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鑒真東渡(鑒真大師)

 淡定之妙湛精舍 2014-05-18
鑒真東渡(鑒真大師)

出处: 香港宝莲禅寺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在中國求學的日本僧人榮睿、普照離開長安,前往揚州拜訪鑒真大師。榮睿、普照在中國已逗留十年之久,早就知道鑒真大師是當代的律學權威,在國內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請鑒真大師親去日本建立受戒制度,使日本的佛教得以正常發展。

榮睿、普照見到鑒真大師後,即恭敬頂禮,說出自己的心願:「日本是海中島國,距貴國不知有幾千萬里。國中雖有佛法,惜無傳法之人。就像夜裡在暗室中找東西,沒有燭光,又能見到什麼?希望大師能捨棄此間樂土,去作海東日人的導師。」接著詳細介紹了日本佛教界的情況,說明日本急需精通律學的高僧前去設壇授戒,再三懇請鑒真大師去日本傳法。

榮睿、普照不辭辛苦,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前來中國尋求傳法之人的舉動使鑒真大師深受感動。他回答說:「以前聽說南岳思禪師寂滅後,轉生到日本作了國王,興隆佛法。又聽說日本長屋王子曾造一千袈裟施送我國的大德高僧,袈裟上還繡了一首偈頌說:『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由此看來,日本確是與佛法有緣的國度。」說到這裡,鑒真大師詢問在場僧人:「有誰願應聘到日本去弘揚佛法?」

一時大眾默然。沒一個人回答鑒真的問話。許久,鑒真的弟子祥彥才說出大家的心裡話:「日本距離我國太遠了,中間又隔著浩渺的大海,狂風急浪,旅途中時刻都有生命危險。人身最可寶貴,生在中國也很難得,況且我們修行尚不完滿,還沒有得到道果..所以大家都默不作聲。」

鑒真大師聽了祥彥的話,說道:「為這樣的傳法大事,怎能顧惜身命。你們不去,我去好了。」

祥彥說:「大師如果去日本,我也跟著去。」

鑒真大師學識淵博,待人真誠,教學認真,深為門下眾弟子所愛戴。他們不願離開鑒真大師,同時也為大師的傳法熱忱所感動,紛紛表示願追隨大師前往日本國弘揚佛法。於是祥彥、道興、道航、神頂、崇忍、靈粟、明烈、道默、道因、法藏、法載、曇靜、道翼、幽岩、如海、澄觀、德清、思托等廿一人,當場在佛像前發願同行。榮睿、普照在一旁看著,感動萬分,欣幸萬里來華,十年逗留,心願終獲實現。
 
此後鑒真大師為實現到日本傳戒的誓願,奮鬥了十幾年。中間五次東渡失敗、受雙目失明的打擊,都沒能動搖他東渡傳法的決心和勇氣。終在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第六次東渡到達日本。

十二年中,同伴前後死去卅六人,道俗退心的二百餘人;天寶元年發願赴日傳法的廿餘人中只有鑒真、普照、思托、曇靜、法載等人克服了重重險阻,最終如願抵達日本。

鑒真大師一行人到日本後受到朝野的普遍歡迎。兩個月後,鑒真在東大寺的盧舍那大佛殿前設立戒壇,先後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澄修等四百餘人授戒,為八十餘捨舊戒的日本僧人授新戒。日本的戒法從此而起,鑒真被尊為日本律宗的初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