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炒肝儿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08

目录

(1)老北京的炒肝儿--司德印,司永江

(2) 肝—北京小吃系列_天天快乐


(1)老北京的炒肝儿--司德印,司永江

从头说起“北京炒肝”历史文化

编者序言: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商业繁荣从元代说起已有700多年前的历史。一个老字号流传百年很不容易。会仙居创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是“北京炒肝”创始者,它比全聚德烤鸭(创业于1864年)还早两年,距今146年的历史。老北京人对“炒肝”情有独钟,早年达官贵人也不乏其人,有诗云:稀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这足以见得老北京人对“炒肝”的喜爱程度,充满了赞誉的情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百年老字号,至今却见不到踪影了。据统计,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保留下来的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大约有300多个,但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相当一部分老字号因合营而消失了,“会仙居”也未能幸免(被并入了“天兴居”),1966年“文革”时,京城尚存的百年老字号只剩下100多家。老字号被视为“四旧”,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牌匾被砸,字号改为“革命”色彩。改革开放以后,老字号才得以恢复。不过,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京城百年以上的老字号恢复、保存下来的不到50家。“会仙居”百年老字号至今不见重现,而“会仙居”百年老店制作炒肝的掌灶人――司德印老先生,如今他还健在(已86岁高龄)。据司德印老先生回忆,1956年公私合营时,“会仙居”并入了“天兴居”,后来他就成了“天兴居”炒肝的掌灶人。1985年儿子司永江来北京接班,将厨艺传授给了司永江。后来司永江成了“天兴居”炒肝的掌灶人。1997年司永江代表“天兴居”参加了北京、杭州的烹饪大赛,由他亲手制作的炒肝获得了“中华名小吃”大奖。“老北京炒肝”风风雨雨走过了146年的历史,传承到了今天,实属不易呀!需要大家的呵护,政府也要关注、加以保护啊。司德印老人深情地说。

老字号不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许多人正是通过老字号来认识一座城市的,比如全聚德的烤鸭,现在中外游客,来北京吃烤鸭、吃炒肝,登长城,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观光项目。可是,随着北京老城区的改造,许多老字号的门脸已被拆除,再想过去那样故地重游,品尝一下老北京炒肝的风味已经很困难了。当司德印老先生得知这些情况后,他感慨的说:为了咱老百姓这一口,为了不让百年“炒肝”厨艺失传,我要重整旗鼓,创办一家正宗的“老北京炒肝店”,为弘扬传统小吃文化,做出我应有的贡献!其子司永江也表示:把“北京炒肝”厨艺传承下去,这是历史的责任,我要拿出当年参加大赛的精神头,把老北京炒肝事业红红火火地干下去,为“中华名小吃”增光添彩,再创辉煌!

“北京炒肝”浓郁的人情

一个老字号、“北京炒肝”持续146年至今不衰,其生命力源自何处?这个问题提得好,可以明确地说:“炒肝”的诞生,关键是生命植根在百姓之中,它是为了接济百姓生存的需要开始的,卖“折罗”遇“仙人”,接济穷苦百姓,故事内涵、浓郁的人情,令人浮想联翩,可以明确地说,这就是“北京炒肝”之所以百年不衰的原因所在,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北京小吃文化,深深地扎根于百姓之中。

从卖“折罗”到“会仙居”

据记载:同治元年,前门外鲜鱼口中间路南有一户叫“大顺记”的鞋铺因经营亏损,把一间门面的铺面房出租给一位叫刘水奎的北京人,刘水奎和妻子开小酒馆,经营白酒、黄酒,小菜有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等,也无店名。传说这家主人开始时专收集附近酒楼、饭庄的剩饭菜,经加工出售,一些穷苦人特别喜欢吃这种“折罗”,花钱不多,可吃上一大碗,还有“荤腥”,味道很好。一天,有一位老人,要了两碗“折罗”,但钱不够,店主人宽容地说:“您这么大岁数,白吃两碗也没关系”。老人吃饱后人不见了。说来也怪,这一天锅里的“折罗”越来越多,收入大增,店主回顾琢磨,那个来吃“折罗”的老头可能是神仙,我会见神仙了,便把小店定名为“会仙居”。这就是“会仙居”的由来(然而并没有把它保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从“白水杂碎”到“炒肝”

1900年刘喜贵去世,会仙居由三个儿子经营,这兄弟三人在做生意上既齐心又恳动脑子。当时会仙居隔壁一户叫“广来水”,经营白水汤羊铺,夫妻俩自制自售,生意很好,使刘家三人很受启发。开始仿效广来水的白水汤羊的制法,买来猪肝、肺、心等,洗净后。猪肠切段,猪心切丁,猪肺切片,猪肝切条,然后放上花椒、大料、盐,用白水汤煮,起名“白水杂碎”。又将原来大火烧改为叉子火烧。叉子火烧的做法是:用盐水合面,做成小火烧,用铛烙一会,然后用叉子托住,放在炉内温火烘烤,出炉后外焦里嫩,咸淡可口,颇有特色,但白水砸碎因佐料不全,制做工艺简单,日子一长,顾客不爱吃,尤其是其中的心和肺,桌上地面吐的到处皆是。会仙居这种改进并无大起色,下步如何改,哥仨也无办法。

当时?北京晨报?的主持人杨曼青,对北京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经常光顾一些北京风味的小吃店,和刘宝忠哥仨很熟。一次在聊天中得知哥仨的心思,便出主意说:你们干脆把白水砸碎中的心、肺去掉,加上酱色,再一勾芡,起名叫“炒肝”,可能吸引人,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炒肝”?回答是肝炒过。过些日子我在报上为你们宣传一下。哥仨一听,连声说好,决定照此办理。这就是现在“北京炒肝”的由来。?北京晨报?的主持人杨曼青,是“炒肝”的命名人,后经过不断地宣传,家喻户晓,名扬京城。

“会仙居”掌灶人司德印

据司德印老人回忆,他是14岁到“会仙居”学徒(此前,他的哥哥叫司永泉右已经把“会仙居”盘过来了),开始学习炒肝的制作,由于自己刻苦钻研,很快就掌握了这门厨艺,最后成了“会仙居”的掌灶人。北京解放后,1952年会仙居以出租形式让给康克文、年福祥、司永泉三人,继续由河北省满城县这三个人经营管理,司德印制作炒肝的技法不断得到提高,他亲手制做的炒肝越来越受顾客的欢迎,“会仙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1956年,公私合营,“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原天兴居掌柜沙永福后代沙德亮任经理。为了保障“北京炒肝”的特味,两家合并后,由原“会仙居”专门做炒肝技术最好的老师傅司德印掌灶,还专门设立洗肠子车间,使“北京炒肝”这一特殊风味小吃得以继承和发展。历史记录了司德印厨师所走过的足迹,司德印老人为“北京炒肝”的传承功不可没,从事“北京炒肝”业长达50多年之久,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奇迹!

“天兴居”与“会仙居”

1956年公司合营,会仙居、天兴居两家合并,用天兴居字号,因天兴居房屋多,店堂宽广明亮。合并后,开始使用两家名子,新牌匾“公私合营会仙居、天兴居饭馆”。到了1958年重新装修后,改用横匾才去掉会仙居只用天兴居的。就这样一个百年老字号“会仙居”无缘无故地被撤销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历史的遗憾!

司永江与“中华名小吃”

司永江,1967年5月21日,出生在河北省满城县杨家左村。1985年5月1日,到北京天兴居接父亲司德印(天兴居炒肝掌灶人)的班。经过父亲手把手的传授,很快就掌握了北京炒肝的操作要领和烹饪技巧。

1997年8月、12月,司永江先后两次代表天兴居,参加了北京名点名菜鉴定会、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烹饪大赛,一举获得了两项大奖,由他亲手烹饪制作的炒肝,被确认为“北京名小吃”,“中华名小吃”。这是司家父亲两代人不懈努力的必然结果。奖牌挂在了“天兴居”的饭堂,“天兴居”的领导以此为豪,而一项坚持厨艺,讲究质量的厨艺人却已经离开了这里。现在的“天兴居”没有人能做出传统风味的“北京炒肝”了,后来进店的新员工根本就不知道正宗炒肝的要领,可是凭借着“天兴居”这块老牌匾,依然支撑着生意,还要继续扩大规模。正宗的厨艺师父都不再了,可行而知这样的“炒肝”,还能正宗吗?难怪顾客反映不佳,故而北京电视台演绎出了“姚记炒肝”一幕,要吃炒肝,鼓楼一拐弯,成了“正宗”炒肝的代名词,146年之久的“会仙居”炒肝文化,就是这样被一点一点地给淡化了,给彻底的掩埋了。这不能不一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北京炒肝”风味独特,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味扑鼻,好吃又营养,快捷又方便,完全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老北京人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一口。正宗“北京炒肝”带给人们不仅是美食的享受,其蕴含的浓浓人情味,悠久的历史文化,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历史的考证,我们不能不说:正宗的“会仙居”炒肝传人,就是目前还健在的“会仙居”掌灶司德印老先生,和他的儿子原“天兴居“掌灶司永江。截至目前,有文字资料记载、与“会仙居”、“天兴居”炒肝有关的厨师、掌灶人,只有司德印、司永江父子二人。其他各种炒肝均与“北京炒肝”的历史没关系,正宗“北京炒肝”传承人非司德印、司永江莫属。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为了把“北京炒肝”百年老字号“会仙居”炒肝传承下去,受司德印老先生之托,在网上开博“在线北京炒肝厨艺”,目的就是想通过网络系统,把把正宗的“北京炒肝”厨艺传播开了,扩大宣传中式快餐独有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正宗的“北京炒肝”,使中国传统小吃文化、精湛的厨艺,伴随着人们的美好生活代代相传!

(2)炒 肝—北京小吃系列

炒<wbr>肝——北京小吃系列(3)

炒 肝

——北京小吃系列

炒肝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北京炒肝历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更常见的说法是,炒肝是前门鲜鱼口胡同的会仙居饭庄1900年前后在白汤杂碎的基础上,去掉猪心、猪肺,并用淀粉勾芡而发明的。据传,最初的炒肝配料里是有猪心和猪肺的,只因食客炒<wbr>肝——北京小吃系列(3)的一句“熬心熬肺”令会仙居掌柜极为不悦,干脆就去掉了猪心和猪肺,歪打正着地成全了炒肝里大肠与猪肝的绝配。于是“会仙居的炒肝——没心没肺”这句歇后语也随之而来,并且沿用至今。
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周围抿食
万不可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只需将炒肝端起,单手托起碗底,唇齿触碰到碗边的同时,拇指轻推瓷碗,其他四指随之旋转……
从烹饪的角度说,炒肝是最名不副实的。主料是猪大肠,肝不过是点缀而已,而且根本没有炒的过程,完全是煮制或烩制而成。那为何名炒而不是煮()呢?一些资料说:炒肝中的“炒”字并非汉语中用油翻炒之意,而是源于满语“colambi”,此字虽译成汉语“炒”字,但意思更为广泛,烹、炒、煎、熬均称之为“炒”。炒肝虽为水煮,但最终熬为浓汁,余汤极少,因此使用“炒”字而不用“煮”字。另一款北京传统小吃“炒红果”的“炒”也与之类似。

对于食客来说,面对美味,管他出身来历有何典故,只管吃将开去就是炒<wbr>肝——北京小吃系列(3)了。正宗的炒肝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懈,用传统的高桩蓝边小瓷碗盛出来端到面前,宛若宝盏含晶,稀稠适度,色泽光鲜,香气扑鼻。炒肝的香,除了主料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蒜香,蒜一定要捣碎成泥,越细腻就越地道,这也是所谓的“吃蒜不见蒜”的最高境界。
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铺面和肩挑两种。铺面者首推前门外的会仙居。 北京天兴居制作的炒肝,199712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制作方法: 将肠子洗净,盘成若干捆,用绳扎好后,将肠从一处剪断,放在凉水锅中,旺火煮至筷子能扎透时,将肠捞入凉水中,洗去肠表皮的油,切成小段,猪肝洗净,切成菱形片,熟猪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热放入八角,再依次放入黄酱、姜末、酱油及蒜泥,炒成稀糊状成熟蒜泥,将猪骨汤烧热,放入猪肠,将沸时,撇去浮油,放入猪肝及酱油和熟蒜泥、生蒜泥、精盐搅匀,汤沸后,立即用淀粉匀芡,再煮沸,撒上味精搅匀即成。天天快乐

(3)从会仙居到天兴居——史话老北京名小吃炒肝儿

从会仙居到天兴居

——史话老北京名小吃炒肝儿

从会仙居到天兴居——史话老北京名小吃炒肝儿

过去一提炒肝,老北京人都知道最有名的当属鲜鱼口的天兴居,但就史料看发源地应是天兴居斜对面的会仙居,1956年公私合营时这两家才合并。

据记载,会仙居开业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起先也不过是个小酒铺。到民国初年,受白水羊汤启发,以猪的肠、肝、心、肺洗净后,分别切成肠段、心丁、肺条、肝片,放作料白汤煮,起名白水杂碎。但因工艺简单,作料单一,故不受食客欣赏。

当时《北京新报》主持人杨曼青,对北京风土人情尤感兴趣,不仅在报纸上宣传,还出过有关著作,闲暇时常光顾老北京风味小店,也去过会仙居,与店主刘氏兄弟相熟。看到白水杂碎不受欢迎,便建议去掉杂碎中的心、肺,加酱色勾芡,名字可叫炒肝。他认为如果叫烩肝肠就不会吸引人。杨曼青的建议颇具体,主料、作料、工艺、名称,一应俱全,称其为发明绝不过分。

会仙居马上采纳了建议。据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的资料记载,炒肝的原料、工序并不复杂:先将猪肠用清水加醋洗净,去腥臭后开锅煮后文火炖,锅盖必须是比锅小一圈的木锅盖,目的是使肠能熟透又不跑油,且保持肥美香味。待肠烂熟之后切成五分长小段,称之为“顶针段”。猪肝洗净后用刀斜片成柳叶状条儿,制作料时先将食油熬热,放入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即放入黄酱。另熬上好口蘑汤。配以蒜酱、葱花、姜末的口蘑汤,再将生肝条放入肠中,马上勾芡,再撒蒜泥,整个工序即告完成。

当时炒肝问世,门庭若市,营业面积也不断扩张。当然,这也归功于杨曼青的炒作,他在报上发表介绍文章,大谈猪肠、猪肝的营养价值云云。他又出书,除对老北京独家买卖一一推介外,又对会仙居的炒肝大加宣扬。炒肝风味的形成,杨曼青是发明人,又是推广人,确实功不可没。现在庙会上小摊打出“×记传人”的幌子,实在是侵犯了杨曼青先生的知识产权。但是由于炒肝原料便宜,制作相应简单,北京街头巷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卖炒肝的摊贩,当然口味都不如会仙居。直到上世纪30年代初,斜对面又开了一家专营炒肝的天兴居,两家开始竞争。

会仙居的第三代传人(共兄弟5人)轮流坐庄,开始互不信任,偷工减料,造成质量下降。天兴居乘虚而入,并将炒肝予以精心改良,提高质量和口味。措施不少,最主要的有三条:一、洗肠之前去掉肠头、肠尾,使煮出的肠更加肥美。二、猪肝选用肝尖,使之更加鲜嫩。三、改进作料,不用酱改用上好酱油,口蘑汤也改用“味之素”。仅此三点,就使会仙居的老顾客都跑到了天兴居来。1952年会仙居终于被迫将这家几十年历史的炒肝老店转让,再也不复“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的兴旺景象。1956年公私合营(会仙居、天兴居合并,挂“公私合营会仙居、天兴居饭馆”牌匾),以后又转为国有,现在据说迁到和平里附近。

炒肝在老北京小吃中有其独特的风味,深受老北京人喜爱。我没有品尝过会仙居和天兴居的炒肝,鼓楼前合义斋的炒肝在上世纪70年代曾品尝过,而现在的炒肝基本上不再可口诱人。依我的观察,除了偷工减料(往往见不到一片肝,按当年会仙居的规范肝应占三分之一)、作料不全之外,清洗不净是最主要的问题。有异味的东西还会是美味吗?一种风味小吃如果失去了它本身的工艺要求、作料配置等等,那还有存在的意义吗?说它异化也好,挂羊头卖狗肉也好,存在就不完全合理了。老字号尤其是食品风味的抢救恐怕于今也是当务之急了吧?

 (4)舌尖上的京城—炒肝老店会仙居天兴居的故事_太行山

舌尖上的京城——炒肝老店

会仙居天兴居的故事

 舌尖上的京城——炒肝老店“会仙居”与“天兴居”的故事

会仙居创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天兴居创业于民国22年(公元1933年),两户都座落在鲜鱼口,1956年公私合营两户合并,用天兴居字号。会仙居是北京炒肝创始者。

在同治元年,前门外鲜鱼口中间路南有一户叫大顺记的鞋铺因经营亏损,把一间门面的铺面房出租给一位叫刘水奎的北京人,刘水奎和妻子开小酒馆,经营白酒、黄酒,小菜有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等,也无店名。

传说这家主人开始时专收集附近酒楼、饭庄的剩饭菜,经加工出售,一些穷苦人特别喜欢吃这种折罗,花钱不多,可吃上一大碗,还有荤腥,味道很好。一天,有一位老人,要了两碗折罗,但钱不够,店主人宽容地说:您这么大岁数,白吃两碗也没关系。老人吃饱后人不见了。说来也怪,这一天锅里的折罗越来越多,收入大增,店主回顾琢磨,那个来吃折罗的老头可能是神仙,我会见神仙了,便把小店定名为会仙居

刘永奎后来染上吸大烟恶习,无心做生意,膝下又无子女,将其妻弟刘喜贵请来帮忙,照顾生意。到同治末年,刘永奎夫妻相继去世,会仙居归了刘喜贵。

刘喜贵本是个农民,无手艺,又不会做生意,因此,托人将大儿子刘宝忠、二儿子刘宝奎分别送到饭馆去学徒,到清光绪20年(公元1894年),老大、老二都学徒期满出师,三儿子也长大成人,哥仨先后到会仙居帮其父做生意,从此,会仙居在经营品种上有了变化,添上自制的酱肉和火烧,人员增到4人,但生意平常,会仙居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酒馆。

1900年刘喜贵去世,会仙居由三个儿子经营,这兄弟三人在做生意上既齐心又恳动脑子。当时会仙居隔壁一户叫广来水,经营白水汤羊铺,夫妻俩自制自售,生意很好,使刘家三人很受启发。开始仿效广来水的白水汤羊的制法,买来猪肝、肺、心等,洗净后。猪肠切段,猪心切丁,猪肺切片,猪肝切条,然后放上花椒、大料、盐,用白水汤煮,起名白水杂碎。又将原来大火烧改为叉子火烧。叉子火烧的做法是:用盐水合面,做成小火烧,用铛烙一会,然后用叉子托住,放在炉内温火烘烤,出炉后外焦里嫩,咸淡可口,颇有特色,但白水砸碎因佐料不全,制做工艺简单,日子一长,顾客不爱吃,尤其是其中的心和肺,桌上地面吐的到处皆是。会仙居这种改进并无大起色,下步如何改,哥仨也无办法。

当时?北京晨报?的主持人杨曼青,对北京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经常光顾一些北京风味的小吃店,和刘宝忠哥仨很熟。一次在聊天中得知哥仨的心思,便出主意说:你们干脆把白水砸碎中的心、肺去掉,加上酱色,再一勾芡,起名叫炒肝,可能吸引人,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炒肝?回答是肝炒过。过些日子我在报上为你们宣传一下。哥仨一听,连声说好,决定照此办理。

经过研究实验,取得成功。炒肝的做法是:将猪肠用碱、盐浸泡后揉搓,再用清水加醋洗净,去掉肠子里的腥臭味,然后再煮,开锅后用温火炖,锅上盖一个比锅小一圈的木锅盖,待肠子熟透又不跑油,保持肥美的味道。肠子煮熟后,切成5市分长的小段,俗称顶针段。猪肝洗净后,用刀切成斜片,成柳叶状。在佐料上也很下功夫,现将食油熬热,加上大料、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待蒜变黄时,立即放入适量的黄酱,炒好后备用。另外,熬出上好的口蘑汤。一切原料、佐料备好后,开始制做炒肝,做法是:将切好的熟肠段放入沸汤中,再放入炒好的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将切好的生肝各放入汤中,立即勾芡,芡要勾的稀稠适度,最后洒上一些砸好的蒜泥,炒肝即成。为了保证每锅的炒肝质量,都由手艺最好的刘宝奎掌灶,卖一锅勾一锅,从不提前做好,以防止勾出炒肝中的芡稀懈。

炒肝白水杂碎费工,成本也高,如果还用原来的大碗出售,就会亏本,如果提高售价,又怕无人吃,因此,特别定制了一种口大底尖的喇叭形小碗,这种碗看起来很大,实际量小,虽然每碗只卖两个铜子(当时一种铜制的货币),但仍有利润。这个直径只有二寸的小碗,盛上炒肝后,如宝盏含晶,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味扑鼻。吃时不用筷、勺,只需手拖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边喝,真是别有风味。由于物美价廉,服务周到,从早到晚一直供应。旧京都有句歇后语:会仙居的炒肝,没早没晚。在?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首竹枝词,特别生动地道出了北京人对炒肝的由衷赞美:

稀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

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

诗后并注曰:炒肝以猪之小肠切成段,用粉汁烩之......,名为炒肝,实则烩猪肠耳,既无肝,更无用炒也(间有肝块,亦非炒过也)。京谚语有猪八戒吃炒肝,自残骨肉。诗中炒肝香,则卖者吆喝声也。

刘宝忠哥仨对炒肝精心调制,不断改进,使炒肝有了独特风味,许多顾客连食两、三碗,还意犹未尽。后记者杨曼青在?群众报?上发表了一篇介绍会仙居炒肝的文章,述说了猪肠、猪肝的营养价值,对人身体好处等。这一宣传,会仙居顾客门庭若市,大有迎接不暇之势,生意空前的兴旺。由于生意兴隆,使会仙居有了很大发展,伙计、徒弟发展到10余人。由于赚了钱,在民国初年大兴土木,从一间平方发展到两层楼房,门前还挂上会仙居三个大金字匾,在二楼又添上馄饨。这时杨曼青又写了一本书,书中对会仙居的炒肝,又大加宣传一番,至此,会仙居炒肝名于京城。

会仙居虽然已经有了两层小楼,为了招徕顾客,还将炒肝锅架在门外,过路行人只要在锅前稍一停留观望,马上就有一位小徒弟端上一碗炒肝送到你的面前,盛情难却,价格又便宜,只好喝上一碗。对一些老主顾特别照顾,临近华乐戏院(现大众剧场)和广和戏院的梨园界人士,许多人都是会仙居的常客,这些人只要打声招呼,不论是何人,刘宝忠亲自到后台,把炒肝送到面前。来吃炒肝者,不仅一般平民百姓,一些有钱者,知名人士以及有些官吏,也到此来品尝炒肝。

在这个时期会仙居平均每天要加工近百斤猪肠,几十斤猪肝,由早到晚忙个不停。为了保证炒肝质量,不论多忙多累,都由刘宝忠亲自掌灶,其他人干下手活。

刘宝忠哥仨虽然想办法使炒肝成为会仙居的绝技,但毕竟炒肝原料便宜,制做工艺比较简单,时间一长,许多小商、小贩、小饭馆相继效仿,于是北京街头巷尾陆续出现很多卖炒肝的摊点,后传到外阜。

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在会仙居斜对面也开了一个专营炒肝店――天兴居。天兴居的旧址原是一家刻字铺,因失火无力再经营,将铺面房出租给远香饭馆掌灶师付洪瑞和天桥卖大饼的沙玉负,二人合伙开设天兴居炒肝。天兴居的出现,使会仙居面临巨大的挑战,使刘家哥仨在制做炒肝上更加细心,从不敢偷工减料,结果,由于是老字号,质量好,还是远比天兴居吸引顾客。后刘家哥仨相继去世,会仙居由刘家第三代――刘宗法、刘宗元、刘宗仁、刘宗玉、刘宗秀兄弟五人经营。这兄弟五人在生意上不如他们父辈那样能干,又互相不信任,也很不齐心,后哥五人按月轮流执政当掌柜,每月的盈利谁当掌柜的归谁。开始规定每月初接班时,要为下一班准备好一天的原材料,时间一长,大家都想赚钱,就不遵守这个规定,待下任掌柜接班时,缺少原材料。制做炒肝的关键工序――洗肠子也没有专人负责,经常是谁有空谁就潦潦草草地洗一洗,致使做出的炒肝有很大腥臭味。最后,连掌柜的这一要职也由一般伙计担任,管理松弛,粗制滥造,结果使会仙居生意逐步下降,把老风味也丢了。

天兴居俩位掌柜了解到会仙居这种糟局面,觉得是抢生意的好机会,于是就更加倍地精心制做炒肝,提高质量。为了提高炒肝质量采取了以下办法。一是设专人洗肠子,洗之前去掉肠头肠尾,以保证干净肥美。二是猪肝选用肝尖部位。三是佐料更新,用上等好酱油代替黄酱,用刚问世不久的味之素代口蘑汤。四是购进淀粉之前,先冲一碗查看,如透明清亮价格高也进,否则便宜也不要。五是挑选手艺最好的师傅掌灶。六是在经营手段上不断提高。设雅座、顾女招待,装电话,用肝、肠下脚料做成菜廉价出售。这样一来,天兴居的炒肝质量和销售量很快超过会仙居,原会仙居的老主顾也逐渐转向天兴居。到解放前,会仙居的生意愈来愈不景气,再加上刘家哥五个有的抽大烟,使这个有七、八十年历史创出来的北京风味炒肝老店,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

北京解放后,会仙居终于在1952年以出租形式让给康克文、年福祥、司永泉三人,继续经营。这三人接收会仙居后,重整旗鼓,恢复老会仙居的传统炒肝做法,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使会仙居开始好转。到公司合营前,这两家炒肝已互相争雄。

1956年公司合营,会仙居、天兴居两家合并,用天兴居字号,因天兴居房屋多,店堂宽广明亮。合并后,开始使用两家名子,新牌匾公私合营会仙居、天兴居饭馆。到了1958年重新装修后,改用横匾才去掉会仙居只用天兴居的。

公私合营后,由原天兴居掌柜沙永福后代沙德亮任经理。为了保障北京炒肝德特味,两家合并后,由原会仙居专门做炒肝技术最好德老师傅司德印掌灶,集中两家的优良传统做法,并专门设立洗肠子车间,专人负责洗肠子,使北京炒肝这一特殊风味得到继承和发展。

1992年天兴居北京炒肝在北京市评为北京十大名小吃之一。

来源:bj11010_

要是提起北京小吃炒肝,想必没有一个北京人不知道的。“一碗炒肝,两个包子”是众多老北京人最最喜爱的早餐。炒肝起源于清朝的同治年间。先有北京前门地区的鲜鱼胡同的“会仙居”发明了“白汤杂碎”的小吃,他们把猪肝猪大肠猪肺等等内脏熬煮成汤,后经改良去掉心肺,勾芡加料,便成了如今的炒肝。
北京人都形容炒肝为“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炒肝的味道香纯,口蘑汤熬得十分到位,既不会稀汤挂水,又不会过于稠密,它的汤汁会散发出十分诱人的香气,绝对令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传统文化配置在线猪肥肠经过厨师精细地加工烹煮,去掉了原来的所有腥臭味,夹上一块被切成五分长“顶针儿段”的肥肠放在口中,显得很有嚼头儿,虽已经过先武后文的煮治,但肠中的油基本都没跑,一旦入口,即刻融化,肝儿虽不多,可是已经翻炒,味香浓烈,令人满口留香。 
那如此美味的北京炒肝是如何制作的呢,笔者经多方打听得知炒肝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首先,猪肝切片放入加有一大汤匙酒的开水中氽一下,等猪肝变白时,捞出,然后浸入冷水;第二步,竹笋先煮熟,再切片,芹菜洗净切成小段,胡萝卜去皮后煮熟,再切片;第三,将所有调味料调匀混合均匀;然后,用两大匙油翻炒笋片、胡萝卜以及芹菜,八分熟后放入猪肝同炒;最后,淋入混合调料,煮化即得美味炒肝一份。
当然,炒肝作为一种小吃,一般人群均可享用,适合于气血较虚弱,面色出现萎黄以及缺铁性贫血者等等食用,同时,适宜肝血不足而导致的视觉模糊、夜盲、眼干燥症、小儿麻疹病后角膜软化症、内外翳障等眼病者食用。但是,在此,笔者提醒广大食客,如果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及血脂高,是忌食猪肝的,因此,必须忌食炒肝。

吃炒肝万不可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只需将炒肝端起,单手托起碗底,唇齿触碰到碗边的同时,拇指轻推瓷碗,其他四指随之旋转…… 

    菜名被用进歇后语的是凤毛麟角,老北京的炒肝是其一,旧时有“猪八戒吃炒肝——自残骨肉”之说,现在责骂一个人有时也会说:“你这个人怎么跟炒肝似的啊——没心没肺。” 

    一些民俗专家认为,炒肝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但更常见的说法是,炒肝是前门鲜鱼口胡同的会仙居饭庄1900年前后在白汤杂碎的基础上,去掉猪心、猪肺,并用淀粉勾芡而发明的。据传,最初的炒肝配料里是有猪心和猪肺的,只因食客的一句“熬心熬肺”令会仙居掌柜极为不悦,干脆就去掉了猪心和猪肺,歪打正着地成全了炒肝里大肠与猪肝的绝配。于是“会仙居的炒肝——没心没肺”这句歇后语也随之而来,并且沿用至今。 

    从烹饪的角度说,炒肝是最名不副实的。主料是猪大肠,肝不过是点缀而已,而且根本没有炒的过程,完全是煮制或烩制而成。那为何名炒而不是煮(烩)呢?一些资料说:炒肝中的“炒”字并非汉语中用油翻炒之意,而是源于满语“colambi”,此字虽译成汉语“炒”字,但意思更为广泛,烹、炒、煎、熬均称之为“炒”。炒肝虽为水煮,但最终熬为浓汁,余汤极少,因此使用“炒”字而不用“煮”字。另一款北京传统小吃“炒红果”的“炒”也与之类似。 

    对于食客来说,面对美味,管他出身来历有何典故,只管吃将开去就是了。正宗的炒肝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懈,用传统的高桩蓝边小瓷碗盛出来端到面前,宛若宝盏含晶,稀稠适度,色泽光鲜,香气扑鼻。炒肝的香,除了主料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蒜香,蒜一定要捣碎成泥,越细腻就越地道,这也是所谓的“吃蒜不见蒜”的最高境界。 

    与很多北京吃食一样,炒肝讲究“配套”,就像豆汁儿配焦圈,羊杂汤要就着芝麻烧饼吃,炒肝唯有配上猪肉大葱馅的包子才算应景、过瘾。 

    吃没人不会,张嘴吞咽就是了,但吃炒肝还真就有人不会。吃炒肝万不可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只需将炒肝端起,单手托起碗底,唇齿触碰到碗边的同时,拇指轻推瓷碗,其他四指随之旋转,此刻舌尖抵住碗边轻轻那么一嘬,紧跟着抿起嘴角,轻嚼肥肠、肝尖。可千万别怕烫,不烫那不叫炒肝,也别在意那一嘬间的动静,和吃炸酱面一样,没那咕噜咕噜的声响根本体会不出那种进食的快感。


(7)司德印:正宗“北京炒肝”传承人_杨家佐村

“会仙居”掌灶人司德印
司德印:正宗“北京炒肝”传承人
司德印老先生,1926年生,1973年入党,满城县杨家佐村人
会仙居诞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它的由来有个美丽的故事,据说北京前门外鲜鱼口中间路南有一户叫“大顺记”的鞋铺,因经营亏损,把一间门面的铺面房出租给一位叫刘水奎的北京人,刘水奎和妻子开小酒馆,经营白酒、黄酒,小菜有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等,也无店名。传说这家主人开始时专收集附近酒楼、饭庄的
剩饭菜,经加工出售,一些穷苦人特别喜欢吃这种“折罗”,花钱不多,可吃上一大碗,还有“荤腥”,味道很好。
一天,有一位老人要了两碗“折罗”,但钱不够,店主人宽容地说:“您这么大岁数,白吃两碗也没关系”。老人吃饱后人不见了。说来也怪,这一天锅里的“折罗”越来越多,收入大增,店主回顾琢磨,那个来吃“折罗”的老头可能是神仙,我会见神仙了,便把小店定名为“会仙居”,这一年正是同治元年(1862年)。
会仙居是“北京炒肝”创始者,它比全聚德烤鸭(创业于1864年)还早两年,距今146年的历史。老北京人对“炒肝”情有独钟,早年达官贵人也不乏其人,有诗云:“稀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这足以见得老北京人对“炒肝”的喜爱程度,充满了赞誉的情怀。
据司德印老人(河北省满城县杨家佐村)回忆,他14岁到“会仙居”学徒(此前,他的哥哥司永泉已经把“会仙居”盘过来了),开始学习炒肝的制作,由于自己刻苦钻研,很快就掌握了这门厨艺,最后成了“会仙居”的掌灶人。北京解放后,1952年会仙居以出租形式让给康克文、年福祥、司永泉三人,继续由河北省满城县这三个人经营管理,司德印制作炒肝的技法不断得到提高,他亲手制做的炒肝越来越受顾客的欢迎,“会仙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1956年,公私合营,“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开始使用两家名字,新牌匾“公私合营会仙居、天兴居饭馆”,原天兴居掌柜沙永福后代沙德亮任经理。为了保障“北京炒肝”的特味,由原“会仙居”专门做炒肝技术最好的老师傅司德印掌灶,还专门设立洗肠子车间,使“北京炒肝”这一特殊风味小吃得以继承和发展。历史记录了司德印厨师所走过的足迹,老人从事“北京炒肝”业长达半个世纪,功不可没!
1958年,会仙居、天兴居饭馆经重新装修后,改用横匾“天兴居”,“会仙居”这个百年老字号无缘无故地被撤销了。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