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传统中医教材都说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湿热疫毒入侵人体,因此相应的中医治疗肝炎多是清热利湿解毒之法,但仿佛很少有确切之疗效。乙肝发展大多会形成黄疸,阳黄确为湿热之象,用茵陈蒿汤也可起到退黄的作用,但很快就又反复,而且多易发展为阴黄,湿邪未去,但阳气已伤,转为寒湿,更加顽固。本人在肝病科实习过一年,亲眼见证一个个肝炎病人在西医的手上一步步走向痛苦的深渊,从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再到肝癌或者肝昏迷,甚感心痛,但无能为力。因此本人特别迷惑,我们用传统中医方法能根治乙肝吗?可以不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西药吗? 答:病毒都是寒性的,是不耐高温的,所以西医对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因为西药通常都是消炎的。西医认为,人体发热正是免疫系统抗病毒的反应,但中西结合所谓的抗病毒药物却无一不是寒凉的,正所谓南辕北辙,事理背道而驰。长期误用,病情安能不越来越重! 病毒在太阳层面为风寒感冒(发烧),以消炎清热退烧,则先入肺而为西医之肺炎(咳嗽),再经消炎则入肝而为西医之肝炎(不发烧不咳嗽),由表及里,自浅入深,从阳入阴,层次分明,但性质始终不变,都是阴寒的。在表不过麻黄汤一汗而解,入肺亦可小青龙发之。在肝则潜沉隐匿如在密林,阳光不到,更难搜索。当归四逆理中虽为正解,然伤精之虚人不宜,如坎中震下之阳陷溺无根,则光复无期。 不治自愈的例子可以从反面给以下推论作证:感冒病毒变成乙肝病毒,正是不断滥用抗生素误治感冒与咳嗽的结果。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长期不咳嗽不发烧,可以推测出咳嗽、发烧症状对于此类患者的意义,如果重新出现此两种症状,正是此病由阴出阳好转的开始。但有几个病毒携带者会不再次出卖自身,向疾病的催化者们告密呢?这正是此病越治越重终身治不好的原因。 于是问题便接踵而来如环无端:太阳少阳如浮越不降,则少阴厥阴何所禀赋?少阴厥阴无禀,则坎中震下之阳何以载阴上升?阴凝阳郁乃至陷下,专科医院见局部发炎,遂清热利湿,则坎中震下之阳何以保全?最终之肝硬化(阴实)乃至肾衰竭(阳虚)何以避免? 龙胆泻肝丸造成肾衰的前车之鉴不过数载,人命至重,生死攸关,医患有知,安敢遗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