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喝了牛奶就拉肚子,是对牛奶过敏吗?吃了某些食物之后就出现皮疹、呕吐、腹痛、腹泻、喘鸣等反应,是对这些食物过敏吗?要治疗食物过敏最好的方法是给宝宝喝母乳、找出过敏种类且避免摄取! 食物过敏?还是不适应? 食物过敏、食物不适应、食物敏感及食物中毒是有所区分的,不应把它们混为一谈: 食物过敏:是指身体免疫系统对食物中无害的大分子物质(通常为蛋白质)过度敏感,会引发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不正常或不正确的反应。食物过敏的反应可分为“过敏性抗体反应”(即免疫球蛋白E,IgE)和“非过敏抗体反应”(即非免疫球蛋白E),但也有可能两者同时发生。最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蛋白、花生、坚果类、鱼、有壳海鲜等。 食物不适应:是指对于吃下去的食物,身体的酵素无法正常予以处理、消化、分解,因而产生某些症状。例如:有些人只要喝到牛奶和牛奶制品,就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主要是因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只要牛奶喝的量少,就不会发生。 食物敏感:是指对某些特定食物敏感以至于身体出现问题。例如:一些患有偏头痛的人,发现喝红酒、吃起司、巧克力后,就会开始头痛。 食物中毒:当食物被细菌或病毒污染后,吃下去会造成呕吐、腹泻、腹部疼痛。 食物过敏的症状及发作时间 以皮肤疹、肠胃道症状为主 如荨麻疹、眼皮和嘴唇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异位性皮肤炎的恶化、口唇周围痒和感觉异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头水肿、咽喉水肿,甚至可能影响呼吸。此外,也有可能引起鼻塞、喘鸣,和过敏性休克的危险。 大多会在食入后4小时内出现症状 至于发生的时间,从食入过敏物后数分钟至数天后均有可能发生。然而大部份过敏食物会在被吃下后的4小时内就出现不适症状。因此病童家属及医师必须有高度警觉、细心观察,才能找出确实过敏物,以获得正确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皮肤试验、验血、食物日志可确诊,但2岁以下不易诊断出来 然而在1岁以前的小孩,由于特异性IgE抗体并不容易侦测到,当抽血检测或皮肤针刺试验都没有反应时,不见得就一定没有过敏;2岁以前的小孩,也可能只有弱的阳性反应。因此当皮肤试验和特异性IgE抗体为阴性反应,只能说可能没有“过敏性抗体IgE反应”。 治疗以抗组织胺药物为主 药物的治疗以抗组织胺为主,口服类固醇和肾上腺素则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治疗。对于婴儿期牛奶过敏之85%的小孩通常于满3岁后,对牛奶不再产生过敏的症状。这是因为婴儿期的肠道淋巴系统还未发育完整,因此对于牛奶蛋白大分子易通过肠道而进入血流,然后引发免疫的反应;等到年纪增加时,肠道的淋巴系统发育完整后,就会抑制大分子蛋白物质通过肠道粘膜而至血流,因而不会产生过敏反应。然而对于花生、坚果类、鱼、有壳海鲜的过敏,比较容易持续终生。 如何预防宝宝食物过敏? 准妈妈如何预防将来怀胎的宝宝不会过敏,或如何减少宝宝的过敏症状呢? 怀孕妈咪减少暴露于过敏原的机会:可以从怀孕的第二期开始尽量减少暴露于过敏原中的机会,例如烟尘、猫狗的皮屑及二手烟,和减少高过敏食物的食入。 哺喂母奶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于具有强烈过敏家族史的幼童,出生后的前6个月应哺喂母奶,可预防或减少过敏现象发生。但须注意母体摄取食物的抗原会分泌于乳汁中,故母亲也必须注意避免摄取高过敏的食物。若无法亲自哺喂母奶,则建议以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来代替。 副食品延后添加:对于严重过敏的婴儿,则尽量将副食品延至9个月再开始添加。至于容易引起过敏的鱼和鸡蛋白,建议1岁2个月以后再试吃。 你知道吗? 减少过敏,留意副食品及喂母奶时间 英国的研究指出,开始喂婴儿吃固体食物时,如果仍持续喂母奶,那么宝宝就比较没有食物过敏的忧虑。 这项研究是根据41名在2岁前就有过敏现象的婴儿,和82名没过敏的婴儿做比对后发现:有过敏现象的婴儿,开始吃固体食物的时间较早,约在17周之前,而且通常在喝配方奶之前没喝过母奶。 研究者认为,母奶中的免疫因子可以让婴儿较容易适应固体食物,如果吃固体食物时,婴儿体内已有母奶的免疫因子,那么他对固体食物的过敏现象便会减少。学者建议,如果能持续喂母奶1年,并在婴儿16周之后再开始喂固体食物,宝宝应该较不容易食物过敏。 母奶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是非常确切的,虽然有些母奶宝宝还是有食物过敏问题,但造成食物过敏的原因很多,如果宝宝很小就出现过敏现象,建议爸妈及早请医师诊断,找出过敏原。 爸妈关注食材,可减少孩子外食过敏 虽然幼儿过敏现象会随成长而自然降低,但是据统计,国内有约10%的婴幼儿有食物过敏的倾向,当时用某种特定食物,也就是接触到过敏原时,会发生发疹、腹痛、呕吐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主要的7大过敏原是:蛋、牛奶、小麦、荞麦、花生、虾、螃蟹,而大豆、香蕉、芝麻和生鱼卵也易造成过敏。至于可食用多少和过敏程度,则有个别差异。 结语 食物过敏最好的治疗,就是找出食物过敏的种类和避免摄取过敏食物。但是要完全避免食入过敏物,确实有困难的!因此爸妈唯有保持高度警觉、细心观察、找出可能的过敏原……这也是我们强烈支持母乳喂养的原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