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视点
一、别慌:与癌共存是常态
癌症常可“呆”在体内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研究结论:美国病理学家做了一个研究——对2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尸体解剖,居然发现其中多于四分之一的老人(也就是25%以上的老人),尸检表明体内明确存在实体瘤(实体瘤是相对于俗称的“血癌”之类没有明显肿块的癌症而言,指的是体内一个个已经长成明显块状肿物的癌症,典型的如肝癌、胃癌、肺癌、前列腺癌等),但他们的死因都不是癌症。而且,他们生前都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感受到)自己患有癌症。换句话说:就是80多岁的老年人中很多人身上都已经患有癌,但癌症可以与他相安无事,不一定导致他死亡;并且,可以静静地“呆”在体内,不出现任何症状。
恰逢当时国内一本关于癌症的书——柯岩的《癌症不等于死亡》开始流行,这如同晴天惊雷。这些促使自己反思一个问题:好像癌症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让人恐惧。尤其是看到这个研究结论,我当时就想:有时这个“坏东西”呆在体内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一些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尤其在女性中,许多女性一触及甲状腺部位有结节,就惊恐万分。其实完全不必!的确,甲状腺结节者(尤其在城市女性中,此现象几乎高达90%以上)确有一部分患上癌症,但又有研究表明:好事者在成年人的甲状腺正常组织切片中,通过特殊手段,发现其中居然高达17%的样本中,存在着微小的原癌病灶,但这些人均无癌而终!可见,在多数情况下,癌症常常会与人相安无事地共存着!
一个最新的重要佐证:2011年5月,美国又报道了一个大样本的研究结果,研究对象是700多位年龄在57岁到74岁的人,研究的是前列腺癌。先用微型探针确定他们患有局灶型前列腺癌,而后都仅仅用保守治疗,这些人20年后再来评估,其中,死于前列腺癌的只有7%,当然,也有死于其它因素的。此文发表后就激起了一个争论,前列腺癌需不需要我们通常所说的先进行切掉,再化疗,再放疗?
看来,不一定需要!
(未完待续)
何裕民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