,弥河以东相当大的范围是莱国的地盘。

“莱山”二字对烟台有特殊价值

 莱阳、莱山名出有因

 在如今的烟台版图上,莱阳、莱山对烟台百姓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名字的由来,未必有多少人能够说清楚。

 胶东半岛在先秦时期的一部地理书籍《禹贡》中被称为“莱夷”或者“嵎夷”。“夷,当时中原王朝对周边地区周边小国和部族的泛称;嵎夷,即指胶东滨海地区的夷人。莱夷,顾名思义,指的是以‘莱’为名号的夷人。

 在胶东半岛,名号与莱有关的山川河流很多。胶东半岛和西部内陆的分界线是胶莱河,实际上它由两部分组成,向南一条为胶河,在胶州湾入海;北面这条叫莱河,在莱州湾入海。“胶州湾和莱州湾都是近现代的地理名词,可是胶河、莱河肯定是古老的名字。莱河应与莱夷、莱国关系密切。西周初期至春秋时期齐国和莱国的几次大的战争,发生的地点均在莱河流域,可见,莱河正是莱国境内最重要的河流,也可以说是代表性的地理概念。

除河流外,与国民、族名关系密切的还有山脉。在这方面在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可以看到更多与莱有关的迹象。如莱山、之莱山、福来山等等。其他叫做莱山的地点还有一些,如烟台市现辖六区之一的莱山区。林仙庭介绍说,这个莱山本为一个古老村庄,村址坐落在一处汉代建筑之上。附近小山众多,以富产铁矿闻名。“这周围的冶头村曾发现汉代熔炉遗址和铸钱遗址,出土过滑石‘半两’钱范等文物,两汉时期朝廷曾设铁官在这里,证明这里是一个经济生产的重要基地,如此可以看出,莱山村一带的群山在古代一定对莱国或莱夷分布的地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今人难以确认到底哪座山才是汉书中说的“莱山”,但是从中不难发现,“莱山”二字在古代烟台人心目中的特殊价值。

 “莱山”一样,“莱阳”的地名同样颇耐人寻味。“我国古代地名由来多以山水为主,被称为‘阳’的地方,不是在山南就是在水北。因此,‘莱阳’的得名按说不是在莱水之北就是莱山的南面。”林仙庭说。关于莱阳的名字,史书上有两个颇具价值的记载,一是汉志上说,长广县(今莱阳市)有“莱山莱王祠”;另一是莱阳旧志记载,莱阳本名昌阳,意为昌山之阳,也就是说城北必有昌山。后唐时为避庄宗李昌明讳,改名为莱阳。“这个改变不会没有根据,应该有地理名物为本。既然说‘莱山莱王祠’,想必在现在的莱阳市境内,古代也是有座莱山的。”

龙口“莱山”名气最大

大量文物出土牵出“归城”线索

众多“莱山”中,名气最大的莱山位于龙口市。在胶东半岛算不上最有名的山峰,但此山位于渤海湾畔的冲击平原,显得拔地而起,气势雄伟,作为古人自然崇拜的对象,确实具备了名山大川的形象。当然,古人以山川为神、为崇拜祭祀的对象,并不主要因其外在形象的崇高,而是有深层的文化内涵,与当地发达的古文化有关。龙口市莱山的周围正是这样一方文化根基十分深厚的土壤:莱山的东、北两侧有条黄河水,它由南向北再向西北。几乎环绕了大半个莱山山脉。“在黄河水的沿岸,文物遗迹分布得星罗棋布,而且级别很高。

据记载,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有过西周时期铜器出土的记录。《黄县志稿》有如下记载:“(黄县)城东南鲁家沟田中出铜器十:钟三、鼎二。钟无款识。尚有壶一、盘一,盘无款识。”关于这批出土的文物,在《山东金文集存》中也有记载,这批铜器中有一件鼎铭文只有5字:“莱伯作旅鼎”,很多学者认为这是莱国就在莱山附近的证明。

    1981年,在鲁家沟北面的龙口市石良镇的庄头村发掘出一座西周古墓,出土了铜器17件。其中三件有铭文,从内容上看可以确定器主是芮国贵族。芮国远在关中地区,他的墓在这里发现,可能是流迁到这里,也可能是跟胶东古国有联系。1986年,东营周家村在烧窑挖土的时候,也发现了2座西周墓。出土文物的铭文是位于今河南西部的单国徽识,这给单国与建东古国的关系增添一物证。此外,在柳格庄附近,考古工作中陆续有考古重大发现。“这么多的遗迹汇聚在黄水河畔,那么,它一定有个中心。如果这是一个国家,那么,这个中心就是它的国都。我们总览这无比丰富的考古资料后,最终将目光放在了黄水河的一条小支流上,这条小河发源于莱山北麓,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鸦鹊河。这条河穿过莱山脚下的一块盆地,盆地上坐落着胶东半岛最大的古城遗址———莱国都城归城古遗址。

   “归城人”至今以“城里人”自居

    千年古城墙风采依旧

    归城设有内外两城,外城沿盆地四周的山冈上,因山就势合围筑成一周不规则形的城圈,周长约10公里。城内包括曹家、南埠、姜家、迟家、北山、大于家等8个自然村。村民多冠以“归城”,有意思的是,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莱国和归城早已成为传说,但是至今村民在谈笑间往往以“城里人”自居。由此可见,归城对当地百姓的深远影响。

    归城的外城墙多以夯土筑就,因为历史久远,大部分墙段荡然无存,仅有董家村东岗、北山村内数处地点可见它的踪迹。在仅存的几处城墙那里,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城墙的风采。譬如姜家村前,这段城墙高11米,南北宽7米,东西长30余米。墙土夯层历历,层面上分布着密集的束棍夯窝。墙土中还夹杂着一些原用草袋装填的夯土块,这显然是当时修补城墙的应急做法,这也能够看出当时这段城墙历经枪林弹雨的战斗洗礼。归城的时代,只要是西周、春秋时期,它的宏大规模在胶东半岛诸多古城址中堪称第一。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古代国家的中心。

    无论是墓葬的规模还是城址的规模,再就是文物的等级,该古代国家也是胶东半岛最大、最强的国家。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个国家职能是莱国,而归城,则是莱国之都。而后来在蓬莱境内黄水河畔的考古发现则说明,莱国在被齐国消灭之后,一些臣服的莱国降服者被迫居留在了那里。

    莱国的辉煌已成历史,但它留下的无数文物瑰宝却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