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及家庭因素

 baileej 2014-04-18
医学研究证明,精神病和情绪病与家族遗传关系密切,但不同病症所佔的比重不同。较为受遗传影响的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重性精神病。

环境因素对病情影响微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一般人的终身病发率为百分之一,但若父母其中一方是患者,下一代患病的机率约为百分之十五;若父母均是病者,孩子病发率约为百分之四十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也有较高终身病发率,他的兄弟姊妹病发率约为百分之十,表兄弟姊妹约为百分之二至三。

为了区分精神病行为在家中是遗传,或是亘相模仿学习而来,曾经有学者做了有关双胞胎及养子的研究,同卵双胞胎皆拥有百分之一百相同的遗传基因物质,而异卵双胞胎并不具有百分之一百相同的遗传基因物质,假设某种疾病纯綷是遗传病,那麽同卵双胞胎应该百分之一百共同患病,而异卵双胞胎却不会是这麽高的共同患病率。

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当同卵双胞胎共同患病率,大约是百分之五十,比异卵双胞胎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较大。另外,当同卵双胞胎被分开养大时,其共同患病率是百分之七十七,而一起养大者,刖是百分之九十一,因此某些精神病有很大的遗传性,并非亘相模仿学习而来。可是,从同卵双胞胎的共同患病率只有百分之九十一,而无法达到百分之一百的事实中推测,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的因素也扮演一部分角色,目前未有实质证据显示,某种环境会令人出现精神异常。所以,在同一个家庭生活的人不容易患上同一种精神病,只会因接收了近似的遗传因子而增加病发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