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 · 程国彭《医学心悟》 【组方】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去白,一斤。 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现代汤剂: 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 各9克,甘草炒 3克,陈皮去白 6克。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 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散白,脉浮缓。 注评: 本方是用于治疗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咳仍不止的患者。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因解表不彻底邪未去净,故仍咽痒咳嗽,此时外邪已去了八九分,故微有恶风发热。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表品。 方中紫菀、百部为君药,味苦,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 百部润而不寒,可止咳化痰,对于多种咳嗽都能使用。 桔梗、白前味辛平,也入肺经。桔梗味苦辛善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能力,为臣药。 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利咽,以除在表余邪;橘红理气化痰,均为佐药。 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合桔梗、荆芥又有利咽止咳的功效,是为佐使之用。 整个方子,只七味药,极轻微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所以对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患者,加减运用得当,都可获得良效。 【总结】 1、本方属宣肺疏风,止咳化痰之剂,用于治疗多种咳嗽,尤其适用于外感咳嗽表邪未尽的病证,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证治要点。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的患者,不宜使用。 2、若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的患者,加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湿气生痰,痰涎稠粘的病人,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祛痰;燥气焚金,干咳无痰的话,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 3、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病证。 附一个治疗阴虚咳嗽的偏方: 泥鳅鱼200克去内脏煎至微黄,加生姜3片滚汤服用。 这是民间的一个食疗方,这个方看似简单实际上很管用,大凡喉痒久咳无痰者适应用。泥鳅至阴,善洞穴,而阴虚咳嗽中医认为是肾虚而不能制火,上扰肺金清肃,于是咳嗽。泥鳅以其阴而入穴的特性,可引火归原,于是咳嗽止。 此方对咳嗽诸药不效,特别是小孩久咳不愈,非常有效,一服即安,屡试屡中,切不可轻视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