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经方本无脏腑经络理论】胡希恕的经方典籍整理观 胡希恕的经方典籍整理观 下面的一段文字选自胡希恕伤寒杂病论讲座文字稿。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 惟治肝也。“问曰:工治未病,何也?”上工就是良医呀,好大夫,就说良医能治未病,未病就是没病的病,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头一章这一段研究研究也 好,这是我个人主观看法,不一定对的。“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 传脾,当先实脾”,什么叫治未病呢?底下答就说,要是治未病者呀,比如我们治肝病,如果这个肝病实,肝实,这是阴阳五行的说法了,肝属木,木实一定克 土,脾属土了。所说治未病,见到肝实之病,知道这个肝一定要传脾,脾是未病呀,现在只是肝有病,脾还没病呢,良医他知道肝必传脾,因为肝实,当先实脾,虽然脾未病,一方面治肝一方面要先实脾,这不治未病吗?答话这完了。再者有 一样,时令有盛衰,既要知道五脏相传之理,也要知道时令有旺盛之分。“四季 脾旺不受邪”,四季就是春夏秋冬了,春夏秋冬最末十八天都是土盛,都是土旺之时,他根据十二个地支,你看子丑寅,丑是属土,三个里面准有一个,三个月 里准有一个土,这个土都是在四季之末十八天,四季十八天共七十二天,他把四 季分成五个七二,搞阴阳五行这样搞的,这是根据甲子分的。不跟甲子分呢,古人又这么分,木旺于春,火旺于夏,土旺于长夏,金旺于秋,水寒旺于冬。他根 据气候这么分的,这是天之五运了,风暑湿燥寒。天有五运,地有五行,这都是 搞阴阳五行解释。人在气交之中受到影响,他这么来看的。这个书与这个又不一样了,这个四季脾旺不受邪,四季之末十八天,都是脾旺之时,它不受邪,虽然 他肝实,脾旺之时,你不用补,在这补充一句。本来他的意思就很足了。“良工 治未病,见肝之病必传脾”,虽然脾没病,也得要治,当先实脾,治未病不就完了吗,但是一样,有时候不用补,看在什么时候,正赶上四季末后十八天脾旺之 时,不必补也行的,这段就是这意思了。“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 惟治肝也。”中工就指一般的大夫,常医了,普通的大夫,他不晓得五行克制,五脏相传之理,见肝之病,不解实脾。见肝就光治肝,他不知实脾。既不知道脾 会有病的,更不能来治他来了,光瞅着肝治肝,上面到这,他说上工知道能治未 病,而中工不解,下工就不用说了。底下这个更离奇的。 约束。肺受到约束了,金气就不行了,肺金嘛,金气不行、肝气就盛了,那么这个肝就自愈了。上面“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都不是直接治肝,总而言 之,补脾来治肾水,这在难经中说“西方实东方虚,补南方泻北方”,补南方就 是补心火,泻北方就是制约肾水,这肾水就是根据难经中这一句话。肾水不行,心火就胜,心火气胜就克制肺金,金不行肝就不受克了,自然就好了,这个治 疗接二连三,张仲景有么?一个都没有,他讲的这么好,他的例子怎么没有一个呢! 所以这不是张仲景写的,我向来讲《金匮要略》不讲这个东西,而且这个里面毛病百出,它光讲了一面,有的胜了能够治疗它所胜的脏,也有它生了那个脏,所 以那个生克,有时讲克、有时讲生,这个就不一定了,搞不清楚了,所以你助心 火,那个水生木,肝虚还能好了?所以这个自相矛盾,但五行里就这么讲,所以 有几点与胡老有关的情况需要说明一下: 一、胡老是他那个时代中,疗效最好的中医临床家、 二、胡老在经方医家中是使用经方率最高的、据其自己说一生基本上只用经方来治病。 三、胡老从十九岁起一直到八十六岁,一生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 四、胡老的治学态度是最严谨的,一生不肯出一本书, 五、胡老被誉为有独特理论体系的经方大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