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本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之六)

 许愿真 2014-04-28

生本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之六)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怎样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郭思乐教授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给生本教育下了个定义: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与师本教育相比较,支撑生本教育体系的有三个基本理念: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这与当前我们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本文将试探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最科学的说法就是“平等的首席”。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平等的首席”呢?
    当好平等中的首席,教师首先要目中有人
    生本教育体系的三个基本理念: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可以说生本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全面关注每一个孩子。我们不能再培养犬儒和书虫,我们培养的应该是真正的主人。这就意味着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无人”到“心中有人”;我认同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小学的教育应当是呵护健康、快乐、正直精神之发育;中学教育应当是提供自我发现时期精神成长之家园;大学教育应当是促进精神之深化和升华!现实让我们痛苦的看到基础教育的现实,我们刻意强调和要求学生勤奋刻苦,让学生的脑力长期进行过强机械活动、过度消耗,从而带给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高权利就是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的权利,一个人所能享有的最大尊严就是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当有学生苦苦地寻求成为一个人的途径和意义时,他们却往往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学生,是让教师和家长头疼和烦心的学生。因此,现实教育的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学生、对教师,教育要求什么都考虑到了,但就是没有考虑到鲜活独特的“人”!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需要我们先放下象征王权的教鞭,收回我们的话语霸权,把学生看着和我们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师生要共营与共赢
    体现生本教育理念的新课程改革主张善于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这不仅指知识、能力,也包括如何开发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有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堂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的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之间通过沟通达到"和解"(而非一致),实现真正的共营与共赢---教学相长。
教师讲课与学生探究交往互动的过程,不仅反映教艺是否精良,更体现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否高尚。教师的立场、观点,对事物的认识乃至世界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着课程的高雅。
     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要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一堂课当然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就知识内容提出质疑,然后教师当堂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特异的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要去捕捉他们的亮点,让学生闪烁出思维的火花与智慧的光芒;教学关注的焦点不应仅停留在教材和课堂上,更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让师生一起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生活。在教师精心设计中自然进入师生对话教学环节,有的问题是其他学生解答,有的则是老师引导发问的学生解答,有的又是老师解答。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有序思维,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环节十分清晰,整个过程大气、灵气、朝气,流畅朴实,没有雕琢的痕迹。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让生命释放活力,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张扬,整个课堂呈现出非线性和随机的特点实现知识的动态生成。(沈李琴)
“生本教育”给学生插上奋飞的翅膀
——“生本教育”理念下中学语文教学
    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到要继续解放思想。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同样是要解放思想,在工作中不断地改革创新。教育面对的是人。整个人类,每个人都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丰美世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将会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学生,都应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导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确立“学生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的思想。这就是“生本教育”的价值所在。一年来,我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中不断地实践。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要创设多种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1、要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根据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可知:中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对知识的重难点,老师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的群体上。我们应当鼓励同学间合作互助,集思广益,依靠集体力量来主动积极获取知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多种形式的交流情境,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要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动画,声音等生动形象的感观材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比如《海燕》,《爱莲说》等课,有些诸如:海燕的外形特征、飞翔姿势,莲花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等。这些学生不一定在生活中见过,仅凭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他们难以理解。我借助多媒体的画面效果,使学生看后很快就能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树立“大语文”的理念
    我不断引导学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时时处处都存在与语文相关的知识,要树立“大语文”的理念。如:学校、商店、广告、商标等上的图文都成了学生们学习的不尽资源;电视中的评论性节目、新闻报道、健康的歌曲、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等一并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好素材。学生不仅学到了活生生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在阅读中去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与喜悦,都能主动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认真阅读。
    二、要以读引读,以使学生阅读兴趣高涨,提高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了压抑。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就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抑制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做到整体阅读,整体感悟,启发联想,以读引读,以一篇课内的课文带动多篇课外相关文章的阅读。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和运用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所以,利用教材,借助课堂教学,我向学生提出了“读、思、悟、练”四步骤的学习方法。
     读,就是通读全文,熟读课文,读透课文。自己利用工具书、资料书、电脑网络等手段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思,就是想一想你读了该文有何启发?在该文中有没有你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地方?你是否有想修改的词、句及修改的理由?在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一步才有创新可言。
    悟,就是通过多次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以及听取大家商讨的意见,能悟出你刚才所思考的问题吗?不明白的,课后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方法解决。比如,上网查找、翻阅资料书查找或请教老师同学等。
    练,就是让学生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受,可以将自己的心得感受在学习小组中交流,也可在全班同学中交流,还可以单独与自己的同桌、老师、家长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进步,我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这样做,课前预习时这样做,课外阅读时也要求这样做。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多数同学已经养成了爱思考、敢于质疑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老师或学生读了课文或课外阅读材料或学生习作等,师生间、生生间都会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与辩论。多数问题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学生相互讨论解答的。实际上,“生本教育”理念与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而对未知问题,未知世界的探究,尤其对中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是不可缺少的。(王荣华)
教育在碰撞中发展
——论生本教育模式下的素描课堂结构
    艺术发展的历史是形式不断演化的历史。从局部看,是内容的不断转换造成了形式的不断演化,但从整体看,艺术演化的根本动因却不在寄主而在自身。在艺术自我确证的每个转折时期,它都要挣脱旧内容的束缚去寻找新内容,一旦各方面条件成熟,新寄主粉墨登场,形式和内容便会发生同步性的革命,从而将艺术自我确证的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艺术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正是在这种确认自身并解体自身的过程中不断延续。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论及师本教育模式与生本教育模式的特征时,从角色特征、认识特征、师生关系特征、方法特征、教育内容结构特征、评价和管理特征以及功效特征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比较,在这种比较中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从师本走向生本的发展是教育确认自身的一种必然,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两种教育观念的巨烈碰撞,碰撞的结果必然导致师本教育模式的解体和生本教育模式的建立。然而在新的教育模式还没有确立之前,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领域都将感受到解体所带来的阵痛,阵痛之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从何处着手来构建崭新的生本教育体系?切入点的寻求成为了我们前进的第一步。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素描基础课教师,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中的种种体验和探索我选择了课堂结构的重组作为突破口来实现生本教育模式的确立。
    为什么选择课堂结构作为突破口呢?首先我在素描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传统的师本课堂结构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活动是为完成知识传授服务的,教师在主宰着他们的学习范围和练习内容,教师是教学的中心人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显得沉重而紧张。其次,传统的素描课堂教学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技能技巧的磨练和程式化的写生训练,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枯燥而呆板的,于是学生中出现了消极对待作业或者在练习中机械模仿和重复的现象,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造型修养很难有较大的提高。第三,传统的师本课堂上学生的自我、自主、主动的权益和能力容易被忽视,教师的职能与学生的本性被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这种认识导致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僵化,学生与教师难以构建相互配合的良好关系,于是导致了双方控制与被控制的基本关系。第四,在传统的师本课堂上教学的评价成为了老师的一言堂,严厉的、无限细分的、要求一次性正确的评价体制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和精神上的压迫感,评价的功能是简单的奖励与惩罚,它成为了师本教育的主要激励手段。第五,在师本教育模式下的课堂上教给学生的是人类既有的结论性知识,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一种严密的封闭式的知识结构,它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的潜能很难激发,其持续发展的能力被扼制在教师的完全支配之中。然而师本教育模式下的课堂结构具有步骤明显、易于展示、方便评价、方便操作的种种优点,但它无法满足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在碰撞中它的解体已成为教育确认自身的必然。基于以上五个方面的原因,课堂结构的重新构建势在必行。
    课堂结构的重建在一种富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引下,逐步展开:
    步骤一,重新确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让学生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中心人物,教师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于是每一个教学班在素描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自由组合成各有特色的学习小组,教师通过与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对话和讨论明确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计划,每一个小组的练习内容也充分尊重他们自主的选择,并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讲授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学生的这种自主选择使教师对学生的层次看得更为清晰,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把握得更为准确,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所提供的服务也更为贴近学生自发的需要。课堂的气氛开始变得轻松活跃,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丰富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师的辅导和讲解不再是单一而生硬的。教与学的灵性浮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之中,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都尽情的得以展示。
     步骤二,将辩证的、综合的、宽容与严格相结合的评价体制引入课堂。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和谐的揉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自尊自信得到充分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苦与乐,允许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多次反复,认识由多次完成,从而获得更为牢固的、生动的知识和能力。于是评价成为了全班的大交流和生动的自我肯定与否定的历程,学生不再害怕学习,学生的心理压力被彻底释放,学生开始正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主发展的学习格局逐步形成。
    步骤三,正确认识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自我实在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创造性。无论哪一种教育或教学,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完成人格的建树或知识的获得。教育对人的创造,归根结底是在教育影响下的个体的自我创造,我们必须认识、理解、和容纳学生自我的存在,依靠学生的自我去发展他们自己。学生是具有整体生命的教育对象,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的整体性,他们不仅有智慧,还有情感。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使个体获得整体领悟。同时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学习是复杂的,学生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帮助他们学会从错误和挫折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学会从错误走向正确。
    步骤四,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师的知识传授不再局限在人类既有的结论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引导学生从多渠道来获取知识信息,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在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学习行为,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教育伦理观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
    通过四个步骤的行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开始展现出基本的框架。课例一,素描静物写生(四课时),一个教学班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六个小组,从静物的摆放开始每个小组就开始了各自画面的构思和选择,从构图起稿到深入刻画,整个写生的训练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成为了学生自主追求学习目标的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教师根据每个小组选择的静物以及他们想要了解的画法进行分组指导和示范分析。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思考,并不断提出各种新颖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请教。教师提出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搜集与你自己选择的表现手法相关的优秀素描作品,从中了解和掌握优秀作品中的共同优点在哪里,并在写生中借鉴优秀作品中的处理手法。于是在两课时的素描课结束后,学生回到家中将自己手头的画册进行查阅,通过网络了解不同画法的作品,还有同学去图书馆查找借阅相关的资料,到第二个素描课堂上出现的是学生各自将自己掌握的学习资料和相关的信息来了一个大交流,在这种大交流中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学习兴趣得以全面展示,教师的讲授不再是教材上现成的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将各种渠道收集到的知识进行汇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教学的中心。课例二,石膏人物头像结构画法和习作品评。首先学生分组对已完成的石膏人物头像写生作品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同学给予评价,然后再由教师给予综合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存在的优缺点形成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后,教师向同学们介绍结构画法的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习作情况有选择性的吸取教师介绍的知识,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展示和肯定,学生对学习评价的害怕心理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
      教育走向生本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对自身迈向更高阶段的重新确认,生本教育体系的构建是现代教育形态发展的一种必然,我相信只有通过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苦心经营,这种崭新的生本教育模式才能立稳根基去泽被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王军)
教育本该激扬生命
    7年前,由广东省教科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提出、并连续在“十五”、“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被列为观念与实践模式研究的生本教育体系,目前已在包括香港、澳门地区在内的100多所中小学实验。结果显示,这种不选择学校、教师、学生和地域的实验,使一批原本很普通,甚至是办学条件和水平较差的学校和一批“差生”,在短时间内变成了优校、优生,教师理念和水平提高很快。
  日前,记者就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模式等相关问题与郭思乐教授进行了一番对话。
  今天,在我们面前不存在说生本教育要不要学基础知识的问题,要不要进行德育的问题,要不要教师的问题,要不要对学生一贯要求的问题,有的只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主要是靠我们自己还是依靠儿童的问题,是控制生命还是激扬生命的问题。
  记:几年前第一次接触生本教育理念时,除了眼前豁然一亮的感觉之外,老实说更多的是质疑。不知这种基于生命为本的教育理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直到最近走进生本课堂,看到了儿童生命的蓬勃,看到了教育的绩效原来可以以如此自然的方式而迈向卓越。
  郭:7年来,我们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对生本教育体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验。正如你所看到的一样,我们看到了儿童生命的蓬勃,看到了教育的绩效原来可以以如此自然的方式而迈向卓越,我们看到了——哪怕是只看到一个班,看到一节课,也可以说看到了如此的生命激扬的美景!我们就会把它同流俗的教育相对照,就会希望引起注意,希望流俗有所改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后代。
  在100多所中小学进行的实验,不断地使我们看到了生本教育的本质、生命力和它的理论意义。儿童在生本教育中表现出来的全身心投入,以及积极、欢乐、高质、高效的课堂,促使我们增强了探索的勇气,对教育的本体和教育的真正主体进行了更多的思考。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以学为皈依,让生命自己行动。所谓教学,应是教师支持下的儿童的自主学习。7年的实验使我们得到了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教材观和评价管理观,并深切感到我们其实正在探索着一条教育新思路,虽然并不轻松,也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很有意义。
  教育应该是生命自身的行动历程,我们所有的教育希冀和理想,都可以依托生命而实现。而生本教育就是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谐结合。它正在改变教育生态,它拒绝冗繁,通过教育的生态保护,让所有的人,享受为生命的神奇所氤氲着的美好的教育。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虽然举步维艰,但绝不是梦想。
  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有很多是在提倡活跃的课外活动,在课堂上也常常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也在天天号召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结果呢?似乎都不如人意。生本教育何以能够革除现有弊端?
  郭:实践证明,仅仅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教育问题了。基础教育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互相牵制,如果你想在教法改革上有所成就,就会涉及教材、教育管理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指向人的观念更新。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点我们早就注意到了。正如你所说,我们有不少活跃的课外活动,也常常将以学生为主挂在嘴边。但究其实际,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仍值得怀疑。
  因为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态下,如果不触动核心课程,只做局部的变动,不可能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譬如说,就便于教师施教来说,教材作拆分式的小步子型是有利的,但靠着过度分析教材,学生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可以施展,成为主体就是一句空话。又如,如果不尽早给学生发现和思考的工具的话,他们就只能处处依靠教师,把他们叫作主体,充其量也就是个没有资本的老板。就教案而言,最后的教案应在课堂上,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确定。如果仍然要求教师执行预定的有详细进程的教案,就不可能容纳学生的活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可能开展任何创造性的思考,也就永远不能摆脱教师的控制,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刻板。再有,如果我们的评价体系还是依旧的话,无论什么改革也只能充满后顾之忧。
  这种我们已经十分熟悉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过去我们总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实际两者并不等同,甚至有许多时候是对立的。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原因很简单:整个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的生长式的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思考包括观念、课程、教材、教法和管理评价等等所构成的体系问题,是今天教育进一步改革的关键。
记:有人说,现在的很多教育都是在拼时间、拼技巧,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儿童却越来越厌学,越来越被动。见到这种状态下的儿童多了,自然就会越来越对儿童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而同样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师生,所有的人,都希望从中摆脱出来。可是路在何方呢?
  郭:我不想借此表明我们的生本教育设计有如何好,教育观念又如何先进。因为具体的设计和某种理念,总是可以争议的。但令我满怀感激想要表述的是,我们终于有机会看到了这个事实:儿童在某种考虑其天性的教育条件下,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一年级的孩子入学才三个月,就在一种自主程度很高的学习中变得十分兴奋,他们很快就进入了阅读,可以朗诵诗文、讲述故事、演课堂剧,他们在游戏中很快就学会了过去难学的数学,而且成绩要更好。二年级的孩子,更有许多精彩表现。连执教的老师们自己也感到惊奇:这样轻松就可以使孩子们得到过去苦教不果的东西!
  在这种令人兴奋不已的教学里起作用的是什么呢?是我们对儿童认识的改变。我们在大量的事实中看到了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对于人类发展的最可宝贵的继承,就在于有学习的、思维的、创造的、语言的本能。如果说,在生活领域,儿童一旦会拿起汤匙,就可以自己进食,一直到老,那么,我们的体悟是,在学习和教学领域中,儿童同样是一旦可以拿汤匙(接受了工具启蒙,如认字、数数)之后,同样可以自己进食———自己学习,一直到老。这时,我们的工作,就像小孩吃饭时父母要为之烧饭做菜、检点餐桌,但都是为了保证进食的核心行为属于孩子自己一样,我们也是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的所为,只是为了他真正的自主学,而不是代替他。我们提供给他的是最终方便于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为学生学习所需的生本的课程体系,而不是仅仅服从于外部需要的那种考本体系、本本体系或师本体系。而且,我们要把教育教学的核心行动交还给学生,就要好好地交,就像你送东西给人,要好好地送一样。最容易着手的,就是注重教学的“交付”。教者要为之创造条件,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似乎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张扬,他的获得像鲜花怒放。我们把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就是希望实现这样一种想法。
  记: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差距,在今天应试仍然主导着教育的时代,我们不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和担心:小学低年级可以作这样的改革,小学高年级行吗?中学行吗?高三大概不行吧!
  郭:过去一般说,小学4年级以上的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就要下降,但从改革实践看,只要是在不断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封闭它,只要是始终保持情境的适度挑战性,只要是让学生有适合其年龄特征的舞台,只要永远使学习带有同他的个体相联系的意义,在他所认识到的越来越多的事物的比较和启示之下,他们的求知和表现的要求,就会更为强烈。
  有一次,我去深圳景龙小学听他们的数学课。在一堂以“长度”为题的数学课上,孩子们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许多例子,有天文的长度,天体之间用光年计算的距离;地理的长度,亚马逊河、长江之长等等;有生物的长度,从草履虫到恐龙,从小草到大树之高;有生活的长度,凡是身边可以量的,课桌、文具盒、床和窗户,他们都量了。对于他们,要学的米、分米、厘米的进率,不过是工作的需要,或者只是常识——有哪位老师、哪本教材能找到这样的材料,以这样一种方式进入学生的生命之旅?然而儿童有,一旦放飞儿童的心灵,学习的时光对他们来说就是如歌的岁月。
  在当地教育部门支持下,我们的小学生本实验班“五年不(统)考,一考就好”。广州华阳小学2005年六年级实验班40名学生,在该区和该市的语文抽考中处于前列地位;2006年,天河区有4所进行了六年实验的学校,有17个毕业班,其中实验班7个(实验班生源未经挑选),其中通过测试进入推荐上重点初中的91名学生中,生本班占65人,占72%。这就表明了“素质好,何愁考”。
  到了中学,学生同样在“生本”的方式下被调动起来。很快就出现了拒绝厌学、积极学习的景象。他们的实践表明。让学生充分自主的教育可以在任何年段起作用。广州市第四中学,原是一所C类学校,该校数学科周伟锋老师采用以生为本的方法,少教多学,让学生“内部的事情内部解决”,连续三届从高一带到高三,高考时都比广州市六所最好的学校的总平均分高;广州市洛溪新城中学初中也是这样,在三年中把成绩最差的班变成成绩最好的班。
  实践证明,除了适当的管理性评价之外,过量的计划性的层层评价越多越硬性,把儿童置于数字的网中,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压抑就越大,人的发展就越遇到障碍,长远的学习绩效就越差。我们正在教育中花费许多心机,却为教育本身增加了极其大量的困难因素,这真是一种憾事。
记:教育希望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即便这样,也离不开“人的自然——即生命自然”的作用。如同人类与大自然的对话,教育事实上是教育者与“人的自然”的对话,只是这种对话较之前者更容易受到忽视。
  郭:“道无今古在于时”,多少年来,我们为了人自身更好地生存,不断改造着自然。然而今天的人们终于在新的高度上敬畏自然了。人固然是自然的宠儿,但人同自然的伟大意志相比,实在是相去太远了。
 教育也同样,我们对学生的改造,也许有过许多似乎成功的记录,然而细察之,如果我们有所进展的话,那也是因为人之自然——生命,允许我们这样做。而反之,如果我们小有所得,辄自满足,不认识人之自然的强大而执著的话,我们同样要蒙受人的自然的报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教育的疲累和倦怠,教育的低效、高分低能、厌学,等等,就是对于人的自然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和控制的警告。
  我们的整个教育理念和体制,较普遍地缺少从学习者出发,从人的生命的自然的限度,它的性质,活动规律去思考和设计,有的只是外来任务,成人的承担计划,而儿童是这些外来任务的最后的被动承担者。如果说,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那么,在所有领域的人同自然的关系中,教育所呈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紧张的,最缺少自然本身的地位。
  今天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就在于原本应当“学生的事,学生来做”,却成了“学生的事,外界来做”。外部帮助者成了主人,而主人做不了主,教育的控制性被强烈夸大,我们一直把教育——一个非常生命化的过程,极其表面化地看成两个个体的相互授受,实际上是在反仆为主,真正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儿童在学习中呈现的生命力无从发挥,这种错位成为教育问题的核心。这也就是教育困难重重的原因。
  记:近百年来,教育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知识的无限增加,人们担忧知识是儿童难以承受之重,另一方面,是工业社会对于自然变革力量的极大增长,人们希冀,成人可以用工业式的灌输,去解决儿童知识和能力获得的难题。于是,教育一方面是“货物激增”,一方面是采取陈旧的运载方式,而教育的日常评价,又在不断地加强这种方式。
  郭:问题还在于这种否定其他教育形式的强大功能的日常评价,竟又是同法定的、具有社会公平性诉求背景的高考和中考极易混同。我们的思维极难摆脱高考如何出题,我们的教学就如何动作的框架。其实我们忘记了一个事实,人的思维是教学和高考的中介。没有人的思维,不要说高考考不好,而且表面联系十分紧密的“应试教学”和高考,也都联系不起来。怎样才能有人的灵动思维呢?恰好是要丢弃日常教学与高考直接联系的教学思路和方式。
  我们不否认,为了教育的目前所公认的公平方式,我们要长期地在高考和中考的体制下工作。因此,对基础教育的有意义的研究,都不能离开高考中考存在的前提。但除此之外的所有评价,都是教育者自身所可以探讨和改革的。
  实践证明,除了适当的管理性评价之外,过量的计划性的层层评价越多越硬性,把儿童置于数字的网中,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压抑就越大,人的发展就越遇到障碍,长远的学习绩效就越差。我们正在教育中花费许多心机,却为教育本身增加了极其大量的困难因素,这真是一种憾事。
  近年来教育科研的进展之一,就是已经有确凿的事实证明,对于自觉的教育来说,所谓“高考指挥棒”并不一定能起作用,合乎规律的教育可以使学习者的学习超越高考中考,既获得素质的提高,又在相关社会性的终端考试中获得更优成绩。相反,如果把从小学到中学的漫长的教育教学过程变成考试模拟,就会极大地破坏人的素质发展,并且不断消磨人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从长周期看反而会降低或难以提高人的考试适应能力。这一实践和认识的进展,揭示了社会性考试与教育内部评价的联系并非简单模拟或线性方式,从而给教育内部的评价改革带来积极思考。
  在生本教育中,尽可能使学习变成发自儿童自己的活动,使生命以其方式产生新的学习机制,这就是它使儿童健康、积极、快乐、高质、高效地学习的全部秘密。  
:一种教育要求,立即被转化为统计表格和展示材料,似乎在今天的教育中司空见惯,并且很少被质疑。比如儿童的阅读或日记,立即会变为阅读量或日记量的评比,还要加上家长的签名,层层监督。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郭:结果只能是一个,学生的自主阅读成为被动阅读,原本满载情趣的日记很快成为额外负担,而且千篇一律,了无意趣,使人厌倦。
  无论是教育过程中的这种惯习性表格统计,还是上面曾提到的以区域或学校的统一考试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内部量化评价,是区别于高考和中考等社会选拔评价的教育过程的评价。作为旧的教育模式的配套措施,在稳定教学秩序,组织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知识传授,解决管理方、校方和家长社会的沟通联系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因此,在教育还缺少根本性改革的情况下,管理者往往借助于这种评价方式来防止质量下滑。但是这种评价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活动主体之外的人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把握和监控,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模式,因而与教育中人的解放的改革总趋向形成强烈反差。
  显而易见,过分强调对生命的控制是传统教育的致命伤,而习惯性的教育内部评价则是使教育处于控制方式的症结。儿童自身的学习机制的内在性、自然性、私密性和自在性,否定了“事必评价”的观念。比如,如果对蒸熟馒头的过程实行“开盖主义”,不断地开盖窥视,馒头就反而蒸不熟了。
  我们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地向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和家长宣传新的教育理念,使他们认识到,我们对儿童业已形成的自主学习采取放手的态度,柔化和减少外部评价,让学生积极欢乐地自主学习,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高质高效。而且,对于一个区域来说,追求基础教育的低龄、中龄段的小分数优势,因而摈弃人的大素质提高,是对当地教育质量追求的一大失策。反之,改革评价,放飞儿童,将会带来区域教育质量的巨大提高。这也是我们在7年实验中深受感动的事实。它使我们更加相信,依靠生命自身进行生命的提升,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教育,这样一种改革是有出路的,有前景的。
  可以说,7年来在100多所学校进行的“生本教育”实验,实际也是进行评价改革和体系性的教育的生本化改革,把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的令人鼓舞的探索记录。(郭思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