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太极拳为什么慢练

 奇门abc 2014-05-06
    太极拳的慢练是招牌动作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要慢?为什么不像少林等长拳那样快练呢?这恐怕就很少有人考虑了,而且常见的拳论上也鲜有解释。在此我就谈谈我个人点一点看法,请大家斧正。  
     看过太极拳论的都知道一句话叫“节节贯穿”,还有句话叫“劲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达于掌”。这句话跟前一句是上下呼应的,好多人都知道什么是节节贯穿,也知道什么是“劲起于足",但怎么做到?通过什么方法做到则众说纷纭。
    好的,我就从“节节贯穿”说起。“节”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成“关节”,也就是关节在传导力的过程中要做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次传递,中间顺序是绝对不能乱的。那么太极拳的关节运动顺序是什么样子的呢?“劲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达于掌”,到这已经很明白了:由足而膝而胯而腰而肩而掌进而指!这就是太极拳的基本发力程序。看到这我想有的朋友会说:这个我们都早知道了,你还啰嗦个什么劲啊!且慢!听俺慢慢道来。
    知道道理跟练出来还有不小的差距,知道“节节贯穿”了,但你真正做到了吗?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或者说怎么样才能尽快的做到就是方法的问题了。而慢练恰恰是太极拳先贤们找到的一条捷径!大家知道现代竞技体育都用慢镜头来找训练时的动作缺点,而太极拳的慢也是这个效果和讲究,比如说“搂膝拗步”,如果让一个初学者练快的话,他很可能是手先到或者是肩先到,腰腿发力顺序是混乱的,混乱发力就不可能达到“整”的要求,那么这时有经验的老师会怎么教他改正的呢?慢慢的给你做动作,让你看仔细了,劲起于哪里 落于何方,让你看他的劲力传递线路。老师在时能给你做示范,老师不在跟前时呢?你怎么校正动作?此时慢慢做动作慢慢的体会劲路的走向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体会劲起于足对大地的反作用力,由此而返上来的劲第次传到你的最终发力点,这个才是慢练的目的。
     啰嗦了半天就是想说一句话:太极拳的慢是手段不是目的!下次再谈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