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没三央邑 显起姑苏城

 苏迷 2014-05-10

【内容提要】任何雄辩都否定不了:真正的吴文化源头——句吴,是淹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侧的湖水底;这有传说、文献史料和鬼斧神工的9平方公里遗址为证。句吴被淹,是因泰伯奔荆蛮时,正值今江南吴地处在湖泊干枯的严重干旱期中;这有总计约140平方公里的吴地11湖底的遗址作证。泰伯为获取生存所必需之水源,故构建句吴于当时干枯的湖底低地。公元前643年左右,气候回归到了温暖湿润期,从而使原先干枯的湖泊得以重生;并将这些低地遗址全部被淹。由此,历史事实上的第二吴都番丽(又称:藩篱、梅里)被迫诞生和附丽于句吴旁的即今穹窿香山之南的塘村为中心(宫殿)的高地上。所以史载香山古称南宫或南宫塘。香山迄今也因此仍保存着那个历史时代的宫、衙、宗庙等众多地名和遗迹。

    由于受泰伯时历史严重干旱的自然环境因素制约,所以今日平陆地上吴国起的古人规模性的集聚、生产场所,包括无锡梅村在内的最早出现时间,也只能是在句吴被淹之后。

 

 

沉没三央邑 显起姑苏城

——真正的句吴是淹于穹窿香山西侧太湖底,番丽(藩篱、梅里)是附丽其旁的第二吴都

 

吴文化真正的源头究竟在哪里?长期以来,应是一直鲜为人知。它是淹于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侧、长圻山之南的太湖水底。而史载的吴都“藩篱”、“梅里”与“番丽”之地,其实就是附丽在这湖底弯曲遗址旁、即穹窿香山之南,以塘村为中心(宫殿)高地上的、事实上的第二吴都(继都)。因此史载香山古称南宫或亦称南宫塘。所以说,苏州自古以来始终称吴,这是源于历史上的所有吴都本就始终处在苏州界内的必然之结果!

对此,也许有人会不信并反对。因为他自持早已有了的见解与认识,并胸有成竹地在说,依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文化源头是在无锡梅村。因在梅村,所以史载吴都又称梅里。

但也有人在说,吴文化源头是在某某某地方。依据是当地出土了什么文物等等……

而在2009年4月,权威部门也曾发布最新结论:“吴国的政治中心是由宁镇丘陵地区向太湖平原地区不断迁徙的,最后在春秋晚期定都苏州”。

虽然如是,但还是有人在为此坚持说,2011年2月14日无锡梅村召开了一场“探讨吴文化源头的学术研讨会”。结果是:80余位专家学者最终认定梅里(无锡梅村)是吴文化源头。

以上之吴文化源头(吴都)之争,实是由来已久。而这种长期的争论,着实是让听的人莫衷一是与受罪。因为实在不知道到底是谁说得正确。另外,也使人最感遗憾和可惜的是:所争论的观点中,竟然从来就没有一个是说得正确的!

应该说,权威部门所述的“最新结论”,是完全可随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而发生积极的改变与调整。但是那“最终认定”,这显然是因永不可改变而必然有违历史事实的了。

 

本文是从“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等历史传说调查研究入手,找到了淹于湖底真正的句吴遗址;同时,又在西山与东山旁的湖底发现了多处古遗址;由此也发现了太湖在那个历史时期是干枯的。并举一反三,在东起上海淀山湖,西至安徽境石臼湖,在这东西直线横贯长达250公里余的11个湖或江、荡底,发现存在着面积累计达140余平方公里以上之巨的历史古遗址。这就是说,泰伯奔荆蛮时,正值今江南吴地严重干旱,且这儿的湖泊全都干枯了;泰伯为获取水源,故将句吴构建于当时的干枯湖底低地,即今日太湖底的西北隅一角。根据传说和文献史料等依据,因此说,这些鬼斧神工的湖底遗址,确凿无疑和铁证如山地证明了是“泰伯时代”的遗迹。随时间的变迁,那时的气候也从寒冷和干旱过渡到了温暖湿润期;由此而造成了吴地的湖泊重又形成,并使句吴(三央邑)等被淹;文献史料显示,句吴“沉没”的时间、或说江南湖泊重又形成的年代,是在公元前643年左右;因句吴被淹,所以吴国无奈与被逼诞生了附丽在句吴之旁的史称番丽(又称:藩篱、梅里)的事实上的第二吴都;又因这第二吴都的宫殿南宫在“塘”这个地方,所以这第二吴都亦称南宫塘。由以上历史之原因,故香山迄今仍保存着那个历史时代的宫、衙、宗庙等众多地名和遗迹……

总之,在这些铁证如山、又特别庞大和任何雄辩都否定不了的历史事实面前,吴都历史之谜已将不再;吴文化源头(吴都)之争,也必将由此而彻底地终结了!

 

一、“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的千古历史传说

“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这是一则流传于苏州吴中区西部穹窿香山塘村一带,当地妇孺老幼皆知的千古历史传说。传说告诉人们,吴都姑苏城(今苏州古城区)就是因“三央邑”的“沉没”而后建造起来的。

与这一传说并存的是另一“一人推得倒,万人喝不掉”的千古传说。相传当时吴王阖闾在建造他的吴都姑苏城宫殿时,为防大水再次逞凶,所以他在祷告上苍后,并施法把吞噬“三央邑”的水妖镇在了宫殿某个部位的地底下,并在上面树立了一块碑;同时又在这碑上书写了此八个大字。目的是告诫人们千万不要推倒此碑,以免水妖重新出来兴风作浪,危害吴国的百姓。

那么,传说中的“三央邑”是真实地在历史上存在过吗?它的具体地点又会是在哪里呢?这就是构成完整故事的又一传说——长圻山“坎上(又称:看浪)”村名的由来。

相传,古时三央邑城内有一户人家,母子俩。其母双目失明,子以打柴为生;且是孝子。家境清贫。

忽一日,城内传言,三央邑城将被大水吞灭;大水来前,“衙府”会在蟠螭石壁顶上放火为号;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故要求人们及时迁移到高处。迁家,对这母子俩这户清贫人家来说,简直是一件天大的难事。所以,这孝子就拖一天是一天。

又一天,蟠螭石壁顶上真的放起了火来。此情此境,孝子显然已别无选择。所以他及时冲到家中,二话不说,背起双目失明的老母,就奋力朝三央邑城北边的山上夺路而去。说迟迟,那时快,刹那间,这来势凶猛的大水似饿狼恶虎一般,紧紧地追随着孝子飞奔的脚步直扑过来,大有要将这苦命的母子俩一口吞噬之势……转眼功夫,孝子额上滚落的豆大汗珠,已模糊了他自己的视线,双腿也好像不听使唤起来,显然已是使尽了全部力气;此时这孝子脑海中大概唯一闪现出来的就是:这下可真完了,还害上了老母亲一命。只见他一个趔趄,连着背上的老母亲一起摔倒在地。说来亦奇,只见紧追不舍似饿狼扑食般的大水也一头撞上了山崖……而此时一起摔倒在地的老母亲,却在喃喃地呼喊着紧闭双眼的儿子,要他看看那身后追随而来,但已粉身碎骨而化作了的拍岸千层浪花。

母子俩跨过了一道死亡之坎而得救了。为此,后人将这母子俩得救的地方称之为“坎上”;同时,又因老人的双目突然复明,且让儿子看那千层浪花。所以,后人也称名这一地方为“看浪”。

由此而知,传说清楚地指明了“三央邑城”就处在今苏州西部长圻山坎上(看浪)村南面太湖一隅的水底下。

那么,这儿太湖水底真的存在过“三央邑城”吗?当地的渔民说,在天气晴好和水清之时,确确实实看到过湖底交叉纵横的道路;所以,他们认为传说是真实的。

但不论传说的结果如何,总之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从这传说的常理和逻辑关系来判断:三央邑城,肯定就是史载中的吴都姑苏城的前身——更早的吴都——句吴。否则,历史传说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们硬生生地、又如此紧密地按在一起!

 

二、真实的三央邑城遗址清晰地显现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侧与长圻山之南太湖一隅的水底

当地渔民虽认为传说是真实的,但却不能详细地描绘出三央邑城遗址的真实面貌。显然,面对一汪激荡的湖水,人类自身的视力行为受到了限制。那么,现在可有方法能透过湖水看到这湖底的真实景象吗?答案是肯定的。随着今天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得普通大众也基本能随心所欲地获取和了解各类知识与多方面的信息。

所以说,长圻山之南的水底是否真的存在过传说中的三央邑城,如今,只要通过卫星地图的图像,按图索骥,就能开展调查;以找到它的历史遗存信息或知道它的存在究竟。

通过卫星地图的查找,确实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侧与长圻山之南的太湖水底,找到了历史传说中的三央邑城。从而充分证明了“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这一历史传说的所指,是确凿和真实的。见下图:

1、 卫星地图中的三央邑城遗址

图⑴、三央邑城遗址在地图中的具体位置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图⑵、三央邑城遗址全景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图⑶、三央邑城遗址局部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三央邑城遗址虽经湖水几千年的涤荡,容貌酷似残荷一般;但可喜的是它仍清晰地保存着那独有的风韵与弯曲的历史原貌!这真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太伟大了!

2、三央邑城遗址的详细地点

其弯曲内角点的经纬度:东经120°35′97″,北纬31°24′70″附近。

文字表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侧与吴中区长圻山之南湖底。即东自吕山沿湖向南,至今渔洋山北的黄渠村;又自吕山沿湖向西,至南山(又称:蟠螭山或石壁)以南的太湖水底。

3、三央邑城遗址的平面轮廓特征

似一把勺。它有“勺柄”、“勺身”和“勺口”三部分组成。“勺柄”在西,“勺身”在东,“勺口”在“勺身”的东南位。

4、三央邑城遗址面积的几个初步数据

“勺柄”近似长方形,大约是“勺身”的二分之一面积;“勺柄”的东西平均长度约2200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计约3平方公里。

“勺身”近似方形,面积约是“勺柄”的二倍;“勺身”的东西平均长度约2500米,南北宽约2400米;面积计约6平方公里。

“勺口”大致似三角形,大约是“勺柄”的十五分之一或“勺身”的三十分之一面积;全部“勺口”的底边约长750米,斜边约长1000米,邻边约长500米;面积计约0.2平方公里。但如具体讲,这粗似的三角形还能分成左和右二个部分。见下图:

图⑷、三央邑城遗址“勺口”情况细节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目之正前方左边这一形状图的外围长度,经测量约为1600米左右;或者也可说它周长为3里多一点。这与《吴越春秋》 “故泰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所载基本相符(注:按战国秦汉古制,一里为三百步,一步为六尺,一尺合今23厘米)。

整个三央邑城廓的外围总长度,经初步测量约为16千米余。或说其外围总长度约为32里余一点。这也与相关史料记载相符。

三央邑城总面积约为9.2平方公里左右。

5、三央邑城遗址的其它信息

⑴、从地图实况中可见,三央邑城似片片井田相连而成。每一片井田中绝大多数有一个圆圈。也许这一方式,就是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的美好理念的表达吧。如是,那么这古时的人们就应该是居住在这圆中间了;即寓意为天上人间。诚然,也发现有极个别地方为方形。

⑵、在“勺柄”西部边缘的二片井田间,故意形成了一个朝西的“开口”。而在这“开口”以西的2公里外,即今冲山岛之北的太湖水底。有一长条形的水底之“城”,这城的南端一侧,另有一水滴形状的小城。见图:

图⑸、水滴形小城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这水滴形小城的“水滴”之尾,明显地对着那弯曲三央邑城“勺柄”的“开口”;所以,这水滴形的小城好似从弯曲三央邑城“勺柄”的“开口”处喷发而来一般[这可从图⑴中来进行观察]。因此,把这水滴形小城与弯曲的三央邑城联系在一起时,不由使人联想起了北斗七星之外的一颗北极星。大家知道,在崇尚星相的古代,古人往往是把北斗七星和北极星联系和组合在一起的。所以说,不论这水滴形小城,是独立的,还是三央邑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实上来说,它们显然是一个完整体或至少是相互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与寓意。这犹如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关系一样。

从以上所述的意义来说,这也充分说明和印证了三央邑城就是前面传说中的史载吴都姑苏城的前身;就是泰伯依据北斗七星之相构建的句吴无疑。

同时,水滴形小城的出现,这也充分说明或揭示了当时与三央邑城一起被淹于今太湖底的还有其它古城址的存在。因此,调查工作还必须继续与深入展开……

 

三、江南吴地11湖(江、荡)底庞大的湖底文化遗址群

如果说,三央邑城和水滴形小城是因地质事件造成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这二座城的遗址上发现地层断裂或扭曲的痕迹。显然这二座城遗址的表面,都没有产生这样的痕迹现象。而已知的科学调查研究告诉我们,太湖是在几百万年前就已形成了;且它的湖底地形是西高东低(也有说是东高西低)。这样看来,三央邑城和水滴形小城能构建在湖底,唯一的解释就是当时的太湖一定是干枯了。否则,就不可能发生古人能建城于湖底的前提条件。

固然不出所料,我们在太湖西山的南与北湖底,和东山以东与南的湖底又找到了同时代的多处面积大小不等的古城遗址。同时也在西边的湖底等处找到了古人留下的箭形指向标记的遗迹。见下图:

图⑹、太湖西山岛北部湖底遗址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图⑺、太湖东山东和南湖底遗址图  (注:线条围圈中的部分)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图⑻、湖底遗址局部大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图⑼—1、宜兴大浦镇东太湖底“箭向式指示标记”遗迹所在位置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图⑼—2、宜兴大浦镇东太湖底“箭向式指示标记”遗迹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从以上列举的卫星图像资料中足见,一切是非常之明了;即今日太湖在那个历史时代完全是干枯无疑的。否则,古人怎能构建如此庞大的城址于湖底呢?!

今日太湖在那时是完全干枯了,那么今江南吴地众多的其他湖泊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为此展开了更深入和更大规模的调查……

在东起上海淀山湖,西至江苏与安徽接壤的石臼湖,在这东西横贯250公里余的长江以南,调查发现,计有11湖(江、荡)底都发现了同一历史时代的古遗址或遗迹。具体资料如下:

江南吴地11湖(江、荡)底古遗址遗迹一览表     单位:平方公里

 

湖或江、荡名称

所在位置描述

估计面积

备注

太湖

长圻山南(吕山—南山)、渔洋山北

9.2

 

 

镇湖南、潭东冲山岛北

4.0

 

 

西山岛— 阴山村 东村 古村周围

3.0

 

 

西山岛—南端

1.5

 

 

西山岛—太湖大桥东北角

0.5

 

 

东山——沙圩港

27.5

 

 

东山——东南湾

10.5

 

 

东山南部以西——西山岛之间

0.5

 

 

无锡鼋头渚与水浒城之间

不计

一个不明圆圈

阳澄湖

东湖全部

11.0

 

 

中湖全部

6.0

 

 

西湖全部

6.0

 

淀山湖

上海东方绿洲西北部湾(江苏界内)

7.0

 

 

大观园附近(上海界内)

0.5

 

澄湖

南部和东部

不计

箭式标记

昆承湖

沙家浜北沿湖一线

0.8

 

汪洋荡

东部河道

2.5

 

杨民田湖

东西二湖全部

2.5

 

白蚬江

江底全部

5.0

 

长荡湖

湖底四周

7.0

 

滆湖

湖底四周

20.0

 

石臼湖

湖底周围

20.0

 

合计

 

144.5

 

 

附:图⑽、阳澄湖湖底古遗址局部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图⑾、长荡湖湖底古遗址全景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纵观大自然给我们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如此众多与庞大的历史古遗址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不由得为那古时这里(今江南吴地)如此干旱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震惊和心生凄凉之情。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汉代饱览史书的司马迁会在他著作的《史记·吴泰伯世家》篇中为忠实古代历史记载,称这里为荆蛮而不以江南水乡称之!显然,这与今天的一些人硬要以自己(今天)所处和认识的实际生活环境去生冷地套在自以为是的古代历史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应为此感到不安和羞愧!

所以,我们不能再以今天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去等同于古时的荆蛮历史时期之地了。否则,这就是犯了历史不可原谅的错误!

 

四、江南吴地湖底文化遗址确凿无疑为“泰伯时代”遗迹

要判断与确认如此庞大的湖底遗址年代,从湖底遗址分布范围广和多处是大型城池的现象来分析。认为,首先是必须符合以下两个先决条件:

1、远古历史上的严重干旱期;

2、当时社会应是已进入国家结构形式的历史时代,而非是部族时代。

分析与筛选:

显然,湖底遗址是完全不会出现在太湖已形成的春秋战国之后。因为,这以后的史载资料已越发丰富和全面;其次,更无证据资料表明今江南湖泊在春秋战国之后发生过彻底干枯的现象。因此说,江南湖底遗址只能是发生在比这更早的历史时期之中。

而春秋战国之前,吴地的传世文字极为稀少。故要从史载资料中去寻找,显然这种可能即使存在,但也不会是系统和全面的。因此,唯有从那时的历史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去发现与组合相关的信息或依据才是。

何处着手?从《史记·吴泰伯世家》篇中可知,今江南吴地在泰伯还未到来之前的这个历史年代,这儿还只是楚国的边界之地;或者说是楚、越两国的交界处。因此,司马迁在文中将这里称之为“荆蛮”。即边远的荒芜(不毛)之地。既是荒芜(不毛)之地,这应该是充分说明了这儿之前肯定不存在大规模的城池等“国”之形态格局的社会现象。而有组织、有规模地出现“国”之社会形态的,或者说这儿历史上进入了国家形式的历史时代,那唯有是在泰伯到来之时起。

这就是说,泰伯奔荆蛮,这就满足了两个先决条件中的一个。而另一个干旱的条件,是否也符合于泰伯到来之时呢?

要分析和了解那个历史时期的自然现象,认为这就必须要从以下这些文化层(遗址)和相关的历史资料中着手:

1、良渚文化,起迄于公元前3300——2200年。良渚文化在吴地这一区域内是属于达到了相当发达规模的早期文明。

2、马桥文化,是紧接着良渚文化,年代大致与中原的夏(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700年)和商(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100年)相当。

3、江阴花山遗址,归属马桥文化;其产生年代在马桥文化年代之中。

4、江阴佘城遗址,佘城遗址西距花山遗址200米;堆筑年代为花山晚期的中段,约相当于商代早中期,而毁于商代晚期。同属马桥文化。

5、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或公元前2650年;在全新世纪晚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于气候出现由热到冷,由湿到干的转变,从而造成了长江中游湖泊干涸,使这一文化层中的十六座城市全部消失而终止。

选取石家河文化,这是因长江中游气候与长江下游气候,它们相互间在一定程度上理应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关联和影响。为此,一起加以并联与分析。

6、史载资料:①“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管子·轻重篇》)。②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吕氏春秋·顺民》)。③“……三月,商王践天子之位,是岁大旱”(《通鉴前编》)。

7、现代资料:①“从公元前1100 年到公元前850 年的西周前期,我国气候在长达几百年的第一温暖期之后,进入了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 年1 期)。②“距今3000年左右,气候迅速转冷,称为新冰期。温度波动式下降,气候逐渐变冷变干。”徐国昌《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吴文化博览》2006年第9期)。

8、“宣王元年大旱,二年不雨,至六年乃雨”(《诗·大雅·云汉》)。宣王元年:即公元前843年。

为方便、直观地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或对照,故把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组合如下:

 

相关年代、文化层(遗址)、时间及干旱气候信息组合分析表

 

年代、文化层(遗址)、

时间、及

干旱信息

新石器时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公         元         

3300——2200

2070——1600

1600——1046

1046—771

0

9

8

7

6

5

4

3

2

1

0

9

8

7

6

5

4

3

2

1

0

9

8

7

良渚文化

3300——2200

 

 

 

 

石家河文化

 

2600—2200

 

 

 

 

马桥文化

 

2070        ——

  1030

花山遗址

 

 

 

 

佘城遗址

 

 

 

 

                 1200 

 

干旱信息时间

 

干旱

 

干旱

 

干旱

干旱

干旱

 

 

 

 

 

 

良渚文化是因在杭州东北约15公里的余杭良渚镇出土而得名。良渚文化是系发生海侵而消失。由其遗址地为今江南平原陆地,这显然与湖底遗址面貌完全不同。因此,湖底遗址肯定与良渚文化无关。

前面已经说了,石家河文化属长江中游文化。而放在这里一起研究的目的是想了解它的干旱因素对其下游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通过以上之排列,事实不难看出:良渚文化因海侵而突然终止之时,也是长江中游的严重干旱的发威时期;石家河文化因干旱而消失在公元前2200年时(表中标注为:干旱信息时间①)。干旱会因石家河文化的消失而终止吗?显然不会。也许正是这严重干旱的影响,下游的海侵形势得到了变化。因为,从夏朝之初(公元前2070年),下游的江阴花山先民居住地(遗址)出现了。这就充分说明了古人之前因海侵退出了的长江下游之地,此时又能回来了。但还只能是生活在相对较高的(花山)地点上。

但到了夏朝的晚期和商朝之交的公元前1600年时,下游的气候形势应该是又发生了改变。这可从古人在花山居住地(遗址)向低地佘城居住地(遗址)过渡中找到答案。古人为什么要从高一点的花山居住地(遗址)搬下来呢?其根源显然是水位在下降。水源为什么下降?这显然又是长江中游干旱因素的影响或造成的。这就与商朝初年天下大旱的史载相符合(表中标注为:干旱信息时间②)。

好像干旱的气候自商朝初起,其影子在(商朝)晚期的中段(公元前1100年前后)达到了极点。因干旱无水,佘城古人的生活当然继续不下去了。由此,佘城古人居住地(遗址)毁弃了(见表中标注的:干旱信息时间③)。或者说,马桥文化也至此(公元前1030左右)终止了。事实上,这也合符了竺可桢教授和徐国昌先生在他们文中所述的“公元前1100 年到公元前850 年的西周前期”,“气候逐渐变冷变干”的研究认识(这就是表中标注的:干旱信息时间④⑤);以及也基本与公元前843年的“宣王元年大旱的历史记载的时间相吻合(这就是表中标注的:干旱信息时间⑤)。

经过以上的广泛调查和研究,证据也越发显得清晰和明了起来了。最明显的就是江阴佘城(遗址)的毁弃之因。如果说佘城(遗址)的毁弃是又一次海侵而造成的。那么,这显然与竺可桢教授和徐国昌先生所研究认为的这一时段的寒冷和干旱气候结论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说,今江南湖底如此庞大和众多的、非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的遗址遗迹究竟是产生于何时?仍将是一个历史之谜。而又一次海侵的证据呢?显然没有。而没有证据的理由,事实是完全不应该被取信的。因此,以上研究认为的这个时期正是处在寒冷和极其干旱中的结论是正确!所以在此可以大言不惭地断言:永远无人能彻底否定佘城遗址的毁弃和马桥文化遗址的终止,这完全不是以上所指出的因寒冷和严重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结果。

那么,由于佘城遗址是因严重干旱缺水而毁弃,时间是处在商朝晚期的中段(约公元前1150年左右)。而泰伯奔荆蛮的时间,①可以这样来计算:即史料记载,吴国灭于公元前473年,吴国从泰伯到夫差,共计25位王,治国长达624年。这样就计算得到泰伯是在公元前1096年到达荆蛮。②有人在《中华五千年》吴文化——历史探源——吴文化与无锡历史初探(2008年1月15日)一文中说:泰伯“直抵太湖……梅里,安营扎寨,建城立国,时值殷朝第27代国君庚丁8年(公元前1212年左右)”。如依此来计算,那么,吴国历史的长度就应为740年,而不是625年了。③cctv-4,2010年8月9日晚《走偏中国》栏目《梅里探宗—上·泰伯奔吴》节目中说。泰伯卒于公元前1098年。又依据其他文章所说的泰伯亨年95岁,治国四十七、八年的说法来计算,即泰伯到达荆蛮的时间是为公元前1145年左右。至于泰伯究竟是那一年到达荆蛮,这里不作继续探讨。要说的是,以上得到了三个关于泰伯到荆蛮的数据。即:公元前1096年、公元前1212年、公元前1145年。而这里再将这三个数据与佘城遗址毁弃的时间来进行比照。显然发现,其中不论哪一个说的准确,其实都是处在佘城遗址因干旱无水而将毁或已毁的这一历史时间段。这也就是说,泰伯到达荆蛮之时,也就是今江南那时正值是处在最干旱之时。

由此可见,前设的那个干旱的先决条件也就完全符合于泰伯到达今江南的历史时间。即,以上两个假设的先决条件,事实都满足和符合于泰伯到达荆蛮(今江南)的历史时间。

纵观历史和依据以上一系列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据、与“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的千古历史传说出发,为此有坚定的理由认为,江南吴地如此庞大和众多的湖底文化遗址,毋庸置疑就是“泰伯时代”遗迹。

 

五、传说中的(弯曲)三央邑事实就是真正的吴文化源头——泰伯“自号句吴”之地

从“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这一千古历史传说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看,毋庸讳言,三央邑显然当仁不让就是史载的吴都姑苏城的前身。而吴都的前身,那当然就是泰伯所创建的句吴莫属了。

而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认为,历史上的某一个地方,如果它是古代某国的都城。那么,它就必须具备宫殿、衙门和宗庙之地(而顺便指出:以前参与吴都之争的一些地方,事实均没有见他们指出某某地点是宫、衙和宗庙地;但却不知为什么能在缺少这些必须的条件或理由下,都能说自己的地方曾是吴都?)。那么,淹于今太湖底的三央邑具备这些条件吗?告诉你,其实历史留给我们今天的信息,事实上还远不止这些。这儿非但有宫、衙和宗庙地,另外还有几个吴文化源头——句吴的又称。以下首先从传说中的三央(邑)这一称谓说起:

1、吴文化源头——句吴的又称……

⑴、句吴又称“三央”

司马迁在《史记·吴泰伯世家》篇之初说:“泰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由此认为:泰伯初到荆蛮时,显然是只能先按一个“家”,这就是先构建他的“自号句吴”之地;而不会和也不可能到处建城。只有在新“家”(句吴城)启用之后,然后才能慢慢地发展开来,并有了其他的城池。也只有这样,句吴才能从“独木”发展为“树林”;并就此才能顺理顺章地成为多处城池的中心。

也许,这就产生了以下的二个疑问。一是泰伯首先会选址在哪里构建他的发展之城?二是句吴作为中心之城的称谓会否发生变化或说产生新的称谓?

先说泰伯首先会选址在哪里构建他的发展之城的问题。一般来说,为便于管理,应该是就近原则。所以,从地缘上看,应是处在同一区域内的附近之城。故只要在句吴的附近寻找,即可知晓了。

在下面的(图⑿)《太湖底遗址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太湖底,其实是三个方位存在着古遗址。即长圻山旁边和东山、西山二地周边的湖底。详情还可见图⑴、图⑹、图⑺和遗址遗迹一览表。

图⑿、湖底遗址分布示意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如此看来,今太湖底的古遗址从总体情况看,共为三地。其中,句吴当是这三地的中心。这也就涉及到了句吴作为中心之城的称谓会否发生变化的第二个问题。深信,由古人用字简洁,即中心表示为“央”。因此,“三央”之称由此而来。

第二个认为:是与《吴越春秋》所载“故泰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句吴。”中的“外郭三百余里”之句相关。也许,这三地城池的外郭总长确实有三百余里。而句吴是这“三百余里城”的政治中心;从而简称为“三央”。显然,这也不无这种可能。

其次,这里继续谈一点对“……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句吴。”之句的研究认为。大家可从今太湖底遗址分布示意图(图⑿)中看到,传说中的三央邑事实就处于今东山和西山二地湖底遗址的西北隅。何为“隅”?其实只要查一下字典就可知道,“隅”字的本义就是指:“山、水弯曲边角处”。由此可见,三央邑事实就处在长圻山弯曲的边角处。这显然与《吴越春秋》所载的“故泰伯起城……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句吴。”完全相符合。因此说,记载中的“外郭三百余里”的城就是指长圻山、西山和东山三地湖底的遗址;句吴,也就是长圻山之南湖底弯曲的三央邑了。

第三个认为:古人对“三”这个字来说,认为它具有很特殊的意义。所谓“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 而泰伯是以北斗七星之相构建句吴,属人之道,所以当然为“次第重之其数三也”。又,老子《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显然,这里的“三”已是表示为多的意义。而对于句吴来说,它也是从一开始。逐步发展。首先是一个变成了三个,发展起来了。相信泰伯当时是一定希望吴地越来越壮大;像这个“三”一样能生出万象(更多个城池)来才是!这是冀希和寓意。而句吴作为吴的政治中心。因此,句吴在作为三个城池的中心时,理所当然地要被冠称为“三央”了。

也许有人认为,句吴地处长圻山之南。常规来说,山之南应称为阳。所以称“山阳”为合适。其实,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理由,但情况却不是这样。因为,随着“吴”的地域不断发展和扩大,句吴的政治中心的称谓也在继续演变。这就是下面所说的话题……

⑵、句吴从又称三央到再称吴央

大家可从前面例示的《江南11湖底遗址一览表》中看到,吴(国)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它的城池从最初的一个句吴,首先应是增添了西山和东山方位的二地而变成了三个;之后随区域的不断扩大而又在其他的地方(湖底)增添了很多个。显然在这样拥有很多个城池之后,句吴从原先的那个又称“三央”,此时显然已不适应实际情况了。而应该以新的称谓来取代那个“三央”了。那么,三央之后的称谓又该称名为什么呢?这当然是——“吴央”最为恰当不过了。因为顾名思义,吴央之称就是直接、明了地指为吴(国)的中央。当然,本就处在似北斗七星“勺口”帝王之位的这座山,也就得名或更名为“吴央山”。

诚然,吴央之称因随历史和当地自然环境的演变而今称“渔洋”。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历史的故地早已成了捕鱼之洋。而在吴语中,“吴央”和“渔洋”的发音其实是相同而不分的。总之,不论是古称“吴央”也好,还是后来因吴语的同音改为“渔洋”也好。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进一步证明了这里的三央(邑),事实就是泰伯所创建的句吴;是吴国最早的政治中心。

、句吴从又称三央到再称吴央还又称“具区”

说句吴其实还又称具区。这也许会让人感到诧异。因为,太湖的古称就是具区。具区怎么会与句吴联系在一起并划上了等号呢?其实,这就得从“具”和“区”的字义说起:

“具”字的基本字义为:器物、器具。

“区”,是多音字。它既读qū(区)也读作ōu(瓯)。以前(不知是何时起)人们将“具”和“区”连在一起念时,“区”字就念作ōu(瓯)。“区”(ōu)的基本字义为:小盆、杯(子)。作量名解。例,“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昭公三年》)。“四豆为区”。“具区”(太湖)之意即为:似盆似杯(盛水)的器物。如从表象来说,这一比喻事实也比较形象。

而知不知,今天的太湖在历史上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盛水之器物;它在历史的事实上还曾“盛”过城市。这有大量的湖底遗址为证!因此,正确地说,应该将盛水的“盛”字改为“藏”字。只有这样,不论它是“藏”着水,还是“藏”过城市。从道理上就都能说得过去。也就是说,研究认为:太湖的古称“具区”的“区”字,不应念作ōu(瓯);而应该念作qū(地区、区域的区qū)。因为它合乎了既能藏水、还藏过了城市的历史事实。

那么,将“区(qū)”字从“盛”的意义改变为“藏”的意义是否符合“区(qū)”这个文字本身的意义呢?其实,古字典中的答案本来就是这样的。

区,基本字义: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品在匚中。“品”表示许多物品。“匚”( fāng),盛物的器具。本义:收藏]。2、隐匿;藏匿。

《康熙字典》的字条中是作如下之解的:“《徐曰》凡言区者,皆有所藏也。《荀子·大略篇》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闲。《注》区,藏物处。《郭注》区区,小貌。《注》师古曰:区区,谓小也。《礼·乐志》河闲区区小国。又《集韵》音钩。同句。曲也。《韵会》句或作区”。

显然,一切变得非常的清楚和明白起来。“具区”的“区”字本就应该读作“区(qū)”。因为它还包含了隐匿;藏匿的意义;还包含了“小”意义;又再包含了(同)“句”、弯曲的意义。

因此,有坚定的理由认为,“具区”一名的真实含义就是指:“‘器具’(似盆低地)中藏匿的弯曲小(国)”。这不就是明明白白地在说(泰伯创建的)弯曲句吴小国就藏匿在这(当时)干渴无水的湖底低地吗?!

认为这就是句吴又称具区的理由。同时也是吴文化源头——句吴淹于太湖底的又一无以辩驳的历史明证!

所以,从“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的这一千古历史传说,到“吴央(渔洋)”和“具区”的这些称谓的由来,一是充分说明了“三央”、“吴央(渔洋)”和“具区”它们都是句吴的又称;其次,我们也从古人赋予的这些称谓中领悟到了他们的智慧和找到了吴国历史发展脉络的依据;第三,根据句吴和吴国初时众多遗址均建于今日湖底的历史现象,由此认为,处在今日平地及平地以上规模性的生产、生活古遗址遗迹,原则上都不是“泰伯时代”的历史遗存。因为这是受当时严重干旱的自然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否则,湖底也就不该出现这么多的历史遗址;也就更不应该出现“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的这一千古历史传说和这些句吴的又称。可见,这一切之事实显然是不容被否定的!

2、关于句吴的“宫”、“衙”和宗庙

句吴的“宫”、“衙”和宗庙在哪里?当然是应该处在句吴的遗址上。而句吴却沉睡在湖底,这还能说出个究竟吗?而情况事实也有例外。因为,对于句吴的“宫”、“衙”和宗庙的历史信息,今事实也能从淹于湖底的句吴旁边地名中找到其相关的历史信息和依据。现挖掘和揭示如下:

(1)句吴之“宫”(地、等)——黄渠

黄渠,今是一自然村落名称;地处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西部。其西南是渔洋山;西边紧挨太湖;湖底就是弯曲的句吴(三央)遗址。而黄渠所在的地理位置,则是处在湖底句吴(三央)遗址的“勺口”帝王位的东岸陆平地上。

那为什么说句吴“宫”的名称是黄渠呢?同时,它又为什么没淹于湖底而处在陆岸平地上呢?

1)、相传,泰伯是高寿之人;有说活到九十多岁。

而黄渠称谓中的“黄”字,在古文字字义的条目中,就有注解指为老人。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如《康熙字典》“黄”字的字条注解中亦有:“老人曰黄发。《礼·曲礼》君子式黄发。《疏》人初老则发白,太老则发黄。《尔雅·释诂》黄发齯齿鲐背耈老,寿也。《疏》寿考之通称。”之解。

其次,黄渠称谓中的“渠”字。在这里是指:大、首领。如渠首、渠魁、渠酋。

2)、大家知道,泰伯既是高寿之人;又是大首领(渠首)。为此研究认为,黄渠之称,事实就是指泰伯;或者正确地说,是指泰伯和泰伯居住的地方。这样就可理解了,泰伯居住的地方,这当然毫无疑问就是“宫殿”所在的地方了。

所以说,黄渠亦是句吴的宫殿之地的名称。

当指说黄渠是句吴宫殿之地的名称时。显然有人会说:既当时句吴是构建在干枯的湖底,那么句吴的宫殿也就应该处在当时干枯的湖底才对;它理不应该跑到今日的陆平地上来。

其实此话是对的。而研究认为:原因是出在后来句吴被淹时。当句吴即将被淹时,显然,居住在宫殿里的人就必须向高地上撤退或转移。转移到那里去?事实表明,句吴被淹时的首领,他就选址在了今日黄渠的这块高地上;而且,称谓仍旧沿用原称——黄渠。所以,句吴时期宫殿的名称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说黄渠是句吴时期的宫殿名称时,事实上还另有一个研究认为。即今日黄渠,还完全有可能是泰伯逝世后的安葬之地。因《吴越春秋》载“泰伯卒,葬梅里平墟”。

大家习惯上都知道,梅里(藩篱、番丽)是句吴的又称。其实不然。它而是句吴淹后的吴都之称;这在事实上就不为人知了。

梅里(藩篱、番丽)是处在被淹句吴旁边的高地上。今日黄渠就是梅里(藩篱、番丽)的一个具体地方。因下一章节将有具体的阐述,所以理由不在此展开。而这里是先探讨平墟是否有可能就是黄渠的问题。

既泰伯卒后葬梅里平墟。显然这个平墟和黄渠的名称本身就存在差别。按理应是不该放到一起的。但是,具体的事情要做具体的分析。以平墟来说,它具体在哪里?其实,这从来就没人能说清楚。所以,我们要“顺藤摸瓜”,从平墟两字的字义着手,顺着它的线索来寻找它的答案。为此,首先来了解一下“平”和“墟”两字的相关字义与解释。

“平”字条目的基本字义之一是指: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在《康熙字典》中也注解有:《广韵》平,正也。《增韵》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所以这就引申出了:平地;平原;平面等等。

“墟”字条目的基本字义之一有:丘墟(a.废墟,荒地;b.坟墓)。也指土丘。详细字义中表述为:本作“虚”。形声。从土,虚声。本义:大土山。如:墟土(丘陵之地);墟垒(犹堡垒)。在《康熙字典》中也有注解为:《说文》大丘也。

当了解了“平”和“墟”两字的相关字义与解释后,显然,也就明白了泰伯葬平墟两字的真实所指。即泰伯所葬的地方是一处地形平坦的土丘。

为此,这里要讨论这个土丘应该会在什么地方。同时,在讨论之先,我们也应该或必须站在古人观察的角度来对待才是。只有这样,才能还其本来之面貌与本质。所以,这个平墟(土丘),应是从处在今日湖底的句吴(三央)遗址的角度来观察;这样才符合当时历史的真实情况。

而今日的黄渠,如从当时处在干枯湖底的历史角度看,事实这一地方就是一个平坦的土丘。再者,这个平墟(平坦的土丘)地望也绝对的好。它就处在北斗七星之相“勺口”的帝王之位的范围东侧。这在那个崇尚身份、等级、地位的历史年代里,显然,这与泰伯是大首领(王)的地位完全相吻合。再则,从人性的角度说,泰伯生前自己也会选址在此;因为他(泰伯)要继续守望着这曾为之付出、为之骄傲和心爱的“自号句吴”之地。如果说,泰伯身后不选址于此,那还有什么地方的平墟合适于泰伯安葬呢?应该说是再以找不到比这更合适的地方了。所以说,有绝对理由认为,“泰伯卒,葬梅里平墟”的平墟,就应该是这后来继续沿称的黄渠。因为,黄渠之称,本身就完整地包括了泰伯自身、他的住所(宫)和他身后的归宿(坟墓)之全部。

从句吴被淹,到梅里(藩篱、番丽)的诞生。黄渠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它见证和承载了太多。所以,黄渠在吴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被遗忘和抹去的。也正是它曾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以它才是我们江南吴地的真正第一村!为此,我们应该为了这一段历史,必须去大力地挖掘和弘扬它才是!并让它为今天的社会历史文化建设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⑵、句吴之“衙”(地)——舍断(吴语今为:沙潭)

舍断(吴语今为:沙潭),它地处黄渠的北端几百米范围内和被淹句吴的东边高地上。研究认为,它和黄渠一样,也是句吴被淹时搬移而来。

那为什么说,舍断(吴语今为:沙潭)是句吴时期的“衙”地呢?其实,这是它与句吴和句吴的“宫”和宗庙(颡园)的地理位置关系及它本身的名称所决定的。

关于它今天书写为“沙潭”。其实这里的当地,并没有积聚沙子的潭或坑。而真正的原因是:在吴语的当地语系发音中,“舍断”和“沙潭”是同声同音。因此,随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的忘却,久而久之,原先的“舍断”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就演变成了“沙潭”二字。

应该说,在泰伯的句吴时期,衙的形式应该已经存在。因为首领们也得决定一些大事,处理一些问题,开个会,碰个头等等。而做这些事情或办这些公务,显然是不可能站在太阳底下日晒雨淋的。这总得有个地方才是。所以,这就要有所房子。而这房子,在那个古代,是被称之为“舍”的。此之认为,这可从“舍”字的基本字义中来得知:

舍,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在《康熙字典》的字条中有如下之解释:《说文》市居曰舍。《周礼·天官·宫正》以时此宫中之官府。《前汉·高祖纪》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注》师古曰:舍,息也,于殿中休息也。

可见,舍字用在那时,这是合理与恰当的。

以上说了,首领们开会、处理问题,这最后就总得有个说法才是。所以,称谓中就有了“断”字。这里,同样来了解一下“断”字的字义:

断,其基本字义为:判定,决定,裁决。

在《康熙字典》的断字字条中就有解释为:决也。《易·系辞》以断天下之疑。《疏》决断天下之疑。《周礼·地官·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敎,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取而断之。

由此可见,舍断(吴语今为:沙潭)之称为那个历史时期的“衙”的所在地,这显然是有其完全可信之根据与理由的。

⑶、句吴之宗庙(地)——颡园(今为:桑园)

颡园(今书写为桑园),地处黄渠和舍断(沙潭)的偏东的北端。偏东的原因是因这里一座山的凸出关系而不能处在同一直线上。与舍断(沙潭)的距离大概有一公里左右。而在这座山的西边,就是被淹的句吴(三央)遗址。

那为什么说颡园(桑园)就是句吴时期的宗庙之地呢?其实这答案与舍断(沙潭)为何是“衙”的关系一样。这是它与句吴和句吴的“宫”和衙(舍断)的地理位置关系及它本身的名称所决定的。应该说,这里最早时是句吴时期吴(国)宗庙的墓地。所以,这儿及附近在历史上就有许多的古坟墓。而宗庙正式按在这里,认为是在句吴被淹之时。

那又为什么句吴时期的宗庙墓地被称之为颡园呢?真正的原因,也许因无记载而无从查考。但我们现在可以从“颡”字的本意找到其答案。

颡,其基本字义是指:额头(脑门儿)。在古代有一种跪拜礼,就是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此礼是在居丧、请罪等时行之。称:稽颡。这在《康熙字典》颡字的字条中有以下之解:《仪礼·士丧礼》主人哭拜稽颡。《注》头触地无容。

可见,宗庙之地,首选此字命之。显然并无不当。

而“园”字字条的基本字义中就有:旧指历代帝王以及亲王、妃嫔、公主之墓。也称: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园陵(帝王的墓地、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例:《康熙字典》园字的字条下就有“历代帝王陵寝曰园。”的注解。

因此,根据以上相关的字义解释和实际历史环境认为:颡园(今为:桑园)就是当时句吴的宗庙之地。

 

从以上所述的具区,到传说中的三央、又到吴央(渔洋)这些又称,再到句吴之“宫”黄渠、“衙”舍断(沙潭)和宗庙地颡园(桑园)。这一切,会有这么多的巧合和偶然吗?显然完全不是!它而是句吴之地难以磨灭的真实历史印记和事实!

 

六、“沉没三央邑”和吴地湖泊重又形成的时间为公元前643年左右

传说中的三央邑淹于今苏州太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西侧的太湖水底,这已是任何人和任何雄辩与理由都否定不了的不争历史事实!

而三央邑淹于何时?这实际是关系到今江南湖泊重又形成于何时的历史大问题。而弄清这一历史的时间问题,这对研究吴国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为,它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今江南吴地的古代历史气候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吴国古人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象。第三,其中实际也隐藏了吴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线索。因此,必须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还吴国历史本来的真实面貌。

这项工作,迄今为止是没有现成的史料可去参照的。而况,这样的史料也许实在难以查找……但如无佐证史料,显然,所述观点也将难以为人所接受。

如说三央邑淹没的时间是前面第四章节中已述的:竺可桢教授在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 年1 期)中表述的:“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的下限年代为(西周前期)公元前850 年?但徐国昌先生在他的《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吴文化博览》2006年第9期)中所述的“距今3000年左右,气候迅速转冷,称为新冰期。温度波动式下降,气候逐渐变冷变干。”后而给出的终止年限却为距今900年。显然二者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太悬殊了。但原因也许是各人依据的标准和认识观点存在差异所致。而根据“宣王元年(公元前843年)大旱”历史的记载观察,应该是寒冷干旱的气候还要继续和后延。那么究竟该延后到何时?且是在正常和合理的范围之内呢?可喜的是,在史料竟然中发现了一则关于鲁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43年)的气候记载……

其次,结合以上的讨论,亦对《史记·吴泰伯世家》篇的“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泰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之句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并对此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

因此,根据上述资料研究认为,今江南吴地众多湖泊应是重又形成于公元前643年左右的时间范围;而由这些湖泊的重又形成,那么,句吴等众多湖底遗址必然同时被淹无疑。

⑴  、《国语·展禽论祀爰居》篇中的气候记载和对当时吴国的自然环境分析

《国语·展禽论祀爰居》篇记载了距今2600多年前的一只海鸟“爰居”停留在鲁国国都的东门外整整两天所引发的事情。当时鲁国的国卿臧文仲让都城的百姓去祭祀这只海鸟,但却随即就遭到了鲁国大夫展禽(柳下惠)的严厉批评……

虽这篇史料的主体,主要是鲁国大夫展禽(柳下惠)阐述了周礼的祭祀条件、要求、礼仪和政治的关系。但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文章在结尾处记述了当年的自然气候情况。虽短短的九个字,却还与常年气候情况进行了比较。——“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一年,海上多次发生了大风暴,而冬天是比常年温暖。

这则史料,虽不是吴国的气候记载。但从古代吴国与鲁国相邻,两地直线距离在气象关系上也许差距不会太大的情况来分析,这应该是研究当时吴国自然气候情况的首选参考与比照资料。因此其作用和价值极其重大和不允否定。

以现在的气候特征来看,太湖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5℃,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而山东半岛的鲁地,亦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2.8℃——1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800毫米——900毫米左右。显然,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为此相信,古代的气候差异也应该在此范围值内。

文章中的“是岁也,海多大风”之句。这应该是充分说明了以前年度的鲁国人,他们从没有经历过从海上刮来的如此之多的大暴风。他们所谓的大暴风,以今天的说法,应该就是台风或强台风吧?!

这就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海上刮来的大风暴(台风),以前到底在鲁国出现过吗?

如出现过,那么,一只海鸟的出现,理应是可以接受的。

而这只海鸟爰居,当时为什么会引起鲁国人的惊恐和不安呢?这种反常态的人性行为,显然是只能证明了太多的鲁国人对大海的陌生。也就是说,大海在当时鲁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自然现象。而因海鸟来了,这也清楚地说明了,大海也应该是从一个遥远的地方回归到了人们的“眼前”。所以会这么恐慌。而且,其中还包括了应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鲁国的国卿。这就是在证明说,鲁国之前没有出现过海上刮来的大风暴(台风)。

当然,没有出现过的原因也许还可能是台风的路径不对。所以鲁国人就从来就没有感觉到台风的存在。但仔细想来,这至少是不应该的吧。因为,如果台风真的没到过鲁国,那鲁国人至少也应该是听说过。而如果说鲁国在以前年度中台风确实没有刮过来;也从没有听说过。那么,可解释的唯有是大海在遥远的地方,所以暴风它过不来。

此外,再有的就是常年寒冷。因为现在的冬天和春天也不发生台风。但这常年寒冷的情况,可能吗?好像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在解释上也存在问题。

当然,对于大海在哪里,这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所以留待以后而这里不再继续探讨。

关于“冬暖”之句。这应该是充分说明了以前年度的鲁国,冬天的气温一直是非常寒冷。这符合前面已述的徐国昌先生在他文章中的研究认为。但这也与竺可桢教授在他文章中阐述的气候改变于公元前800年的观点存在着160年左右的时间差距。研究认为,这当然应以历史记载为准。因为这份历史记载是非常之真实和客观;并且是一份正史。

对于这一年的鲁国,由于台风的到来和冬天变暖。其实是可以理解为:这一年起,鲁国已从原来的寒冷干旱干燥的气候转变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所谓温暖湿润的气候,这也应该是间接地说明了雨水从此变得丰沛起来了。

那雨水变得丰沛起来的结果又将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所以,这里要从当时鲁国发生的气候转变现象,来讨论当时的吴国由此而会产生怎样的现实情况与结果?

根据鲁国和吴国二地气候特征基本相同的特点来说,以前时期的吴国,情况应该是与鲁国的情况基本相同。是同样处在相对寒冷和干旱的气候环境中。所以,当时的吴地人民为最大限度地获得水源,是只能生产、生活于当时干枯的湖底低地。因此才会出现了这么多的湖底遗址。

而这一年,鲁国发生了多次大风暴。气候从此变得温暖湿润起来。根据我们现在发生台风的季节和情况来看,台风在太平洋生成后,如要到达山东半岛。那么,其路径必然是北上;这才能够到达。众所周知,台风到来的同时,也一定会是夹带着大量的雨水。且台风在上海登陆的机率一般不多,而大多是从浙江沿海登陆。由此,只要是北上,显然太湖地区一定是其必经之路。为此,暴雨、海潮事实是都能给太湖流域的吴地带来丰沛的水量。而这些雨水,它首先会流到哪里去?当然是低地与湖泊。如果是潮水一起来呢?这就是所谓的风(大风)、暴(暴雨)、潮(潮水)三碰头。显然这会给太湖地区带来极大的危害或灾难。湖泊当然得都给灌满了!由此而可想而知,当年的吴国,一定是灾难连连且又深重……

因此说,这一史料之记载,对研究吴国当时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现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能从中发现,江南吴地的众多原先干枯的湖泊,也必然会在这一年的大风暴(台风或强台风)的洗礼下,得以重生!所以,依据这一历史记载,完全有理由认为,江南吴地的众多湖泊应该是重新形成于这一年的时间范围。

依据展禽(柳下惠)年表,经查得知,《展禽论祀爰居》的事件是发生在鲁僖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643年。

以上之认为,其实也可从“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的现象中加以佐证。

、“吴始益大”是建立在由寒冷干旱的荆蛮,过渡到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的根本性改变的基础之上的

有资料说,吴王寿梦生于周襄王三十二年,即公元前620年。寿梦元年即称王之年,为公元前585年。

从泰伯建立吴地,到寿梦之间。这几百年的时间,吴地为什么得不到兴盛?是寿梦之前的这些首领(吴王)无德无能?

还又,司马迁为什么要在他的《史记·吴泰伯世家》中将吴地称荆蛮而不称之为江南?

以上这些问题,事实上是从来没有人作过正式和正确的回答。

这一切之谜底,其实,以上所述则已全部揭开。

先述称荆蛮的问题。荆蛮、夷蛮这些名称,当时就是专指边远、荒芜(不毛)的贫瘠之地。且司马迁他生前是曾到过吴地并知吴地是水乡泽国的。但事实表明,他当时应该是不知道历史上的这里曾是严重干旱到湖泊都干枯了,且泰伯就是将句吴建在干枯的湖床上。猜想因是洋洋的湖水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他不知道历史的真相。如果他知道了,那么,一定是吴都之谜就早已不复存在了!所以说,他将江南吴地称荆蛮,这应该是他忠实历史记载难能可贵的结果。

而吴王寿梦之前的吴地为什么得不到兴盛?大量的事实证据已充分表明,之前是因寒冷、严重干旱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彻底制约了吴国国力的增强与发展。

直到公元前643年,海上的大风暴(台风)回归了,并带来了温暖湿润的气流。也许海岸线也回归了。也许原先断流的长江也随气候的改变而复流了。由此可以想见,毫不留情的暴风夹带着大量雨水,与海潮一起交汇、积聚或作用。从而使得本来所称的荆蛮吴地的湖泊重又形成了。这就使得本来处在干枯湖底低地上的句吴和所有低地上的吴地人民的家园遭到了被淹的灭顶之灾;并永远地沉没在了湖底。从此,荆蛮不再,继而代之的就是江南泽国或称江南水乡。

研究认为:当时句吴和众多吴地城池被淹之初,雨水的到来和增多,这就使得原本干枯的湖底开始了积水到成涝灾。为此,当时的吴地人民曾开展了史无前例、声势浩大和艰苦卓越排涝工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并还在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吴淞江与望虞河!也许,这就是中华史上继大禹治水后的最早和最长的人工河道工程!

但是,事物也有它的正反两个方面;坏事有时候也会转化为好事。当时吴国情况就是这样。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吴国彻底走出了寒冷和干旱恶劣的自然环境;可耕土地面积呈现了几何级的增长。

从公元前643年到寿梦元年的公元前585年。之间跨过了57个年头。可以想象,吴国在可耕土地面积几何级的增长前提下,又是相对的温暖与风调雨顺。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发展。首先,食物更变得丰富多样和充足;因物资不再匮乏并变得充盈;因此人口也必然会大幅度地增加。其国力较以前,显然会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由此可见,吴国的兴盛,关键在于坚实基础的确立。而以上所述,这就是前提条件。因此有完整和充分的理由认为:“吴始益大”,关键是建立在当时吴地的自然环境的根本性改变,即由寒冷干旱的荆蛮,过渡到了温暖湿润与风调雨顺的江南水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至寿梦继位,有能力称王!从此吴国真正地屹立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历史上的吴国也就书写起了新的篇章……

所以,根据以上所述的“展禽论祀爰居”之年的“海多大风”现象,到“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的基础条件;和竺可桢教授、徐国昌先生对古代气候的研究认识;及“宣王元年(公元前843年)大旱” 的历史记载等一系列证据的研究分析与判断。认为,句吴及吴地原先处在干枯湖底低地的众多城址淹于(鲁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43年左右,这也是今江南湖泊重又形成的年代;是恰当的、是合乎当时社会之发展规律的。且再也没有比这更为恰当和合适的时间和理由。

其次,“太伯时代”的这庞大的湖底遗址现象。以今天的审视行为来说,是完全可堪称为不折不扣的“湖底文化”历史时代。

 

七、番丽(又称:藩篱、梅里)之称事实是句吴淹后附丽于旁的“居丧”和丽马一圉式的第二吴都确凿之地;又因当时吴都的南宫在塘这个地方,因此今穹窿香山古称南宫塘

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而至今在太湖底仍保存着几千年的句吴遗址。这简直是太神奇了!感叹之余,也不免对大自然产生了更大的敬畏。

太湖底句吴遗址的真实重现,这也彻底终结了关于吴都所在它地的一切不实之词。因此,吴都之争,争而无用。

当“消失”的句吴重现后,事实是新的历史问题同时又产生了。这就是句吴被淹之时(公元前643年左右)起到史载的吴都姑苏城公元前514年建成之间,这中间竟然还存在着五十多年的历史时间。那时的吴国有吴都吗?答案,显然是应该有。但它又在哪里?所见的历史记载却还是没有告诉我们。

当然,前文中已经说过,句吴淹后,它的“宫”黄渠、“衙”舍断(今称:沙潭)和宗庙颡园(今称:桑园)之地迁在了就近的高地上。那么,这里应该是第二个吴都吧?

但研究认为,黄渠、舍断(今称:沙潭)和颡园(今称:桑园)它们还只是句吴到第二吴都之间的过渡之地;而真正的第二吴都之地则是今日之穹窿香山之南的地区;第二吴都的宫殿所在地就是今日的塘村(东村)。其次,这里的宫殿遗址的台基至今仍清晰可辨。这里还保存着当年(第二吴都)“衙”(诰街戴)和宗庙上梅园、下梅园的历史地名。说到这宗庙之地名为何分上、下二个?其实这就是史载中吴都又称梅里的由来之密切相关的问题……

另外,为什么穹窿香山至今仍保存着那个历史年代的众多历史遗迹和历史地名?其实这一切都是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一段历史年代这里跌宕起伏的故事……

⑴  、史载吴都又称藩篱、梅里、番丽背后所表达的真实历史信息

当了解了句吴淹于湖底的情况后,问题就是句吴又称藩篱、梅里、番丽;还是指第二吴都又称藩篱、梅里、番丽?

要弄清楚以上之问题,这首先要分析这些又称的真实含义。

①  、吴都为什么会又称藩篱呢?

藩篱一词,显然就是指篱笆墙。而把吴都比喻为篱笆墙,这初看起来,事实会使人摸不着头脑。但当了解了句吴原来是淹于水底后。这就可以想见,当句吴初淹时或前,当时的吴地首领(吴王)必然会为躲避水患而将他的“宫殿”等搬移至附近的高地上。大概正是如此之状,所以才会把自己比喻为躲避在篱笆墙上一般;故称吴都为藩篱。

为此认为,这就是把吴都比喻为藩篱的由来。同时,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这里所指的吴都仍是句吴。

但从进一步的意义上来说,被指为篱笆墙的高地,显然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句吴原地;它而是属于句吴淹后的“继都”,或说是第二吴都的范畴之地。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它已是指第二吴都。

而正确地说,藩篱之称,它是因句吴被淹而借称;但从后来的发展实际情况看,它显然是已属于第二吴都的范畴。归前归后,这实际是应该怎样来看待句吴淹后的吴都的问题了。

②  、那么,吴都为什么又称梅里呢?

在解释梅里之称的“梅”字之前,这里要事先指出,在被淹句吴的东北部,也就是颡园的稍北的地方,存在着一个称之为上梅园、另一个称之为下梅园的地方。研究认为,这二个梅园,其实它们是一个组合;而绝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看待和进行研究。因为这二个梅园,就表示了两个“梅”字。在古文字字典“梅”字的字条中,其中的(古)含义就是表示为: “梅梅瞿瞿”。何为“梅梅瞿瞿”?其意就是指:居丧不审视貌。居丧一词,大家了解;而“不审视貌”就是指居丧期间,要显得悲哀的样子,当见到他人时,要低着头看,不能作正视。由以上之原因而研究认为,这里的上、下梅园,它就是在继句吴宗庙地迁到了颡园之后,当时的吴国首领(吴王)为对淹没的吴都句吴似逝去的先人一般对待而进行守丧所建的,属于继都(第二吴都)的宗庙之地。当了解了此情况之后,这里也许不用解释就已明白了梅里之称的这个“梅”字的真正含义,它即是指:梅梅瞿瞿;居丧不审视貌。

梅里称谓中的“里”字,它在古文字字典字条中的古字义就是指:忧愁忧思。

当知晓了吴都缘何称梅里的“梅”和“里”两字的古字义后,那么也就应该知道,吴都称梅里的真实之意是表示为:这是一处居丧的忧愁忧思之地。

这也就是说,今香山的上梅园和下梅园村名的由来,就因这里是吴国第二吴都的宗庙之地之缘故。而吴都又称梅里的缘由,其实就是指第二吴都本就处在这居丧的忧愁忧思之地(宗庙地)的缘由。

当了解了以上之情况后,所以说,梅里之称,绝非是有文章所说的,“句吴是建于一片梅花盛开的地方。因此它又称梅里”。其实,在泰伯的那个连湖泊都干枯的年代,说当年的高地上(今日的平陆之地)能出现一片梅花盛开的地方,那泰伯还有必要建句吴于干枯的湖底低地吗?!甚至于还有说“伯渎河是当年泰伯为引水……而开凿的”;这显然是更不可能的事了。因为当时没有太湖,只是一处干枯的低地,是完全无水可引!所以,相信就是一个极其愚蠢的人,事实上也不可能去做这种引不了水而还去开河的傻事。而伯渎河是肯定存在的,但那只能是后来在湖泊形成之后,后人为引水而开的事了。由此可知,伯渎河肯定是与泰伯完全无关。当然,发生以上这些错误的认为,原因是由于人们以前完全不了解历史的真相而造成的。所以,应该是不知者无罪!

③  、吴都为什么还又称番丽呢?

番丽之称的“番”字,它在这里的字义解释就是:替代,更替,轮流的意思。

番丽之称的“丽”字,它在这里的字义解释就是:成双,成对。附着,依附的意思。

从这二字的字义解释中就不免要问?吴都要去“替代”或“更替”谁?为什么要“轮流”?与谁“轮流”?它又为什么要“成双,成对”?与谁去“成双,成对”?去“附着”谁?去“依附”谁?

显然,结论很清楚。因为,这个吴都,它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都了。原来的那个吴都(句吴)已经淹在了水底下了。而这(第二)个吴都的无奈诞生,它是肩负着“替代,更替”已经淹在水底下的原来的那个吴都句吴。因此,这(第二)个吴都和原来的那个吴都句吴,由于一个是淹于水底下,另一个是紧紧地依附在旁边的高地上。它们似一对,也似一双。也好似丽马一圉。在这里,句吴与番丽的前后关系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已经是指出得淋漓尽致和或说极其明了与清晰。

同时,从中应该看到,成双或成对的话语,是吴国自己当时就已明确指出的;这也就是表示为:番丽是更替或称替代句吴的第二个吴都。因此说,提出这第二吴都说法,是吴国自己当时所说;这且是在史载中清楚表明的。而非是笔者所杜撰。这就是第二吴都番丽之称的由来。

通过对以上藩篱、梅里、番丽三个称谓的解读,我们即了解和明白了以下几点:

①  为避水患,所以吴都(句吴的宫、衙、宗庙等)转移附丽上了高地;因此,此时的吴都被比喻为“藩篱”。

②  因大水吞噬了句吴,新的吴都无奈而催生且附丽在句吴旁的高地上;同时为守丧之地;因此,此时的吴都被称作为“梅里”。

③  应该是居丧期结束,这新生的吴都已走出了悲伤的阴影;并期待自己会有更好地发展。所以,此时的新吴都或说是第二吴都被称作为“番丽”。

总之,原来这藩篱、梅里、番丽三个称谓的真实之意为——这第二吴都是紧紧相连或似附丽在句吴旁篱笆墙一般的高地上、同时也是处在宗庙地居丧和忧愁忧思的、且是替代了句吴之地的地方。

⑵  吴王南宫和这里众多历史地名与遗迹在诉说、在呐喊

从以上所述中可见,第二吴都它是由都名,即:番丽、梅里、藩篱;具体的地域范围,即:穹窿香山之南的地域;吴王的宫殿,即:南宫(或称:南宫塘);和衙、宗庙地等组成。

面积,它东自太湖的出口之地起,北沿穹窿山自东向西至山尾;然后南折至渔洋山;再从渔洋山向东至太湖的出口回到穹窿山的东端。它的基本形状,似一不规则的三角形。其平陆的面积,至少与被淹句吴相当,甚或要大。

屏障,它北面和西面基本是以山体为天然屏障;而南边是以太湖水为阻挡。因此,从地理自然环境来看,显然是一个独立和相对封闭的地方。而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这儿显然是一处可守可防的理想之地。

还有,从这一区域内的那个历史年代的地名和遗迹分析,这儿的功能设施应是一应俱全。所以,完全没有证据或理由怀疑它说是只有宫殿而无城的地方。

为了对这吴国的第二之都有一个基本了解。所以,以下首先从吴王的宫殿南宫(塘)说起:

①  关于吴王宫殿南宫(塘)和其史料依据等

上面已提及了先前的吴王宫殿黄渠。既已有宫殿黄渠,而吴王为什么要将黄渠放弃,而另行建南宫(塘)呢?

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当时的大水在继续上涨的结果所造成的。这可从当地同一时期的历史地名“东渚”这一称谓中找到当时大水危害程度的线索。这一地名中的“东”字,显然是一方位词;而“渚”字,它在此的字义是指:水中的小块陆地或小洲。由此可见,当时水患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即今日稍低的平陆陆地,一般都被水淹了。因当时的吴王肯定不知道大水会涨到什么程度。又因黄渠的地势不高,同样面临被淹或已接近被淹的危险。为防不测,所以,当时的吴王不得已而被迫放弃黄渠。

显然,新的宫址,一定是会选在较高的地方,并还要留有可继续撤退转移的余地。应是本着这样的主导思想,所以吴王就选址在了今日穹窿山主峰下稍偏东的一片当地最好最理想的高地上。这一高地,原来应该是没有地名的。由于吴王在这里筑土挡水(建宫殿);而古人视“筑土挡水”就称为“塘”。所以,这里从此被称名为“塘”。

也许是与此同时,吴王为留有可继续撤退转移的余地。所以,又在山上的北端找了一处理想的合适之地建造了另一处宫殿。当然,这山上的宫殿是作为继续撤退转移所用;因此只能称之为行宫。

这样一来,就有了山上和山下二处宫殿。从自然环境或说地理方位二相对照看,山上的宫殿是处在北边;而山下的宫殿是处在南边。因此,处在山下的宫殿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之为“南宫”。又因,这南宫的所在地已称之为“塘”;所以,这南宫也被又称为:南宫塘。

认为,以上就是吴都南宫或南宫塘称谓的由来。

因此说,吴王南宫的整个范围,就是今日的苏州吴中区穹窿香山的塘村;而塘村在历史上,它是由东村和西村二部分组成。原因,就是西村是当时吴王宫殿的附属部分;当时也许是安全因素的考虑,所以中间留有着一定的间距。具体地说,当时吴王宫殿所在的位置,就是今塘村的东村。

图⒀、历史上的吴王南宫宫址范围图

沉没三央邑 <wbr> <wbr>显起姑苏城

吴王南宫宫址基本是坐北朝南。图中蓝色线条框中的部分,原是有矮垣痕迹的。蓝色框的东西平均长度大约为:215米;蓝色框的南北平均宽度大约为:75米;蓝色框部分的总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左右。蓝色框后面的黄色框部分,虽未见有建筑的痕迹,但因这儿已属于山坡边缘而地势普遍较高;因此也不能排除早先存在宫殿建筑的可能。

这当年吴王南宫(即今塘村东村)的情况,虽已经过了2600多年的岁月洗礼,其台基外围的石垣基础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不多;而今情况则更不明了。但高低错落的台基应该说一定不会全部破坏。而始终最令人高兴的是,这儿村中间的一所住宅仍基本保存了当年吴国宫殿诸侯王特有象征的七级台阶的痕迹。

事实上,说吴都南宫或南宫塘处在今穹窿香山之南,实也是有史料依据的。在今《苏州地方志--史志资料选辑》中,吴奈夫先生在2007年3月著有《南宫考辨》一文。其中就指出:“胥口以西、太湖东岸,历史上以‘南宫乡’命名,可以作为文献记载的佐证。根据历代志书记载,自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开始(宋以前缺载),历元明清900余年间,胥口以西始终称为南宫乡。”在 “到了民国元年(1912年)11月,实行‘市乡制’,南宫乡才改称香山乡”。所以,从历史上这里曾被称之为南宫乡可见,必然是这里应该先有了南宫的名称,然后在某个年代设立行政机构“乡”时,这儿才被冠名为南宫乡。那么,这也就清楚地说明了,吴都南宫在此是有史料依据而不必怀疑。

另外,据传专诸、要离死后,吴王阖闾将他两人分别安葬在宫殿之旁。而这儿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在这东村的西村口,确实有两座气势耀眼而又使人感到心存畏惧的古墓。为此有理由认为,这两座古墓说不准就是专诸和要离之墓。

而在吴王南宫西侧的附属之地,由二个地名要先一说。

一个称名为“稻斠斛斗”

这个名称中的“斛”和“斗”,一般人都知道,这是古时称量食物的容器。“斠”,实际就是刮平斛和斗的似直尺的工具。

在吴王时代,吴地的粮食是以种植稻子为主。

所谓“稻斠斛斗”,就是指:这里是吴王收储稻谷粮食的地方。

另一个名称是“札家苑”

常理上来说,既有札家苑,那当然得先有札家才是。札家在哪里?这就是塘村的西村。

众所周知,在古代,家这个词,不是任何人可以使用的。它必须是大夫以上的显贵之人的住地,这才可以称之为家。那么札家的这个“札”是指谁呢?当然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

那季札为何可居住在吴王宫殿的旁边呢?这就是涉及了史载的当时吴王寿梦生前有意传位于季札之事。但季札不受。因此寿梦立嘱一定要将王位传至季札。季札的兄长们答应并遵守了诺言。由此可知,不论季札的那一位兄长当吴王,季札事实上都是始终处在王储的地位;即预备着的吴王。也许,季札住在这宫殿旁,这是吴王寿梦生前就决定和安排的;在后来的其他兄长为王时,仍一如既往。

所以认为,札家(“苑”字是指植树的花圃及饲养禽兽的地方)当然就是指季札的住地了。

这里还得说说穹窿香山称谓的由来

前面已说了吴王在这里的山下和山上都建了宫殿。也正是山上建有宫殿,古人云:“屋在垣上,穹窿然也”。因此,“穹窿山”从而得名。

后又因吴王阖闾从这儿迁都“姑苏城”,穹窿山则成了吴王家乡的象征之山。因此,穹窿山也就又称为“乡山”。

再后来,当然,这是后话。又因此山香火旺盛。“乡山”从而又演变改称为了“香山”。

其实,香山之称并非是限称于此山;它而是同指穹窿山以南的整个地域。

第二吴都“衙”的地名——“诰街·戴”

当看到这一地名时,有人一定会很纳闷。为什么这个名称中间会出现一个间隔号?这是地名吗?因为地名中从来就没有这种现象。是的,这个地名确实有点特别。

所谓“诰街”,这容易认识和理解。就是当年吴王向他的臣民发布政令的地方。

而后面的这个“戴”字,研究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后附加的字。所以,这里在解释前,权先在它们中间添了一个间隔号。目的是为了便于解释和便于大家理解。

“戴”字,在这儿的真实古文字的原意是指“值班”或“值日”。

那为什么这两组词会连到了一起而称“诰街戴”呢?这也许是古人说话简单或古人文字表述中简洁无标点所带来的结果与问题。如,我们今天的甲问乙说,“你去哪里?”乙回答说:“去某某地方值班”。又如,今天的甲对乙说,“我去某某地方值班”。显然,以上的说话一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如果将以上的问话和说话变换成那时古人的方式,我们就会发现,以上的现象一定是会存在的。如:那个古时的甲问乙说,“你去哪里?”乙回答说:“去诰街,戴”(去诰街值班)。又如,那古时的甲对乙说,“(我)去诰街,戴”(去诰街值班)。显然,今天这样写出来,好像完全不存在问题。但是,说话时,肯定就不存在标点符号了;其次,在古文中,它也不存在标点符号。由此,再来对比今人与古人两种表达方式:(今天的句式)“[(我去)诰街值班]”;(古人的句式)“[(我去)诰街戴]”。对于当时的古人来说,他是明白句中的道理的。但时间在推移,后人对句中的道理,从原来的明白,也应该是渐渐地越来越模糊,直至认为这个地名就称“诰街戴”。

这就是诰街戴地名的由来。所以说,今天的诰街戴就是第二吴都时期的“衙”的所在地。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吴王南宫(今塘村东村)的东南前方300米左右的地方。

第二吴都的宗庙地——上梅园和下梅园

第二吴都的宗庙地上梅园和下梅园前面已有所述。这里再作一些补充:

1、上梅园和下梅园之间,是穹窿山和米堆(吕)山的山坡谷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两村的中间有一段一二百来米长、三四十米宽的无头无尾的横向河道。显然是古人有意开挖于此。

短河四面陡立;大多数年头是水面在岸下的2米以下的范围;河深不明,总之常年有水。

水中还年年生长着许多直径小如脸盆、大如中号木盆的圆盘皇莲。在这条短河的东南头,有一条宽深的沟壑向北连接着上梅园村旁的一个大池塘。

这条短河至下梅园之间,好像很早以前是有石墙连接的痕迹。

总之,这里以前的地形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也就是说,这里早时像是古人有意布置的不能通行的工事。

2、 这里至东南的塘村,以前是有很多建造方式很特别和非常坚固的古坟墓。

 

以上是说了第二吴都的吴王宫殿、衙和宗庙地,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处在今穹窿香山南面的西北地的一条无头短河至塘村与陈华相交处的一条古人开凿的河道之间的山坡带上。存在的年限,是句吴淹至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后迁都姑苏城为止;计50多年。

第二吴都虽只有短短的50多年。但第二吴都的南宫之地,事实上在整个吴国历史进程中它是一个波澜起伏的不平静之地。首先,它是句吴被大水吞噬后的居丧之地;同时,也是吴国走出干旱而得以重生和发展的壮大之地;又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出典之地;再是寿梦称王,吴国的崛起之地;又再是被孔子赞美的季札礼让王位之地;更是专诸刺王僚,公子光阖闾夺位的发生之地;又还是孙武献(吴王)《孙子兵法》之地……南宫(又称:南宫塘),它显然是吴国历史中从磨难到辉煌的经典之地。

②  因这儿曾是第二吴都,所以这里有属于那个历史年代的众多的地名和遗迹

上一节已表述了黄渠、舍断(沙潭)、颡园(桑园)、吴央(渔洋)、坎上(看浪)、塘、诰街戴、上梅园、下梅园、稻斠斛斗、札家苑和穹窿香山名称的由来。且这些地名都是第二吴都番丽(又称:藩篱、梅里)的组成部分。其实,除以上这些地名外,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地名和遗迹分布在当地各处还有很多。为此以下再作部分叙述:

先说处在今日塘村(当时吴王南宫)东旁的今日陈华村名的由来

陈华是吴王随身大臣们的住地

陈华是建立于吴都南宫塘的同时。这里最早的先人就是跟随吴王一起从被淹的句吴之地而来,而且他们都是吴王身边办事的大臣。也就是说,当时的其他一般之人,是完全没有资格居住在离吴王宫殿最近的地方的。

这个地方,最早时也像塘(村)一样,是没有名称的。而这些大臣他们来到这里后,每天要去吴王那里做事。但当他们(下班)回家时,自然要向吴王告退;而告退之辞,吴语就是“臣下”(臣,回家去了)。也就是这一声吴语“臣下”的发音,它实是与“陈华”同音。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当吴王要传呼某一位大臣时,就会说对他的身边随从说,去“臣下”(这些大臣居住的地方)把某人叫来……

就这样由大臣们告退时所呼的“臣下”一词,渐渐地演变成了这一地点的名称——陈华。

渔帆是由吴语吴幡之名演化而来,它初时是吴都每天升起旗子的地方

渔帆村,也是随句吴被淹而来。研究认为,今日的“渔帆”二字,最早时是为“吴幡”。

何为“吴幡”?吴:吴国;幡: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因此说,这里最早时是吴国每天升起旗子与生产或管理旗子的场所。其实,我们今天亦可从整个香山的地理来观察“渔帆村”所处的位置,它即是在香山的东端。也就是说,它是处在当年南宫的进门口。

那么“吴幡”怎么就变成了“渔帆”的呢?一是这二个词,吴语发音相同;二是,也许后来随吴国船帆的运用,而船也用来渔业。所以,这里从原来的每天升起旗子“吴幡”转变为或兼生产船帆,吴幡之称就这样演变成了渔帆之名。

而说起这个渔帆村,应该很多人知道,这里历史上就出现过一位名人。他就是明朝官至工部左侍郎的蒯祥。明朝永乐帝朱棣年间,蒯祥曾参与和主持了众多的皇室工程建造;其中就包括设计建造承天门,就是今天的天安门。

蒯祥是一代名匠。但这归根结底,就要提到名扬天下的香山建筑匠。

为什么香山的建筑匠会如此有名呢?这其中自然应该是技术的积淀和经验突出。那么香山的建筑匠又为什么有如此高超的技术积累和突出的经验呢?认为这最早就要追溯到句吴被淹之后,吴王在这里(香山)建造第二吴都的宫殿等建筑的历史。

当时的吴王南宫塘,相传就有5000多间房屋。显然,这些房屋的建造,就必须要有一批建筑工匠。相信这批建筑工匠,应该就是塘村的前辈们所讲的,这里的舟山窑头村及附近历史上曾有过700位将,同时他们也是700位匠的历史传说。可见那时的将军,同时也是建造宫殿房屋的主力军。

还说,这批将军或匠的住地当时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这就是他们住所的门,都是朝山顶开的。原因也许就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如发生战争时,抢先占领制高点,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由此看来,这是为占领制高点而精心谋划的。

又据说,那门朝山顶开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明朝。当时,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何故来到这里。当他得知窑头(村)及附近的村以前存在过700位将军时,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情。他为了使这里早前的风水不再被延续和传承,以危及到明朝的江山。所以他命令窑头等人家的大门一定要朝向山下。违令者,一律处宰。他要将那700位将军的后代永远地只能为匠而不能再成为将。所以,从此以后,舟山窑头村等人家的大门,就不再朝向山顶了。

诚然,不论以上之说到底如何。但一点是很清楚的,这就是香山建筑匠的技术,显然是从吴王在这里建造宫殿的那时起,他们代代相传。由此千百年来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这就造就了这里的建筑工匠们的不同凡响和技术与经验。因此,在回看这里的建筑工匠的历史中,也不免会发现,他们高超和不同凡响的技术与经验,实是源自于当年吴王在这里建造第二吴都的宫殿始。

◆  石桥头,认为原称应为:仕挢(头)。是吴王处理民间纠纷、非朝政大事的地方

从渔帆村朝北,这就要说到石桥(头)村。

关于石桥头名称的由来,在《苏州地方志》中,吴乃夫先生著有《南宫考辩》一文。其中有如下一段文字,就讲到了石桥村,并还说石桥村曾是吴王离宫。

“《苏州府志》(人们习惯称它为‘卢志’),在《古迹》类目内称:‘南宫乡,在吴县界,亦吴王离宫。今小院岭南,尚有两石门臼,宛然相对,正在断浜尽处’。”

“‘《续吴录》万历己丑(笔者按:即万历十七年,公元1598年。)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太湖胥口,去岸数里皆涸,中露一石桥,九洞,上石栏亦有存者。又得石台于土中,特阙其一足。未知此地于何时沉水底?《太湖备考》:疑即吴王故城所谓南宫者。翥先按:按今小苑岭下有村名石桥,去门臼处不半里,离太湖里许,此当是南宫故址。而旧亦有石桥在高处未沉者,故以名桥,然而桥迹无存,虽起故老,无可指以为实者。’上述‘南宫故址在石桥村’的论断,是经作者实地访问、踏勘后得出的,这表明作者所持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因此,应该是可信的。’”

显然,这段文字大部分是考证石桥村究竟是吴王南宫还是吴王离宫的史料。但从中也充分证明了石桥村是起源于吴王南宫的历史时期。

至于它究竟是何种性质的“宫”?其实本文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当时的吴王南宫就是今日塘村的东村。

关于石桥之称,这不免想起了笔者少年时曾听塘村年长的前辈们对这(石桥)称谓的一次议论。

他们说:石桥的石字,应读shi(事)。在吴语发音中,“石”和“shi”(事)是微微有些区别的。还说,石桥地处山旁高地;且山已很矮。因此而不存在湍急的溪流,自然而无须在此造桥。但不知古人为何要将此指说为桥?

前辈们为什么要这样说?由于他们都早已辞世,所以已无从追问。但他们所议论,这应该说明这“石桥”称谓中一定有故事。

笔者依据老前辈们的议论研究认为,石桥名称应是从最早的“仕挢”之名演变而来。

所谓仕,即察也;古语有:“不问而察之,则下民未罔其上矣。(罔:欺骗)”。同时也通“事”之义(古人说:大曰政,小曰事)。而“石”和“仕”,虽吴语发音稍有区别,但还是比较接近,存在混淆的可能。

挢:①与矫通。指把弯曲的东西弄直。②举起,翘起。③诈也(欺骗,假装)。等等。挢与桥,从字形上来说,基本相似。旧时,有文化的人少。所以有读字读半边之说。如此说来,显然会把挢字读成桥。这犹如将墩(屯)之称,现在已经把将字写成“蒋”,这就是一例明证。

既存在把挢字误为了桥字。那么,从桥字联想,这也就存在把仕字误以为石字了。就这样仕挢成了石桥。

那么仕挢之称的含义是什么呢?认为,这儿是吴王处理民间纠纷(非朝政大事务)的地方。

如是,那么这也符合吴乃夫先生所指出的石桥是吴王离宫的判断。

◆  外塘是吴王南宫塘之地的延伸;由此而说,今香山古时统称为塘。因南宫在塘,故又称南宫塘。这也说明,第二吴都除藩篱、梅里、番丽之称外,它还称为“塘”

外塘,是香山区域之内的一处具体地名;它在香山的较东端,或也可以说是香山的入口处。那么,这处地方为什么要称外塘呢?其实答案就在南宫塘这“塘”字上。因为,整个南宫塘的地域,就是今天的整个香山地区;外塘只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地点而已;因它处在整个(南宫)塘的较外端,所以称外塘。

由此可见,这当年的南宫塘,它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是单指当时南宫的所在地(今塘村);广义的就是指当时的整个吴都之地(今香山地区)。所以说,因南宫在塘,因此又称南宫塘。而从这一理由出发,这也清楚地说明了:第二吴都除众所周知的藩篱、梅里、番丽外,它还有一又称:塘。这也是外塘这一称谓所带给我们今人的启示。

◆  蒋墩(或称:将屯)是孙武将军屯兵之地;其次,如果茅蓬坞是孙武将军的《孙子兵法》的著书处,那么今天塘村的孙家涧就是孙武将军吴国的故乡

说吴国,则必须要说到两个人。一个是伍子胥;另一个就是孙武。

《香山小志》载,南宫附近有吴王拜将台——蒋墩,孙武演兵场——校场山,二妃墓和二妃庙。

这则史料,就清楚地说明了蒋墩与当年孙武将军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蒋墩迄今仍存有孙武将军当年的遗迹。关于这些,显然已无需多述。

蒋墩,南面是太湖;西面是三面环太湖水的渔洋山。显然,蒋墩是一个极其偏僻的角落之地。

但就是这个偏僻的角落之地,为何当年吴王阖闾要在此设坛拜孙武为将?孙武又为何要在此率军练兵马?或说此地为何能如此地受到吴王阖闾与孙武的青睐?这些问题,也许就从来没有人提及或试问过。

认为,在当时的吴都番丽未迁入姑苏城之前,原来这蒋墩就是处在吴都番丽之地;且蒋墩的身后就是番丽的南宫之地(今香山塘村)。而蒋墩的湖对面,就是太湖西山,在那时称夫山、椒山。且当时的夫椒早期是由越国所控制。从夫椒到蒋墩,虽有湖水相隔,但如不予重兵防范,显然是有被偷袭的后患。因此说,吴都番丽的防范重点之地,就是前面临湖的蒋墩一线了。也就是说,吴都番丽的安全,全系蒋墩沿湖一线的时刻防范。怎么防?派谁守?其实,这并非是吴王阖闾时才有的问题。而是在句吴被淹后起的吴王就需面对的事。因此,这蒋墩,其实应该是早就有将军和军队守卫于此了。至吴王僚公元前515年被刺,死。这么算来,事实也应该是有了50余年的时间。而在公子光(阖闾)夺位成功起,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一方面他令伍子胥建造姑苏城;另一方面,他还要追剿吴王僚的残余;同时,也必须时刻防范越国的偷袭。因此,吴王阖闾是处在一个急需用人的时期中。而孙武经伍子胥的推荐,吴王阖闾并获得了孙武所撰写的《兵法》十三篇。因此,孙武被吴王阖闾所重视。另外,由当时的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显然建造姑苏城是不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完成的。从相关的史料中获知,阖闾拜孙武为将是在公元前512年,且地点是在蒋墩。这应该是说明了这时的南宫行政管理功能还在继续中;或者说这一年的吴都仍未迁移去姑苏。所以,当时蒋墩的守卫工作仍不能有半点松弛。因此,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将的地点,仍旧要放在蒋墩这个之前多位吴王都极其重视的地方。显然,这个拜孙武为将的时间,也应当是在孙武练兵宰吴王阖闾美姬事件之后。因为发生这个宫女练兵事件是吴王阖闾考察孙武的军事才能时所产生的。事后,孙武既已受此重任,当然,也就不得有半点失误!同时,吴王也始终有收复夫椒的志愿。因此,蒋墩一线之地还肩负着收复夫椒的准备。自然孙武将军更要在此率军大练兵马了。

总之,在吴都迁姑苏城前,蒋墩之地应该是一直肩负着这二种责任。之后,虽吴都已迁姑苏。但蒋墩为公元前494年(也说493年)的吴、越两国大战夫椒,肯定是时刻准备着。直到越国大败,夫椒为吴国所有。这之后的蒋墩,事实也应该像以前的南宫一样,不再有它的光环。但蒋墩之地,因孙武将军的因素,所以它在吴国的历史上始终具有重要的一笔,而留名永久!

说了蒋墩与孙武的关系,这里当然还要说说穹窿山背的孙武将军所在的茅蓬坞。茅蓬坞是孙武将军的著《兵法》十三篇的地方。这已得到学界的公认。

那么,这茅蓬坞是孙武早就隐居在此并著述了这部伟大的兵书?如果说是,这孙武作为一个他国来的人士,难道可以随便居住在当时吴国的吴都中心腹地,而吴国人不为吴都南宫的安全担忧?这显然是不能被容忍,因此是不可能的。

或是另一种情况,即孙武在吴王阖闾拜他为将之前,就已从伍军中,并在这茅蓬坞任职而写下这部伟大的兵书?如果是,那么说明这个茅蓬坞在那时应是一处军事要塞。而在距茅蓬坞较近的山顶就是一处藏兵洞。即同一个地点,存在二处军事要塞。这应该是说不通的。所以,这在事实上来说,应是几无可能。

而笔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另一个现象,就是季札是可以住在南宫旁的。理由前面已述。而山上有吴王的行宫。那么,这山上显然也应该可以存在属于季札的存身之地。为此认为,茅蓬坞就应该是属于季札的地方。这问题就来了,既然茅蓬坞是季札的地方,为何孙武可去呢?这就又要说到今天的塘村有一个叫孙家涧的地名。自然,所谓孙家涧,那一定是就处在孙家的旁边。但这孙家涧也就奇怪是处在札家苑季札住地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札家和孙家是同属一地并处于吴王宫殿的旁边。而季札居住在这儿是因他是储王,故有资格。而孙武显然是完全无此资格的。但他为何事实就存在于这儿呢?唯有的合理解释,就是猜想孙武是季札的家中之人。也许是干儿子,也许是女婿。因孙武在吴国无其他的住地,所以季札就安排他住在属于季札自己的房屋里。这显然吴王也不会有干预。就这样同住在了吴王的宫殿之旁。因此,孙武也有条件和资格去山上属于季札的茅蓬坞。从而在此成就了他的伟大著作。

猜想孙武与季札的关系,其实亦可从孙武演兵宰吴王阖闾美姬的事件来加以印证。孙武当时经伍胥的多次推荐,吴王阖闾才予接受;并还附加出了宫女练兵的事来。以宫女练兵,显然是吴王阖闾故意为之。当然,这是吴王阖闾要了解孙武的真实才能而为。但这也说明了吴王阖闾当时对孙武这人才是心存怀疑,或说是心存芥蒂的。练兵开始了……结果必然是在吴王阖闾的料想之中,所以阖闾他要哈哈大笑。其实这也彰显了吴王权力的至高无上;同时也是对孙武的嘲弄和藐视。孙武当然没有让步;而是在继续演练。问题出来了,孙武要对带队的吴王美姬开宰。吴王阖闾事实是第一时间就出来制止了;且只要不宰这二个美姬,阖闾也就认可了孙武的才能。此时的吴王阖闾,应该是已经给足了孙武面子。孙武事实已是得到了体面的下的台阶。理不应与吴王阖闾再继续干下去了。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与吴王闹着玩,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再有能耐和智慧的人,事实也该收场了。但是此时的孙武却决意要挑战吴王阖闾,要让阖闾难堪。所以孙武坚决不从,且宰的意志无人能档。难道孙武就不怕得罪吴王阖闾?他就不准备在吴国继续生活下去了?显然都不是。那么这孙武的底气又究竟是来自哪里呢?答案显然唯有是季札!因季札是王叔,是王位的真正继承者。所以阖闾在此问题上理应退让三分。认为,正是季札与孙武有特殊的关系,是季札在孙武的背后,所以孙武才有如此不惧之勇气。纵然吴王阖闾心底里恼火,但面子上实也奈何不了孙武。并最终还要拜孙武为大将军。当然,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了孙武的才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阖闾的爱才与理智;再一方面也不能否定是季札在后的影子。因此认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的理由可加以说明。

当然,孙武的住地被称为家,这一定是他在被吴王拜为将军之后。因此认为,以上理由中的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有说季札是死于公元前484年,而孙武在吴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事实上最多也只能算到公元前494年的夫椒之战结束。那么,孙武退出吴国的政治舞台,其中有否是受到了季札的因素影响呢?显然难说。当然,此之猜想也完全超出了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应另行探讨。但这也许是进一步发现了历史。

总之,一方面是说明了孙武在这番丽(今香山)的历史足迹;另一方面,也是见证了因番丽存在于此而吴王阖闾与孙武都青睐于此。故留下了这些传承于今的历史遗迹。

◆ 认为胥口之名是因伍胥在此吹箫求乞而得名。因这里在泰伯时由于干旱了几百年,所以即使以前有地名也应早已忘却。为此胥口之称不可能来自于夏禹时期

胥口,虽不是吴都番丽之地,但研究认为它是处在吴都番丽的门口,所以这里也一并予以探讨。

胥口地名的由来。认为:不争的历史事实已证明,太湖在“太伯时代”曾干枯了几百年,且当时的古人都移居到了干枯的湖底低地。而在那个记载不全的历史年代,一个被遗弃了几百年的地方,显然是不可能保存着它早前的历史地名的。

如果有人认为说,这一地名是在夏禹时代就已存在的;或者说是有史料依据的。为弄清楚事实真相,为此,这里要再来引用一段徐国昌先生在他的《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中所指出的:“杭州历史博物馆上述曲线还显示,第四个千年尺度暖湿气候期(距今3800—3200年),出现了全新世以来的第二个最高的海平面,当时海平面比现今高6米左右,被称为钟家堍海侵。作者认为就是这次较强的海侵,导致良渚文化的消失。在大量良渚文化遗址的文化层上,普遍存在一层厚约0.5米以上的黑色水相沉积物,这是长期处于浅海底和湖沼底部的又一证据。”

以上之所述,显然是非常的清楚。即至少可以说:夏禹时期的整个太湖流域,那时是完全处在海侵之中;或者说是完全浸泡在海水之中。这就是说,一个被海水淹没了的地方,却照样能给它赋予地名,这显然不现实;其次,这一地点几百年来一直被浸泡在水中,而在那个记载不全的历史年代,之后又经过了几百年或更长的历史时间,但地名却还始终能为人们所铭记;这在事实上更是说不通。

其实,从马桥文化考古中证实的自良渚文化因海侵消失起到殷商之末,整个的太湖流域是处在返祖现象时期;也就是这儿没出现过先进的文化。即便是像江阴花墩和佘城遗址的存在,我们今天也是通过考古发现,才知道了它。所以说,亦如我们现在对楼兰古城的了解一样,还能说出楼兰的某一处地方叫什么名称吗?显然不能。

根据以上之理由,和夏禹之时也并没有留下详细的传世资料指明及有考古依据的证明。因此认为,胥口之称谓的由来,肯定与夏禹时代无关。

其实,在太湖重又形成之初,生活在早前干枯湖底的吴地人民,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会为保卫自己处在干枯湖底低地的家园而积极排涝。水往哪里排?研究认为,现在的吴淞江和望虞河就是当年吴地人民为排涝而开凿。这也是他们既无奈而又积极的选择!他们当时一定期盼这二条排水通道(河流)能发挥重大的作用。这亦可从他们题名的望虞之称中窥见一斑;其次,也可以从古时的吴趋之名中找到答案。所谓吴趋,它的意思就是指:这儿吴地的涝灾之水,能从这起点出口小步快走(吴水趋趋)流向远方……而吴趋在哪里?史料没有给我们后人留下任何具体的资料(为此这儿要重复地指出,连当年吴国的地名都已说不清楚,而况是夏禹时代的地名了)。而我们现在根据句吴淹于太湖的历史事实,可以断定说,吴趋的吴字,这显然就是指早时处于干枯太湖底的吴地。吴趋的趋字,其原意即为小步快走。而这小步快走的对象,也显然是指吴地的涝灾之水。而涝灾之水又得首先从哪里小步快走地流出去呢?当然得首先从似盆吴地的出口。而这似盆吴地的出口在哪里?今天我们知道,望虞河和吴淞江的吴地出口源头在胥口(注:今光福至胥口连接太湖的这段河道,它亦称望虞河。也就是这里是望虞河与太湖连接中的最远的一个出口)。

因此说,胥口的早前之称就是吴趋。而这吴趋,也就是伍胥奔吴途中疾而已处吴都番丽(南宫)门前“吹箫求乞”的所在之地——也称“吴市”。对吴地人民来说,伍子胥是他们心中非常敬仰的伟人。由他在此“吹箫求乞”的历史原因,因而吴人诙谐、风趣、幽默、直接、生动和形象地将这里(吴趋、吴市)称之为“胥口”。久而久之,这里原来的名称却反而为人们渐渐地淡忘了;而胥口之称因伍子胥的伟大身影却永远地活在吴人的记忆中并流传至今。

其实,胥口当地就存在着关于伍子胥在这里活动的很多为人熟知的包括胥山名称的由来等历史传说。因此这里已无需再作展开。

◆ 吴都番丽(南宫塘)时期所属的还有如大苑岭、小苑岭、扬披、水桥、梅舍、郁舍、姚舍、西蔡、舟山、窑头、市巷等等地名和孙武校场山、二妃墓与二妃庙等遗迹

以上的地名,因有些早已为人所了解,故一并不再在此继续叙说。

 

总之,这也从一个侧面进一步证明了:自句吴到“丽马一圉”的第二吴都番丽及与之毗邻的吴趋吴市(胥口)。这事实是还原了史载所描述的历史原貌。

另外,木渎、藏书等地最近考古发现阖闾大城。这事实也进一步表明了吴都番丽(南宫)在此的毋庸置疑。

 

八、任何雄辩都否定不了真正的吴文化源头——句吴是淹于太湖底;和史载的番丽(又称:藩篱、梅里)是附丽其旁(穹窿香山之南)高地的事实上的第二吴都。又因这吴都南宫在塘,故又称南宫塘。

其次还必须指出:本研究成果,事实已完全和彻底地超越了学术研究的范畴。因此亟待政府与相关机构、部门的重视,以还早期吴都历史的本来面目。使真正的吴地历史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

有史学家指出:历史上的一件事的证明,一、要有文献的记载;二、或要有口碑资料世代相传;三、或要有出土文物。

显然,本文首先就从“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的千古历史传说入手,发现了真实的吴文化源头——句吴(三央邑城);且遗址至今仍清晰地沉睡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之西与长圻山之南太湖一隅的水底。顺着这条线索,又在太湖西山、东山附近的水底发现了更多和更大面积的同历史时期的湖底遗址。既太湖底到处分布着古遗址遗迹,那么这也自然是充分说明了太湖在那个时候是肯定干枯的。既然当时江南最大的湖泊太湖都干枯了,说明其他湖底的情况一定是会同样如此。带着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韧劲,所以又在东起上海的淀山湖,西至安徽境内的石臼湖,在这东西横贯250公里余的长江下游南岸的11湖(江、荡)底发现了更多或可称更庞大的湖底遗址群。

这庞大的江南吴地湖底遗址群的出现,一方面是彰显了江南吴地的灿烂文明史,但另一方面也同时证明了江南吴地在那个历史时代,是处在一个极其严重干旱的年代。这个严重干旱到这儿湖泊都干枯的历史年代,肯定是属于泰伯奔荆蛮起的历史时期吗?

带着这一历史问题,为此开展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已知考古资料的分析研究,和通过对专家所著的古代气候研究文章的研读,及古代文献史料中关于气候记载的收集整理;在综合这三方面的依据基础之上,得出了庞大的江南吴地湖底文化遗址、遗迹确凿无疑为“泰伯时代”的历史遗存。即传说中“沉没”的三央邑,事实就是真正的吴文化源头——泰伯“自号句吴”之地。

但事实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句吴和所有的吴地湖底遗址,它们是淹于什么时候的呢?或者说吴地湖泊是重又形成于何时呢?

应该说,远古历史关于气候方面留给我们今天的记载资料是少之又少。收获靠努力,因此还是发现了线索。研究认为江南吴地的湖泊是重又形成于公元前643年左右。还认为,这是与司马迁所记载的“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的基础条件是完全相适应和匹配的。

句吴淹没了,而史载的吴都姑苏阖闾城是建于公元前514年,这中间存在的50多年历史时间的吴都又在哪里?

其实,这就是史载吴都又称:番丽(藩篱、梅里)的由来。它就是附丽于淹没的句吴旁边的、丽马一圉式的第二吴都——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穹窿山之南的地区。

 

以上阐述的七大项内容,概括地说,即:

第一,包含了传说,也就是世代相传的口碑资料“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而且,这则千古历史传说,它说得是这样的清楚和明白:三央城就是史载吴都姑苏城的前身;且吴都姑苏城,就是因三央城的“沉没”,而后才得以建造起的。反过来说,如果当时的三央城没有“沉没”,那么,事实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建造姑苏城了。

另外,“一人推得倒,万人喝不掉”和“坎上(看浪)”村名由来的这二则历史传说,也清楚明白地衬托了“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这则历史传说的真实性;因此,它们相辅相成而一起流传至今。

第二,认为早先的吴都在苏州(吴),这也是有文献记载的:

1、苏州自古称吴。认为这句话本身就是等同于文献记载的结果。

2、《吴县小志》有载:早先的吴都已沉入太湖。

3、《吴越春秋》载,(吴都)句吴是处在三百里城的西北隅。而从本文揭示的整个太湖底存在古遗址的情况观察,即处在长圻山南太湖湖底的弯曲句吴遗址,它事实是处在太湖东山、西山湖底古遗址的西北隅。为此而认为,这则文献所载,是完全符合于此而就是指此。

第三,有庞大的遗址(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这词的定义,其实它所包含的东西是很广泛的。可以是一件古董,也可以是一根竹签、一块布料,也或是一段城墙等等,等等。

所以说,鬼斧神工保存于太湖底的9平方公里余的弯曲句吴遗址,它就是最好、最完整、最美轮美奂、最能说明真正的吴文化源头的出土文物;同时也包括其他湖底的庞大遗址和遗迹。

第四,江南吴地庞大的湖底遗址,经研究考证认为,确凿无疑为“泰伯时代”遗迹

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传说“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所明确指明的历史时间。

2、历史记载:①“汤有七年之旱”。②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③“……三月,商王践天子之位,是岁大旱”。

3、现代资料:①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和②徐国昌《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文章中公元前1100 年到公元前850 年的西周前期,我国气候在长达几百年的气候逐渐变冷变干研究结论。

4、史载“宣王元年大旱,二年不雨,至六年乃雨”(宣王元年:公元前843年)。

以上几方面的资料和庞大的湖底遗址证据,充分证明了泰伯奔荆蛮之时,正值今江南吴地处在湖泊干枯的极其严重干旱时期。泰伯为获取生存所必需之水源,故选址于当时的似盆低地(今太湖底)构建了他的“自号句吴” 等等之地。因此说,江南吴地庞大的湖底遗址,确凿无疑为“泰伯时代”遗迹。

第五,有句吴的“宫”、“衙”、宗庙地名称和它的又称

句吴“宫”的地名——黄渠,“衙”的地名——舍断(今称:沙潭),宗庙地的地名——颡园(今称:桑园)。

句吴的又称:三央——(《吴越春秋》所载中的:)三百里城的政治中心;吴央(渔洋)——吴国的政治中心;具区——似盆低地(今太湖)中藏匿的弯曲小(国)”。

显然,这些称谓的由来,事实都与句吴紧密相连。更准确的说,它们就是构成句吴不可或缺的要素与组成部分。

第六,“沉没三央邑”和吴地湖泊重又形成的时间为公元前643年左右

史载宣王元年(公元前843年)和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都说明公元前850 年的西周前期仍处在干旱期中。但气候何时正式改变,为此,根据“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之年的基础条件和《国语·展禽论祀爰居》篇未所载的“当年,海上多次发生大风暴,冬暖”的自然气候现象的综合研究分析,判断为公元前643年左右是吴地湖泊重又形成的历史时间;同时,由于湖泊重又形成而句吴等湖底遗址遗迹被淹。

第七,因湖泊重又形成之因素,故句吴被淹。被淹之同时,史载的吴都番丽(又称:藩篱、梅里)就附丽其旁(即: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穹窿香山之南地区)

以前,人们一直误以为泰伯是建句吴于“一片梅花盛开的地方”,所以吴都又称梅里。其实不然,梅里称谓的本意而是指:守于其(句吴)旁的“居丧与忧愁忧思”之地。藩篱,是借指为(旁边的)高地;番丽,则是指守丧完毕后的,似“丽皮一束”、“丽马一圉”式的正式意义上的第二吴都(之地)。

诚然,当年“宫”的名称——南宫(塘),今已只存下塘村这个村名;且已不为人们所了解。但它的历史前身,就是当年寿梦称王及风起云涌的吴都番丽南宫,也称南宫塘。就是因当年南宫在此的存在。所以,“历代志书记载,自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开始(宋以前缺载),历元明清900余年间,胥口以西(注:穹窿香山之南的区域)始终称为南宫乡。”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11月,实行“市乡制”为止。

穹窿香山之南的区域,因是历史事实上的第二吴都之地。所以这里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 “衙”地——[诰街(戴)]、宗庙地——(上梅园、下梅园)、札家苑、稻斠斛斗、臣下(陈华)、仕挢(石桥头)、吴幡(渔帆村)、外塘、将屯(蒋墩)、舟山、坎上(看浪)等等众多的属那个时代的历史地名和采香径、二妃墓和二妃庙、孙武练兵场——教场山、孙武著兵书处——茅篷等等那个时期的历史遗迹。

这是真正的吴都历史所留下的印迹,是真正的吴都历史事实必然的结果。

而今木渎、藏书等一带考古发现了春秋阖闾大城,这事实上也是更进一步地证实了以上所述之一切的真实。

 

以上一至七项所述,足见它们相互揭示,相互支撑,相互印证。已是形成了一个完整又不可逆转与推翻的庞大的证据链。吴都自句吴起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则已非常之清晰和明白;同时,如此系统、完整、全面、详细地揭示或还原了吴文化源头历史演变过程的论述,显然已是全部涵盖和超出了专家所提出的全部三项的要求或条件。这也许在证明远古历史之谜的现象中也并不多见。这也显然与曾经参与吴都之争的所有其他地方所提供的依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孰是孰非,事实是一目了然与不容回避。

 

事实胜于雄辩。这也充分说明了,今日上海至安徽边界的长江南岸包括无锡梅村在内的全部太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所有古人规模性的聚居生活、生产地点的产生年代,最早也只能是与诞生于公元前643年左右的第二吴都藩篱(又称:梅里、番丽)、南宫塘的同时。因这之前,这些地点是受早先的严重干旱、缺水等特定的自然基础条件的限制,而不适宜古人规模性的聚居生活、生产所决定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吴都梅里并非是人们早前以为的是因吴都句吴建于一处盛开梅花的无锡梅村而得名;它而是一原只为人们所唤或所听其称,而事实上却从不知它是另有所在的第二吴都之地。至于三国时的曹魏撰史之人和唐陆广微等后人,他们之所以会主观和错误地将吴都句吴之地与无锡梅村风牛马不相及地扯上关系,其原因显然是不外乎:①事实上是完全不了解早期吴国之地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情况;②是压根儿不知道句吴和(吴都)梅里是前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的二处吴都;③是一弯汪汪的太湖之水挡住了他们探究真实句吴的视线;所以会想当然地把前后二处吴都混为一谈,从而错指吴都在无锡梅村……举一反三,显然任何说吴都不在今苏州界内的观点,事实都是错误的。

有人问:无锡梅村到底存不存在泰伯遗迹?笔者认为:古时“大”与“泰”这二个字是不分的。所以,梅村最多只能是寿梦的大儿子诸樊之封地;由此是人们错把大伯当成了泰伯。

对此不论是持赞成或反对态度的,事实都必须认识这儿所提供的清晰和完整的证据。但如有人还是持反对意见或否定态度的,这事实也无可厚非。而关键的是必须给实实在在存在于东起上海淀山湖,西至安徽境的石臼湖,这东西直线横贯长达250公里余的11个湖或江、荡底面积累计达140余平方公里以上之巨的历史古遗址一个合理的历史指向或解释……否则,如有不公正的对待或漠视,这显然是有愧于古人创造的如此庞大的湖底古遗址群和我们吴地灿烂的文明史!

 

以上之一切,是以大量的湖底遗址遗迹等等的事实证据在说话!因此绝非是巧合和偶然;更非是似某地早前出土一丁半点儿文物式的捕风捉影和不负责任的主观莽断;其次,这超大量的湖底遗址遗迹等证据是任何人都伪造不了的;也是构不成其它的解释和结论的。因此是无法否定而完全真实可信。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

综上所述,“沉没三央邑,显起姑苏城”的千古历史传说——真正的吴都句吴,本就铁证如山淹在苏州吴中区之西的太湖水底;和事实上的第二吴都番丽(又称:藩篱、梅里)是处在与之紧依相连的穹窿香山,所以香山古时亦称南宫塘。

显然本研究成果,事实已完全和彻底地超越了学术研究的范畴。是一段抹不去的历史记忆。这是任何雄辩都否定不了的真实的历史事实!

 

由此而说,这在吴文化研究领域里还具有以下几点意义与作用

    1、庞大的湖底文化遗址遗迹的(首次)发现,是初步揭示了商末至春秋时期的今江南吴地的气象历史和自然地理环境状态的第一手资料;这对研究古代气象和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变有着积极或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2、庞大的湖底文化遗址遗迹的发现,特别是太湖底的句吴遗址的发现,这彻底终止和纠正了句吴(又称梅里)在无锡梅村的历史谬误;同时,也彻底终结了自三国时代起1700多年以来的吴文化源头的历史之争;这对研究古代吴国历史的发展、演变将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的、指导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与重大贡献。

3、依据相关古文献资料,基本确定了句吴被淹的历史时间;这是首次发现太湖和江南湖泊重又形成时间的第一手资料。其性质对研究吴文化同样是有着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4、笔者首次提出了:句吴被淹,而第二吴都番丽(又称:藩篱、梅里)被迫诞生于句吴旁的今苏州吴中区的香山,宫殿的所在地就是今日塘村……为此,这将有利于真正的吴文化源头当地大力弘扬吴都历史文化建设和真实有效地开展吴都历史文化研究与挖掘。

5、以上研究成果事实还包含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及潜在的经济价值。因此,作用和意义非凡!

总之,不论如何,能发现“湖底文化”,这对作为社会最基层的一介平民来说,在受到诸多条件制约的前提下,能破解此吴都千古历史之谜,这就已经足以说明是一件不简单、了不起的、功不可没的重大历史功绩之大事!这亦将为历史所铭记。

为此亟待政府与相关机构、部门的重视,以还早期吴都历史的本来面目。使真正的吴地历史文化能从此得以弘扬和传承。为今日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1年12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