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球龄七年半 于 2009-3-5 10:05 编辑 羽毛球杀球,每个接杀的球友都体会到所谓的杀球很重的感觉,至于这个快字,那就不用提了,都有专门的测速仪器可以测量,据说最快的是傅海峰,可以达到305km/h?可能我记得有点出入。 快,这个很好理解,至于这个重,就让我有点摸不到头脑了。羽毛球脱离拍面之后,它本身只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球的速度只和它的初速度有关,应该说,初速度越大,它的平均速度就越快,相应这个球应该就让接杀的人感觉越重。快 = 重?但实际却是:有的球快&重,有的球快却不重。这是为什么呢? 和aifaith、李妙言等人讨论,我逐渐形成这么一个观点:羽毛球不仅有直线的飞行,其本身还有自转,也许,这个重,就体现在羽毛球自转的速度快上??就如同高速旋转的篮球可以将碰到它的物体转飞一样,高速旋转的羽毛球就可以给接杀的球友以“重”的感觉,你要付出额外的力量来克服这个旋转的劲道。 这么一来,有些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重杀,抡动大臂杀球,扣杀的动作充分,力量大,拍面和球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球获得的动能多,一部分转化为球向前的速度,一部分转化为球的自转,这样的球是 重&快;点杀,靠手腕发力,力量集中,拍面和球的接触时间短,球的动能主要体现在球向前的速度,球的自转较慢,所以杀球是快却不重。 同时,根据我多年烧拍的感觉,不同的拍子,杀球的重和快也是不同的。以两个极端来举例:老7,个人感觉拍面对球的包裹比较好,可以完全吸收扣杀者的力量,杀出快&重的球;9KX,拍面基本是镜面反射,球速快,但不利于扣杀人的充分发力,杀球并不重。 个人体会,还请各位多加指点。 PS: 羽毛球脱离拍面时候的动量mv应该等于拍面的冲量Ft,F为拍面的作用力,也就是我们挥拍传导到拍面的力量,t为拍面对球托的作用时间。忽略一些发力方式、滑板等等复杂因素,杀球应该就和力量和作用时间相关。那么,重杀F大,t也大(挥拍动作完整,球拍有个跟随的过 程),羽毛球所获得的动量肯定大,为什么球速有时候并不比点杀这种F小,t也小的杀球方式快呢? 个人认为,这个因素要考虑羽毛球本身的构造,球托的后面是16根羽毛,其空气阻力极大,在重杀的时候,羽毛球获得的初始动量很大,球刚 刚脱离球拍的一刹那速度非常大,其所面对的空气阻力也很大(记得空气阻力是和速度的3次方成正比?可能有点出入)。如此之大的空气阻力会造成羽毛球的强烈旋转(就和大风吹过,风车的高速旋转一样,羽毛球的构造,和风车有点类似),同时也会造成羽毛球的极快减速,以至于重杀的球速并不比点杀要快,但其自转的速度绝对比点杀时候的要快得多。由此,造成了重杀的“重”的感觉。 继续PS:如果你都不承认杀球有“重”和“快”的区别,那我只能无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