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希龄老中医之简文《学习伤寒论后之体会》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4-05-10

陈希龄老中医之简文《学习伤寒论后之体会》

学习伤寒论后之体会

江苏启东老中医陈希龄原著,薛东庆整理



学习《伤寒论》后之体会
吾人学习《伤寒论》,首先须体会《伤寒论》中之一些精神与实质,兹吾将体会所及述之如下
1.《伤寒论》为中医重点学习之书
前哲徐灵胎曰:医者之学部,全在明伤寒之理,故仲景之书有二,即伤寒\金匮要略是也,夫《伤寒论》乃治时病之法也,金匮要略乃治杂症之法也,而金匮之方,则又半从《伤寒论》中来,然则《伤寒论》一书,乃学医者第一功夫也.陈修园曰:医门有仲景,犹儒门之有孔子也.其著述伤寒、金匮,集汉代之前之大成,立三百九十七法,法法遵经,传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古,以六经铃百病,为不易之定法,以此病例彼病,为启悟之捷径,从此可见,《伤寒论》中之理法方药与运用规律,完全是祖先之经验总结.吾人如能掌握应用,即可诊治各种疾病,故吾谓《伤寒论》一书,乃吾辈中医重点学习之书也.
2.我对六经之认识
《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谈之必要,大概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六经虽六个症侯群,脱离六经,则治病方向,从何着手,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故吾于临床之际,首先确立六经证治分类,法,该病属于六经中之何经,是否二经同病,是否三经同病,虽无肯定之成续,而审证立方,亦有其一定之规矩.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变必以规矩,所以吾自学习《伤寒论》后,认识到以六经来作为辩证论治之指标,亦犹如大匠诲人之必以规矩也,又认为舍乎此,则未有不缘木求鱼也.
3.我对传经之概念及合病、并病之处理.
前哲俞根初曰:伤寒,外感百病之总称也.传变不测,死生反掌.王孟英《温热经纬》序曰:自来生民之疾,莫重于伤寒,存亡于呼吸,得失于一朝,变化万端,不容或紊。依据上述指示,可见传经之说,古已重视,循乎一定之规律而传经者,如阳经仍传阳经,则谓之顺传,不循乎规律而阳经传阴经者,则谓之越经或谓之循经传,又有不经过阳经而直中阴经者,即以直中名之。俞根初又曰:传经之病,以阴气之存亡为生死,直中之病,以阳气之消长为安危。总之,病人之正气强盛为易治,正气衰惫者,治疗稍难,正气极度衰惫者,更难,经曰:中阳溜经,中阴溜腑,故三阳经病,由表而里,三阴经病,多由实而虚。传入阳经气分者,治以太阳为首,传达室入阴经血分者,治以少阴为先,如若一经之病症未愈而出现他经症状者,又如三阴症状同时出现者,俞根初氏谓之兼症夹症,就余概念所及,即伤寒中合病并病也。兹吾将合病并病之处理法则介绍如下:以质之同道。我认为表证未罢而发现实证者,宜先治其表,后攻其实。表证已罢,而发现实症者,只须攻下,毋须再表,正气已虚,而外有表邪,宜先扶其正后发其表,若烦热不解而谵语口渴,兼有燥矢者,宜急下存阴,正气衰惫,而肢冷而汗出如珠者,宜温运回阳。但合病并病,并不如此简单。
总之,吾之治病,认为六经是吾人治病着手之灯塔。八纲是用药研究之纲领。
吾不揣愚陋,将学习《伤寒论》之一些体会,笔之如上,敬请批评及指教。
参考书籍
《重订通俗伤寒论》    《温病经纬》 《伤寒论》
本人按语:此篇是吾外祖父陈希龄早年所写的。本人整理。
外祖父生前对《重订通俗伤寒论》、《时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心典》、《医宗必读》、
《六因条辩》《傅青主女科》等著作颇为推崇,深有研究,临床长于内科、妇科及儿科推拿。
薛东庆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