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针灸学试题 课程代码:0294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专著为__________,最原始的针具是__________。 2.原穴是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 3.根据骨度分寸,膝中至外踝高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寸,眉心至前发际的距离为__________寸。 4.列缺穴属于__________经穴,位于__________。 5.足太阳经的合穴是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 6.手少阳三焦经起于__________穴,止于__________穴,全经一侧共有__________个穴。 7.根据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__________,足三阴__________。 8.针刺行针的基本手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夹持进针法适用于__________的操作。 9.根据灸法分类,艾炷灸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中风半身不遂证的治疗,应主选__________经脉的穴位,痰湿侵肺型咳嗽的治疗应主选__________经脉的穴位。 11.劳损腰痛应在基本处方基础上加膈俞、__________,实证痛经用中极、地机、__________。阴虚牙痛在基本处方基础上加太溪、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胸腹部从前正中线向外经脉依次排列的顺序为( )。 A.任脉、肾经、脾经、胃经 B.任脉、肾经、胃经、脾经 C.任脉、胃经、肾经、脾经 D.督脉、肾经、胃经、脾经 2.足阳明胃经的主干线止于( )。 A.足大趾 B.足次趾 C.足中趾 D.足四趾 3.胃的俞募穴为( )。 A.胃俞、梁门 B.胃俞、足三里 C.胃俞、天枢 D.胃俞、中脘 4.脐中至中极穴的距离是( )。 A.4寸 B.6寸 C.8寸 D.10寸 5.手太阴肺经的起止穴为( )。 A.中府—少商 B.尺泽—少商 C.中府—商阳 D.少商—中府 6.主治大肠疾患的穴位为( )。 A.上巨虚 B.归来 C.足三里 D.下巨虚 7.手少阴心经主治舌强不语的穴位是( )。 A.廉泉 B.哑门 C.通里 D.神门 8.位于耳屏前的小肠经穴为( )。 A.下关 B.耳门 C.听会 D.听宫 9.下列有关内关穴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手厥阴经络穴 B.八脉交会穴之一 C.位于两筋之间腕上2寸 D.八会穴之一 10.位于侧头部的经脉有( )。 A.手足少阳经 B.手少阳、手太阳经 C.手足少阳经、手太阳经 D.足少阳、手太阳经 11.既是胆经合穴,又是筋会的穴位为( )。 A.悬钟 B.阳陵泉 C.阴陵泉 D.光明 12.下列诸症中,哪一项不属于百会穴的适应证( )。 A.脱肛、阴挺 B.头痛、眩晕 C.中风不语 D.寒热咳喘 13.属于经外奇穴的是( )。 A.阳白 B.太阳 C.四白 D.睛明 14.不属于督脉的经穴是( )。 A.命门 B.至阳 C.风府 D.承浆 15.孕妇不宜针刺的穴位是( )。 A.足三里 B.百会 C.合谷 D.太溪 16.在处理晕针时,哪一项是错误( )。 A.立即起针 B.患者平卧,注意通风 C.给饮凉开水 D.较重者刺激急救穴位 17.1.5寸毫针针身的长度应该是( )。 A.25mm B.30mm C.35mm D.40mm 1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无瘢痕灸不是直接灸 B.隔姜灸属间接灸 C.温和灸是艾条灸的一种 D.隔盐灸主要用于脐部 19.有关电针适应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可用于所有病症 B.毫针治疗有效的病症 C.可用于针刺麻醉 D.可用于瘫痪 20.根据耳穴的分布,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 )。 A.耳舟 B.对耳轮 C.耳甲艇 D.耳甲腔 21.痛痹治疗的针灸方法应为( )。 A.浅刺用泻法 B.深刺、短留针或不留针 C.温针、皮肤针加火罐 D.多灸、毫针深刺留针 22.头痛以颞侧巅顶为重,时伴目眩,心烦易怒,面赤,脉弦数,舌红而苔黄。针灸取穴为( ) A.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 B.取督脉经穴为主 C.取足厥阴经穴为主 D.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 23.胃脘胀痛,不思饮食,嗳腐吞酸,食后痛甚,舌苔白腻,脉滑。针灸取穴应为( )。 A.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B.中脘、内关、足三里、天枢、梁门 C.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 D.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膈俞 24.失眠日久,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针灸取穴除神门、三阴交为主,还可配( )。 A.心俞、厥阴俞、脾俞 B.心俞、肾俞、太溪 C.心俞、胆俞、丘墟 D.心俞、肝俞、太冲 25.治疗胎位不正,可主选( )。 A.关元 B.足三里 C.至阴 D.隐白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不直属脏腑 B.无表里配合 C.无所属腧穴 D.分布无规律 E.均起于胞宫 2.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体现在( )。 A.说明病理变化 B.指导辨证归经 C.联系脏腑和肢体 D.指导针灸治疗 E.运行气血 3.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 )。 A.梁丘 B.梁门 C.上关 D.下关 E.天枢 4.位于肘关节附近的穴位有( )。 A.小海 B.少海 C.曲泽 D.尺泽 E.天井 5.属于八会穴的穴位有( )。 A.阳陵泉 B.三阴交 C.膻中 D.悬钟 E.章门 6.常用的间接灸法有( )。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隔雷火针灸 7.常用三棱针的刺激方法有( )。 A.叩刺 B.腧穴点刺 C.刺络 D.散刺 E.挑刺 8.头针位于前额发际上下、前后正中线旁开的刺激区有( )。 A.胸腔区 B.平衡区 C.胃区 D.生殖区 E.视区 9.治疗小儿遗尿的基本穴位有( )。 A.关元 B.中极 C.三阴交 D.肾俞 E.膀胱俞 10.急症高热的处方用穴为( )。 A.大椎 B.曲池 C.太冲 D.合谷 E.少商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下合穴 2.十五络 3.刺络拔罐 4.皮内针 5.热则疾之 五、问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试述大椎、太冲穴的属经、定位及主治概要。 2.简述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3.简述脾虚型慢性泄泻的辨证要点、治法和处方。 六、病案分析(9分) 陈某,女,干部。患有哮喘已十年余,1989年第一次发作,呼吸困难,胸闷,难以入睡,经当地卫生院治疗,无明显疗效。偶尔受凉,即行发作,伴有咳嗽,吐白痰,每次夜间发作,约二小时后气喘慢慢减轻。听诊有笛声,胸腹无特殊情况。舌苔白腻,脉紧。 要求回答:诊断、分型、治法、处方及其方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