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医诊疾记九十八(胸闷心痛)

 胡言佛语 2014-05-13

观医诊疾记九十八(胸闷心痛)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天地二气相合的产物,动植物自然也不能例外,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动植物自然也是这阴阳二气的产物。阳气从天上来,那里是它的大本营,地气从地上来,大地是它的大本营。但这个阴阳二气是眼睛看不着的,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也看不见,所以人人日日在用,却不知。《老子》中不是讲百姓日用而不知吗?

也好比是一个家庭,有夫妻二人,但这个家庭解体了,那么两人各回原来的地方,女方回到娘家,南方回到自己父母之家。饮食进入肠胃,也便开始解体,属于天气的那部分要本能地上行,归于上焦;属于地气的那部分本能地下行,其中无用的部分就化为粪便,排出体外,归于大地。这也是内经中讲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如果脾胃出了问题,出现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的情况,那么上焦就失去了五谷精气的滋养,用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营养补给不足,自然心肺的功能下降,不能正常地工作,便出现胸闷心痛,自然不足为怪了。此时调理,只要帮助一下脾胃,恢复其升清降浊的功能,不适症状自然消除了。

有一位阿姨,便是出现了这样的表现,前去找中医调理,第一次开了大柴胡汤,吃后胸闷心痛的表现没有缓解;第二次开了附子汤加味,吃后这个阿姨便又出现了心慌口干。于是不在在意距离之远,来找吴老师调理了。正巧当时人少,吴老师便对我讲了上述原理,听后真是受益匪浅。吴老师说,这个症状看起来挺像是浊气不降,而大柴胡正好是降浊气之方,所以那个医生第一次用大柴胡来降浊气,但方不对症,所以病症没有缓解;第二次用附子汤,不知道是怎么考虑的,但用后的表现说明这个热药有点伤阴了,于是出现了心慌和口干,此时再调理,那便要升中气和养心肺之阴一起了。处方为补中益气加了天冬、麦冬、五味子、生地之类。回头给担心的阿姨说,不用担心,回去吃后马上就会缓解。

果然,那位阿姨吃了三付药,再来的时候已经非常轻松了。吴老师说再吃三付,善后一下就基本没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