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苑掇英:王希孟(北宋) ![]()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1093-?),宋徽宗时画院学生。宋徽宗很赏识他的才华,亲自传授过绘画上的经验和技法。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年仅十八岁的王希孟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千里江山图》这一作品。大约这幅作品完成后一、二年,他就去世了。 《千里江山图》局部 在青绿山水画中,像《千里江山图》这种作品,的确是不多见的。在这幅画中,作者并没有像大多数青绿山水画那样,去描绘殿堂楼阁、仙山海市、游乐享宴及逸民隐士等等,而是河山之中的水村野市、渔艇客船、桥梁水车、茅蓬楼阁、捕鱼呼渡和行旅游赏等。 在表现山光水色上,《千里江山图》也是成功的。当然,整个宋代在这点上是有极大贡献的,但是在青绿山水中来体现光的,《千里江山图》仍有它的独到之处。在强烈的但又统一的蓝绿色中,通过色调浓淡虚实,表现山水的明灭隐现、景物的高低远近,产生一种阳光扑人之感。波光闪烁,阳光和煦,水气蒸腾,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朝气。拿《千里江山图》与别的画比较一下,可以明显地感到,正是明媚的阳光感在其中起着作用。 精细的笔法,也是《千里江山图》令人叫绝的地方。远处天空的一群飞鸟,尽管是几个点,也要点出不同的飞翔姿态;山中驮运的驴马,尽管只能粗略写之,也要写出其负重的神情。在高山阔水中活动的人物虽然那么细小,但从他们的举止中仍可判断每个人的大致身份和正在干什么。可以想象,用细如毫发的笔法来绘制近十二米长的巨幅山水,将耗去画家多大的精力和心血!正是因为画家半年的呕心沥血,这幅画,远看气势磅礴,神韵溢于画面,近看妙趣横生,是我国绘画中的精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