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六经病性质的讨论

 johnney908 2014-05-14

    长期以来,认识六经病性质大多认为是,太阳病为表寒证,阳明病为里热证,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太阴病为虚寒证,少阴病为阳虚危证,厥阴病为厥热胜复证。仲景于《伤寒论》中论六经病性质是不是这样机械、简单?如果是这样机械、简单?有没有必要在中医院校开设《伤寒论》课程?有没有必要深入学习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我们如何正确、客观而全面认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其前提是必须对六经病性质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精神实质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六经病性质,则很难全面、客观而准确地认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可见,正确认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就必须对六经病性质有深入地认识、理解和研究,才能得其精旨,于此试将仲景所论六经病性质的本质略述于次。

太阳病性质

   认识太阳病性质,有主张是表寒证者如吴坤安《伤寒指掌》说:“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便有头痛,……此皆太阳经之见症。”有主张是表热证者如丹波元坚《伤寒论述义》说:“太阳病者,表热证是也,盖邪之初感,必先犯表,则正气不畅,并而为热。”更有把太阳病作为外感病的一个阶段即初期,如柯雪帆主编《伤寒论选读》说:“太阳病为外感病初期,病邪以寒邪为主……用八纲分析属表寒证。”仲景于太阳病中是如何论述太阳病性质的?此必须从仲景所论原文中去研究,去分析,以寻找内证。仲景论太阳病性质既有寒证如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又有热证如太阳温病证。可见,认为太阳病是表寒证或太阳病是表热证都有是不全面的。则看仲景论太阳病是不是尽论太阳病是外感病初期,仲景于文中明确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又如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复如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可见,太阳病在多数情况下,其本身就是一个病证,其不经治疗,也可自愈,其若经治疗则可缩短病程。由此而知,仲景论太阳病有其广泛性和特殊性,上述例举太阳病性质仅仅局限在太阳病本证。实际上仲景论太阳病辨证论治,并不局限在太阳病本证,而是重点论太阳病兼证,次论太阳病本证,再次论太阳病类似证,只有结合仲景所论,才能认清太阳病性质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仅从一个方面认识,是不能认识和理解仲景所论太阳病性质及其本质所在。

阳明病性质

   认识阳明病性质,由于受《伤寒论述义》注“阳明病者,里热实证是也。邪热陷胃,燥屎搏结,即所谓胃家实者也。”的影响,导致许多注家把阳明病性质尽归为阳明实热证。从仲景所论阳明病的性质来看,阳明病并非尽是阳明实热证,而有阳明虚热证如白虎汤主阳明热盛津气两虚证,猪苓汤主阳明有热水气津亏证,蜜煎导主阳明津亏燥热证。仲景所论阳明病性质不仅有实热证、虚热证,而且有阳明虚寒证如吴茱萸汤主阳明虚寒证即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四逆汤主阳明虚寒重证即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更有阳明寒湿发黄证如259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还有阳明瘀血证如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宜抵挡汤下之。”更为重要的是,认识阳明病性质不能误解或曲解仲景所论阳明病“胃家实”之“实”字,要知仲景所言“胃家实”之“实”字是承《素问·五脏别论》:“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而来,以此而揭阳明病之“胃家实”之“实”是病理概念,可见,仲景所论“胃家实”之“实”字的含义并非尽是论实证,其辨证含义当然包括虚证、实证两个方面。综观仲景所论阳明病的性质,阳明病并不是尽论阳明实热证,阳明实热证仅仅是阳明病性质的一个方面,要想全面认识阳明病性质,必须从阳明病全篇内容中去研究,才能不被某一个方面所局限。才能从长期以来把阳明病性质尽归于阳明病实热证解放出来。若固执一个方面,其后果必然导致不能正确认识阳明病辨证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以及对临床实际指导意义。

3   少阳病性质

理解少阳病性质,以《伤寒论述义》为代表者认为:“少阳病者,半表半里热证是也。”以柯雪帆主编《伤寒论选读》为代表者认为:“少阳病为外感病亚热盛期。”少阳病证是不是半表半里证?少阳病是不是外感病亚热盛期?首先从少阳生理特性研究,少阳包括少阳胆和少阳三焦,三焦者仍有名而无实,少阳的生理主要是指少阳胆,胆主气机,主相火,相火随气载而温化,气靠相火激发而健运。少阳病证主要是少阳胆,其病理主要是胆热气郁证,如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对此首注《伤寒论》大家成无已就明确指出少阳病证机是在少阳胆,其证机是少阳胆热内郁上攻。外邪侵犯少阳,若少阳胆气不郁,则不为少阳病;邪犯少阳必有少阳胆气内郁,郁而化火为热。可见,少阳病是少阳胆热气郁证。再则,从少阳病证表现分析,少阳病证既是一个独立的病即内伤杂病,又是外感疾病的一个证型即少阳胆热气郁少气证,其证型更多见于内伤杂病。因邪热极易伤气,故少阳病证多有少气的病理。总之,若从外感病角度认识少阳病,少阳病是既有邪热一面,又有气郁少气一面,并不是什么“外感病亚热盛期”也不是半表半里证。认识和理解少阳病性质,必须从仲景所论中寻找内证,决不可主观而偏面地意断,尤其是不可想当然认识少阳病性质。可见,少阳病既不是半表半里证,也不是外感病亚热盛期,而是少阳胆热气郁证。

太阴病性质

认识太阴病性质,主要有三种认识,其一,以《伤寒论述义》为代表者认为太阴病是里寒实证,其曰:“太阴病者,里寒实证是也,盖其人内有久寒。”其二,以刘渡舟主编《伤寒论辞典》为代表者从六经传变角度认识太阴病性质者,其曰:“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绐阶段。”其三,以柯雪帆主编《伤寒论选读》为代表者从外感病角度认识太阴病性质,其曰:“太阴病为外感病正衰期的轻证。”从仲景所论分析,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以证太阴病并非尽是丹波元坚所言“里实寒证”,而有虚寒证者;再看, 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仲景所论其辨证含义有二,一是论内伤杂病如脾气夙虚,复因饮食生冷,饮食不节等所致病证是也;一是论任何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都可伤及脾胃所引起的病证。复从278条所论:“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即可得知,太阴病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病,并非是一定要传入少阴或厥阴等。再看太阴病是不是“为外感病正衰期”?复从278条所论辨证精神即可得知太阴病并非是“外感病正衰期”,而是有正气不虚且受邪而能积力抗邪,病为自愈的。从仲景所论太阴病性质,则知太阴病既有内伤杂病的,又有外感病所致的,还有正气不虚受邪而自我向愈的;其既有虚证,又有实证;其既是一个独立的病,又是其他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的一种证型,对此,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且不可局限在一个方面,更不可误解太阴病性质,只有从仲景所论处认识之,才能正确认识太阴病性质及其本质。

少阴病性质

认识少阴病性质,大多认为其是里虚证及危重病证,如《伤寒论述义》说:“少阴病者,表里虚寒证是也。”又如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说:“少阴病属里虚证,多值伤寒六经病变过程中后期危重的阶段,故少阴病多死证。”首先分析少阴病是不是尽是里虚寒证,从仲景所论来看,黄连阿胶汤主治少阴阴虚火热证,猪肤汤主治少阴阴虚内热证,猪苓汤主治少阴阴亏有热水气证;再看少阴病是不是尽是虚证,如大承气汤主治邪热内盛证,以此可证少阴病并非尽是寒证而有热证及实证。再则试看少阴病是不是尽是危重证,从仲景所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主少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其所主少阴病证并不是危重证。《伤寒内科论》对此则明确说:“邪至少阴,其邪无论是外感还是内生,均以体质而化,或呈虚弱性疾病,或呈亢奋性疾病,或为相挟杂性疾病,决不可将少阴病概称为虚弱性、危重性疾病。”从仲景所论少阴病性质分析,少阴病既有寒证,又有热证;既有轻证,又有危重证者,更有危重不可救治的,还有自愈证。因此,认识少阴病性质,一定要结合仲景所论,且不可仅执于某一个方面,若执于一个方面,则直接影响仲景所论少阴病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指导意义。

厥阴病性质

认识厥阴病性质,以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为代表者认为厥阴病为热证,其曰:“然厥阴主肝,而胆藏于内,则厥阴热证,皆少阳之火内发也。”又如《伤寒论直解》曰:“厥阴者,两阴交尽,阴之极也,阴极阳生,故厥阴多有热证。”其二者从不同角度论厥阴病为热证。以《伤寒论述义》为代表者认为厥阴病是里虚寒热错杂证,其曰:“厥阴病者,里虚而寒热相错证是也,其类有二,曰上热下寒,曰寒热胜复。”以柯雪帆主编《伤寒论选读》为代表者认为“厥阴病为外感病终末期。”认识厥阴病性质,必须从仲景所论中寻找内证,方可得知厥阴病的性质,仲景论厥阴病既有热证如白头翁汤主治厥阴肝热下利证,又有寒证如当归四逆汤主厥阴肝寒血虚证、吴茱萸汤主厥阴肝寒内逆证;既有厥阴病危证,又有厥阴病轻证;既有虚证,又有实证。再则,厥阴病既是一个独立的病如热利证,寒利证等是也,又是外感病的一个证型,并非是“外感病终未期”。可见,厥阴病性质是错综复杂的,仅从一个方面认识厥阴病性质,都是不全面的,更不能曲解厥阴病性质。因此,研究厥阴病只有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方可认清厥阴病性质及其本质所在。

478.5pt" class="MsoNormal">认识少阴病性质,大多认为其是里虚证及危重病证,如《伤寒论述义》说:“少阴病者,表里虚寒证是也。”又如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说:“少阴病属里虚证,多值伤寒六经病变过程中后期危重的阶段,故少阴病多死证。”首先分析少阴病是不是尽是里虚寒证,从仲景所论来看,黄连阿胶汤主治少阴阴虚火热证,猪肤汤主治少阴阴虚内热证,猪苓汤主治少阴阴亏有热水气证;再看少阴病是不是尽是虚证,如大承气汤主治邪热内盛证,以此可证少阴病并非尽是寒证而有热证及实证。再则试看少阴病是不是尽是危重证,从仲景所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主少阴病证与太阳病证相兼,其所主少阴病证并不是危重证。《伤寒内科论》对此则明确说:“邪至少阴,其邪无论是外感还是内生,均以体质而化,或呈虚弱性疾病,或呈亢奋性疾病,或为相挟杂性疾病,决不可将少阴病概称为虚弱性、危重性疾病。”从仲景所论少阴病性质分析,少阴病既有寒证,又有热证;既有轻证,又有危重证者,更有危重不可救治的,还有自愈证。因此,认识少阴病性质,一定要结合仲景所论,且不可仅执于某一个方面,若执于一个方面,则直接影响仲景所论少阴病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指导意义。

厥阴病性质

认识厥阴病性质,以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为代表者认为厥阴病为热证,其曰:“然厥阴主肝,而胆藏于内,则厥阴热证,皆少阳之火内发也。”又如《伤寒论直解》曰:“厥阴者,两阴交尽,阴之极也,阴极阳生,故厥阴多有热证。”其二者从不同角度论厥阴病为热证。以《伤寒论述义》为代表者认为厥阴病是里虚寒热错杂证,其曰:“厥阴病者,里虚而寒热相错证是也,其类有二,曰上热下寒,曰寒热胜复。”以柯雪帆主编《伤寒论选读》为代表者认为“厥阴病为外感病终末期。”认识厥阴病性质,必须从仲景所论中寻找内证,方可得知厥阴病的性质,仲景论厥阴病既有热证如白头翁汤主治厥阴肝热下利证,又有寒证如当归四逆汤主厥阴肝寒血虚证、吴茱萸汤主厥阴肝寒内逆证;既有厥阴病危证,又有厥阴病轻证;既有虚证,又有实证。再则,厥阴病既是一个独立的病如热利证,寒利证等是也,又是外感病的一个证型,并非是“外感病终未期”。可见,厥阴病性质是错综复杂的,仅从一个方面认识厥阴病性质,都是不全面的,更不能曲解厥阴病性质。因此,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