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5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

 johnney908 2014-05-18
   245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词解
脉阳微:即脉浮虚无力。
阳脉实:即脉浮盛有力。
阳绝于里:指阳气独盛于里。这是由于发汗太过阴伤而引起的。
解读 脉阳微指脉象浮取无力,主正气虽虚而邪也不甚,此时微微汗出,疾病自动痊愈,所以说“为自和也”。如果汗出过多,体内津液必然减少,所以说“为太过”。阳脉实,起脉象是浮取紧实有力,证属太阳病表实证,虽然应当发汗治疗,但是也不能过量,否则体内津液必然也会减少,这也是太过。太过者是指发汗没有恰倒好处,而是发汗过量,以前津液外亡,体内津液减少(阴伤),肠内水分缺乏所以大便干燥。“阳绝于里”是阴伤而阳气独盛于里的意思,而不是阳气离绝。《伤寒论》非常强调发汗不可太过,过汗伤阳。《温病条辨》中说:误汗虽曰伤阳,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伤阴也。本条就是误汗伤阴,引起大便硬。误汗伤阳、伤阴都是水电解质紊乱的结果,误汗伤阳是急性发生的,以失盐失水为主的水电解质紊乱;误汗伤阴是阴虚的最轻型,即亡津液,大便因硬。阴虚是慢性发生的以蛋白质、血浆胶体物质及钙镁等离子丢失为主的水电解质紊乱,阴虚生内热、阴虚动风就是在这种阴虚病理状态下发生的。同样,阳虚可以生寒,例如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四逆汤证、里寒外热的通脉四逆汤证等;阳虚也可以动风,例如芍药甘草汤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与真武汤证都是由于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肌肉不自主抽搐。这些证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病理状态,构成比较固定的证态,证态与证态之间的演变关系、鉴别诊断分别与证与证之间的演变关系、鉴别诊断;与证相对应的病理状态之间的演变关系、鉴别诊断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中医学中由证与证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理论框架,西医学中由(与证相对应的)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理论框架,由证态与证态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理论框架三者是完全一致的。证、病理状态、证态三个概念的内涵外延相统一,三者的理论框架完全一致,从而完成了三者的理论体系的融合。也就是说通过证态概念这个中介概念体系,完成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实现了证与其相对应的病理状态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通过证态概念体系这个中介,在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自由流易。例如亡阳四逆汤证这是个中医概念,在西医中没有这个概念,尽管中西医结合学派用四逆汤治疗休克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至今亡阳与休克这两个概念不能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之间相互流易,绝大多数西医特别是国外的西医不接受亡阳四逆汤证这个概念,因为在使用四逆汤的时候,还要辅以中医的辨证,这是西医不能接受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休克这个概念,在西医理论构架中的位置能否用亡阳这个概念取代?休克的分类、形成休克的机理,休克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与亡阳是什么关系?亡阳的分类、形成机理,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与休克是什么关系?亡阳与休克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一致,但是亡阳与低血容量休克的内涵和外延是一致的,亡阳与低血容量休克是一个证态。通过证态概念,亡阳这个概念可以在西医学内与低血容量休克一样自由流易,同样,低血容量休克这个概念可以在中医学内与亡阳一样自由流易,只有这样西医才有可能接受亡阳四逆汤证这个中医概念,四逆汤才有可能在全世界应用,中医学才能被全世界共享,造福于全人类。
246 脉浮而孔,浮为阳,孔为阴,浮孔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解读 上条言大便硬的成因,本条言阴虚阳盛的脉象。“其阳则绝”与“阳绝于里”是同一个意思。孔脉主要见于各种急性大出血;偶尔见于素有贫血者,吐泻过度,津液大伤,导致血容量不足时,若能及时纠正之,孔脉即可消失。孔脉在此出现只是暂时的,短暂的,随着机体的自我调节,水电解质紊乱会得到纠正,孔脉就会消失。20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是太阳病误汗引起的表阳虚证,是最轻的阳虚证;阳明病,是里证,误汗引起里(胃肠)阴虚,表现为大便干燥,是最轻的阴虚证。阴虚则阳胜,里(胃肠)阴虚则里阳胜,所以称“阳绝(胜)于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