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上遇险如何最大限度地自救逃生?

 岚韵 2014-04-18

 

海上遇险如何最大限度地自救逃生?

 

海上遇险如何最大限度地自救逃生?

 

      4月16日上午,载有462人的韩国岁月号客轮在韩国西南部海域下沉。截至4月18日晨,已确认179人获救,25人遇难,271人失踪。历史上,多国曾发生游轮、货轮、油轮的沉船事件,究其原因或是两船相撞、或是着火,抑或是遭遇强台风,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轮船发生意外时,盲目的跟着已失去控制的人乱跑乱撞是不行的,一味等待他人救援也会贻误逃生
时间,必须采取积极的办法逃生。人的体力不同,在水中生存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人泡在15~20℃水中,可生存12小时;水温10~15℃,多数人可生存6小时;水温5~10℃,有一半人可生存1小时以上;水温2~5℃,大部分人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水温2℃以下时,一般人只能耐受几分钟。这里还不包括恐惧心理的影响,而只是说生理上的耐受力。低水温环境下,体内各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的功能失调状态,心室发生纤颤,这是海难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逃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逃生
      1、轮船起火时
      如果火势蔓延,封住走道,来不及逃生者可关闭房门,不让浓烟、火焰侵入。
      当客船前部某一楼层着火,还未燃烧到船舱时,船员应采取紧急靠岸或自行搁浅措施,让船体处以
相对稳定状态。被火围困人员应迅速往主甲板、露天甲板疏散,然后,借助救生器材向水中和来救援的船只上及岸上逃生。
      当客船上某一客舱着火时,舱内人员在逃出后应随手将舱门关上,以防火势蔓延,并提醒相邻客舱
内的旅客赶快疏散。若火势已窜出房间封住内走道时,相邻房间的旅客应关闭靠内走廊房间,从通向左右船舱的舱门逃生。
      当船上大火将直通露天的梯道封锁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以疏散
到顶层,然后向下释放绳缆,沿绳缆向下逃生。
      总而言之,乘客应听从指挥向上风方向有序撤离。撤离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弯腰、快跑
,迅速远离火区。情况紧急时,也可跳入水中。
      2、两船相撞时
      当两船即将相撞时,人们应迅速离开碰撞处,避免被挤压受伤。同时就近迅速拉住固定物,防止摔
伤。情况紧急时,应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弃船逃生。
      3、需要弃船时
      乘客听到沉船警报信号时(一分钟连续鸣笛七短声,一长声),立即穿好救生衣,按各船舱中的紧
急疏散图示方向离船。
      乘客可利用内梯道、外梯道和舷梯逃生,在机舱的人员可利用尾舱通往上甲板的出入孔涛声。船上
工作人员会要船上乘客向客船前部、尾部和露天板疏散,必要时可利用救生绳、救生梯向水中或来救援的船只上逃生,也可穿上救生衣跳进水中逃生。
      听从指挥依次序登救生艇(筏)离船。此时应只带贵重物品,不要带食品和行李。
      弃船后,应尽快远离出事船只,因为下沉的船舶会造成漩涡,把人卷入。
      自救:你必须知道的自救常识
      冰水浸泡低温症的预防,主要办法是合理使用救生设备,在水中减少活动,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安静
等,千方百计地防止或减少体热散失。救生装备主要为飘浮工具,如救生背心和救生船及抗浸服,以避免身体与冷水直接接触。

      1、穿用抗浸服
      各国空军都有自己的抗浸服,有很好的防水、保暖的作用。  
      对于一般海上遇险者来说,如在下水前穿上较厚的衣服,就能延长冷水浸泡的生存时间,最好能套
上防水服。若水温低于10℃必须戴上手套和穿上鞋子,使体热散失量减到最小。  
      2、保持安静
      落入冷水者应利用救生背心或抓住沉船飘浮物,尽可能安静地飘浮。这样在进入冷水时的不适感很
快就会减轻。在没有救生背心,也抓不到沉船飘浮物,或者必须马上离开即将沉没的船只,以及离海岸或打捞船的距离较近时,才可以考虑游泳。否则,即使游泳技术相当熟练,在冻冷的水中也只能泳很短的距离。在10℃水中,体力好的人,可以游1—2千米;一般人游100米都很困难。  
      3、保护头部与采取一定的姿势减慢体热散失
      入水后应尽量避免头颈部浸入冷水里,不可将飞行帽或头盔去掉。头部和手的防护是相当重要的。
为了减少水接触的体表面积,特别是保持几个高度散热的部位,即腑窝、腹股沟和胸部,在水中应取双手在胸前交叉,双腿向腹屈曲的姿势。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可以挽起胳膊,身体挤靠在一起以保存体热。
      以下海上求生要领请牢记:
     (1)要有坚强的意志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无穷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难。
     (2)迅速发出呼救信号,请求援救。
     (3)离船在海水中漂流或乘救生器材漂流要辨别好方向,安定情绪,迅速离开险船。
     (4)不要喝海水,千方百计寻找淡水,防止脱水。
     (5)寻找食物代用品,海洋中有鱼、龟、海鸟、贝壳、海藻可供食用。
     (6)谨防鲨鱼、海蛇等咬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