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病先断病:伤寒病六经辨证方法

 爱好传统中医 2020-04-19

       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将伤寒病的传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创立出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他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医家所尊崇。


        伤寒六经辨证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外感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一个包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以及治法、方药在内的综合性的临床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伤寒概念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伤寒泛指外感病,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病。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辨证的纲领。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均属于里。三阳病证以阳经和六腑病变为基础,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奋的,多属于实证、热证;三阴病证以阴经和五脏病变为基础,凡是抗病能力弱,病势衰减的,多属于虚证、寒证。 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说明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病势趋向及其相互转化等特点,作为指导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但是并不局限于论治外感热病,也适用于某些内份杂病。

       六经的常见证候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一、辨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指外邪侵袭体表,邪正交争于人体浅表部位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病统摄营卫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位表浅,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侵袭,为诸经之藩蓠。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并以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为太阳病证为主的临床表现。风寒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养,故恶风寒;足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致头项背疼痛;正邪抗争于太阳肌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根据感受邪气之后的不同反应,太阳病又分为经证和腑证。太阳经证又有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区别。若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可循经人腑,还可导致太阳腑证,腑证又有蓄水证和蓄血证之分。

  (一)辨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调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经证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又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证。

  1、辨太阳中风证 是指以风邪为主的外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发热,恶风,汗出,头项强痛,或见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机制分析] 卫为阳,营为阴,风寒外邪以风邪为主侵犯太阳经,卫受邪而阳浮于外与邪争则发热;风性开泄,以致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则汗出。此所谓“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则恶风。若外邪犯及肺胃,肺气失宣则鼻鸣;胃气失降则干呕。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失和为主要病机。
  ②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2.辨太阳伤寒证

  是指以寒邪为主的外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而喘,骨节疼痛,脉浮紧。

  [机制分析] 风寒外邪以寒邪为主侵犯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则见恶寒;寒邪郁表,卫阳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发热。卫阳郁遏,脉中营阴郁滞,筋骨失于温养,故头身疼痛。寒性阴凝,致使肌腠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寒邪凝束,正气抗邪,故脉浮紧。寒邪束表,肺气失宣,则呼吸喘促。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为主要病机。
  ②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紧为辨证依据。

  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为感受风邪,表现出恶风、汗出、脉浮缓的表虚证症状,用桂枝汤主之;后者为感受寒邪,表现出恶寒、无汗、脉浮紧的表实证,用麻杏石甘汤主之。

  (二)辨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其腑膀胱所表现的证候。由于病邪分别与水、血相搏,病机各异,故太阳腑证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1.辨太阳蓄水证 
       是指太阳经表证不解,津液不能输布上承,表现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等病邪循经人腑,膀胱气化失司所表现的证候;废水不能外排,小便不利,小便少是肾功能异常,水蓄下焦,气机壅遏少腹苦里急,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可见“心下痞”,后世称为“水痞”;水邪上逆,使胃失和降,渴欲饮水,水入则吐,日“水逆”。蓄水证为气分证。

  [临床表现] 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恶风,自汗,心烦口渴,或饮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机制分析] 太阳经证不解,故见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邪热内传其膀胱之腑,气化功能失职,邪与水结,水液停蓄,故见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停而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若饮多则水停于胃,致胃失和降而见饮入即吐。

  [辨证要点]

  ①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腑,使膀胱气化失司。
  ②在患太阳表证期间,膀胱气化低下的情况下,饮水太多,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内留,阻滞机能气化,以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的水气停蓄症状为辨证依据。
  ③有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等太阳经证未解的表现。

  2.辨太阳蓄血证

  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循经深入下焦,与瘀血互结所表现的证候,为血分证。

  [临床表现] 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神志错乱如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机制分析] 太阳经证失治,邪热随经内传与血相结,瘀热结于下焦少腹,故致少腹急结或硬满;或瘀热内结上扰心神,故见神志错乱如狂,甚发狂,以及善忘等症。病在血分,未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故小便自利。淤血下行随大便而出,则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是因瘀热阻滞,脉道不利所致。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病邪侵入下焦,邪热与淤血相结为主要病机。
  ②以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为辨证依据。
  ③有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等太阳经证未解的表现。

  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小便不利、小腹满为主症,饮水欲吐、口渴为下焦停水用五苓散主之,小便利、不渴,饮水欲吐,心下悸、四肢厥冷为中焦停水(胃阳和水邪相博)用茯苓甘草汤主之,此为胃虚水停证;后者表邪入里化热,与血结于膀胱为主症,小便自利、少腹急结、神志错乱如狂,此为热重,瘀血初结,核桃承气汤主之。

  二、辨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外邪直接内传阳明经,以致阳热亢盛,胃肠燥热,引起里实热证;另外由于外感邪气较重,虽发汗解表,未能逐邪外出,依然传里化热;由于太阳病失治、误治、伤津化燥,邪热内传人里;或由津液素亏,而阳气偏盛之人,初感外邪,即化热入里;或 由少阳病失治,邪热传入阳明所致。其脉症特点是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里实热证的证侯。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要病机,即指胃肠的实证、热证。阳明本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旺盛,再加邪入阳明最易化燥化热,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故见身热;热迫津液外泄故大汗出;表邪已人里化热阳明邪热独盛,故不恶寒反恶热;热盛血涌则脉洪大,并鼓指有力。

  阳明病征按病变部位分经证,腑证。

  (一)辨阳明经证
     
       伤寒表邪入里化热,邪热亢盛,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腑实未结,而肠中并无燥屎阻结的,称为经证。

  [临床表现]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面赤,气粗似喘,心烦躁扰,舌苔黄燥,脉洪大。

  [机制分析] 邪入阳明,化热化燥,弥漫全身,邪热炽盛,迫津外泄,热盛且汗出耗伤津液,故出现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引饮;邪热上扰,心神不安,则见心烦躁扰;气血涌盛于面,故面赤。热迫于肺,呼吸不利,故气粗似喘。脉洪大有力,苔黄燥,为阳明里热炽盛之象。
       
         因肠中无燥屎阻结,出现气分证,葛根汤和白虎汤主之。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热充斥阳明,肠道无燥屎内结为主要病机。
  ②以身大热、大汗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依据。
  ③有面赤气粗、心烦躁扰、舌红苔黄燥等实热证的症状。

  (二)辨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热炼津液,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叫腑证。阳明腑证病情较经证为重,往往是由经证发展来的,阳明热盛,汗出过多或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肠中干燥,里热更甚,导致燥屎阻滞,形成阳明腑实证。

  [临床表现] 腹部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日晡潮热,手足汗出,烦躁,甚者谵语,狂乱,循衣摸床,喘息,舌苔黄燥或焦黄,舌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机制分析] 阳明经气旺于日晡,四肢禀气于阳明,肠腑实热弥漫,故日晡潮热,手足汗出。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而痛,大便秘结;邪热上扰心神,或见昏谵,甚则狂乱不安。苔黄燥而有芒刺,或焦黑燥裂,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故。邪热亢盛,且有形之邪壅滞,引起气机不畅脉气不利,故脉来迟缓有力,若邪热迫急则脉滑数。

        阳眀腑实证,肠中燥屎阻结,三承气汤主之(调胃承气汤,泄热重;麻子仁丸,通便;小承气汤,通便强;大承气汤,既泄热,又通便)。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阳明热盛,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为主要病机。
  ②以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痛、拒按、舌苔黄厚干燥、脉沉实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有身热,日晡尤甚、汗出、口渴、舌红苔黄燥等实热证的症状。

  三、辨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是指病邪侵犯少阳胆腑,导致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少阳病证其病邪已离太阳之表,又未入阳明之里,处于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故又称为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多因太阳病不解,邪气内侵,郁于胆腑与三焦,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枢机不利所致;或由于病邪直接侵犯少阳,或由于厥阴病转出少阳而产生。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邪在半表半里,正邪相争,正胜邪则发热,正不胜邪则恶寒,病邪出入不定,故见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有热型。少阳经脉循行于胸胁,热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故见脉弦。根据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少阳经证和少阳腑证

  (一)辨少阳经证
   
  少阳经证是指邪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运经气不利,邪结胁下少阳胆经所表现的证候。

       少阳受病,口苦咽干目眩,宜小柴胡汤以解表;胃不和则烦而躁,宜调胃承气汤此属少阳阳明也。脉细头疼,呕而发热者属少阳,小柴胡汤。病患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加枝。而小柴胡加桂,主治表热最良,仲景云。

       大扺身热𣎴饮水为表有热,小柴胡加桂主之;口燥烦渴为里有热,白虎加人参主之;二药均治发热,却分治表里。

       太阳在后,为表宜汗;阳明在前,为里宜吐下;少阳在侧夹于表里之间,故曰半表半里宜和解之法,小柴胡汤主之。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谵语属胃,胃和则愈;少阳病也不可吐下,吐下则惊而悸,胸满而烦痰饮上逆,因此汗、吐、下三法,皆为少阳所忌。(脉弦细,邪欲入里,胃之津液必为热耗,重复发汗,驱液外出,胃阴损耗,故谵语;同理吐下可使津枯而饮结,胸中满而损伤津液,而引起烦而悸)。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欲饮食,或目赤,耳聋,腹痛,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舌淡红或舌尖红,脉弦。

  [机制分析] 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邪传半表半里的少阳部位而引起。亦可由厥阴病转出少阳而成。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之间,邪出于表与阳争,正胜则发热;邪入里与阴争,邪胜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胆火上炎则口苦,灼津则咽干;邪热上扰空窍,故头目昏眩;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若胆热扰胃,胃失和降,则见嘿嘿不欲饮食,欲呕;胆热扰心则心烦,脉弦为肝胆受病之征。

    本证是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等为辨证依据。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为主要病机。
  ②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耳聋、胁下痞硬等症。

  (二)辨少阳腑证

  少阳腑证是指少阳气机不利,胃肠结热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吐不止,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胃脘拘急疼痛,黄疸,苔黄而干,脉弦有力。

  [机制分析] 少阳胆腑有贮藏胆汁,排泄胆汁的功能,如若邪犯胆腑,其经气不利故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下痞满而利不下者,脉沉实。胆有热则横于胸膈,而见胆胃不和之呕吐,口苦,咽干,心下满痞且痛,胆汁溢于肌肤则为黄疸。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传少阳气机不利,兼有阳明热症,胃肠结热为主要病机。
  ②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下痞满、呕吐不止、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脉沉弦有力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口苦、咽干、心下痞满、目眩、胃脘拘急疼痛、黄疸等症。

少阳腑实证胸胁苦满或心下痞满、呕吐不止且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四、辨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是指病邪侵入太阴,导致脾阳虚衰,寒湿内停,运化失司,气机阻滞所表现的证候。太阴主湿,为三阴之屏障,病入三阴太阴首先受邪,故太阴病为三阴病的初期阶段。太阴病证多因三阳病证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所致,其病变具有里、虚、寒、湿的特点。

  太阴与阳明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关系密切,其病变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如阳明病因清、下太过,损伤脾阳,可使病情向太阴方向转化;太阴病若过用温燥之剂,或寒湿久郁化热,亦可转属阳明,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临床表现] 腹满呕吐,食欲不振,下利清谷或便溏,时腹自痛,喜温喜按,口不渴,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缓而弱。

  [机制分析] 此证可因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起,亦可由风寒之邪直接侵犯而成。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气机阻滞,故腹满时痛;脾失健运则食纳减少;寒湿下注则下利;寒湿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呕吐。阳虚而气弱,失于温煦,故四肢欠温;鼓动无力,故脉沉缓而弱。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脾阳虚衰,寒湿内停为主要病机。
  ②以腹满时痛、食欲不振、下利清谷或便溏或便溏、口不渴、脉缓弱为辨证依据。
  ③太阴与阳明病证都具有腹部胀满而痛,其鉴别要点为:阳明腹满痛而拒按、大便燥结,为里实热证;太阴腹满痛则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下利清谷或便溏,属里虚寒证。

  五、辨少阴病证

  少阴病证是指病邪侵入少阴,损及心肾,阳气虚衰,阴血耗伤,导致全身性阴阳衰惫所表现的证候,少阴病为外感病发展过程的后期阶段,病情多属危重。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脉症。少阴阳气衰微,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故脉微细;阳气者,精则养神,阳微神气失养,故表现出但欲寐的症状。

  少阴病的发生多由本经自感外邪,或由它经病传变而来,如太阳之邪最易陷入少阴,因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或太阴病常累及少阴。由于少阴为三阴之枢,统水火之气,本阳而标阴,故其病变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此可分为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两大类型。但就伤寒而言,少阴病以寒化证为证侯。

  (一)辨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是指心肾阳气衰微,病邪入内,邪从寒化,阴寒独盛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为少阴病中较为多见的证候。

  [临床表现] 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精神委靡,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口不渴或渴欲热饮,欲吐不吐,或食入即吐,舌淡苔白,脉微细,或身热而反不恶寒。

  [机制分析] 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故见无热恶寒,但欲寐,肢厥;脉失鼓动,则脉微细。肾阳虚,火不暖土,脾胃纳运、升降失职,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若阴盛格阳,可见身热反不恶寒,面赤。此证是以无热恶寒,下利,肢厥脉微等为辨证依据。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为主要病机。
  ②以无热恶寒、精神委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脉微为辨证依据。
  ③本证亦可出现身热反不恶寒的真寒假热之象。

  (二)辨少阴热化证

  少阴热化证是指肾水亏虚,心火独亢,邪从热化,阴虚阳亢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或舌绛少苔,脉细数。

  [机制分析] 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热灼真阴,水不济火,心火独亢,侵扰心神,故心中烦热而不得眠。阴亏失润则口燥咽干;阴虚而阳热亢盛,故舌尖红赤,脉细数。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水亏虚,心火上亢,阴虚阳亢为主要病机。
  ②以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脉细数为辨证依据。

  六,辨厥阴病证

  厥阴病证是指病邪传入厥阴经,表现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上热下寒等病机特征。厥阴病是六经病发展传变的最后的阶段。厥阴病多由三阳病证误治,或少阴病证不愈发展而成;或肝经素虚,抗病力衰退,感受邪气而直接发病。



  厥阴为三阴之尽,又是阴尽阳生之脏,故病情演变多趋极端,不是寒极就是热极,厥阴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厥热胜复,呕吐下利等复杂情况。若阴寒由极盛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转复,则病情好转;若阴寒盛极,阳气不继而先绝,则病情重笃垂危;若阴寒虽盛,但正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临床表现] 口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

  [机制分析] 厥阴病为六经之末,多由它经传变而成。邪入厥阴,心包之火炎上则上热;热盛津伤,故消渴饮水。厥阴之脉挟胃,上贯膈,今火性炎上,肝气横逆莫制,故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又因下焦有寒,脾失健运,更因肝木乘犯,故不能进食,强食则吐,内有蛔虫者,常可吐蛔。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上热下寒,厥热胜复为主要病机。
  ②以四肢厥冷与发热相互演变为辨证依据。
  ③阳并于上则上热,故可见口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等症;阴并于下则下寒,故可见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等症状。

  伤寒病的六经辨证是主要用于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此种辨证方法虽然以六经名称命名,但其所涉病证远非经络之病,因此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主要内涵则是对外感病6个阶段的符号,因此在学习时不要拘泥于六经的名称,而要注重于临床表现。此外六经病证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如循经传、越经传、合病、并病、直中等,只要对六经其本证候内容熟练地掌握了,其他内容自在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