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之洞腾达,耻为贵州籍

 一寸大海 2014-05-04
之洞腾达,耻为贵州籍

张之洞1837—1909),祖籍直隶(今河北)南皮,出生于贵州贵阳,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晚清名臣,封疆大吏,洋务派首领,近代著名教育家。

张家先祖系山西洪洞县人氏,由于明末兵荒马乱及旱灾、蝗灾,迁徙至南皮县东门之印子头,称为东门张氏。张之洞以上四代为官,其高祖、曾祖和祖父均曾任知县,但仅是官僚体系的中下层,还算不上豪门显宦。其父张锳1791-1856),清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道光六年(1826)以“大挑”选中来黔,初任清平、德江知县,十年(1830)任威宁知州,十三年(1833)年任贵筑知县,十六年(1836)任榕江通判,十七年(1837)任安顺知府,十八年(1838)任黎平知府,十九年(1839)任遵义知府,二十一年(1841)任兴义知府。咸丰四年(1854)升贵东道,六年(1856)病逝于任上。在贵州为官长达30年。张锳经历坎坷,颇知民间疾苦和政治流弊,在贵州任职时,为官勤政,廉洁奉公,政绩突出,严格要求属吏,不许苛扰百姓,治盗安民,维护社会安定;同时开修驿道,奖励农商;积极编修府志,支持篡修《遵义府志》,创修《兴义府志》74卷;兴办教育,建兴义府试院,重建珠泉书院,“劝捐”建册亨书院、普安盘水书院等;重视文物,扩建安顺文庙,培修招堤风景名胜。张锳善书法,在安龙的兴义府署、兴义府试院、十八先生祠堂、省耕亭等处留下了许多书法楹联作品。

清道光十七年(1837),张之洞出生于贵州贵筑县六洞桥(今贵阳市博爱路一带),故取名“之洞”,乳名官保。襁褓中的小之洞生性爱哭,只有母亲朱碧筠的琴声才能使他安静下来。父亲张锳说,这是胎中常听琴瑟之鸣的缘故。朱碧筠系广西桂林人,出身名门(父亲朱绍恩出身进士,官至四川邛州知州),聪颖贤淑,喜棋诗画,特别擅长弹奏古琴。不幸到四岁那年,其母病逝。朱死后,张锳没有续娶正室,张之洞由侧室魏氏抚养,魏氏未生育,视其为己出,给他无微不至的关爱照顾。

张之洞四岁随父到兴义府(驻南笼,今安龙),先入私塾读书,师从兴义名师何养源,九岁后进入兴义府学继续攻读。兴义府学紧挨府衙,院内古木参天,翠竹丛生,庭院宽敞,轩明窗亮,环境十分幽静。被延请到府学执教的,都是名冠兴义的饱学之士。张之洞聪明好学,文思敏捷,学业精进。11岁时,其父在南笼招提后金星山所建半山亭大宴宾朋,之洞随往,酒至酣甜,其父命其作文,之洞即席创作700余言《半山亭记》,文惊四座,呼之为神童,成为贵州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其后全文刻于半山亭,至今犹存。12岁便将其诗文辑为《天香阁课草》,在贵阳刻印行世。

道光29年(1849)秋天,13岁的张之洞在老家人张喜的陪护下,启程从兴义回原籍南皮县参加县试。途经武昌时,他来到黄鹤楼观览,心中异常激动,题下了一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第二年春节后第一次回到故乡双庙村。老家的房屋是父亲前些年新建的,与当地普通民居相差不大,物料既不考究,也没有深宅大院。张之洞住在这里,很自然想起父亲平日对他们兄弟的教诲,深切地感到父亲是希望他们兄弟不要依赖祖宗的荫庇,而要刻苦精进,闯出自己的生路。

县试这天,张之洞早早来到考场,在全县来应试的几十名童生中,他不仅年龄小,个儿也长得小。在连考的五场中,不论是八股文、试帖诗,还是经论、律赋、策问等,场场驾轻就熟,挥笔而就。不久,县试发榜,在所取的十五名生员当中,张之洞名列榜首,中了秀才。

咸丰二年(1852),张之洞参加了顺天府乡试,又名列榜首,中了第一名举人。喜讯飞来,传到兴义府衙,儿子金榜题名,张锳高兴万分,就连时任贵州黎平知府的好友胡林翼、之洞老师韩超,得知之洞中举后,喜上眉梢,笑声连连。

咸丰三年,太平军出兵北伐,京畿忙乱,张之洞在一片惊恐中离京。咸丰四年(1854)早春,张之洞避开战火蔓延的湖北、湖南等地,由直隶绕道辗转回到贵州兴义府所在地安龙县。秋天,桐梓杨龙喜率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官军连连败北。年底攻克安南(今晴隆),围攻兴义府。张锳与部下闭城门坚守,并让之洞及几个儿子站在城楼上坚守。危急关头,张组织敢死兵卒夜晚潜出城外,于义军背后突袭,义军猝不及防,被杀伤数百后溃退。张率兵追击,又组织乡勇团练3万余人,将普安、安南一举攻下,兴义府解困。

咸丰四年(1854)年末,张之洞与都匀府知府石煦之女喜结良缘。咸丰五年(1855)春,杨龙喜的起义军又自北而南,打到兴义府的普安县。张锳率三千官兵前往镇压。此时张之洞正为备来年的会试抓紧准备攻课,时值老师韩超带兵过兴义府,之洞又受他指导一番。初秋,18岁的张之洞辞别家人,匆匆就道北行,自黔入川,在沪州渡长江北上,经内江、成都,越剑阁、广元进入陕西,经潼关进河南入直隶,于咸丰六年(1856)春闱之前赶至京城。自此,张之洞离开贵州,再也没有回来。四月,赴礼部试,考取觉罗官学教习。

另一边,在镇压贵州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张之洞的父亲张锳领兵作战,历时3年,先后打败了桐梓的杨龙喜起义军和贵定、龙里的杨通贵、宋三妹的苗民起义军,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时贵州巡抚蒋蔚远调张锳去镇远、铜仁两地镇压那里的起义军,因张病重,未能赴任,于咸丰六年七月(18568月)病逝。七天之后,都匀府被起义军攻陷,张之洞妻兄代理知府石均被义军捕杀,前知府鹿丕宗张之洞姐夫之父)自焚。

此后三年,张之洞按例在籍守制。1859(咸丰九年),再一次会试来临时,22岁的张之洞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同治元年(1862),张之洞赴京参加会试,不第。同治二年(1863)三月,26岁的张之洞再次参加朝庭会试,考中一甲第三名进士,名曰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开始步入官场。同治六年(1867)起,张之洞先后充任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学政,山西巡抚,两广、两江、湖广总督等职。1907年升任军机大臣。1909年病卒于京师,清廷加赠太保,谥文襄。

纵观张之洞一生,有人称其“三分学人,七分巨子,千秋大吏”。而生养之地的贵州,正是其第二故乡。后来许多学者研究张之洞,注意到他对贵州发展的关注,特别是贵州文化教育发展的支持和帮助。但是也发现,张之洞一生中,不怎么爱提贵州,忌讳提起自己生在贵阳、长在安龙,连父亲都死在贵州任上这段历史,甚有“之洞腾达,耻为贵州人”一说。细究起来,可能由于农民起义与朝廷弹压的反复交织,使其亲眼目睹了父亲心衰力竭,直至病亡,加上鹿、石两家遭遇等原因,在其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对农民起义的切肤之恨,使贵州成了张之洞的伤心之地。或许,这就是封建制度的悲哀,是历史演进的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