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尼神秘千年佛塔:婆罗浮屠

 微湖渔夫 2014-04-23

印尼神秘千年佛塔:婆罗浮屠

刘浪

 

    对于印尼这个自然和人文同在、年轻与古老并存的热带岛国,人们似乎很难猜透它的真实面目,一如位于展馆四楼的这个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婆罗浮屠。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印度尼西亚馆以棕榈、橡木搭建,在翠竹的掩映中,一股热带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个半腾空的建筑里,长约600米的回廊贯穿其中。回廊分区展示了印尼的动植物资源、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遗迹。对于印尼这个自然和人文同在、年轻与古老并存的热带岛国,人们似乎很难猜透它的真实面目,一如位于展馆四楼的这个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婆罗浮屠。

  原始丛林中发现的千佛塔

  婆罗浮屠(Borobudur)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大乘佛教佛塔遗迹,在日惹市西北40公里,它是9世纪最大型的佛教建筑物。迄今为止,婆罗浮屠究竟由谁所造?如何建造?为何而造?甚至,它到底是塔还是庙?一直众说纷纭。

  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意思是丘陵上的佛塔,俗称千佛塔,又称印度尼西亚的金字塔。它在一千多年前建成,工程浩大,气势恢弘,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吴哥古迹相媲美,合称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观。

  然而,这座辉煌壮丽的千佛塔,竟然在热带丛林的石块和野草之中荒废了800多年,就像吴哥窟和印度的阿旃陀石窟一样,直到近代才被西方的科学家与探险家们重新发现。

  1811年,英国远东殖民史上著名的斯坦福·莱佛士爵士被任命为爪哇副总督,他对爪哇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莱佛士经常穿越爪哇岛,记录和当地居民的交流,并且收集爪哇古董。1814年在巡视三宝垅的途中,他听说在Bumisegoro 村庄附近丛林的深处沉睡着一座大佛塔。莱佛士认定它是一处鲜为人知的文化古迹,但他因公务缠身无法前往,于是派遣工程队去勘察。

  莱佛士属下的工程队共计有200余人,他们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在丛林中开辟出一条通往婆罗浮屠的路。沉睡了近千年的古佛塔显露真容,不过由于作业量太大,加之佛塔可能坍塌,工程队没能全部发掘它。莱佛士1815年回国后,写成了一部印度尼西亚历史《爪哇史》,书中记载了这次发现。莱佛士将这座佛塔命名为婆罗浮屠,根据的是一部爪哇古老手稿。这部手稿是1365年由爪哇的一位民间游吟诗人记录的,记载了一座佛教庙宇为浮屠,这座浮屠很可能就是婆罗浮屠。

  实际上,这之后婆罗浮屠又被搁置了近百年,直到1907年,荷兰人开始清理这座宏伟的佛塔,它才为人们真正重新认识。

  印度教文化圈中的佛教奇迹

  没有文字记录谁是婆罗浮屠的建造者,也不知道为何而建。通过比较佛塔地基的浮雕和王室族谱的铭文,人们估计佛塔建造于8世纪。公元760年至830年是中爪哇夏连特拉王国的鼎盛时期,它的都城就是日惹,由于夏连特拉王朝受到邻国三佛齐王国的影响,一度信仰佛教。

  三佛齐王国兴起于5世纪的苏门答腊岛,在8至10世纪达到鼎盛,文化辐射达马来群岛和巽他群岛(包括婆罗洲、爪哇岛、巴厘岛等)。中国唐代古籍中称三佛齐为室利佛逝,它自南北朝时期就通过佛教与中原王朝展开交往。郑和下西洋时,明政府联合当时的三佛齐王——广东南海人梁道明剿灭海盗陈祖义,演绎过一段文化交流上的佳话。

  在8世纪中叶三佛齐的文化影响最盛时,夏连特拉王国的部分贵族受其影响皈依佛教,并开始修建大型的宗教工程,婆罗浮屠就是代表之一。

  流传在印尼民间的传说是:783年,有一位笃信佛教的国王拉开巴郎加兰,他钟爱的小王子因为地震而不幸死在生日的当天,于是他求见了一位神僧。这位神僧告诉他,能救活他的儿子,但是即使救活了他的儿子,这个国家的人民也将在不久后死于另一场大地震中。

  善良的国王于是放弃了挽救儿子的机会而祈求不让他的人民死去。神僧说地震是因为火山爆发,背后是火龙在作怪,他有一颗佛祖的喉舍利,只有将喉舍利安置在火龙的喉结上,然后盖一座佛塔把火龙的喉结封印住,那么火龙才会永远苏醒不了。于是国王遵从白须神僧的吩咐,举国上下倾巢而出,动用了十万名工匠,历时数十年,终于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婆罗浮屠。

  尽管根据其他出土石碑记载,夏连特拉的国王其实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但人类学家认为宗教在爪哇从来没有导致严重冲突,信奉印度教的国王可能庇护佛塔的建造,他们也会从佛教中汲取政教合一的灵感。在15世纪伊斯兰教彻底征服爪哇岛之前,这里是佛教、印度教和当地原始文化奇妙共生的土壤。

  正如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所写:大乘佛教在爪哇没有存在多长时间,但它留下人类最美丽的艺术作品之一——婆罗浮屠这座永久性的丰碑。它装饰在盘旋上升的台阶上的浅浮雕,描绘了大乘佛教整个神话和玄学世界的图景。婆罗浮屠使创立了这个丰碑的短命的夏连特拉帝国得到了永生。所以,包括婆罗浮屠在内的佛教庙宇,它们大约和印度教的湿婆神庙巴兰班南(Prambanan)同时建造,最终形成今天的盛大规模。

  湮没在火山灰下

  婆罗浮屠由谁建造、建于何时,都没有定论;它又如何被历史湮没,也是一个未解之谜。有一种假设认为爪哇人在15世纪转宗伊斯兰教时遗弃了这座庙宇;还有人认为1006年前后的一次火山爆发引发饥荒,当地居民只得背井离乡,人们自那时起就不再去婆罗浮屠朝拜。

  参考爪哇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当时的文化背景,可以发现婆罗浮屠和火山(火龙)的确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印尼以地震多、火山多闻名于世,500多座火山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岛屿上,其中129座是活火山。日惹是印尼的古城,它坐拥婆罗浮屠和巴兰班南等历史遗迹的同时,印尼最活跃的活火山——莫拉皮火山也雄踞于此。

  爪哇人早在夏特连拉王朝之前就皈依印度教,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日惹宫廷文化。它以日惹宫廷为中心,连同四方自然神形成一个小宇宙,拥有强大的超自然力量。其中一位自然神被爪哇人称作琪杜皇后(Nyai Loro Kidul)的南海女神,她象征着温婉与宁静,另一位则是北部的莫拉皮(Merapi)火山神,他象征着威武和力量。后者在诸神中地位最尊贵,大概是因为他的身型庞大,以及莫拉皮火山每每爆发时的巨大威力给人们留下的深深恐惧。

  婆罗浮屠寄托了爪哇佛教徒灵魂不灭的渴望,也是他们向莫拉皮火山神的献祭与敬畏。

  当夏连特拉王国动用了几十万人力,费时数十年才建成了这座世上最大的佛塔后,北方的火山神显然没有领情。莫拉皮火山的连年爆发破坏了夏连特拉王朝的生存环境,这个佛教王国就此神秘地消失了,婆罗浮屠也遭人废弃。1007年,婆罗浮屠在一场莫拉皮火山大爆发之后,完全被火山灰掩埋了起来。

  这虽然是不幸的事件,却让大佛塔因祸得福逃过了随后800年可能的人为破坏。因为不久后,爪哇的佛教逐渐衰微,印度教的势力再度兴起,然后伊斯兰教势力又席卷而来直到今天,在这些日子里,爪哇岛上的佛教建筑已难得一见了。

  但这座伟大的佛塔从未被当地人遗忘,只是关于佛塔的辉煌传说逐渐被对悲剧和灾难的迷信取代。18世纪的两份古爪哇语手稿记录了两桩和佛塔相关的灾难:根据《爪哇历史传说》,佛塔导致1709年一位针对马塔兰国王的谋反者死亡;而在《马塔兰历史传说》中,佛塔导致了日惹苏丹国一位王子的悲剧。这位王子无视禁忌,带走了婆罗浮屠一个舍利塔中名为牢笼中的武士的雕像,结果回到王宫即暴病身亡。

  不论如何,婆罗浮屠都被这种神秘的命运纠缠,它究竟是被彻底遗弃,还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生存,仿佛生命在两端交错——说不清生死何为起点。

  是佛塔?还是寺庙?

  婆罗浮屠是作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从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刚乘中的一座曼荼罗,它象征着佛教的宇宙观。10层佛塔表示着佛教的十级正果,佛塔下方上圆的结构也表示着地方天圆的理念。下面方形的1-6层,象征着茫茫的大地;上面7-10层的圆形,则象征着苍苍的天宇。游人从东面开始登塔,按顺时针方向绕行,逐层走向顶端,寓意着一个人逐步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

  如今已完全陷入地下的塔基是一个边长约118米的正方形,象征佛教中的欲界(地狱世界)。2-6层是色界(人间世界),共有1200多幅叙事浮雕。佛传图描绘了佛陀从降生到涅槃的全过程。善财历参图的题材则多为动物飞鸟、舞女乐师、渔民猎人、国王武士、古船和战争等等人间生活场景。全塔两千多面浮雕,犹如一篇讲述佛界与人间故事的连环画,浮雕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使它有了石块上的史诗之称。此外,2-6层也建有石壁佛龛和佛像432个,只是许多佛头已不见了踪影。

  7-9层为无色界(天上世界),建有72座钟形佛塔,塔内各置一尊佛像。比下层佛像幸运的是,因为被塔身罩住,只能透过塔孔看到真身,大部分都保存完好。相传,人们如能用手从石块之间的孔中摸到佛像,便会带来好运。如今,多个塔身已被打开,可以看到精美佛像的完整身姿。婆罗浮屠顶端第10层的主佛塔高7米,主塔内有两个空室,象征着佛陀的涅槃。

  婆罗浮屠建于一座山上,而不是平地,不过建筑工艺和爪哇的其它庙宇相似。由于它的实心结构和类似金字塔的造型,人们起初认为婆罗浮屠是一座舍利塔,而不是庙宇。

  但从婆罗浮屠的精心设计和建造来看,它更像是一座庙宇。婆罗浮屠的台阶和走廊引导信徒们拾级而上,直至顶层。婆罗浮屠的每一层都代表着修炼的一个境界。信徒们的朝拜路线装饰着象征佛教大千世界的各种图案,仿佛在这三界间层层历练,逐级上升,直至顶层,获得解脱。

  爪哇的民间传说认为古纳德尔玛是婆罗浮屠的建筑师。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他在建造过程中采用的基本长度单位称为塔拉(tala),是人脸从前额发际到下颌底部的距离,显然这样的长度单位因人而异,但佛塔的度量十分精确。1977年的一次统计发现,佛塔各部分通常会形成4:6:9的比例,随后人们在日惹地区的佛教庙宇巴旺塔和孟督塔也发现了同样的比例。考古学家猜想这一比例具有历法、天文和宇宙观的意义,就像柬埔寨的吴哥窟。

  1885年人们在塔基的下面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部分。这部分隐藏的塔基里刻有浮雕,其中的160幅描绘了真实的欲界。现存的浮雕上有简短的铭文,似乎是给雕刻师的指示和描绘要雕刻的场景。正是从这些一鳞半爪的记载中,人们才大致判断它的建造背景。

  曾被极端组织爆炸破坏

  即使在19世纪初被英荷殖民者相继发现和挖掘后,重见天日的婆罗浮屠依然难免被各方势力蚕食。它要对抗的不仅是风吹日晒、雨水腐蚀、植物滋生、偷窃盗抢,甚至还有蓄意针对的爆炸案。

  自被重新发现开始,佛塔的一些浮雕和装饰物不时被窃贼和顺手牵羊的游客偷走,并且也曾被当成是对外交往的礼物送给来访的邻国国王。1882年,荷兰爪哇殖民地首席文化监察官认为佛塔不牢固,并建议分解整座佛塔,将浮雕陈列在博物馆中。殖民地政府因此委派一位考古学家进行彻底勘查、评价佛塔的实际情况。这位考古学家的报告认为对佛塔情况的担心不正确,并建议保留佛塔。

  幸好,在破坏之余也看到了建设,起码还是有一群热心人奋力想唤回祖先通天的智慧。从1901年开始,印尼民间出现了第一波有系统的整建,虽然前后历经数十年,但有限的经费与技术,让修复工作未尽完善。

  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爪哇被日本占领,婆罗浮屠在战火中继续沉寂。印尼取得民族独立后,前后几届政府都将婆罗浮屠的修复和保护提上议程,但因为工程巨大,实在难以承担。

  1973年,印尼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求助。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2500万美元,号召国际间各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清除、填满、修补、灌锡等保护与强化的工程。1975年,IBM也加入修复工程,将80万块石头的资料输入电脑,经过电脑的重新组合和拼装,才顺利地于1983年重拾婆罗浮屠的旧貌。1991年,婆罗浮屠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沉睡了800多年的婆罗浮屠或许没想到,它的重生却遭到伊斯兰极端主义者的仇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印尼的部分伊斯兰教徒将婆罗浮屠视作异端对自己宗教领地的侵占。

  1985年1月21日,婆罗浮屠的9座舍利塔曾遭受到一个伊斯兰教右翼极端组织的爆炸破坏,塔身严重损坏。五年后,一个执行炸弹袭击的右翼极端组织的两名成员分别被判20年监禁。1991年,一位穆斯林盲人传教士阿里·艾尔·哈卜赛伊,也被指控策划了80年代中的一系列爆炸事件,其中包括对婆罗浮屠的袭击,被判终身监禁。

  除了人祸外,天灾也光顾过婆罗浮屠。2006年5月7日,一场里氏6.2级的地震袭击中爪哇的南部沿海地区。此次地震在日惹造成严重的毁坏和人员伤亡,不知是否有神灵护佑,婆罗浮屠安然无恙。

  重生的婆罗浮屠召唤着无数佛教徒来到这里朝拜。每年五月月圆的第一天,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徒在这里庆祝卫塞节,纪念释迦牟尼的诞生、悟道和涅槃的日子。卫塞节是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假日,纪念活动集中于三座佛教庙宇:游行队伍从孟督塔寺步行出发,经巴旺塔神庙最后到达婆罗浮屠。

  尽管世事纷扰,历经沧桑,但屹立了一千多年的婆罗浮屠始终坚守在日惹的平原上。那10层佛塔也始终提醒人们若要修炼成佛,必须经历三界的考验与磨难,这似乎就是婆罗浮屠自身的隐喻。

  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当你走进婆罗浮屠,都可以用心体会隐含的教化与真理。你只需尽量放松心情,随众人顺时针方向在第9层平台上绕3圈,回到原点后朝东方俯首膜拜,佛陀就会给你带去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