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省食药监局:“审批查”三权分离守护舌尖安全

 杨世配 2014-04-18

  日前,全省药品化妆品生产监管视频会议一结束,省食药监局即派出两个飞行检查组分赴芜湖、阜阳,由此启动今年针对高风险药品的飞行检查。 “从今年起,这种不打招呼、快速行动的飞行检查频次将增多、覆盖面更广。”省食药监局新闻发言人孙斌园说,自从年初“审批查”三权彻底分离后,为食品药品监管效率做了“乘法”。

  “审批查”分离,是我省全面深化食药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开全国食药监系统之先河—把分散在机关各个业务处室的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办公室和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集中。

  “审”的不“批”,“批”的不“查”。技术支撑机构—审评认证中心负责到企业“审”;审批办负责“批”,原先分散在各业务处室的10大项29小项审批项目纳入其职能;业务处室则负责“查”。

  改革前,有些审批项目“审批查”在一个业务处室完成,“重审批轻监管”“以批代管”“批而不管”的现象时常有之。从1月1日起至今,新的行政审批制度已运行3个多月,审批办总办件量近2000件。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制度,避免了打招呼、讲情面的可能。

  “过去审批办就如同收发室,现在承担"批"的职能后,我们审批更谨慎,签下名字就要负责。 ”省食药监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黄建平说,担子重了,压力大了。

  孙斌园说,深化食药监行政审批改革保证了“审批查”权力公正行使,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打下基础,更强化了业务处室监管力量,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编后】

  “审”“批”“查”实际上就是全程监管。审批过程是事前监管,日常检查是事中监管,对产品的抽验、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事后监管。省食药监局新组建后将改革“第一刀”挥向行政审批,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将“审批查”彻底分离,反而聚合了力量加强全程监管。

  将项目审批、执行、监督、评价等大权集于业务处室,自己“批”自己监管,缺乏约束监督容易滋生权力滥用、权钱交易等问题。此次改革重新界定审批机构、业务监管机构、技术支撑机构职责,做到用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顺应了国务院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强化了阳光操作,方便了行政相对人;也为监管力量做乘法,心无旁骛用“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织密食品药品安全网。

2014 Baidu
分享到: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