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阳宋氏:兴于诗书,终于时势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4-29
莱阳宋氏:兴于诗书,终于时势
  • 2014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江峰 韩品玉

  如果不是明清易代,受困于内外时势,莱阳宋氏的辉煌或许不至仅到宋琬之时,但历史终究无法假设,“诗书兴家”最终止于“时代兴替”。
  在外人眼里,莱阳宋氏之文“曰坚、曰厚”,宋氏作家的深厚学养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学给整个家族带来了全国性的声誉。明末启、祯之际,海内即“艳称宋氏”之“一家言”,宋琮、宋玫兄弟赢得了“南翁北宋”的赞誉;尤其是清初顺、康时期,族人宋琬以“南施北宋”领袖诗坛;而明末清初,宋继澄则文名冠山左。宋氏家族取得了一个文学世家所能奏出的最强音。
  以此为契,宋氏家族见录于《莱阳县志》的进士、举人或贡生就有四十多人,仅宋继澄、宋琬两家就有父子七进士、三举人的胜绩。由科入仕,宋氏家族形成了庞大的仕宦群体,并形成了独特的仕宦文化。
  国难当头之时,宋氏族人能够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表现出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时当清兵南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明末,宋璜以进士司理杭州,请求宋应亨随他去杭州,宋应亨没有答应,说:“若为刑官,我保乡井,各有事守,毋相越也。”最后在与清兵的激战中被俘,与宋玫一起英勇就义。
  与此相对,仅以家族琐事,宋琬却招致族人诬告,继而家族遭到官方三年多调查。“通反贼”案,成为压垮宋氏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中国古代典型的大家族,谨守“诗书立身,耕读传世”规则的宋氏家族,其崛起可谓顺理成章,受惠于“莱阳文化圈”这个大温室中的滋养,终至能者辈出。然而明清鼎革之际,兴盛时期家族内外所隐藏的看似毫不起眼的矛盾,顿时被无限放大,终至难以收拾。世事变迁,就这样让这个看似高歌猛进的家族,转瞬烟消云散,实在令人扼腕。
  无论何种大家族,在风云变迁中,都只能如挣扎于惊涛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巨浪吞噬。从这点看,宋氏的兴衰,折射出的正是一个家族在动乱时代的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