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的社会教育实践

 谦谦书生 2014-05-05
                      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的社会教育实践
 

廖世承(1892-1970)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获得勃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教育战线淬厉奋发、为国储才。在廖世承长达50余年的从教经历中,创办和建设国立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国师)的9年(1938年7月-1947年5月)是一段艰苦而又恢弘的岁月。而兼办社会教育是廖世承在国师办学实践的重要方面。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化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使学校成为社会教化的中心,颁布了《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办法》,要求大学各学院及专科以上学校“各就专长兼办较专门之社会教育工作二种以上”,[1]国师以普及社会教育为己任,以教育实践为培养学生的途径,所做的工作远远超过教育部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教育扩充到校外,散播于民间,而学校本身······公开给社会,为社会大众所共有”。[2]本文拟就廖世承在国师的社会教育实践做一历史回顾,并对其社会教育思想略加阐述。

一、蓝田时期的社教工作

1938年,廖世承受命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创办国立师范学院,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学院暂设院址于湖南安化蓝田镇,当年12月1日开学。学院在蓝田办学的6年,同时就是学院社教工作蓬勃开展的6年。

(一)工作社教在蓝田的起步

关于国师社会教育的启动,国师民教馆第一任主任薛炽涛曾撰文回忆,1939年2月“全院师生分赴附近各农村宣传抗战意义,唤起民众共赴国难。但因多数民众未曾受过教育,对于我们所宣传的,不能了解;同时他们又为饥寒所迫,无时无刻不在困苦中挣扎求生,对于身外一切,表示淡漠。”[3]这次宣传给了国师师生一个宝贵的经验,即对于精神和物质两贫的民众,单靠宣传是不能唤起的,要动员全国民众共同挽救国难,必须普及民众教育,进而解决其生计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全国民众才能团结抗战,民族复兴才有希望,国师的民教工作由此展开。

国师开办民众教育是从院内开始的,1939年3月3日先在学院内部成立了工警补习班,将33名院工和院警组织起来,分智、仁、勇三班上课,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工警班开课后,随即租借学院附近太平庵房屋开办第一民众学校,将报名的200多名学生分成五个年级上课,课本暂时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普通小学所用的国语、常识、公民和算术。由于民众入民校读书的要求非常强烈,人员非常多,1939的年10月,学院又在六亩塘租借一幢房屋开办第二民校,招收学生156人,分为三个班上课。年底,为了谋求教学更加切合民众实际,学院对于程度较高、愿意继续升学或是急于就业的学生,另开民校补习班,对其他学生则重新根据程度编班,并重新编订课本三册,发给学生使用。至1940年2月,公警补习班、第一民校、第二民校以及民校补习班学生合计达400余人,国师兼办社会教育有了扎实的基础。

国师社教工作的起步,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国师学生是社教工作的生力军。比如,工警补习班就是由各系同学代表钟兴悌等15人筹备的,开班后,钟兴悌是该班的教务主任,筹备组的其他同学就是该班的教师。第一民众学校开办时,王隐雄同学担任教务主任,薛国安同学担任训育主任,颜克述等29名同学担任各班教师。第二民众学校开办时,颜克述为教务主任,梁尚彝为训育主任,李庭梧等11人为各班教师。民校补习班开办后,黄中乾为教务主任,唐炳昌等9名同学为各班教师。民校学生的课本也是张斌等同学编写的。第二,国师教职员是社教工作的坚强后盾。国师教职员对社教工作的支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在民校和补习班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有教职员给予指导;其次,民校的各项大型活动都有教职员出席和训话;再次,社会教育开办的最初半年并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学生书籍文具和其他经常费用,全部由以廖院长为首的25位教职员按月捐助。第三,国师的社会教育并不仅仅体现为基本知识和爱国观念的灌输,而是很快就切入了民众生计,训练民众的生产技术。最先开办的生产事业有农场种植和养殖、豆腐厂、贩卖所和粉条厂四种事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生产,离校后则拥有一种可以谋生的技能。

(二)工作社教在蓝田的发展

为推进和推广社会教育,国师于1939年底成立了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廖院长亲任主席,敦聘任孟闲、汪德耀、孟宪承、罗季林、袁公为、程宗潮、刘修如、罗荣宗、薛炽涛等9人为委员,聘曾毅夫、吴景贤、周白鸿、梁质彬等4人为干事。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成立后,定期召开会议,详密计划实施社教事宜,国师的社教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

1、设立民众教育馆。由于民众学校多偏重于义务教育的推进,施教对象多为失学儿童,其他农村青年、店员学徒和失业青年等便徘徊在了学校的门外,为了使更多的青年男女得到教育和训练,国师决定成立民众教育馆作为推行社教的中心,以蓝田周围二十里以内的梅樟、马王、玉田三乡为施教范围,“使民众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有机会来听讲、读书、看报、参观、运动、游戏、及学习各种生产技术;且在各种集团活动中,可使他们养成一种合作的心理,互爱的精神。”[4]为此,制定了《国立师范学院附设民众教育馆组织大纲草案》,就民教馆的人员组织、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见表1)。1940年2月1日,民教馆正式成立于蓝田镇复兴桥,将原有的民校和补习班均归辖进来后,国师民教馆成为一个占地43亩、拥有75名工作人员(其中62名为国师同学)和大量教学设施的社教中心,国师的社教工作以民教馆为依托翻开了新的一页。

表1:国立师范学院附设民众教育馆组织系统表 [5]

 

国 立 师 范 学 院 社 会 教 育 推 行委员会

 

 

 

 

 

 

民 众 教 育 馆 主 任

 

 

 

 

 

 

干  事  会 

 

 

 

 

 

 

 

 

教导组

 

生计组

 

康乐组

 

总务组

 

 

 

 

 

 

 

掌办民众学校成人班妇女班青年班儿童班图书馆讲演壁报研究出版展览宣传及各种社会教育辅导等事项

 

掌办农业推广职业指导及从事各种生产事业与指导组织各种合作社等事项

 

掌办民众医院民众体育卫生娱乐及整洁村镇容态等事项

 

掌办文书会计庶务等事项

2、增开民校,规范教学。民教馆的成立吸引了更多的民众报名读书,各乡的民众都请求增设民校,国师根据社会需要,就人力物力所及,在蓝田及其周围陆续增开了4所民校。1940年2月在馆内开办了第三民校,10月开办了第四民校。1941年8月在梅樟乡的滕家井开办了第五民校,在玉田乡的毛坪开办了第六民校。在校学生人数,1940年底为750人,1941年底为985人,1942年底为950人,1943年底为916人。根据年龄和授课内容不同,各校均分为成人、青年、妇女、儿童四部。学制和教学时数在办学过程中略有变化,1941年,成人部和青年部每日晚间授课2小时,4个月毕业;妇女部每日上午授文科3小时,下午授实科3小时,2年毕业;儿童部采用复式教学,半日制,3年毕业。到1943年,妇女部和青年部做了调整,妇女部变为和成人部一样,青年部变为和儿童部一样。教材使用,成人青年妇女各部,除国语采用部编教材外,其余各科均由教导组负责编写;儿童部教材均由教导组编写。课程编配,根据部颁标准,斟酌社会环境和民俗风情,增配乡土教材。

3、广开培训、服务和康乐事业。民教馆所辖,除民众学校外,还有众多的培训、服务机构和康乐事业。先后开办的培训机构有纺织、缝纫、印刷技术训练班、稳婆训练班、塾师训练班、国术训练班、小学教员研究会、寒暑假之社教讲习会等;服务机构有民众图书馆、民众阅报处、民众施诊所、民众代书处、民众简报社、巡回施教队等;康乐事业有民众俱乐部、民众体育场、民众壁报、民众歌咏队、民众剧团等;这些机构和事业的服务范围,涉及乡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的全在于提高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思想水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力办生产事业。民教馆从历年的工作经验,深感教养兼施为推行社教最有效的办法,所以一直就能力所及,开办生产事业让失学或失业的民众半工半读,自食其力。办生产事业除能训练民众谋生技能外,其盈利可用来支付参加生产人员的报酬、救济贫困的民众和作为民教馆发展的基金。虽然连年物价飞涨使生产基金经常无着,民教馆还是想方设法努力增加生产事业。民教馆的生产事业大致包括:农事实习场占地约十亩,种植稻麦及各种花木果蔬;农林场垦辟荒三十余亩,种树种棉,附设苗圃;缝纫工厂由妇女班实习,生产所入救济贫苦学生;薯粉制造所招贫苦学生短期训练,以生产盈余供其温饱;豆腐制造所每日出豆浆豆腐供应学院及附近民众;畜牧场畜有牛羊猪鸡,由难民难童负责饲养,以所盈利,供其衣食;粉条厂制造粉条供应蓝田镇各级学校;贩卖部经销各种文具和日用品,由商业簿记训练班学生轮流实习服务;合作社含生产、消费、信用三种,用以改良农民生活,活泼农村经济。

除以上工作外,对于其他需要教育和动员民众参加的活动和事业,国师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调查和推动。如卫生防疫宣传、推行建国储蓄运动、新生活运动等。国师对于兵役宣传尤其重视,为动员更多的民众参加抗战救国,多次开展相关活动,并且组织得当,效果显著,教育部1940年5月的嘉奖令认为国师“对于宣传役政,能严密组织,深入乡村,并慰问出征军人家属,殊堪嘉慰。” [6]1940年暑期的兵役宣传规模大、时间长,并且认真调查和总结了国民政府征兵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教育部接到呈报后,指令嘉奖,并将所呈改进意见“转请军政部查照核办”。[7]

国师的社教工作体系完备,规模宏大,事业繁多,对蓝田及其周围地区文化、卫生、生产等事业的发展和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社教工作是国师智力、人力和财力的全方位付出,凸显了国师推广地方文化教育的中心地位,该项工作不仅获得了民众的欢迎、地方的支持,也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肯定。1940年8月,教育部以国师社教工作成绩优良,传令嘉奖,并拨发奖金三千元,用以扩充社教事业。1941年1月,教育部以国师民教馆“工作切实,计划周详”[8]传令嘉奖。1942年1月,国师社教工作再获部令嘉奖。1943年2月,教育部以工作成绩显著,传令嘉奖的同时,再次奖助国师社教经费五千元。

二、学院迁移溆浦后的社教工作

1944年,长沙和衡阳失陷后,国师奉教育部令迁往湘西溆浦。由于“规制颇大”,“以独立预算,民教馆拟暂结束。”[9]到溆浦后,地方相对狭小,经费拮据,国师规模收缩,没有条件再办民教馆。但国师一如既往协助地方教育,在溆浦留下了许多佳话。

(一)协助县民教馆开展抗战形势教育和宣传。溆浦县民教馆敦请了国师的许多先生如储安平、皮名举,周邦武、石任求等在馆内开设讲座,定期向县城人民讲解抗故形势和时事问题。虽然民教馆场地简陋,但听众很多,先生们的讲演使县城人们及时受到了良好的抗战形势教育。

(二)指导县体育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在国师到溆浦之前,溆浦县体育场场地宽广,设备简陋,除附近的学校利用外,社会人士很少到体育场活动。国师到溆后,体育场马上请国师体育系给予指导,希望协同开展体育活动。于是体育系将体育场作为本系的教学与实习场地,体育场短缺的运动器械与设备,都从体育系借出。又和体育场共同筹办了全县性的体育比赛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龙舟竞赛及重九登山比赛等,使体育场的活动多样化、经常化。在国师体育系的指导和帮助下,县体育场越来越热闹,不但县城的人来参加活动,各区、镇的人也来参加活动,溆浦全县逐渐充满了体育活动的气氛。

(三)协助举办县国民教育师资进修讲习会。1945年9月,李济民县长乘国师在溆浦的难得机会,请国师协助举办国民教育师资进修讲匀会,时间在1946年一、二月份,讲习地点在县民教馆新建的中山纪念堂,第一期学员为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与教师计135人,第二期为乡、镇公所的文化股长与国民学校的教师,共149人。讲习会的教师全部由国师教授担任,主要有孟宪承、李剑农,王越、皮名举、朱有献、朱有光、王硕如、陈奎生、储安平、阮真等人。讲课内容主要有国民教育性质、作用及其重要性;国民教育师资的地位、进修及个人前途;抗战结束后国内和国际形势等问题。讲习会期间,社会人士争先恐后前来听课,甚至附近的民溪、沅陵等县都有人前来旁听,使中山堂挤得暴满。县教育科长戴孟文在《讲习会会刊》上称道国师在溆浦“溆民受其感化之处,不胜枚举,而尤以此次国民教育师资讲习会的讲习,裨益于溆浦教育文化者至巨。”[10]

三、廖世承民族本位的教育立场是国师社教工作的原动力

社教工作在国师能获得师生的高度认同和广泛参与,与廖院长的一贯提倡和亲历亲为是分不开的。他最先倡议举办工警补习班培训院内工警;在民校开办之初,他带头捐款助学;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成立时,他亲任主席;民教馆主任干事的配备,他派上了和自己一起开办国师的得力助手之一薛炽涛;民教馆各项事业的开办,他莫不躬亲考虑和把关。他在1929年即有关于农村教育的精辟见解,如“发展农业教育,莫过于宽裕农民经济问题”、“实施农村教育,更须提倡农民正当的娱乐”等,[11]而国师民教馆设有生计组和康乐组,这不能不说是他教育主张的体现。廖世承在国师不遗余力地兼办社会教育源于他民族本位的教育立场。

(一)教育应该承认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廖世承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三十年代,面对日寇的疯狂进攻,有许多人悲观丧气,但他认为“只有抵抗,才有出路”,他对抗战胜利和建设富强的国家抱着莫大的期望,作为一名教育家,他首先想到了教育对国家应负的责任。他认为,我国过去的教育偏重个人,国民缺乏民族和国家的观念,处在抗战建国的伟大使命中,应当矫正以往的错误,以民族本位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民族本位的教育,就是承认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在这个原则下,要提倡牺牲个人自由增进民族自由,贡献个人能力加强民族能力。

(二)从事社会教育是加强民族能力的最好方法。廖世承认为 “加强民族的能力,莫过于从事社会教育,因为社会教育,是以社会上全体民众为对象”。[12]他分析教育与抗战的关系认为,“教育有一分的力量,战事上就发生一分的效用;教育有一毫的疏忽,战事上就发生一毫的缺陷。因为我们平时对于科学的不注重,所以运用新兵器时,就缺乏人才;因为我们教育尚未普及,所以战事发生,民众未能全体动员;因为我们忽略人格教育,所以知识分子不明大义,甘心为虎作伥,做汉奸的甚多;因为我们的教育,与人民的生活隔离太远,所以要动员民众的时候,就感到组织不健全。”[13]他说:“为什么敌人敢如此猖獗?就因为我们教育不发达,科学落后,民众缺乏训练。”[14]从这些认识出发,创立于国难之中的国师,是政府挽救教育、加强抗战力量的重要助手,对培养社会中坚和抗战人才,负有更大的承担。在动员全体师生办社教时,廖院长更吐肺腑之言:“幸而有成,是师院的成功,是我国整个教育的幸福;不幸而无成,是师院的失败,也是我国整个教育的打击。我愿以十二分诚意告我同人,服务教育,不当以个人的事业为前提,当以全民的福利为目的。”[15]他对社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国家民族的满腔赤诚溢于言表。

(三)参与社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廖世承认为师范学院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人人以服务为人生目的,国家就能强盛,民族就会进步。服务精神从哪里来?只有号召学生深入社会,了解民生艰苦,才能坚定他们服务社会的意愿。他在国师的第一次纪念周上向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在后方跑,最使我感觉不安的,就是知识阶级和民众的生活隔的太远。享受愈富厚,隔离愈疏远,几成了公例。……以前学校的门关得太紧了,以致对于民力的伟大,民生的疾苦,没有深切的了解。关了门办学,不能称为学校,只能称为修道院。我们要的是学校,不是修道院。我们要把全国修道院的门打开了,变成民众的学校。”[16]所以,国师社教工作的实施始终都以国师学生为主体,学生既是民教馆各组的干事,又是各班的教员。社会教育既训练了成千上万的民众,也培养了大量热心社会服务的学生,“服务第一”一度成为国师师生的口号。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以民族本位思想为指导,国师大力兼办社会教育,很好地履行了现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6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大学服务社会的途径更广,内容更多,能力也更强。服务的手段和内容在变,但大学作为社会教化中心的地位不变,大学通过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的职能不变。因而,廖世承在国师的社会教育实践在今天是一种可贵的参考。

 注释:

[1]教育部. 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办法[J]. 教育通讯, 1938年, 第1卷第12期。

[2]陈礼江. 战时各级学校社会化[J]. 教育通讯, 1938年, 第1卷第14期。

[3][4] [5]薛炽涛. 本院兼办社会教育工作报告[J]. 国立师范学院旬刊,1940年, 第7期:第5页, 第13页。

[6]教育部令[J]. 国立师范学院旬刊1940年, 第18期:第4页。

[7]教育部令[J]. 国立师范学院旬刊, 1941年, 第32期:第4页。

[8]教育部令[J]. 国立师范学院旬刊, 1941年, 第31期:第6页。

[9]颜克述. 本院迁移纪略[J]. 国立师范学院旬刊, 1944年, 第119期:第12页。

[10]黄孝旸 戴孟文. 国师在溆浦[J].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与管理, 1992年, 第3期:第73页。

[11] 廖世承. 卷头语[J]. 教育与职业, 1929年, 第103期。

[12] [15] 廖世承. 师范学院的新精神[J]. 国立师范学院旬刊, 1940年, 第7期: 第1页。

[13] 廖世承. 师范教育与抗战建国[J]. 国师季刊, 1939年, 第1期:第57页。

[14]廖世承. 本院周年纪念之感想[J]. 国立师范学院旬刊, 1939年, 第2期:第1页。

[16]廖世承. 师范教育与抗战建国[J]. 国师季刊, 1939年, 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