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刀丛中的小诗的日记》之
说到放屁诗,小时候就曾流行那么一首:“脚踏黄河两岸,手持鸡毛信件,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声连天。”类似于此的还有很多首,一时里也带来了很多乐趣。最早惊闻“牛山四十屁”,于《知堂回想录》得之。但也只是闻闻而已,其中也仅仅知道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那首“春叫猫儿猫叫春”,闻者无不掩鼻欲笑,见之绝倒,这可是几百年后还能生产出的效应。
关于这一卷放屁诗,还得跟着知堂老人的鼻子走,清朝石成金的《传家宝》就曾收录其中三十首,另外十首包括上面的那首“春叫猫儿猫叫春”,都被删了。这也难怪知堂老人甚觉可惜,认为把最好的十首给删了。但石成金志诚君子,用礼义孝道治家,虽偶涉通俗打油,“叫春”那样的诗即使能入他的法眼,断不能做传家之用。我们所见的很多古书,都是如此,但是如果不经过后人的删削,或许连传下来的机会都没有。即使是现在,有时很是理解国内编辑的斧削之术,如果不这样,有些书不但是见不着,连名字也未必知道。读者稍微聪明一点的,也可去找相关的港台全本或是外文原版去读。但也有个弊端,有些书未必就是奇货,也容易给人奇货的感觉。
至于此类谐诗,周氏亦称风俗诗,我们现在又称打油诗的。也是古已有之,我看沈德潜所编的《古诗源》里就收了不少,《诗经》里也有,但这些由于时代相隔太远,所以就不十分好笑。唐初白话诗僧王梵志可谓是最早集大成者,后来寒山、拾得亦只是拾得他的雅唾。心里有时会很惊奇此类诗为何由和尚而不是什么牛鼻子老道开风气呢?你想想,他们连若干烦恼丝都可以轻易舍去,当然必不会受大头巾之累,至于道教,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去生造一些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认识的鬼画符去。
或许是蒙元打破了士大夫也就是知识分子的铁饭碗,知识分子下放到基层去,重新拾起民间的那些山蔬野菜,算是清洗了一下肠胃,以往的那些典雅的古奥的深沉金碧辉煌的八宝楼台碰碰就碎了,捧不碎的也就深埋了,然后再等若干年后让清人挖出来慢腾腾地做学问去。所以有了这个积淀在这里,王阳明李卓吾再一搅和,倒是给公安派独抒性灵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这里的《牛山四十屁》,还有周氏提到的《哑然绝句诗》、《文章游戏》、《岂有此理》、《捧腹集诗抄》、《怪吟杂录》等等,我想冯梦龙的《挂枝儿》都是这个风气下的产物。和这个还有关的,除了明朝白话小说愈加繁茂,明朝的笑话也是特别的丰盛;而在明人的尺牍里,也有很多现在都不会感受到陌生的大白话。
再来说说牛山上的这位叫做志明的和尚,《聊斋志异·司札吏》篇文后附记有其介绍:牛首山一僧,自名铁汉,又名铁屎。有诗四十首,见者无不绝倒。自镂印章二,一曰“混帐行子”,一曰“老实泼皮”。秀水王司直梓其诗,名曰《牛山四十屁》。款云“混帐行子、老实泼皮放”。不必读其诗。标名已足解颐。聪明的读者还会想到东瀛日本那个同样聪明的一休,可见牛山和尚也不是本国才有。至于莫扎特之如何热衷于在信里谈论屎尿屁,显然是够不上他们的这种档次了。
这个路子传到现在,再经聶公紺弩革新,启功、黄苗子继起,倒也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场面。比如说我所喜欢的网络诗人lizi,也做了不少这样的诗。正所谓:前人写诗,后人打油。比如说“黄洋界上屁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还有什么“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屁声乐其中”;这些都是是念念不忘,放屁必有绝响的绝佳证明。有谁还在诗里还说“不许放屁”呢,历史上的每次天翻地覆又何尝不是放屁放出来的。
《牛山四十屁》现已不存,据石成金《传家宝》录其三十首如下,另加《履园丛话》里所见的那一首。
一: 学生诗另有门头,文选离骚一笔勾。扭肚撇肠腌腊句,山神说道不须诌。 另本: 老僧诗另有门头,文选离骚一笔勾。扭肚撇肠腌腊句,山神说道不须诌。
二: 海角天涯走一遭,算来只有住山高。昔年羊肉街头过,也曾惹得一身臊。
三: 法主禅师与律师,学生总让别人为。一心做个煨山鬼,任走瞿县骂蠢痴。
四: 才说炎天忽又寒,看来看去世情难。不如做个呆人罢,做个呆人岂不安?
五: 不做诸侯与大夫,总无一事到区区。人家带露忙忙走,我正酣眠扯大呼。
六: 山下人家打杀人,管他老子破头巾。学生石上高跷脚,念句弥陀保自身。 另本: 昨夜山前人杀人,管他老子破头巾。山僧石上高跷脚,念句弥陀保自身。
七: 闲看乡人下屎棋,新兴象有过河时。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如。 另本: 闲看乡人着矢棋,新兴象有过河时,马儿蹩脚由他走,我只装呆总不知。
八: 巡检衙官戏一场,旦生净丑许多忙。盔头鬼脸时时换,老拙山中笑断肠。
九: 一个蒲团一个锅,荒年不怕贼来多。山前财主三更夜,狗一轰时便打锣。
十: 世人说我太愚痴,我就依他说是痴。只问诸公伶俐的,忙来忙去可便宜?
十一: 久谈释道又谈儒,乱告十三总不拘。偶把毡巾伴帽戴,牧牛儿子骂狂夫。
十二: 盘古当年造我山,亏他排设许多湾。石崖石洞层层巧,等待学生细细顽。
十三: 那岩打坐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尝笑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 另本: 那岩打坐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多谢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
十四: 万种奇花石上开,天然盆子不须栽。杜鹃虎刺山茶树,爱杀杭州老阿呆。
十五: 松石千盆次第排,虎丘山上价高抬。梅椿枸杞红黄色,枉在山中只当柴。
十六: 春兰夏蕙没爷娘,左也香来右也香。野菊秋来黄满地,收来当草只铺床。
十七: 三四月天好燥脾,满园鲜笋任施为。新茶飨饱经行处,绕屋樱桃滴溜垂。
十八: 清晨饱饭杖崖前,扯扯胡须望望天。黄鹤画眉没搭帐,机流拐骨似翻船。
十九: 鲜果千盘不要钱,枝头颗颗血红圆。城中美味开行日,我与山童吃在先。
二十: 信心妈妈空山游,一句弥陀一个头。磕到我前开钞袋,铜钱送与买香油。 另本: 信心妈妈上山游,一句弥陀一个头。磕到山前开钞袋,纸钱买罢买香油。
二十一: 游玩相公体面乎?老僧望见遍身酥。流星奉上花盆顶,者也而之满口铺。 另本: 游玩相公体面乎?老僧望见遍身酥。流星奉上花盆顶,者也之乎满口铺。 又本: 游春公子体面乎,者也之乎满口铺。行到马头齐上岸,开元八个跌成无。
二十二: 林间夏日最清凉,一丈多宽石板床。任坐任眠蚊子绝,帐儿少顶也无妨。
二十三: 六月长途似火煎,山中无客共麻缠。悠悠岩下此时我,什么天人什么山。
二十四: 秦时寺院汉时墙,破破衣衫破破床。感激开坛新长老,常将语录赐糊墙。
二十五: 极精骨董是云霞,白似丝绵赤似纱。大老官家无一片,我家满屋满离笆。
二十六: 爬得桩柴打得桩,寺炉煨粥又煨汤。饱而且暖清闲极,胜似天尊老玉皇。
二十七: 矮凳阶前晒白头,又无瞌睡又无愁。自寻一个消闲法,唤小猫儿戏红球。
二十八: 闲拖拄杖过邻家,这家留斋那家茶。栗子腐干随意带,路旁折得几枝花。
二十九: 情景山中另有天,从来不与俗人传。其中一种奇消息,鸡犬真真亦是仙。
三十: 知道奴家八字歪,不通抬举挂人牌。身虽未死心先死,早打泥坑办着埋。
据《履园丛话·卷二十一》录一首: 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