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政路:百姓时代盼清官

 我是明月 2014-05-19

历史地理

德政路:百姓时代盼清官

德政路算是广州最有年头的道路之一了,在上世纪初城墙拆除之前,它叫德政街,“德政”二字的由来,则与街道正对着的番禺县署衙有关。我们说过很多次,在广州1921年建市之前,整个城区是由番禺和南海两个古县分治,今天解放路以东的城区,归番禺县管,解放路以西的城区,则归南海县管。若论地盘,番禺县比南海县大得多,几乎占了主城区的三分之二。当然,那时候城墙的周长只有11公里多,城区范围比现在小多了。有县衙,自然就有县令。县令官职不大,实权不小,全县百姓的生杀予夺,几乎全都操控在县令手中,因此中国从来就有“破家县令,灭门刺史”的说法,将县衙门前的街道命名为“德政路”,其用意再明确不过,就是希望一代代县令都能秉承“以德治县”的理念,做个清官,多为百姓造福,少给大家添乱。

按《广州城坊志》的记载,从元至清,番禺县衙就一直位于德政街,七八百年间,这里到底出过多少清官好官,又出过多少贪官庸官,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昔日街上立过的一座玉笥祠,倒可以让我们确信,至少这里出过一个足以青史留名的好县令。这座祠堂是位明末曾在番禺做过知县的名臣张国维立的。说起张国维,今天的人们大多一头雾水,但黄遵宪、张岱、屈大均等今人耳熟能详的明清著名学者,都为张国维作过传,其在当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番禺县衙是张国维漫长宦海中的第一站。1622年,28岁的张国维高中进士,两年后,他被任命为番禺县令。他到任的时候,广州正在闹饥荒,粮价一飞冲天,饥民嗷嗷待哺。张国维火速抛出“救荒十二策”,平抑了粮价,接着,他又将近郊被土豪大肆霸占的良田归还给贫民,任其耕种,以求解决饥荒的治本之道。短短数年,张国维在这里兴学校,课农桑,以德化名,把番禺县治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感恩戴德,送了他一个“神明父母”的称号。德政街上的那座玉笥祠,就是老百姓表达感激之意的产物。

张国维对上司是不怎么逢迎的,但他的能干还是给朝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628年,他调任北京,数年后又调任江南十府巡抚,。他在江南大搞水利建设,疏浚了松江、嘉定、无锡等多地的河道,使百姓免于水灾饥馁之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也是在这时候由张国维指示下属刊印出版的。据说张国维因为干得实在太玩命了,刚过40岁,就已白发丛生。

张国维的结局与晚清诸多抗清名臣一样悲壮,清军破城之日,他慨然投水自尽,还留下了“吾大臣,死王事,礼也”的遗言。读着张国维故事的时候,我禁不住想,中国持续两千年的政治史中,固然有很多“满口道德仁义,腹内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却也有不少勇敢无畏,大公无私的真君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正是这样的人,使得“德政”二字在某些时候名副其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