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网

 竹子说 2014-04-21

和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美国留学生聊天,谈到有关儒家和基督教的问题。我跟他说儒家比较好,讲“人性本善”。他说他不懂儒家,只是从常识的立场问:“中国有坏人吗?我说有的。“那中国人会做坏事吗?”我说会的。他说:“如果人性本善,恶从何处来?”


我解释到:按宋朝或明朝学者的说法,人性有两种:第一种叫天地之性,也就是“天理”;第二种是气质之性,又称为“人欲”。恶的来源是“人欲”,所以要“存天理,去人欲”,讲人性的时候只能就“天理”来说,所以说“人性本善”......孔子没说过说“人性本善”,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我对基督教也有一定认识,我反问他“基督教说人有原罪,代表人生下来是恶的,西方有好人吗?西方人做好事吗?那善从哪里来?”他说:善从上帝来....

 

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聊天总是能有所收获,最后他以一个问题结束了这次我们这次聊天。他说你提到“人性”,又提到“善”。那么人性和善究竟有什么关系?


哲学与信仰的差别在于:信仰属于宗教范畴,哲学靠的是理性思维。宗教可以不用给你理由,你信就好了。儒家不是信仰,哲学是开放的,不断讨论的,这是不一样的。儒家的“人性本善”是信仰吗?钱穆先生在他的书中至少写过两次“人性本善是一种信仰”。这话说得到位。儒家是一套哲学思想。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代表它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系统,他是哲学家。孔子从来不谈有关信仰的事,并不代表他没有信仰,因为信仰不容易说清楚,需要配合更深刻的体验和终极的关怀。说到人性和善的关系,我以为天地万物只有人类才有善恶的问题,所以善恶必与人性有关,才把善引向了人性论。但似乎又不能简单地得出古人“人性本善”的结论。


西方学者从近代以来,讨论人性问题的时候谈到善恶,他们有一个基本立场:就是“善”是不能定义的。因为善、恶是相对的,不可能先谈“善”而不让人知道什么是“恶”。


在西方的《哲学百科全书》中有一个条目叫“自然主义的谬误”,讲的是自然具备的条件不应该包括任何道德价值。比如初生的婴儿你说本性是善的,这具备了道德的价值,叫做“自然主义的谬误”后世儒家讲“人性本善”恰恰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善恶属于道德价值的判断,道德价值的判断一定来自于自由,拥有自由才有善恶的选择。

 

如果总结一下古今中外善的概念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善就是有用,比如一棵树长得很健康,善恶是只就功能而言,有没有用,古希腊讲到善时经常和有用无用联在一起;

第二种是道德伦理上的善,跟人的自由有关,人可以同时为善为恶,这个时候要分辨对善恶的要求从何而来;


第三种是形而上的善,西方讲形而上的善只有一个原则“凡存在皆是善”,恶就是虚无。从这方面来说宇宙万物都是善的。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提到:“万物来自于天,没有不善的理由” 。这样一来,再说“人性本善”就没有继续思考其意义是什么了。在“第三种善”为“善”的语境下,是论证不出来第二种善的合理性的。要知道“万物的善”不是“道德上的善”。朱熹这样的儒家学者常常把第二种善和第三种善混淆,因此一些论证是无效的。因此“存天理、去人欲”是一个不太理性的观点。由此可以看出后世儒者对“人性与善”的问题处理的并不是太好。


我们说“善”虽然不能直接定义,既然大家都使用它,证明它有可操作的定义。先秦的儒家把它定义为“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人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有适当的关系: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志向,古今中外圣贤帝王都没有做到,那为什么孔子还要立为志向呢?你只要是一个人,真诚面对自己,那么天下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安顿,你就不能真正心安。所以孔子才会说这十二个字做为他的志向,做不到没关系,志向的存在是为了给你一个方向。


孟子说“至诚未有不动者也,未有不诚而动者也”,我们不真诚也会行动是计较利害,这就不是人了,而是高级动物。孔孟儒家与后世儒家相比的特色就是二个字“真诚”,人如果真诚,就会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会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说的“人性”在很多时候是没有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上我们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儒家的教育内容,是要启发你真诚的心,让你愿意行仁,回归善与人性。所以说先秦儒家论述人性和善的关系这么一个顺序:真诚--回归人性--向善。这和后来的人性本善,有很大的不同,说的其实是“人性向善”。这套论述人性和善的内容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也构成了一个与西方“罪感文明”不同的文明内容——耻感文明。


罪恶感是从宗教的背景引发出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你面对的神是全善全能完美的。作何人都觉得自已不够满足,不够圆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开始和结束。人有自由所以有一半的可能会选择错方向,所以《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眼中没有义人”。黑格尔也说“万物里面只有人类不是无辜的”。心理学家弗洛依德说过“很多人因为有罪恶感而去犯罪”这也许是罪感文明的不足之处。


中国人没有罪恶感,但是有羞耻心,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耻感文明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儒家的思想传下来之后,很多人都有羞耻心,但这种羞耻心却往往表现在物质方面。例如看到别人住大房子而自己住小房子,有些人会感到不好意思,看到别人穿金戴银、买高级皮包、开名车,有些人会抬不起头。如果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不正常,道德腐化,“耻感”起到的往往是反作用和副作用,当一个社会以捞钱为荣,你会不会因为捞的钱少而感到羞耻呢?


中国人的羞耻心经常用错地方。引起羞耻的只有道德和责任,道德比不上别人应该感到羞愧,逃避责任应该感到羞耻。儒家可贵的地方在于:“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儒家真正的精神。儒家绝不是讨好社会,跟大家附和在一起,你是对的那自然是同道中人,如果你是错的绝对不该妥协或和谐。


中国人有羞耻心,西方人有罪恶感。来源不一样,西方人有信仰,面对的是上帝,上帝是完美的;中国人是面对群体,我们要合群,尽量跟社会都一样。东方和西方社会各有各的问题,社会只是一个集合名词,它并不是全好或者全坏,还是要看个人。我们今天知道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它,以儒家来说,真诚还是关键。


说到耻感文明,邻居韩国人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最近的韩国沉船事件中,一位被救的副校长自杀了,这个悲剧让人怀念起东方式的英雄主义。在一个被归纳为“耻感文明”的东方社会里,理性地选择自杀,很大程度上是有殉道意味的。这样有羞耻心的人,耻感文明发源地的中国还有多少呢?坦然来讲,如果我是那位校长,我也没有勇气选择自杀,在此向那位船长表达无限的哀思和敬意!


思考了一些文化内容,再结合中国社会的种种现状,如果没有了廉耻,却又生长不出信仰之树,这将是怎样的社会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786980.html
上一篇:陈寅恪在今天当不了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