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念刘和珍君》练习

 昵称122638 2014-04-30

《记念刘和珍君》练习

作业练习

一、选择加黑的字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

  A.落(lià 稀疏) 然(à 昏黑)
   攒射(cuá 聚,凑集) 血(dié 血流出来的样子)
  B.(zì 浸) 耗(è 惊人的)
   不(dà 怕) (pū 倒下)
  C.薄(fē 微、薄) 踌躇(choú chù 犹豫)
   血(héng 痕迹) 屋(lìng 买)
  D.长歌哭(dàng 当作) 殒身不(xù 畏惧)
   桀骜(jié’á 性情暴烈) (lù 合力)    答(

二、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划“√”,错误的后边划“×”

  1.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作者悲愤的情感。( )

  2.《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 )

  3.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极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

  4.文章开头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只是用来点明开追悼会的时间。 ( )

  5.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她与杨德群等爱国青年在·一八惨案中被国民党政府屠杀。( )

  6.正告鲁迅先生: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所以鲁迅才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7.作品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者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8.“·一八惨案后,那些害怕反动势力,苟且偷生的人,将会被血的事实惊醒,逐渐看到革命的希望,而那些真正的革命者,将更加勇敢地投入到斗争中去。()

三、默写。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四、选出对红字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沉痛的,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答( )

  2.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红字句子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红字句子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

  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红字句子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

  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红字句子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答( )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本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类比论证       答( )

  2.“指代的是( )。

   A.煤的形成 B.大量木材 C.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D.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3.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态度是()。

   A.赞成 B.不赞成 C.认为有可取之处 D.指出其消极的方面

六、《纪念刘和珍君》将记叙、议论、抒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为下列语段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A.叙述 B.议论 C.直接抒情 D.间接抒情

  1.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

  2.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3.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4.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伦敦的中等街道上常常有面容憔悴,蓬发粗手的工人来往徘徊,或是顺街疾走。到处想找点小机会可以弄到这一天买面包的便士。我遇到的不止一次了。他们搭讪着同你说话,给你引路,末后要讨几个。其实比起那些站在小饭馆门外手托火柴等着施舍的乞人尤为难过。因为这些徘徊或疾走的失业者,有很好的体力,也有工作的经验与技能,他们还不肯作一个社会上的废人,向人前乞求,也不同残废者只望着别人的同情,然而他们拿什么去吃饭呢?他们有精力,有技能,有历练的头脑与两手,却不能凭空去拿面包。

  1.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个自然段,较合理的分法应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对上文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者的悲惨境遇。
   B.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受压迫、受剥削者的痛苦生活。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欺压和盘剥。
   D.通过对失业者悲惨遭遇的介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八、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生命

巴金

  我接到一个不认识的朋友的来信,他说愿意跟我去死。这样的信我已经接过好几封了,都是一些不认识的年轻人寄来的。现在我住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我的窗前种了不少的龙头花和五色杜鹃,在自己搭架的竹篱上缠绕着牵牛花和美国豆的长藤。在七月的大清早,空气清新,花开得正繁,露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面屋脊上站着许多麻雀,它们正吵闹地欢迎新生的太阳。到处都充满着生命。我的心也因为这生命的繁荣而快活地颤动了。

  然而这封信使我想起了另一些事情。我的心渐渐地忧郁起来。眼前生命的繁荣仿佛成了一个幻景,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了。我似乎看见了另一些景象。

  我应该比谁都更了解自己罢。那么为什么我会叫人生出跟我去死的念头呢?难道我就不曾给谁展示过生命的美丽么?为什么在这个充满了生命的夏天的早晨我会读到这样的信呢?

  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然而这一切到了我的笔下都变成另一种意义了。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干净了。同时另一种思想慢慢地在我的脑子里生长起来,甚至违背了我的意志。

  我能够做什么呢?

  我就是真理,我就是大道,我就是生命。能够说这样话的人是有福的了。

  我要给你们以晨星!能够说这样话的人也是有福的了。

  但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说一句这样的话呢?

  一九三四年七月在北平

  1.根据文意对标题生命的正确理解是( )。

  A.批评不认识的朋友对生命的轻视。
  B.赞美生命的可贵。
  C.作品使人轻生,作者对此感到后悔。
  D.赞美生命,揭露黑暗的社会使普通人的生命难以维持。

  2.“眼前生命的繁荣仿佛成了一个幻景,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了。我似乎看见了另一些景象。这句话该怎样理解?作者似乎看见了什么景象?

  

  

  3.3自然段红字部分有无反问句?如果有,是哪个?

  

  4.然而这一切到了我的笔下都变成另一种意义了。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干净了。的正确理解应是( )。

  A.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最终作品表现出来的主题毫不相干。
  B.丑恶的现实生活将我美好的愿望摧残了,所以生活只能以它悲惨的真实面目出现在作品中。
  C.丑恶的现实生活摧毁了我的美好的愿望,所以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是虚假的。
  D.我的美丽的愿望都给现实生活摧毁了,所以我只能写一些看了令人想去自杀的作品。

  5.文中朋友家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反衬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 B.表现了朋友家环境的优越
  C.表现作者喜爱这种环境 D.在极力渲染社会的黑暗

  6.根据巴金的创作道路,理解全文的最后一句话。选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A.为自己不能向别人许愿而惭愧。
  B.表示自己要做一个可以向别人许愿的人的决心。
  C.作者的确不知自己何时能成为一个向别人许愿的人。
  D.作者不会许愿,但他以自己的作品,揭露社会,使人们认清它的黑暗、腐朽,从而起来推翻它。  答(   

附:参考答案

  一、B

  二、1.2.×3.4.×5.×6.×7.8.

  三、略。

  四、1.D 2.B

  五、1.C 2.B 3.B

  六、1.A 2.AD 3.B 4.B

  七、1.D 2.D

  八、1.D 2.现实生活的悲惨使眼前生命的繁荣变得不再像是真实的东西。悲惨的现实生活。3.② 4.B 5.A 6.D

 

关于练习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理清总体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1.开头是本文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第一、二部分);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深远意义(第六、七部分)。

2.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这篇文章的写作动机。第一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在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这两个“必要”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3.惨案的凶残,令人口呆目瞪,说不出话来。所以作者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然而,作者还是要说话的,要揭露反动派的罪恶行径!这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

4.把对斗争方式的理性反思放在前面,最后一节肯定烈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斗争精神上,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颠倒过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语句。

1.“尤”,副词,更加。“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了极限,无法抑制,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非人间”,不是人间,指反动统治下的社会黑暗,实为人间地狱;“最大哀痛”,对死难烈士的最深沉的痛心悼念之情;“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献,表示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由衷的敬意。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表示要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非人间”;(二)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的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2.“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毫不畏惧,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3.“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作关联词,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残忍;“流言”,则比刀枪更加惊心动魄,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比其主子更甚!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舆论,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可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

4.“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副词,更加,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略。

 

练习

 

  通读全文,理清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几部分?理由是什么?

2.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3.第4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第5节却又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作者为什么在第6节先说“意义……很寥寥”,然后在第7节再说“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边各句(主要是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幸福者

3.惨象,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奋然而前行。

  背诵课文第24节。

 

“死地”(节选)

 

鲁迅

 

从一般人,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的中国人看来,杀人者常是胜利者,被杀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事实也确是这样。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但北京的所谓言论界,总算还有评论,虽然纸笔喉舌,不能使洒满府前的青年的热血逆流入体,仍复苏生转来。无非空口的呼号,和被杀的事实一同逐渐冷落。

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前去送死的。倘以为徒手请愿是送死,本国的政府门前是死地,那就中国人真将死无葬身之所,除非是心悦诚服地充当奴子,“没齿而无怨言”。不过我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究竟如何。假使也这样,则岂但执政府前,便是全中国,也无一处不是死地了。

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杀人者便以杀人为唯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但人们的未经“死之恐怖”,即不容易为“死之恐怖”所慑,我以为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倘用了这许多血,竟换得一个这样的觉悟和决心,而且永远纪念着,则似乎还不算是很大的折本。

节选自《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