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胖不胖?

 老庄. 2014-04-28

        上次谈了“我们为何会胖”的话题,很多人一定会问:我胖不胖?下面就来谈谈肥胖的评估标准。

        体重过大与肥胖

        平日里许多人将体重过大等同于肥胖,那么两者是一回事吗?

人的体重为什么会增减

        体重,顾名思义就是身体重量,它主要由肌肉量、脂肪量以及骨骼大小所决定。因此,体重过大除了脂肪累积外,也可能是由肌肉发达和/或骨骼粗大所造成。

        从出生至青春期,随着身体生长发育,体重自然增长。青春期过后身体发育成熟,体重趋于稳定。在成人期,体重增减基本与身体脂肪、肌肉以及体液量变动 有关。具体的说,如果体重只是短期内(1个月左右)小幅波动(1公斤左右),最大可能是体液量变化所造成。例如,因食物较咸,饮水量增加使体重上升;或者 体内荷尔蒙水平随女性月经周期变化,导致身体含水量发生变化,体重随之上下波动——这些都是不必担心的。如果体重出现明显增加(2~3公斤以上),无论时 间长短,我们都应该警惕,也许肥胖已向我们袭来。

fatgirl


        什么是超重和肥胖

        超重,即体重过大,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或体重指数(BMI)大于23的一种状态。肥胖是身体脂肪超常积累与扩增的一种状态。过度肥胖则是 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脂比例超过设定标准,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与体征,就是为肥胖症了。根据目前标准,正常亚洲男性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即体脂百 分率(F%)在15~25%之间(理想值15%),女性在20~30%之间(理想值22%)。

        有人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体重过大者一律视为肥胖,这是不准确的。肥胖者因身体脂肪量超标,大多数确实体重过大,但是体重过大者不一定就 是肥胖。一些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因为肌肉发达或骨骼粗壮,往往也表现为体重过大,不过他们体脂百分率仍处在正常范围;有些人平时少动,肌肉缺乏锻炼,即使 体重处在正常范围,也往往有脂肪过多积累,使体脂百分率超标,即所谓“虚胖”。可见,超重不一定是肥胖,而肥胖也不一定会超重,两者不是一回事。

 

        常用的评估肥胖工具

        1. 肥胖度
        测算方法

        成人标准体重kg =(身高cm – 100)× 0.9

        肥胖度 =(实测体重 – 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 × 100%

        评估标准:

        肥胖度0-20%为超重,20-30%为轻度肥胖,31-5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

        评估原理及特点

        从本质上说,肥胖度是衡量一个人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它消除了身高差异对体重的影响,比单纯的体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在身高相同情况下,肥胖度与个 体外形大小成正比。作为评估肥胖的工具,它简单、方便、快捷。不过,肥胖度仅以体重为基础来判断,并未直接测量体脂肪,在某些情况下(如运动员因肌肉结实 发达而使体重增加、女性妊娠期因胎儿生长发育而使体重增加)可能会出现误判。另外,种族、地区、年龄、性别、体型等也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2.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测算方法

        BMI = 体重kg / 身高m2

        评估标准

        根据2000年WHO《亚太区肥胖的重新定义和处理》:BMI小于18.5,体重过低;BMI在18.5-22.9之间,体重正常;BMI大于23,超重;其中23-24.9为肥胖前期,25-29.9为Ⅰ度肥胖,大于30为Ⅱ度肥胖。

        评估原理及特点

        评估原理及特点与肥胖度相同。

        最近有学者指出,肥胖是当今公众所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而它的评估指标——体重指数却是二百年前制定的。这一指标直接评估的只是是否超重,而对体脂 是否超标只能做间接判断,因此将这一指标用于推断体脂是否超标时,会造成许多人被漏检。例如,2012年有研究人员调查了1400个人,将他们的体重指数 与另一项肥胖指标——由X线扫描得出的体脂百分率进行对比。他们将男性体脂百分率(F%)大于25%、女性大于30%定义为肥胖(前期),结果发现两者相 符的概率只有3/5,女性准确率则更低。因此,建议人们同时做体脂扫描或体脂百分率(F%)测定。

BMI体重指数(BMI)比对图


        3. 体脂百分率(Percent body fat,F%)
        测算方法

        A. 公式计算(Brogek公式):

        F%=(4.57/D-4.142)×100%。

        D为体密度:成年男性D=1.0913-0.00116·X,女性D=1.0897-0.00133·X。

        X=右肩胛角下皮皱厚度mm+右上臂肱三头肌皮皱厚度mm。

        右肩胛角下皮皱厚度:肩胛骨下角约1cm处,成45度角捏起皮褶,用皮卡钳测量;右上臂肱三头肌皮皱厚度:肩峰与尺骨鹰嘴联线中点,垂直捏起皮褶,用皮卡钳测量。

        B. 人体成分分析仪系列直接测定。

        评估标准

男性 女性
正常 15~25%(理想值15%) 20~30%(理想值22%)
肥胖前期 25-30 30-35
轻度肥胖 30-35 35-40
中度肥胖 35-45 40-50
重度肥胖 >45 >50

body-fat-percentage体脂百分率比对图
        评估原理及特点

        皮下脂肪是人体最大脂肪库,约占身体总脂肪量一半,且皮下脂肪厚薄与全身肥胖程度密切相关,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并借助相应的计算公式如Brogek公式,就可以推算出体脂百分率。

        有的分析仪器能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将微弱的交流电信号导入身体,根据各器官或组织导电性的差异来推算其组成成分。具体原理是:

        A.测定身体水分。由于水分决定电流通路导电性,含水量多少与生物阻抗高低呈反比,所以通过测定阻抗就可得出身体含水量。

        B.肌肉是由约73%的水和27%的蛋白质组成,知道了身体含水量就可得出身体肌肉量。

        C.由于身体肌肉量与矿物质含量密切相关,所以根据肌肉量就可得出身体矿物质量(注:两者的转换系数尚不明确)。

        D.水、蛋白质、脂肪、无机物是构成身体的四种主要成分,其中水、蛋白质、无机物加在一起的重量为瘦体重(Lean body mass,LBM),又称去脂肪重量(Fat free mass,FFM),将体重减去瘦体重就可得出体脂肪量(Body fat mass,BFM)。


        4.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
        测算方法

        受试者站立,双足分开25-30厘米,保持重心稳定,呼气,测量水平绕腋中线肋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一周的长度。

        评估标准

        根据2000年WHO《亚太区肥胖的重新定义和处理》: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即为内脏脂肪累积过多。

        评估原理及特点

        根据在人体的分布,体脂肪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后者集中在腹腔内,所以腰围与内脏脂肪量高度相关。

Waist circumference腰围比对图


        5. 腰臀比值(Waist-Hip Ratio, WHR)
        测算方法

        腰围测量方法同上,臀围测量是水平绕髂前上嵴一周的长度。

        评估标准

        亚洲男性腰臀比值>0.85、女性>0.8即为内脏脂肪累积过多。

        评估原理及特点

        腹部肥胖(“大肚腩”)是腹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过多共同造成的结果,而腹部皮下脂肪与臀部皮下脂肪基本上同步增减,因此,采用腰臀比值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内脏脂肪变化。

        现已证实,内脏脂肪越多,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等的发生机率越高。因此,反映内脏脂肪是否过量的腰围和腰 臀比值也是肥胖评估的重要指标。当然,如有条件,还可借助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者核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观察内脏脂肪分布情况。

        最后补充一点:一是以上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前期、肥胖等评估标准是从健康与疾病角度得出的统计值,属于医学范畴;而在时尚界,体重是否理想、身材 是否标准、身体是否肥胖还受到社会文化与心理影响,评估标准往往更加严苛。二是现在人体成分分析仪功能强大,上述所有指标可以一次搞定。


(作者:沈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