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黄帝内经》与人体旋动力

 johnney908 2014-04-30

《黄帝内经》与人体旋动力

 

《黄帝内经》是中国科技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奇书。它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继承和丰富了《周易》宇宙学,揭示了人体小宇宙的生命规律。它之所以神奇,就在于验证了自然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确实是“天人合一”的整体!

 几千年来,在中医科学发展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为完善中医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成就一直都在证明 —— 宇宙与人是“天人合一”的事实真相。然而,直到现在信服中医神奇疗效的人居多,明白中医科学道理的人甚少。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据专家考证,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是集上古先民的医疗实践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并以黄帝与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始作者已无传载,可能经汉代以后各医家的增益和整理。

《黄帝内经》包括两大部分:上卷《素问》81篇和下卷《灵枢》81篇。全书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天文学、历法、哲学、地理学、物侯学、心理学、生理学、病理学、养生学、经络学、阴阳五行学、气功学诸多门类,是一部罕见的巨著。

《周易》科学的实用性已渗透于古代各学科,中医学、中药学是突出的例子。故《伏羲八卦》、《神农本草》、《黄帝内经》并列为“上古三坟”,这不仅表示伏羲、神农、黄帝学术如“坟”之高古,还意味着易道文明环环相扣的连续性。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因为中医学、中药学是易学的分支学科,不懂得易学的人,当然称不上高明的医生。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公元15631640年)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此一语道破了玄机 —— 东方医学天人合一的特质。

 《周易》为中国传统医学之源,《黄帝内经》则是中医科学的奠基之作。在“太极宇宙”模型的框架里,人身一太极的观念由医疗实践所证实。自古以来,中医、中药为华夏儿女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为当今世界所瞩目。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周易热”和“中医热”的时代大潮,此乃人类文明呈双螺旋发展的必然趋势。让我们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一起来领略《黄帝内经》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1)医道服从于易道

 《黄帝内经》承继了《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把人看成是宇宙的一部分,一个小宇宙。人体内环境嵌套在宇宙外环境之中,人与宇宙遵循统一的自然规律 —— 太极双螺旋法则。因此在观察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时,不是孤立地看待肌体本身,而是全面地分析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动态变化。这正是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所在:在时空大背景下观察人体生理、病理的动态变化,确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辩证施治”的医疗原则;从而避免了像西医那样的机械、拆零、分解、还原之弊端。

 什么叫易道?《易·系辞》解答得非常绝妙:“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完全符合“太极图”所表达的意境:一阴一阳之道,乃是反对称互补的宇宙状态、无穷嵌套的双螺旋圈环!

 《易·系辞》还提出了一个精辟的科学概念:“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如同波与粒子,是世界万物对立互补的二象性的流变形式。道,是无形的宇宙运动与演化法则,是一切事件的运动轨迹;器,是一切有形物质的存在形式,是道的载体、道的具象,体现了道的精神。由此而论,易道乃是无形的阴阳交感作用及过程,或是有形载体的阴阳对偶结构阴阳消长运动阴阳转化轨迹!

 《易·系辞》声称:“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素问·天元纪大论》如是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在这里,天是指代形而上的道,地是指代形而下的器。也就是说,天为阳、地为阴,阳化气、阴成形;形气相感所化生的万物,都是太极一“气”阴阳交感、无限二分的产物!

 《素问·宝命全形论》明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依靠宇宙之气和水谷精气而生存,并顺应四季时序的变化规律而生活着。又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进一步指明,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是“气”的作用过程;天地之气相合,便产生了人。虽然说人贵为万物之灵,但人的生命肌体仍然是在天之气、在地之形(水谷精气)所化生。天阳主导生命之功能、地阴主导肌体之形质,功能与形质或者说道与器相辅相成。

 《周易》天、地、人三才之道,乃一“气”呵成。“气”具有无限二分的层次性,无论处在那个层次仍然保持一阴一阳的动态对称性,故称“一物一太极”。这符合“太极图”一阴一阳两个“鱼眼”所表达的意境:每个鱼眼都是一幅新的太极图 —— 半个宇宙中下一层次的太极图像;鱼眼具有无穷嵌套的自相似性,是无限二分的全息元,始终保持一阴一阳反对称性结构。

 宇宙正是一个无穷嵌套的自相似几何结构 —— 太极图像,如同老子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医理论有一个著名的“气化”学说,正是源于《周易》三才之道。人体小宇宙要服从“太极宇宙”两仪、四象、五行、八卦“河洛数理”之气的支配,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与天地之气机 —— 五运六气相融合。

 《灵枢·决气》如是说:“人有精、气、津、液、血、脉,全为一气耳。”说明精、气、津、液、血、脉是“气”的聚合物,人体脏腑、器官及一切有形质的组织都是“气”的变化过程。气化学说是中医的灵魂,其核心概念就是 —— 阳化气、阴成形。气是流动的能量,肌体是气的凝聚态。或者说,气是阴阳交感,无限二分的精微物质、能量、力和信息。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三百六十日为一岁,人亦应之。”这表明,天地日月的空间运动伴生了一年四季的时间流动,人也随着时空运动而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阴与阳如同磁与电,代表万事万物对立互补的两极。如天阳地阴、日阳月阴,以及水火、昼夜、寒暑、阴晴、动静、表里、虚实、升降、出入、沉浮、营卫、补泻等等,无不表示对立统一的两极;它们是太极一气在无限二分的演化中,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场态、不同层面的圈环。

 如同《易·系辞》中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意思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精气凝聚成有形的物质,阳气功能决定其生死变化,一阴一阳之道统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一切层面的圈环都不会遗漏!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阴阳离合论》又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其要一,它既是易道、又是医道,是天人合一的双螺旋宇宙法则。

 读者也许记得,“河洛一体”表明《河图》与《洛书》是统一的宇宙数学模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使《洛书》中5数而不10数;10数被遮挡,导致后天八卦讲应用与流行。生数5成数10一阴一阳占据宇宙天球的中央,并统率内层1234四方,外层6789四象,使八卦物质系统沿五行对流与穿越的轨道运动!五行与五方相合:1为水居下方2为火居上方3为木居左方4为金居右方5为土居中。正所谓:“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

《素问·金匮真言论》如是说: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数八。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九。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数六。

 

 这就表明,人体是宇宙的缩影。心、肝、脾、肺、肾五脏与五方、五色相应,与四象、五行《河图》之数相应。

 《黄帝内经》还根据文王的“太极宇宙”应用模型,将人群分为了五大类,与四象、生数5应;二十五种人,与五行、五方对应。并指出,五大类人只是人群中的特例,而大多数人的禀赋、个性和体态都属于二十五种人之中。在书中,详细地描述了五大类人、二十五种人的生理和病理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中医科学把宇宙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治疗学融为一体,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如《灵枢·通天》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这是说,宇宙之中,四方上下之内,一切事件的变化都离不开生数之祖5的作用,人体小宇宙也不例外。并声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表明人与天象相应,四象与中5这五大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禀赋、性格和形态,筋骨的强弱、气血的盛衰,也各具特色。

 例如,阴阳和平之人合中5之数,内禀性情近于天道。这一类型的人能安静自处、为而不争,心安而无所惧怕,寡欲而无过分之喜。顺从自然规律做事,不计较名利。适应形势变化,地位高了依然谦虚谨慎,以德服人而不以欺压手段整治人,这是无为而治的才能!此乃《灵枢·通天》所言:“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这是说,天地之间,宇宙之内,一切事件的运动变化都离不开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人也是这样。从“五行”和“五色”分辨出来的二十五种人,不包括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大类人。首先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确立五种形态的人,再以人体“五脏”所主的“五色”进一步区分五种形态的人,这样二十五种人的形态就清楚了。

 看来,《黄帝内经》不仅承继了文王“后天八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而且汲取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科学道德观。毫不夸张地说,中医科学是对“河洛一体”的《周易》宇宙学运用自如的光辉典范。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先天讲对待、后天讲流行,正是《黄帝内经》的学术骨架。

 前文所述,“河图以顺主生,洛书以逆主克”;“先天八卦五行主生,后天八卦五行主克”。就是说,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相对时空关系,产生了五行相生与相克的动态平衡关系。 

 从宇宙天球的五行结构(图1-25)看:1之水2之火呈上下对称,与X轴对应;天3之木4金呈左右对称,与Y轴对应;中5之土处于X轴和Y轴的交汇点,正好与Z轴对应。这就是说,木火土金水是一个立体交叉的动态模式,表露了宇宙天球的五行整体结构。

 原创《黄帝内经》与人体旋动力 上 - 喜春 - ciyuan1951

 如图所示,处在Z轴上的土,是水与火、木与金两对阴阳交感的中心。从“金木水火,阴阳对偶”的时空结构看,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仍然是太极一气分阴、分阳的动态平衡关系。如同天体获得宇宙电场的能量而运动,电场主生;天体受到宇宙磁场的制约而沿着磁力线轨道运动,磁场主克。电场和磁场一阴一阳相互作用,体现了动态平衡的和谐关系 —— 电磁场。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电磁辐射场,物质与力在其中转化、能量与信息在其中交换。就五个空间方位或者说时空区域而言,存在着不同的能量和力量,这导致了大宇宙层层嵌套的五行相生、相克的时空圈环运动。简而言之:五行相生 —— 能量转换,五行相克 —— 力量制约。

 而《黄帝内经》则将人体小宇宙能量转换、力量制约的生理关系,发展成了生、克、乘、侮的辩证关系(图1-26)。生与克主导生理变化,乘与侮导致病理变化。即:五行相乘 —— 约束太强成压制,五行相侮 —— 约束不力被反克。

原创《黄帝内经》与人体旋动力(上) - 喜春 - ciyuan1951

        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具象物质,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属性进行抽象地划分 —— 五行归类。五行归类无穷嵌套着河洛数理的信息,这就是取象比类的五行学说。上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其实是四个层面的圈环运动:


相生圈环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圈环 ——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乘圈环 —— 金乘木,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

相侮圈环 —— 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木侮金,金侮火。

 

 这就是说,可以从四个层面把握天、地、人之间的五行圈环运动。诚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灵枢·经别》进而指出:“余问人之和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据《素问·金匮真言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的有关记载,列“五行属性归类表”于下:

原创《黄帝内经》与人体旋动力 上 - 喜春 - ciyuan1951

 读者可以获得“五行属性归类表”的重要信息 —— 我们的肉体和心灵构成了“身心和谐”的小宇宙系统,我们的生理变化和心理活动与大宇宙息息相通!正如《灵枢·邪客》所言:“人与天地相应也”。

 五行学说意味着:就整体而言,它揭示了宇宙天球五个时空方位之间,物质与力的动态平衡关系,或者说是能量转换与信息反馈的互动关系。就分形而言,还表述了天体与地体、气候与节人与自然色与味、脏腑与经络、理与生理、器质与功能等等,五行圈环运动的全息规律。

 换言之,宇宙天球是一个无穷嵌套的自然场,观察者从不同层次的场切入,可以发现这个层面的五行圈环运动。显然,五行学说并非陷入了“循环论”的歧途;它描述的宇宙事件,决不是平面圆圈上的机械运动。五行代表多维一体的五个时空方位,而五行圈环只是一个观察视面,或者说是一种表述方法。

 正如伏羲八卦一样,仅以平面图形的表述方法,描绘出一个太极宇宙模型:宇宙天球360度时空,被八经卦划分成845度角 —— 天度,360÷845天度;每卦有三爻,3×824爻,宇宙天球细分为2415度角,360÷2415天度。这样,八卦代表时空8极,1极等于45天度1爻等于15天度。

 《周髀算经》曰:“古者包牺氏立周天历度”,可见天象是历法的依据,伏羲早已识破了时空的统一性 —— 立体空间包含了时间。天度作为空间的尺度,等价于时间的尺度:一公度年为360天,一年有24节气,一个节气15天,一个节气分3侯,一侯5天,72侯为一岁;一年为12个月,30天为一个月,45天为八风之一极。

 我们记得,《河图》与“先天八卦”为体,讲对待。故一公度年360天,是指宇宙本体运动一年的时间;如何对待宇宙时空背景的固有时间呢?这正是《洛书》与“后天八卦”应当考虑的问题 —— 用与流行。《易·系辞》所言“其出入以度”,就是指的天度。《素问·离合真邪论》如是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素问·六节藏象论》进一步指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这就是说,天度是时空的尺度(为体)和测量日月星辰视运动的尺度(为用),气数是万物化生的定数(不易)和变数(变易)。《素问·五运行大论》载“歧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其所指正是:天体右旋(从东向西)、地球左转(自西向东)的周日视运动现象,余而复会(圈环)的周年视运动现象。

 体与用结合,产生了三种古代历法:以二十八宿为近背景考察太阳周日和周年的视运动,结合“圭表”测量地面日影方位和长短的变化,而确立一年3651/4天的回归年周期;以月亮12个月的运动,而确立一年354天(闰年384天)的朔望月周期;以一公度年360天,来调节回归年和朔望年之日差。

 前面章节讲过,5为天数之主,6为地数之主。56主导了物质系统的阴阳数理变化,其作用被称为 —— 五运六气。这是一个重要的宇宙运气学说,《黄帝内经》依此阐释天体、地体、人体的周期节律及天人合一的内在机制。

 五运,指天体的五行运动 —— 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六气,指五运产生的能量 —— 风、寒、暑、湿、燥、火。即木运产生风,火运产生暑和火,土运产生湿,金运产生燥,水运产生寒。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明确指出:“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

 意思是,在天地之数主56的作用下,天地阴阳交错并激发“五运六气”的周期性变化:天体五行运动之气,6年一个循环期,以106年为调节周期 —— 天以10为干;地体五行变化之气,5年一个循环期,以125年为控制周期 —— 地以12为支。历法一气为15天,故天地之气相合为30年,五运六气完整的时空网络周期为60年。

 天,为何以10为干?这是因五行运动而立,与河图的10个生成之数对应。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干。

 地,为何以12为支? 这是由五运所生的能量而立,并与乾坤所生六子三阴三阳相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12地支。即:

 

                                                    子  午   暑(少阴)

1  6  土运              湿(太阴)

2  7  金运              火(少阳)

3  8  水运              燥(阳明)

4  9  木运              寒(太阳)

                          5戊 10  火运           亥   风(厥阴)

 

     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言:“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此所谓:十天干化五运,称岁运或大运;三阴司天、三阳司天,主六气。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五运始于甲,六气始于子,运气上下相临,从而有了“60花甲”数,把握住60甲子岁运的消息,就能洞察万物气数变化和生命的盛衰。

 《黄帝内经》很注重五运六气、天干地支的应用,服从后天八卦以全宇宙为体、半宇宙为用。故此,象数理论与天文观测紧密结合在一起,诸如北斗极星、日月五星、二十八宿、银河天体等视运动,纳入了“太极宇宙”模型的框架之中。

 《素问·气交变大论》有“五脏”应“五星”之说,并记载了“五星”对人体疾病产生的影响:“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上应岁星。岁火太过,火暑流行,肺金受邪。……上应荧惑星。岁土天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上应镇星。岁金太过,燥金流行,肝木受邪。……上应太白星。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上应辰星”。

 五星,是指太阳系中的五大行星:木星(岁星)、火星(荧惑星)、土星(镇星)、金星(太白星)、水星(辰星)。五大行星的运动、地球五行的变化、五脏之气的运行,无疑是宇宙天球五行结构中不同层次的分形集。

 天体五运所生六气,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体生理、病理会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五行相生与相克动态平衡,所生之气与时令吻合,地球上出现四季分明的正常气候,生、长、化、收、藏呈现有序交接;没有外邪侵扰人体,虽病亦轻。若五行相克太过或不及,五运所生之气不符合时令,地球上会出现反常的气候,引起自然灾害;邪气侵扰人体,其病必重。

 《灵枢·岁露》还观察到人与日月相应,晦朔弦望月相变化引起的潮汐涨落及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

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

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

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

纵,腠理开,毛发残,瞧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

                         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字库未存字注释:原字左月右焦。

 

 《素问·五运行大论》表述了五色天气的干支时空规律,五气经二十八宿中牛、女、心、尾、危、室、柳、鬼、亢、氐、昴宿,毕、张、翼、娄、胃、奎、壁、角、轸宿的动态过程:“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五运六气和天干地支,内容极其丰富、具体、形象。虽然此处不便详尽涉及,但能肯定它是出自河洛数理,是《周易》象数科学应用于中医领域的一个经典范例!

(2)阴阳失调之谓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此大论,阐明了象数科学“阴阳应象”的道理:人体阴阳与天体阴阳应象,一阴一阳动态平衡的宇宙之道,就是人们的养身之道;阴平阳密则生,阴阳失调则杀。大论又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表明生杀之本始取决于阴阳之平衡。

 人体阴阳失调,会引起病变。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自天而降,怒、喜、思、悲、恐五气由内而生;其太过或不及都可能导致人体 —— 阴阳失调之谓病。

    人们都知道,气候反常变化,会引起未加防范或是抵抗力较弱的人生病。但不一定注意到,不平静的心态会使五脏之气激烈波动:愤怒损伤肝脏、狂喜损伤心脏、忧思损伤脾脏、悲痛损伤肺脏、惊恐伤及肾脏。原因在于,愤怒、狂喜、忧思、悲痛、惊恐能破坏五脏之气分阴、分阳的动态平衡关系。这早已被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

 保持平和的心态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任何一个脏器的能量被激发或压抑得偏高或偏低,直接影响到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四个层面的圈环运动,甚至于使病位传变。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就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五脏之气在资生与制约的关系上,每一脏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以肝脏为例: 

 

                      生我者为肾 —— 水生木,  我生者为心 —— 木生火;

                      克我者为肺 —— 金克木,  我克者为脾 —— 木克土。

 

其余四脏,都可依此类推。五脏之气“有余”或“不及”可能引起病理传变,仍以肝脏为例:

 

              肝病可以传心 —— 母病及子,

              肝病可以传肾 —— 子病及母,

              肝病可以传脾 —— 木乘土,

              脾病可以传肝 —— 土侮木,

              肝病可以传肺 —— 木刑金(刑即侮)。

 

        五脏之间生克乘侮的生理与病理变化,表现为五脏气化圈环运动。肾水与心火、肺金与肝木是两对阴阳,其阴阳交感的中心是脾土,这是人体“阴阳五行学说”的核心内容。然而,五脏的气化活动并非孤立而行,在“脏象学说”中,五脏之气与六腑之气相表里;在“经络学说”中,脏腑之气与三阴三阳经络之气相连接。人体全身的脏腑经络之气,不仅沿着左右交叉的双螺旋圈环运动,且与宇宙之炁相通达。

    生命的本质,就是双螺旋气化运动!生命的存在,就是阴阳二气在人体中的和谐循环。一旦这种循环遭到破坏,疾病就会发生。若阴阳分离,生命就此告终。如同《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人体小宇宙是一个生命场态,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从三个层面考证人体场,并综合诊断人体场中阴阳二气的异常变化。而医疗的过程也就是调整阴阳二气,使人体正气恢复到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那么,人体阴阳又是如何划分的呢?从整体部位来分:以肚脐为界,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从脏腑关系来分: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进而细分:五脏之中有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脾阴、脾阳、肺阴、肺阳、肾阴、肾阳。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形质属阴,功能属阳。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经络系统也分阴阳,例如,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任脉为阴、督脉为阳,营血为阴、卫气为阳。并且,经络系统看似无形实有形,问题在于你用什么方法去看。

 可是,如何得知人体阴阳失调呢?这就涉及到了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是最常规的四种检查疾病的方法。通过四诊找出病证,作为“八纲辩证”病因的依据。

    简而言之,望诊是指:望神气之得失,望面部之病色(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望形体姿态之盛衰,望五官头发之征象,望舌象与咽喉,望皮肤及排泄物等等。闻诊是指:听语音强弱与伦次,听呼吸、咳喘、呕逆之声息;嗅口气、汗气、痰涕及大、小便之气味。问诊是指:问寒热、疼痛、胀感,问汗之有无与出汗时间、部位及多少,问二便及妇女经带胎产,问职业、籍贯、个人及家族病史等。切诊是指:脉诊和按诊;切寸口脉象的变化,按脘腹之软硬、局部痛感、皮肤肿胀及手足温凉等。四诊辩证分析,以知其常,而达其变。

 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阴阳为总纲,以表里辩别疾病的深浅,以寒热辩别疾病的性质,以虚实辩别人体正气与病邪双方力量的消长。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八纲辩证是一切辩证的基石,它铺垫在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之中。

 脏象学说,为脏腑辩证提供了方便之门。因为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与筋、骨、肉、皮毛,口、鼻、耳、目、舌、前后阴等组织器官内外贯通;脏腑既是精、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所,又依靠它们维持人体循环系统的圈环运动。于是,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必然反映为外在的征象。换言之,脏象学说就是通过观察人体的外部征象来辩证内脏生理及病理变化的学说。

 正如《灵枢·九针论》所说:“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灵枢·五阅五使》又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这为中医师打开了“由表及里”之门。

 经络学说,同样的为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提供了方便之门。因为五脏、六腑、筋骨、肌肉、皮毛、五官、孔窍等组织器官由经络来沟通和联系,经络系统将肌体和能量串通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 生命场态。在病理状态下,病邪循经出入或传导而将脏腑的各种病变,反映为外在的征象。

    这样,循经察看征象,成了六经辩证的依据。经络通道正是卫气营血的运行轨道,在诊断时,把握两者的异常变化,则称之为卫气营血辩证。在临床实践中,辩证论治的方法有多种,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是最经典的方法。应用之时虽然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但归根结底,都是以阴阳辩证为其总纲。

 中医诊断与治疗以“辩证论治”为其科学方法,它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结晶。辩证,是指辩别证候找出病因,察明阴阳失调之所在。论治,是指针对病因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调整阴阳使之平衡。

 脏腑辩证论治:五脏生、克、乘、侮的辩证关系,是脏腑辩证论治的基础。从生与克动态平衡的规律中,熟悉一脏一腑的表里关系,各脏各腑的生理功能;从乘与侮病理变化的征象中,把握内脏病变的性质和趋势。从而灵活运用散寒、清热、补虚、泻实等治疗原则,并对症处方用药或施以针灸疗法。

 六经辩证论治:反常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称为六淫。外感六淫致病的各种征象和病机传变,概括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大证型。三阳病证反映六腑病变,三阴病证反映五脏病变。

 六经辩证论治就是根据脏腑十二经络的表里关系、循环链接关系,辩证疾病的深浅与传变趋势。由于太阳病属表,阳明病属里,少阳病属半表半里;而三阴病都属于里。知其表里,便知其深浅。并且三阳病多热、多实,三阴病多寒、多虚。知其寒热虚实,便知其性质与传变趋势。辩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是,三阳病重在祛邪,三阴病重在扶正。若有两经或三经合并证候群,寒热互见、虚实并存、阴阳交错者,则随证而治。

    卫气营血辩证论治:经络“气”二分为 —— 卫气、营血,再次二分为 —— 卫、气、营、血。这服从“二分律”这一古代的分形理论,并且在中医气化学说 —— 阳化气、阴成形的辩证关系中得到统一。卫气相对于营血而言,是表与里、无形与有形、机能与机体的关系。往下来说,卫对于气而言、营对于血而言,也具有类似的关系。以表里关系而论,卫、气、营、血代表了人体经络气场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

正因为如此,卫、气、营、血反映了温热病变化过程中深浅不同的四个阶段,被概括为四类证候 —— 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气病较浅者叫做卫分,气病较深者叫做气分;血病较浅者叫做营分,血病较深者叫做血分。

 卫分,泛指人体外围场,温邪在皮毛、肺、及肺系;其证为寒热、咳嗽,病位可及肺或肺系。气分,指温热之邪侵入肺与大肠、胆与脾等脏腑,灼伤津液;随着脏腑部位的不同,其证候有发热、便秘、伤津等多种。营分,指温热之邪侵入心营,包括心包络、心、胃;其证象为营热、神昏、斑疹,以血热为主证。血分,指温热之邪已深入肝肾,迫血妄行和伤血耗液;其证为阴伤阳亢、出血烦躁、肝风内动等。根据卫、气、营、血四类证型来辩证论治,不失为非常有效的方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强调了药性与治则的辩证关系:阴寒证用温热药,阳热证用寒凉药。调整阴阳虽有许多具体法则,但不外乎是:病有寒热虚实,药有温凉补泻;病有寒热虚实,针有温凉补泻。即,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兼有,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右病针左,左病针右。

 《素问·刺法论》指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篇》还说:“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都说明,人体的正气可以抵御外邪。而正气虚弱,是导致疾病的内在因素,外邪趁虚而入,则是造成疾病的外在因素。

    故此,扶正气、祛邪气成为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具体采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治疗,而八法的功效要借助于中药的性味功能 —— 四气五味。

 《黄帝内经》以“阴阳”来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称:“阳为气,阴为味”,又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泻为阳”。神农氏对药物性味之所以了如指掌,是他敢于尝百草之故:入口知其味,入腹知其性。

 何谓四气?是指中药的四种药性 —— 寒、热、温、凉。寒凉与温热具有不同的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就药物的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二性或者说阴阳二性。所谓四性,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是基于阴阳属性而划分的层次。对于某些药物,还注明了大热、大寒、平性、微温、微寒,这也是对中药四性强度的进一步细分。

 有趣的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例如附子和干姜,对于胸腹冷痛、手足厥冷、虚寒吐泻等有温中散寒、化痰止血的作用,这两种药归纳为热性。相反,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例如黄芩和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喉咙疼痛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这两种药被归纳为寒性。

      何谓五味?指药物的真实滋味 —— 酸、苦、甘、辛、咸。简要地说:酸味(含涩味),能收敛、固涩、生津。例如,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固肠;五味子生津敛汗。苦味,能通泄、燥湿。例如,大黄通经逐瘀、泻火凉血通便;杏仁止咳定喘、润肠通便;黄连清热燥湿、清心除烦。甘味(含淡味),能补益、缓急止痛、渗湿利水、调和药性。例如,黄芪补气升阳;熟地黄滋阴补血;饴糖缓急止痛;五灵脂散瘀止痛;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辛味(含芳香),能发散、行气、行血。例如,麻黄辛温解表;薄荷辛凉解热;烏药顺气散寒;红花活血通经。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例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消胺,芒硝泻下通便等。

 气化学说认为,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奇妙的是,不同性味的药物可以渗透入不同的经络,产生不同的功效。中药方剂是按五味归经理论配制的:酸入肝经、甘入脾经、苦入心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药物循经络而行,以其寒热温凉之气及升降浮沉之性,来调整人体气机发生的障碍。此乃:阴阳失调之谓病,调整阴阳之谓治。

 

      (3)经气对流与穿越

 《黄帝内经》详尽记载了人体经络的分布格局 —— 十二经和八脉组成的左右对称的经络系统。发端于胞中(下丹田)的人体经气,分成两路沿着左右对称的经络路线对流环行,再入胞中交错穿越,周而复始地循经流注。这意味着,正是经气对流与穿越的运动轨迹,表现出十二经和八脉组成的经络系统。它恰似拓扑变形的宇宙轨道 —— 人体小宇宙的莫比乌斯圈环。

    如是说,经气也具有双螺旋结构、双螺旋运动、双螺旋运动轨迹。所谓经气,是指“卫气”和“营气”相伴随行,组合起来的双螺旋经络气流。请看《灵枢·卫气》中的解释:“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处,孰能穷之。”意思是说,五脏乃是精神魂魄的贮藏之所,六腑则是水谷的受纳和运化之所。由饮食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在内行于脏腑,并通过经脉、络脉行于外在的肌肉和肢节。其不循脉中而浮于脉外运行的气,叫做卫气;运行于脉道之中的精气,叫做营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属阴,卫气在脉外运行属阳,且阴阳相伴随行,内外贯通,周而复始地环流。经气像奔腾的河水一样循经流注,没有穷尽。

 以“亭亭淳淳”的河水奔流状态,来形容营气与卫气阴阳相随、内外相贯的运动状态。如此取象比类,确实生动活泼。这使我们有理由指明,经气具有双螺旋结构和运动。

 在经络系统中,十二经叫做正经,八脉叫做奇经。十二正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为了方便起见,通常把十二正经称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不仅如此,十二正经与十二脏腑(含心包)关联配对。许多医书都用类似如下的图表,来表达十二经脉“如环之无端”的运行路线。 

原创《黄帝内经》与人体旋动力(下) - 喜春 - ciyuan1951 

       如上图所示,可以将十二正经的循环路线看成: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为一次大循环;一个大循环分形为三个小循环,每个小循环由四条经组成。经气循十二经湍流乃是周而复始的,如环之无端,流注不息。不可忘却的是,十二正经及其经穴具有左右对称性,而形成了莫比乌斯圈环。就是说,实际上有二十四条正经,同名经、同名穴为双数;与人体十二脏腑相连接的正经是左右对称的双回路。故《黄帝内经》又称其为:手六阳、手六阴、足六阳、足六阴。

 如《灵枢·脉度》就是按照左右对称的二十四经,记载了它们的长度数据:“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根据左右对称性,完整的经络路线当如下图:  

原创《黄帝内经》与人体旋动力(下) - 喜春 - ciyuan1951

        图示非常直观,在前一图表的基础上,增补了其对称的另一半。但为何以“旋点”而不是“胞中”来表示经气穿越的交错点呢?我们将在后面专题讨论。值得注意,在经气层次上,卫气和营气组成了经气双螺旋结构;在经络层次上,二十四经组成了左右对称的双螺旋结构。经气在二十四经的轨道上周而复始地进行螺旋圈环运动,乃是二层嵌套的双螺旋运动格局。针灸临床取穴可采用“右病针左,左病针右”的方法,其理论依据与图示所表达的“经气穿越运动”互为印证。另外,同名称经穴也是左右对称的。如左右手掌心各有一个“劳宫”穴,左右足掌心各有一个“涌泉”穴。经穴数据分布如下: 

 手太阴肺经 —— 11穴,左右共22穴;

 手阳明大肠经  20穴,左右共40穴;

足太阴脾经 —— 21穴,左右共42穴;

 足阳明胃经 —— 45穴,左右共90穴;

手少阴心经 —— 9穴,左右共18穴;

 手太阳小肠经  19穴,左右共38穴;

 足少阴肾经 —— 27穴,左右共54穴;

  足太阳膀胱经  67穴,左右共134穴;

 手厥阴心包经  9穴, 左右共18穴;

 手少阳三焦经  23穴,左右共46穴;

 足厥阴肝经 —— 14穴,左右共28穴;

 足少阳胆经 —— 44穴,左右共88穴;

                           二十四经总共有:   309×2618穴。

 

    那么,奇经八脉又是否服从对称性的分布规律呢?这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有所区别而已。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因为八脉的主线不与脏腑直接相连,所以不分表里关系。前面章节讲过,任脉与督脉组成了任督圈环。任督圈环是前后对称的状态,二十四条正经就是以任督圈环为界面,形成了左右各十二经的对称状态。任脉循行于胸腹部正中,有28个经穴;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也有28经穴。因此十二经合任、督二脉被称为 —— 十四经365穴。与一回归年之天数相呼应:61822828365

 这暗示着,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都没有自己的经穴,而借助于正经之穴运行。冲脉与带脉,具有双重对称性。冲脉的上半部分呈现前后对称,前与任脉后与督脉相平行;而下半部分呈现左右对称,沿左右股内侧下行至左右足大趾间。带脉环行于神阙穴(肚脐)与命门穴围腰一周,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其形如圆环,故能前后对称、左右对称。

 阴维脉维系左右六阴经,阳维脉维系左右六阳经;阴蹻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蹻脉主一身左右之阳。人体左右两侧,各有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四条经脉。因其左右成对分布,故能称为左右对称。

综上所述,经气双螺旋对流与穿越的莫比乌斯圈环轨道,乃是人体经络的主线。生命气机的升降出入,离不开左右对称的经络主线。这深深地意味着 —— 生命在于双螺旋运动。

 

    (4)人体旋动力猜想

 《周易》宇宙学已经告诉我们,宇宙在于双螺旋运动。《黄帝内经》再次提醒我们,生命在于双螺旋运动。看来,“经络学说”具有千古不朽的科研价值。在古代,它以经气双螺旋湍流印证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而强化了“太极宇宙”模型。在今天,如果说人体全息了宇宙的秘密,那么经气双螺旋运动,正是宇观物质行为的全息缩影!

 《灵枢·经水》指出:“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文中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中医学并非不懂得尸体解剖!但为何犯下“左肝右肺”这种违背观察事实的错误呢?为何不看重神经、血管、淋巴这样的系统呢?更令人困惑不解的是,经络系统既然在解剖学上找不到它的位置,古代人又是如何发现经络的呢?

 按照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的说法,可以推断发现经络隧道的人,是古代修炼气功之人。他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内景隧道是指经络,返观者是指修炼气功的人。就是说,经络脉道唯有修炼气功者才能内视它的存在。李时珍还说:“八脉皆阴神闭而不通,唯神仙才能以阳气冲开。”所谓神仙,是指气功学的一个流派 —— 神仙家。

 李时珍所言非虚。因为中国古代科学与气功科学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伏羲、神农、黄帝、文王、老子等古代圣贤,是注重修身养性的气功大师。他们超越时代的科学成就,源于气功实践与物象观察,是无为、有为两种研究方法相融合的结晶。

 与西方现代医学的区别是:东方中医学重在把握生命活动的本质 —— 经气双螺旋运动,以人体经络系统来涵盖其它系统。这种高度概括,使得中医学对生命肌体的具象有所忽略,而把握整体规律 —— 阴阳对称运动、五行圈环运动、八卦场态运动。即天人相应(感应)的全息规律。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科学家都在研究经络的实质,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有关经络研究的文献数不胜数,探究经络实质的假说举不胜举。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987年用现代科学手段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他们用小锤轻扣皮部,其经络线上能发出频率为3040赫兹的高振动音;用带电的金属棒接触皮部,其经络线上能产生低阻抗。有趣的是,这两种方法测定的经络线几乎完全重合。祝总骧研究员领导的小组,曾用高振动音和低阻抗测定过1000人,都能准确地测量到经络的循行路线。他们先后描绘出十四条人体经络图,经络线宽约一毫米,全部与《黄帝内经》等古典文献上的记载一致。当年,前往北京考察这一科技成果的中外科学家,一致认为“经络学说”可以与四大发明齐名,中国古代应该有五大发明。

 相关研究还有,在穴位上注射同位素药物,能看到同位素沿经络线传导;用红外成像和超弱冷光检测法,可观测到发光点循十四经分布;严智强讲师等人证实,经络线是一条发光线、高温线、同位素扩张线。这些研究成果可谓中医学的重大突破,证明了2500多年以前的“经络学说”是科学的。

 值得注意,经络与神经有密切关系,但经络系统有别于神经系统。人只要活着,经络这一活结构”就存在,一旦死亡经络也随之消失;神经则不一样,无论活体解剖还是尸体解剖,神经始终是一种实体存在。沈雪勇先生和李震先生进行的“正常人和尸体穴位伏安曲线的实验研究”已证实,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经络穴位现象在尸体上不复存在。但是,通过测量因病刚刚截除的人体下肢以及放血致死的家兔和大白鼠的新鲜尸体,却惊讶地发现经络现象仍有残存。

     实验证明,经络乃生命活体所特有的现象,它是不依赖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而存在的独立系统。在阐明经络现象与实质的许多假说中,我们看好驻波理论。所谓驻波,是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成的波。1959年,张秉武先生提出循经感传速度可能是由电磁波的“群速度”决定的;李克学先生所进行的生物电磁信息研究,发现经络系统的背景是人体内一个连续分布的电磁驻波叠加而形成的三维干涉图;张长琳先生称经络是电磁驻波叠加形成的肉眼不可见的三维干涉图,是一种具有分形结构的状态波;李定忠先生进行的内关穴注射核素示踪观察研究,发现化学物沿心包经扩散时,无论是正常人或是甲亢患者其扩散都呈现波动状态,振荡周期为150s200s250s的三个主波相互交织而形成驻波群。

 但是,经络的奥秘并未因此而被完全揭开。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如何解释经络的机制?这些问题,有待于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深入探究。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猜想 —— 人体旋动力,为破解经络的实质与机制提示一个新思路。

    读者会意识到,在“星旋态宇宙”模型的框架里提出人体旋动力的猜想,思路顺理成章。因为人体是宇宙的全息缩影,一个分形小宇宙。我们可以用物质与力的相互转化来描述宇宙,也可以用物质与力的相互转化来描述人体。

    用这种方法描述人体,有人先行了一步。例如,忻迎一先生的《宇宙与人》说:“其实从物质的角度来说,人体是通透的,我们在触摸的时候有实体感,是因为我们触摸的是电磁力,是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物质的角度而言,人体不仅存在电磁力,而且四种自然力都集结于一身。现在要强调的是:人体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是人体旋动力的表现力!

 那么人体旋动力产生于何处呢?如同宇宙的旋点一样,人体也有一个“旋点”,它位于经络学所说的“胞中”。所谓胞中,是指腹腔中心区域的经络之海,即气功学所说的下丹田。带脉圈环上的神阙(肚脐中)与命门(第二腰椎棘头下)两个穴位连线的中点,乃是“旋点”位置的理论点。 

 经络学说告诉我们: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称之为“阴脉之海”。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之为“阳脉之海”。冲脉,乃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故称“血海”。就是说,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海”统领了经络系统,全身的卫气营血源于“三海”又归于“三海”。然而,任脉、督脉、冲脉“三海”都起于胞中又归于胞中。如《灵枢·五音五味》所言:“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这就意味着,人体经气双螺旋对流与穿越运动发端于胞中。

 《灵枢·营卫生会》记载:“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从字面来看这一段对话,他们都讲得很清楚。但是,要读懂“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的含义,并不容易。在我们看来,此处的“营”是指物质与能量,此处的“卫”是指力与信息。横隔膜以下至脐部为中焦,是脾胃之所在;脐下的腹腔为下焦,是两肾之所在。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主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生命肌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称脾为后天之本。肾藏精,其先天之精秉承父母的真阴与真阳(包括遗传基因),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其后天之精为营养物质所滋生,先天之精似种子、脾之本似灌溉,后天之精始终保持着先天的信息。

 这就是说,肾之本与脾之本的关系是先天促后天、后天滋先天的关系。“营出于中焦”的“营”泛指营养物质,二分为后天的卫气和营气;“卫出于下焦”的“卫”泛指人体生命的原动力,二分为先天的卫气和营气。这意味着,“卫出于下焦”指明了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发端于胞中。

    以此为契机,可以推断在胞中两肾区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经络系统的动力之源 —— 旋点振荡。旋点振荡产生人体旋动力,它可以是物质波和携带力的波。经气双螺旋运动,是物质波和携带力的波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量子过程,或者说经气双螺旋运动是人体旋动力的表现形式。

 顺便指出,对于练习太极拳或其它养身气功的人来说,都有过腹部“丹田”气感的体会,而“丹田气”正是“旋点”的振荡行为。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是难以置信的事情。然而,每一个人都会有过“旋点”振荡的经历,就像“苹果落地”一样令人毫不在意。如果您能回忆起处在发育阶段的少年时期,那一瞬间的全身震动,是否来自于“旋点”呢?当然任何科学假说,都不是以体验作为证据,但科学证据迟早会被发现。

    督脉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与任脉一起发端于胞中,齐出会阴对流上升。任脉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达口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两目;督脉行于腰背正中,经项部、头顶、额部、鼻部正中线,至口上唇内系带处,与任脉会合成“任督小周天”圈环。

 督脉在下丹田,即胞中的支脉络与两肾相连,秉承先天之元阳;在背部的支脉络进入中丹田,与心相连,沟通肾水与心火的互补关系;在项部的支脉络进入脑内的上丹田,贯通肾、心、脑之间的大、小周天循环。自动调节精、气、神的转化,平衡先天与后天的五行关系,是督脉最重要的总督作用。气功学对“打通督脉”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有详尽论述。

 美籍华裔学者张绪通在美国医师公会年会上,曾发表《肾病与饮水》的演讲。他向入会者提问:肾脏一分钟跳动几次?会中没有人能回答。他说:“告诉大家肾脏每分钟跳动38次,人体两个肾脏加起来共跳76次,与心脏跳动次数相呼应。”张绪通博士从肾脏和心脏的跳动,进而阐明心肾功能的互补关系。

 读者也许在想,为何肾脏和心脏有不同的跳动频率呢?为何两个肾脏跳动的次数相加等于心脏跳动的次数呢?我们不妨考虑一下:从胞中发端的营卫气流是左右对称的双回路,并且与十二脏腑相连接。于是,有两路经气流入心脏,也有两路经气流入肾脏。因为肾有两枚,所以每一枚肾只有一路经气出入。旋点振荡为经气双螺旋对流运动提供了动力,也为肾脏和心脏的跳动提供了动力。如此分析,答案大体上清楚了。

 可以说,经络的实质及其运行机制问题,《黄帝内经》已阐述得相当清楚。没有白话释译,我们很难读懂“医古文”语言的意义,更不用说理解其中的精要。然左右对称的经络系统,表达了经气双螺旋对流与穿越的格局。经气发端于胞中,为人体旋动力的存在预留了起始空间!

 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一种解读:经络,是经气双螺旋运动的一种现象;经气,是旋点的振荡、是人体旋动力的表现形式、是费米子与玻色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行为过程,或者说是生命物质、能量、力和信息的变换。经络具有“天人相应”的运行机制,经气双螺旋对流是宇宙双螺旋运动的全息元,人体旋动力与宇宙旋动力是一种全息共振关系。

 营卫气流具有层次性,可以叫分形性。分形与全息又是如影随形的整体,服从无限可分和无法可分的宇宙原理。《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这就是分形全息说,营卫气流运动不仅全息着后天时空的年节律,还全息着后天时空的昼夜节律。

 营气与卫气阴阳相伴的关系,乃费米场与玻色场的关系。正如《内经·素问》所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灵枢·营卫生会》中指出:“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与天地同纪。”可以说,流动的物质为营气,自然力场为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伴循环每50周,符合一个昼夜节律。营气只在脉中环行不休,而卫气黑夜行于阴经、白天行于阳经兼有卫外之责。这意味着,人体生物场态是卫气形成的辐射场。《河图》生数5和成数10的结合能量50称“大衍之数”,营卫气流一昼夜环流50周与其相应。《内经·素问》说五十营应天之大数”,也表明营卫气流运动,全息着先天时空的昼夜节律。进而言之,营卫气流的“小周天”循环与后天时空节律相应,营卫气流的“大周天”循环与先天时空节律相应。人与大自然之间实实在在的相通相应,无疑是“天人合一”的实质。

 《灵枢·刺节真邪》指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真气,又称原气、元气、真元之气。真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近源于父母先天,远源于宇宙先天,故“所受于天”。这就是说,生命的原动力就是一个耦合振子,而天人“谐振”使人体获得宇宙的能量和信息,且与自身的水谷精微之气合并而充沛全身。换句话说,天人合一的实质含义是 —— 人体旋动力与宇宙旋动力的和谐共振。

 读者都知道,每个人都具有声、光、电、磁、热、力等生物物理特性。这是通过各种仪器检测出来的,人们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存在。我们能看到彼此之间的容貌和体态,却看不到彼此之间的生物场态 —— 人体星旋态。

    一切物质凝聚态与其辐射场态不可分割的性质,被我们定义为星旋态。不论是有机物或无机物、生命体或非生命体,这一原则是不变的。人体引力使周围时空弯曲闭合成近似的球形,人体电磁力产生的辉光也是一个近似的球形,这已是不容置疑的科学常识。人体旋动力产生的经气双螺旋运动,通过经络及别络、孙络、浮络形成了一个混沌卫气场。换句话说,人体星旋态乃是旋动力、引力、电磁力组成的辐射场态。或者说,就是人体旋动力产生的混沌辐射场态。

 混沌与分形是《周易》宇宙学的重要命题,八卦太极图刻画出一个无限二分的非线性世界 —— 双螺旋宇宙。《易·说卦传》又称:“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明人体是一个分形的双螺旋宇宙。对于经气双螺旋运动,气功学通常表述为:混元一气、螺旋气场。道家气功和太极拳理论,强调人身为一太极,太极图像在下丹田,并分形为人身一处一太极。

 老子的《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阐明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观:无极为混沌,太极为有序;有生于无,有无相生。汉代郑玄所注《易纬·乾凿度》说:“混沌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沌”。

 汉代经书《白虎通·天地》载言:“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宋代邵雍说:“混成一体,谓之太极。”这都说明,混沌是一种宇宙状态,混沌既包含有序,又包含无序。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曾经说过:三个粒子碰在一起就会发生混沌!大自然无情地是非线性的混沌态,星旋态宇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混沌态。一个生命体就是一个混沌,人体生物场则是分形的混沌辐射场。混沌体现了物质与力的微妙转化关系,不同层次星旋态之间“态与态”的耦合与退耦关系。宇宙旋点振荡乃物理真空的量子起源,人体旋点振子在物理真空中耦合谐振,或共振吸收或共振发射……,于是我们可以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简单的全息系统。

    物质与力同质同构 —— 电磁结构 —— 一切分形星旋态都离不开电磁结构。因此,人体经络系统同样离不开电磁结构。经气的物质基础,可以看成是在经络中运行的生物电子波,经气双螺旋运动乃是量子起伏行为,经络隧道也是一种量子隧道效应。正如量子力学的创立者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书所预言:量子力学应当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

 《黄帝内经》透过生命现象抓住生命本质 —— 经气双螺旋运动,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中医学体系。人体经络既是气、血、津液的运行通道,又是沟通脏腑器官、神经、血管、淋巴、筋骨、肌肉、孔窍、皮毛、结缔组织乃至细胞的纽带。左右对称的二十四经、奇经八脉、络脉、十二经别和十二经筋,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遍布全身的网络,使生命肌体与生命活力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 人体生物场态。

 假如用现代科学手段,以经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生命肌体与生命场态不可分割的性质。我们相信,这对于揭开人体的奥秘将会有所新发现、有所新突破。它还暗示着,经络不仅是人体科学研究的切入点,而且是当代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契合点。

 21世纪,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心理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是 —— 突破性的大统一。

 

                                                                                                                  作者:王 春   2010-

  图书链接:http://www./BookInfo.aspx?BookId=114533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