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学生出题

 智夫勤 2014-04-29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经常见到学生自己出题的现象,有时他们出题给自己做,有时给其他同学做。为什么要让学生出题呢?

       自主学习的需要。教育即成长,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感知、自我唤醒、自我挖掘、自我体验、自我发现,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进而实现自主成长。学生独立思考后自己出题,是一种非常好的自主学习方式。

       自信的需要。自信是学生形成完善人格的重要因素,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幸福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学生不做教师出的题目,而是自己出题自己做,或者做其他同学出的题目,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尤其是当自己出的题目被全班同学认可时,更会让出题人充满了自信。当学生拥有了自信,他们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增加了。

       个性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天赋各异,通过自己出题这种形式,可以让他们张扬个性、发挥长处、放飞心灵,他们的天性得到保护,灵性得到激活,人性得到尊重。

       想象力培养的需要。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学生自己出的题目,可能不完美,也可能欠严谨。但是,学生的题目同样也可能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这些充满了想象力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的才华得以释放,让他们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自由驰骋。

       独立思考的需要。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要想让学生拥有自由的头脑、独到的见解,就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实际上,学生自己出题的过程,就是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

       兴趣的需要。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如何使学生乐学善学,如何使学生绽放出生命的活力……这些都需要兴趣的引导。教师应该充分放手,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就包括了将出题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仅仅是枯燥的做教师出的题目,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然而如果是做学生自己出的题目,他们就会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学习的兴趣自然也被调动起来了。

       学习有效性的需要。学习需要练习、巩固,但是练习与巩固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学生自己出题,可以生成多元化的题目,能适合不同特点、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是有效的练习与巩固。此外,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设计题目时,也是对知识的二次学习,有利于他们加深印象、把握要点,能够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当然,不同学科的课、不同类型的课,是让全体学生都自己出题,还是选择一部分学生出题,教师还要适当把握,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积极变通。(来源:智夫勤的博客—中国教师报 作者: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教师 孙玉生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