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的泼彩与“裸女滚色”表演

 逸心茶舍 2014-04-25

                                         《绘画仪式》    法   克莱因

[转载]张大千的泼彩与“裸女滚色”表演

张大千(1899—1994年)生于四川省内江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幼时在母亲指导下描绘花鸟草虫,后随李瑞清、曾熙习诗文书画,一度为僧,法号大千,百日还俗,又称大千居士。他与二哥张善子同用斋名“大风堂”,他的绘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被人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 ,又与黄君璧、溥心畲称为“渡海三家”。20世纪60年代,张大千旅居海外后,画风工写结合,将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泼彩山水在画坛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世人瞩目的绘画大师。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张大千的泼彩山水是受到了西方“裸女滚色”表演的启发。

台湾学者傅申先生说:“张大千在巴黎的时候,有一个好朋友叫郭有守。郭有守对张大千讲:‘传统的国画没有前途,欧洲人看不懂,也不喜欢。’所以郭有守带着张大千去看巴黎的画廊,看当代的抽象画。他们有一次夜里,去看当代艺术家表演,一个裸女身上涂了颜色,然后涂了颜色的女裸体在画布上滚。张大千先生说;‘这个我也会啊!’。由于这个时候,张大千正苦于想要打开他在中国之外的世界市场,于是决定跟上这个世界潮流,他就开始泼彩。”

张大千从1960年代开始是泼墨。不过,他并不是照搬西方的“滚彩”方法,而是参考西方人体滚彩的方法,与中国画传统的泼墨画法融合在一起。他泼的是中国颜色,硃砂、石青、石绿,或者在中国的墨掺加花青,创造出了新的泼彩绘画——泼彩中国画。

什么是西方的“人体滚色艺术”?

这必须介绍一下巴黎艺术家克莱因的《绘画仪式》这个在世界现代艺术史上的著名事件。

20世纪196059日在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的大厅里,艺术家克莱因将3个裸体女模特的身上涂了蓝色的颜料,让她们在铺在地上的画布上任意地翻滚、拉拽、蠕动。由于克莱因年轻时曾当过爵士乐队的演奏员,所以他为这场奇特的裸体滚动表演配置了一个20多人的乐队,伴奏由他本人谱写的交响曲。奇怪的是,伴奏只是嘈杂的单音合奏,10分钟后单音突然停止,10分钟后再合奏另一个单音。裸体模特就在这时而鸣响、时而沉寂的氛围中翻滚扭动着,画布上留下了无数偶然性的蓝色痕迹。

克莱因将这一过程拍成纪录片,标题为“Mondo Cdne”,又称为《绘画仪式》。克莱因的这场“艺术革命”使西方的文艺评论家们敏感地发现了寻求已久的“新精神”,他们高声宣布:“我们期望的是,把艺术的过程看成是作品,人体固有的量块以及所产生的力,在艺术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能成为今日艺术的基本要素。”甚至武断地说:“今日美术的主要特征不是造型,也非空间构成,而是人,艺术家的行为成了主要的主题和内涵。”

还是这个克莱因,把涂满蓝颜料的画布放到雨中,试验颜料流淌的效果。1961年他又异想天开,用火焰烧涂有红、蓝、黄颜色的石棉,这一行动造就了他又一件著名作品《火画》。

我无从考证,张大千看的“女裸滚色表演”,是否就是艺术家克莱因的《绘画仪式》?我分析,也许就是克莱因的作品,因为在时间、地点上都存在极大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张大千是看了“裸女滚色”才开始泼彩的。

张大千的泼彩山水,是对传统中国绘画的一次极为大胆的革新。在他创作的泼彩山水画中,在充满随意性、偶发性手段的泼彩中,它的抽象、大胆,破去了古法的单调拘谨,它的浑然天成抖掉了传统水墨画布局的刻意、老调,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画才更显得接近现代,才使他成为了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大师。

                                   

邓中和    2014324北京老君堂

[转载]张大千的泼彩与“裸女滚色”表演
[转载]张大千的泼彩与“裸女滚色”表演
[转载]张大千的泼彩与“裸女滚色”表演

[转载]张大千的泼彩与“裸女滚色”表演

[转载]张大千的泼彩与“裸女滚色”表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