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孕症的辨治

 矿泉水829 2014-05-19
不孕症的辨治(转载fhy lucky)

  不孕症是指育龄期夫妇,婚后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同居两年以上而未能受者。  

    受孕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协调的生理过程,必须具备以下三项基本条件:

 1)具有正常的生殖细胞,即正常的卵子和正常的精子。

  (2)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能顺利到达宫腔。

  (3)具备受精卵藉以着床发育的良好的子宫内膜。

    上述环节中有任何一项不正常,或者男女双方中有一方异常,均能够影响受孕,因此,影响受孕的因素,可能在女方,也可能在男方,或者在男女双方。

   根据造成不孕的原因分为女性不孕与男性不孕。根据病史,婚后从未受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中医学称为“全不产”、“无子”、“绝嗣”;有过孕育史而不孕者,谓之继发性不孕,中医学称为“断绪”。

一西医对于不孕症的原因的认识

(一)女性不孕因素

1.影响卵子产主的因素

1)全身性慢性消耗性疾患、重度营养不良、过度肥胖、精神过度紧张,甲状腺功能失调,肾上腺皮质功能夫调等内分泌代谢功能失调影响卵巢功能导致不孕。

2)性腺轴,丘脑下部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失调,影响卵巢正常排卵而导致下孕。

3)卵巢疾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天性双则卵巢发育下全或缺如,炎症、肿瘤或手术、放射线损害卵巢组织,影响排卵功能,导致不孕。

2.影响卵子、精子及受精卵输送的因素

1)阴道畸形如先天性无阴道、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处女膜环过于狭窄或坚韧等;

2)宫颈息肉、宫颈肌瘤、子宫粘膜下肌瘤堵塞宫颈管,阻碍精子通过;宫颈管炎性病变,使宫颈粘液变稠粘,影响精子的穿过与活动;宫颈管的粘连、宫颈内膜炎,阻碍精子的通过而导致不孕; 宫腔粘连 ,阻碍精子经此进入输卵管。

(3)先天性输卵管发育不全、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结核,盆腔疾患,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压迫、盆腔炎性粘连等导致输卵管梗塞。

3.影响受精卵着床的因素

1)卵巢黄体功能不健,孕酮分泌不足,子宫内膜异常,影响受精卵的着床;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影响受精卵着床。

(二)男女双方的原因

1.缺乏性生活常识;

2.精神过度紧张焦虑;

3.宫颈粘液或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的存在;

4. 受精卵本身的缺陷

二、中医对于不孕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中有 "五不女"之记载,即螺、纹、鼓、角、脉。陈土铎在《石室秘录·子嗣论》指出:“男子不能生子,有六病,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十病者“胞胎冷、脾胃寒、带脉急、肝气郁、痰气盛、相火旺、肾水衰、任督病、膀胱气化不行、气血虚”。这是古人从生理病理方面对不孕症的病因所做的论述,简而言之,不外脾肾虚,气血虚,肝郁,痰湿,血瘀等病因,致使气血冲任胞宫功能失常而形成了不孕之症。

三、辩证施治

  《石室秘录》云:“胞胎冷者温之、脾胃寒者暖之、带脉急者缓之、肝气郁者开之、痰气盛者消之,肝火旺者平之,肾水衰者补之,任督病者除之,膀胱气化不行者助其肾气,气血虚不能摄胎者益其气血,则女子无子者亦可以有子,而不可徒治其胞胎也”。概其所言,亦不外温脾肾,补气血,调气机。

1)肾阳虚 常见初潮晚、经行迟滞、经行量少,色淡黯、腰膝酸软、夜尿频、腰骶部不温、面色晦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或滑润、脉沉细弱。治法:温肾阳,益气血,促经孕。毓鳞珠(人参、茯苓、白术、灸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加紫河车、巴戟天,丹参,香附之属。阳虚内寒甚者加肉桂、附子。

2)肾阴虚 症见经行紊乱,量少、形体消瘦、头晕目涩、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治宜滋阴养血、调理冲任。养精种玉汤(当归、白芍、熟地、山萸肉、)酌加菟丝子、枸杞子、山药、茯苓、女贞子、早莲草,热重加龟板,盐黄柏。

3)气血虚弱 经行后期、量少色淡、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 细弱。治用益气养血,调经促孕,温土毓麟珠加减(熟地、当归、白芍、巴戟、覆盆子、北芪、党参、山药、神曲),若因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宜附子理中汤加减,肾虚下焦虚寒者可加仙茅、仙灵脾、补骨脂、紫河车。

4)痰湿壅盛 形体肥胖,面色晄白,月经紊乱,带盛稠粘,头晕心悸、口淡、苔白腻、脉滑,治宜健脾燥湿、化痰。启宫丸加减。

5)肝郁 情志抑郁、多思善虑,喜太息,心烦易怒,经行紊乱先后不定、经前乳胀,舌黯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养血调经,逍遥散加减。辅以心理疗法,保持心情舒畅。

6)胞宫虚寒 症见小腹清冷、喜暖、月经错后、量少色黯、夹有血块、经期小腹冷痛、带盛质稀、苔薄滑、脉沉紧或沉迟。治法:温经散寒、暖宫助孕。暖宫煎(附子、肉桂、紫石英、菟丝子、党参、炒杜仲、山药、炒白术、煨姜、熟地)。

7)血瘀 症见经行涩滞、血块较多、腹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治宜化瘀调经。方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熟地、赤芍、川芎、枳壳、丹参、红花、桔梗、柴胡、牛膝),或可用桂枝茯苓丸加减。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1.排卵功能障碍引起之下孕 单独使用中药或单独使用西药均无效时,可采用中药序贯疗法(或分型论治)的同时,配合舒经酚(或氯芪酚胺),中西医结合治疗。于月经周期的第五天起,每日服舒经酚50m克~100m克,连服五天。

2.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 可用启宫丸(加羌活,石菖蒲)配以克罗米酚治疗。于月经周期的第五天起,每日服克罗米酚50毫克,连服五天。

 3.对血型不合(ABO血型)而不孕或不育者,可选用祝谌予前辈的抗敏汤加减(熟地、当归、赤白芍、川穹、广木香、菟丝子、益母草、甘草)。妊娠前三个月,隔日一剂,妊娠十二周内,每周服药5剂(五日)。孕十二周~二十四周,隔日1剂。孕二十四周至分娩每周服2剂。

 附:中药序贯疗法

1.养血活血一滋养肝肾一温肾活血一益肾健脾法。

1)经期养血活血:胞宫的生理特点之一是经期泻而不藏,当泻则泻,故经至即用此法为顺势。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党参,丹参,益母草。每日一剂,连服三日。

2)经后滋养肝肾 :"经水出诸肾",肝肾同源,精血同源,经后益肝肾,补精血,以资冲任。方用效验方(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黄精、紫河车、党参、锁阳、仙灵脾、香附、丹参),5一10剂。

3)排卵期温肾活血:排卵期为阴生阳长,阴阳交替之时,温阳活血有促排卵的作用。用效验方(菟丝子、枸杞子、当归、肉桂、丹参、羌活、紫河车、巴戟天等),阳虚加附子,寒甚手足及小腹清冷,重用附子30-60克(先煎半小时)。

4)经前期益肾健脾:《景岳全书·妇人规》云:“补脾胃以资血之源;益肾气以安血之室。”经前期为血蓄充盈之期,血旺则经有所行,用效验方(党参、白术、菟丝子、何首乌、山药、巴戟天、杜仲、枸杞子、肉苁蓉、香附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