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的历代注家们

 johnney908 2014-05-22
伤寒的历代注家们
成无己  成无己(约1066~1156)

  中国金代医学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约生于北宋嘉祐治平年间,后聊摄为金兵所占,遂成金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他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对于《伤寒论》最为推崇。他专力钻研该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另撰《伤寒明理论》4卷,将经典著作与个人心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启迪后学产生了重要作用。

  成无己,宋代山东聊摄(今山东茬平)人,后来聊摄并于金,故又称为金人。约生卒于l063~1156年间,卒年九十余岁。成氏世代行医,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是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也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其著作有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在成氏以前,研究《伤寒论》者虽已有孙思邈,在其同时代亦有朱肱、庞安时等人,但他们均未对《伤寒论》原文进行注解,成无已以《内经》、《难经》的理论为基础,对《伤寒论》条文加以注解,由于前无他人可鉴,难度很大,致使该书著成时成氏已至八十高龄,前后长达四十余年。也正由于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古奥原文,致使这部有很大实用价值的著作才得以广泛流传,被医家所理解与重视,使研究者越来越多,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发展。

  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一书中,运用《内》、《难》之学的理论为指导,来分析其病机、治则、方剂等,使《内经》、《难经》与《伤寒论》之间一脉相承,完全符合仲景著书的原意,成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注本之一。例如,对《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一条,成氏解释说:“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肤不固也。《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津脱也。《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这里,成氏引证之两段《内经》原文,第一段是指《素问·灵兰秘典论》,第二段的《针经》即《灵枢》,又称《九卷》,出自《灵枢·决气篇》。

  又如,成氏解释仲景之方,也以《内经》、《难经》的理论来说明。如其解释桂枝汤时说“《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注解四逆汤时云:“《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相合,为甘辛大热之剂,乃可发散阴阳之气。”这里,成氏以《素问》中的《生气通天论》、《至真要大论》二篇关于四气、五味、阴阳之理来解释仲景组方之义,简洁明了。尤其在解释小青龙汤时,成氏说:“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黄、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气而润肾。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这里,成氏运用《素问·脏气法时论》的经文,以说明小青龙汤散外寒化内饮的机理。

  成氏临证经验丰富,对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颇具经验。如其论述发热证,云:“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熇熇然散而成热者是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躁相类而非,烦躁者在内者也。潮热之热,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之热,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成氏提出发热当与潮热、寒热、烦躁之间的鉴别。他说,“有谓翕翕发热者,此则轻重不同,表里之区别尔。所谓翕翕发热者,谓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其发热属表者,既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其发热属里者,即阳气下陷入阴所致也。观其热所从来,而汗下之证明其辨焉。”成氏又从表里两方面既分辨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又解释其所以产生的不同病机,并提出治疗表里不同发热的方法。

  此外,成氏论战栗,分战与栗加以区分,其发生有内外之别。其论四逆,将四逆与手足厥冷相区别。其论烦躁,区分烦与躁的不同,并指出二者有阴与阳之别,并提出引起之因,有在表在里因火因阳虚因阴盛的不同,等等。无一不是在研究《伤寒论》原文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认真总结而成。严器之评价其贡献说“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释战栗有内外之诊,论烦躁有阴阳之别,谵语、郑声,令虚实之灼知,四逆与厥,使深浅之类明,始于发热,终于劳复,凡五十篇,目之曰明理论,所谓真得长沙公之旨趣也。”这一认识是客观的。

  成无已医学造诣极深,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第—个全面注解《伤寒论》的医家,同时又结合临床应用,明辨伤寒常见症状之理,以便于临床诊断之用。在祖国医学的伤寒学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伤寒学派诸家产生很大影响。

  成无己(约1063~1156年),宋代聊摄(今山东茬平县)人,靖康(1126年 )后,聊摄地入于金,遂为金人。金代伤寒学家。

  成氏家世儒医,才识明敏,记闻赅博,他精伤寒学,钻研数十年。著有《注解伤寒论》10卷(1144年)、《伤寒明理论》3卷(1142年)、《药方论》1 卷等。他以经注论,以论证经,辨证明理,是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也是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创始艰难,厥功甚伟,给人无穷启迪,深得后世赞誉。

  成无己博及精研,深造自得,引《内经》、《难经》以阐发仲景诸说,于辨析表里虚实亦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伤寒说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成无己因之每引《内》、《难》等理论以发明仲景之说,分析其病机、治则、方剂等,不仅使内、难、伤寒一脉相承,融会贯通,具有探本寻源,互相渗透之妙,同时还起到了经论结合,以论证经的效果。使伤寒理明,内、难有实,成氏所著《伤寒明理论》凡50篇,从“发热 ”起至“劳复”止,对《伤寒论》中50个主要症状,一一分析其发生机理,病位病 性,鉴别不同原因导致其证的不同表现,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很有益的经验,可以说是《伤寒论》最早的一部“症状鉴别诊断学”。

  成无己论析《伤寒论》方,在制方分类上颇有建树。他不仅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十剂”的概念,而且宗《内经》、《本草》诸说,提出了“七方”之名, 称“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成焉”,又认为“惟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而其“处方之制,无逾是也”。成氏《药方论》择伤寒常用方20首,并为之说明。

  成无己医学造诣很深,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学术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对《伤寒论》的研究,在伤寒学派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对后世伤寒学派诸家有很大的影响伤寒的历代注家们:黄仲理 




  明代医家。芗溪马鞍山人。自幼习医于《伤寒论》颇有研究,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成元己《注解伤寒论》为蓝本,将其本人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撰成《伤寒类证》十卷,条析类证,分门为卷,以其脉法精纯,有证有论有方者,为内篇;以其精粗相驳者,为外篇;以其有论无方无证者,为杂篇;复以平昔所闻,师友讨论之言,或能发明仲景之微奥,或得古人不言之妙,悉采取之,立为伤寒辨惑入式,附于类证之右。以论见证,首尾相贯,以号见条,则言不重复。使学者开卷不待披检,而门类方论脉证,一目了然。后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经陆彦功改编,厘为十二卷。
共条评分伤寒的历代注家们:黄仲理 




  明代医家。芗溪马鞍山人。自幼习医于《伤寒论》颇有研究,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成元己《注解伤寒论》为蓝本,将其本人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撰成《伤寒类证》十卷,条析类证,分门为卷,以其脉法精纯,有证有论有方者,为内篇;以其精粗相驳者,为外篇;以其有论无方无证者,为杂篇;复以平昔所闻,师友讨论之言,或能发明仲景之微奥,或得古人不言之妙,悉采取之,立为伤寒辨惑入式,附于类证之右。以论见证,首尾相贯,以号见条,则言不重复。使学者开卷不待披检,而门类方论脉证,一目了然。后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经陆彦功改编,厘为十二卷。
共条评分方有执 
   明代伤寒学家。字中行,号九山山人。安徽歙县人。他在《伤寒论条辨》一书中,着重阐释了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源,并重新整理《伤寒论》条文,是为此后伤寒错简派之始(见伤寒学派)。
  方有执自谓其天性鲁钝,“愚于儒且惮不能”,初亦未学医,后中年以两番因中伤风寒丧妻,五次以惊风殇子而发愤学医,于伤寒证治尤有心得。他认为《伤寒杂病论》集医道之大成,擅百世之宗师。而西晋王叔和重为编次时,已有所改移;及金代成无己作注,又多所窜改,致使习医者或以不全之书置而不习,或沿习二家之误弥失其真。故以20余年的时间,遍历于齐、鲁、川、陕等地,以访师求友,探究伤寒真谛。老而返家,“归田闭阁,考众李之殊同,返离异而订正。”八经寒暑,七易其稿,著成《伤寒论条辨》八卷,后附《本草钞》、《或问》、《痉书》各一卷。
  方有执对《伤寒论》的重改修辑,采取整移删削的方法,进行了通盘的订正与编次。他将有关太阳病的条文分为一、二、三卷,阳明病与少阳病合为第四卷,太阴病,少阴病与厥阴病合为第五卷将有关湿病、风湿、杂病条文以及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诸篇,合为第六卷。认为 “辨痉湿病证” 篇尚可信,认为“辨脉法”与“平脉法”二篇中有部分原书内容,合为“辨脉法”,此为第七卷。认为汗吐下可与不可诸篇是王叔和自为编述,置为第八卷。全书中对太阳篇的改动最大。他认为风寒之邪,分别侵犯人体营卫。风则中卫,故将因卫中风而病的条文编为第一卷,伤寒伤营,故将因营伤寒而病和曾冠“伤寒”二字的条文编为第二卷;同时又将风寒同时侵犯营卫的条文编文第三卷。此即他所主张的外感风寒发病的三种类型。他对《伤寒论》条文的考订编次确有新意,增强了原文的系统性、条理性,尤其反映了他对伤寒病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认识。后经喻嘉言的大力提倡,概括为“三纲鼎立”之说,和者竟起,形成了著名的伤寒学说中的错简重订派,促进和发展了伤寒学说。
  方有执
  方有执(1523年-?)明代医学家。字中行(亦作仲行),歙县(今属安徽)人。因其家人包括妻儿共五人因病故去,发愤读书攻医,对伤寒尤其致力研究,颇有心得。认为仲景之《伤寒论》因王叔和之编次而移动原文,已非原貌,复经成无己注疏时多所窜改,面目全非,失其原意。经二十余载精心钻研,著成《伤寒论条辨》八卷,对《伤寒论》重加整理,调整篇目,全书计十一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由是形成明清时代重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热潮,其错简论的主张虽也受到若干医家之非议,但其影响深远,不容忽视,清代名家如张璐、喻嘉言、吴仪洛、周扬俊、黄元御等,均拥护其说,形成伤寒学上的“错简派”。喻嘉言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喻昌少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选送贡生进京,但无所成就。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氏又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
  喻昌是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医家之一。他认为,四时虽均有外感,但仲景独详于伤寒,治伤寒之法,可变化而用于其他外感,故伤寒为四时外感之大纲。而在“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这就形成了喻昌三纲学说的主要观点。风伤卫用桂枝汤,寒伤营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用大青龙汤。用之得当,风寒立时解散,不劳余力。喻氏倡导三纲说的含义在于,麻黄、桂枝、青龙三方主治太阳表证。若表证辨治得法,则不会出现种种变证及传经之病,而能将伤寒病治愈于得病初期。因此,喻氏之三纲学说体现了仲景早期治病的思想,虽然后世对此观点是否符合仲景原意,有无临床实际意义提出异议,但应当看到喻氏之说的积极意义。
  至于燥气病机,喻氏认为,入秋并不遂燥,是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燥令乃行。虽然燥生于秋冷,但其性异于寒湿,却常偏于火热,这是因为“燥位之下,火气承之”,燥盛而兼火化之故。《内经》提出“燥胜则干”,故临床所见,干于外则皮肤皴揭,干于内则精血枯涸。津液耗竭,出现种种变化。总之,燥之为病,火热为盛而致。燥为秋金主气,故易伤肺脏。早在《内经》中就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认识。这是燥伤于肺的病症。对于燥病的治疗,喻氏创立了著名方剂清燥救肺汤,该方由桑叶、煨石膏、生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等药组成,以治疗诸气膹郁,诸痿喘呕,肺之燥者。其用药的宗旨,强调治燥忌用辛香行气之品,以防伤津助燥。总之,喻氏于燥之论述,从其邪气生成,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临床用药一一加以论述,可谓对燥症深刻认识的一大家,其影响十分深远,被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喻昌十分注意诊治规范,并撰有专文讲述医案的书写。他说,书写医案时,必书“某年某月某地县,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药,次后再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效,时下昼夜孰重,寒热孰多,饮食喜恶多寡,二便滑涩无有,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脉兼见,其症或内伤,或外感,或兼内外,或不内外,依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施,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以何汤名为加减和合,其效验定于何时,一一详明,务令丝毫不爽。”也就是说,需要仔细而全面地收集病症,不仅包括望闻问切的有关情况,同时亦包括天时、地理等自然情况,不仅包括各种病症表现,也包括致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辨证,正确施治。喻氏建立的这一诊治规范,充分体现了喻氏强调辨证论治的思想,注重科学、严谨的作风。
  喻氏认为,人体之中存在有“大气”统摄于周身。正是由于大气的作用,才使五脏六腑、大小经络发挥各自的功能活动。若大气一衰,则人身的气机运动无源,既不能升降,又不能出入,致使“神机化灭,气立孤危”,再甚者则危及生命。正由于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喻氏深刻加以研究。他认为人身之大气,即胸中之气,其气包举于肺之周围。由于大气的作用,使脏腑经络功能得以发挥,营卫之气得以统摄。而大气充斥于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环流不息,致使通体活动功能正常,生命活力旺盛。大气虽为胸中之气,然胸中还存在着膻中之气、宗气。喻氏认为,膻中之气、宗气与大气虽出于同一部位,但有所不同,应当加以区分。
  膻中之气为臣使之官,有其职位,说明有其具体的作用。大气则无可名象,没有具体作用,有如太虚之中包举地形一样,主持着整个自然界。宗气与营气、卫气分为三隧,虽为十二经之主,但有隧而言,说明有具体所指,而不同于大气之空洞无着落,二者亦不相同。因此,大气高于宗气、膻中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人身各种气均在大气的统摄之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以维持全身的功能活动。此即喻氏论大气的主要观点。该观点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大气,创立升陷汤等,均与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文中论大气虽强调其对人身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而在治疗时仍停留在既往一般用药水平,理论与治疗似有不合拍之处。其将大气与宗气、膻中之气加以区分,但其如何运用于临床实际,尚未阐发十分深入,故而后人不采纳其说者亦有之。
  喻昌在中医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贡献,不仅于《伤寒论》的研究独有体会,倡导三纲学说,而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问题颇有建树。其大气论、秋燥论的观点亦为后世所称许。此外,其强调辨证施治,倡导诊治规范,亦很有学术价值。至于其临床经验亦十分丰富,治痢用活人败麦散以逆流挽舟,治关格用进退黄连汤升降阴阳等,都被后人所推崇。故而,喻氏成为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名噪一时。
  喻嘉言
  喻嘉言本姓朱名昌字嘉言,生于万历十三年(1586年),宁王后裔。新建朱坊村人(新建原名西昌),晚年其客常熟时,为了表示不忘故乡,号西昌老人。根据钱谦益的《喻嘉言逸事》记载:嘉言本姓朱,明朝宗室,亡国后,便隐讳了自己的本姓,开始在朱字上加一捺,变成余,后来又改用与余同音的字,为俞,最后加一口,为喻。
  喻嘉言从小聪明好学,精力过人,诸子百家无所不览,而对于《黄帝内经》、《素问》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类医书却更有非凡的爱好,并且得到长桑君传授的许多医学秘方。
  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诗文也相当不错。天启年时考中贡生,崇祯三年(1630年)中副榜,进京参加会试落第。在京其间,与诸生上书崇祯,要求修整法制、安定百姓。崇祯没有理会。
  喻嘉言在北京居住了三年,郁郁不得志,最后回到了家乡。当时临川才子陈际泰、艾南英,常熟名流钱谦益都很仰慕其才学,和他结交往来。
  不久明朝灭亡,满族入关,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遭到汉人的强烈反抗。于是清朝统治者又改以怀柔手段,特下诏征明朝有学问的遗臣到北京做官。但喻嘉言等人拒召。不仅如此,喻嘉言还留须蓄发表示反抗。
  为了更好地隐蔽自己的身份,他最终选择了出家为僧,并研究阴阳五行和炼丹术,实行打坐与气功疗法,经过近二十年的锻炼,居然把自己所有的疾病都治好了。瘦弱的身躯也变得结实起来。人们都尊其为“真人”,认为他得到长桑君的真传医术奥秘,熟悉人体构造。也因为如此,喻嘉言决定以行医来实现他救世济民的志愿。
  本来他往来于南昌、新建、靖安各地,为人治病。可为了逃避清廷耳目,顺治十年(1653年)前后,离开了江西,头带角巾,脚穿芒鞋,出游江苏、浙江,最后在钱谦益的家乡常熟落脚。在常熟北门外虞山下盖了所茅草房子,一面行医,一面采药,就这样度过了余生。关于他的行医传说非常多,也非常离奇。他将自己毕生所得著成《医门法律》六卷、《尚论篇》四卷、《寓意草》二卷、《瘟疫明辨》四卷,悉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他在医学上的成就,使得他与张路玉、吴谦并称三大医家。
  他的门生也很多,著名哲学家陈瑚也是他的学生,曾作《喻嘉言先生医书全集》的序文,对喻嘉言给予很高评价。
  喻嘉言是在常熟与人下围棋的时候突然去世的,享年八十六岁。常熟人为了纪念他。将其遗体作为神像予以奉祀。后来他的亲属将遗体运回南昌,安葬于南昌进贤门外东坛卷北面的路边,历代不少人特地前来凭吊。著名学者蒋士铨写过一篇《喻嘉言先生改葬告词》。解放后,喻嘉言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修葺,以纪念他为民服务的高贵医德
共条评分喻嘉言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喻昌少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选送贡生进京,但无所成就。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氏又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
  喻昌是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医家之一。他认为,四时虽均有外感,但仲景独详于伤寒,治伤寒之法,可变化而用于其他外感,故伤寒为四时外感之大纲。而在“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这就形成了喻昌三纲学说的主要观点。风伤卫用桂枝汤,寒伤营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用大青龙汤。用之得当,风寒立时解散,不劳余力。喻氏倡导三纲说的含义在于,麻黄、桂枝、青龙三方主治太阳表证。若表证辨治得法,则不会出现种种变证及传经之病,而能将伤寒病治愈于得病初期。因此,喻氏之三纲学说体现了仲景早期治病的思想,虽然后世对此观点是否符合仲景原意,有无临床实际意义提出异议,但应当看到喻氏之说的积极意义。
  至于燥气病机,喻氏认为,入秋并不遂燥,是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燥令乃行。虽然燥生于秋冷,但其性异于寒湿,却常偏于火热,这是因为“燥位之下,火气承之”,燥盛而兼火化之故。《内经》提出“燥胜则干”,故临床所见,干于外则皮肤皴揭,干于内则精血枯涸。津液耗竭,出现种种变化。总之,燥之为病,火热为盛而致。燥为秋金主气,故易伤肺脏。早在《内经》中就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认识。这是燥伤于肺的病症。对于燥病的治疗,喻氏创立了著名方剂清燥救肺汤,该方由桑叶、煨石膏、生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等药组成,以治疗诸气膹郁,诸痿喘呕,肺之燥者。其用药的宗旨,强调治燥忌用辛香行气之品,以防伤津助燥。总之,喻氏于燥之论述,从其邪气生成,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临床用药一一加以论述,可谓对燥症深刻认识的一大家,其影响十分深远,被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喻昌十分注意诊治规范,并撰有专文讲述医案的书写。他说,书写医案时,必书“某年某月某地县,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药,次后再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效,时下昼夜孰重,寒热孰多,饮食喜恶多寡,二便滑涩无有,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脉兼见,其症或内伤,或外感,或兼内外,或不内外,依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施,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以何汤名为加减和合,其效验定于何时,一一详明,务令丝毫不爽。”也就是说,需要仔细而全面地收集病症,不仅包括望闻问切的有关情况,同时亦包括天时、地理等自然情况,不仅包括各种病症表现,也包括致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辨证,正确施治。喻氏建立的这一诊治规范,充分体现了喻氏强调辨证论治的思想,注重科学、严谨的作风。
  喻氏认为,人体之中存在有“大气”统摄于周身。正是由于大气的作用,才使五脏六腑、大小经络发挥各自的功能活动。若大气一衰,则人身的气机运动无源,既不能升降,又不能出入,致使“神机化灭,气立孤危”,再甚者则危及生命。正由于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喻氏深刻加以研究。他认为人身之大气,即胸中之气,其气包举于肺之周围。由于大气的作用,使脏腑经络功能得以发挥,营卫之气得以统摄。而大气充斥于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环流不息,致使通体活动功能正常,生命活力旺盛。大气虽为胸中之气,然胸中还存在着膻中之气、宗气。喻氏认为,膻中之气、宗气与大气虽出于同一部位,但有所不同,应当加以区分。
  膻中之气为臣使之官,有其职位,说明有其具体的作用。大气则无可名象,没有具体作用,有如太虚之中包举地形一样,主持着整个自然界。宗气与营气、卫气分为三隧,虽为十二经之主,但有隧而言,说明有具体所指,而不同于大气之空洞无着落,二者亦不相同。因此,大气高于宗气、膻中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人身各种气均在大气的统摄之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以维持全身的功能活动。此即喻氏论大气的主要观点。该观点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大气,创立升陷汤等,均与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文中论大气虽强调其对人身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而在治疗时仍停留在既往一般用药水平,理论与治疗似有不合拍之处。其将大气与宗气、膻中之气加以区分,但其如何运用于临床实际,尚未阐发十分深入,故而后人不采纳其说者亦有之。
  喻昌在中医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贡献,不仅于《伤寒论》的研究独有体会,倡导三纲学说,而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问题颇有建树。其大气论、秋燥论的观点亦为后世所称许。此外,其强调辨证施治,倡导诊治规范,亦很有学术价值。至于其临床经验亦十分丰富,治痢用活人败麦散以逆流挽舟,治关格用进退黄连汤升降阴阳等,都被后人所推崇。故而,喻氏成为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名噪一时。
  喻嘉言
  喻嘉言本姓朱名昌字嘉言,生于万历十三年(1586年),宁王后裔。新建朱坊村人(新建原名西昌),晚年其客常熟时,为了表示不忘故乡,号西昌老人。根据钱谦益的《喻嘉言逸事》记载:嘉言本姓朱,明朝宗室,亡国后,便隐讳了自己的本姓,开始在朱字上加一捺,变成余,后来又改用与余同音的字,为俞,最后加一口,为喻。
  喻嘉言从小聪明好学,精力过人,诸子百家无所不览,而对于《黄帝内经》、《素问》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类医书却更有非凡的爱好,并且得到长桑君传授的许多医学秘方。
  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诗文也相当不错。天启年时考中贡生,崇祯三年(1630年)中副榜,进京参加会试落第。在京其间,与诸生上书崇祯,要求修整法制、安定百姓。崇祯没有理会。
  喻嘉言在北京居住了三年,郁郁不得志,最后回到了家乡。当时临川才子陈际泰、艾南英,常熟名流钱谦益都很仰慕其才学,和他结交往来。
  不久明朝灭亡,满族入关,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遭到汉人的强烈反抗。于是清朝统治者又改以怀柔手段,特下诏征明朝有学问的遗臣到北京做官。但喻嘉言等人拒召。不仅如此,喻嘉言还留须蓄发表示反抗。
  为了更好地隐蔽自己的身份,他最终选择了出家为僧,并研究阴阳五行和炼丹术,实行打坐与气功疗法,经过近二十年的锻炼,居然把自己所有的疾病都治好了。瘦弱的身躯也变得结实起来。人们都尊其为“真人”,认为他得到长桑君的真传医术奥秘,熟悉人体构造。也因为如此,喻嘉言决定以行医来实现他救世济民的志愿。
  本来他往来于南昌、新建、靖安各地,为人治病。可为了逃避清廷耳目,顺治十年(1653年)前后,离开了江西,头带角巾,脚穿芒鞋,出游江苏、浙江,最后在钱谦益的家乡常熟落脚。在常熟北门外虞山下盖了所茅草房子,一面行医,一面采药,就这样度过了余生。关于他的行医传说非常多,也非常离奇。他将自己毕生所得著成《医门法律》六卷、《尚论篇》四卷、《寓意草》二卷、《瘟疫明辨》四卷,悉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他在医学上的成就,使得他与张路玉、吴谦并称三大医家。
  他的门生也很多,著名哲学家陈瑚也是他的学生,曾作《喻嘉言先生医书全集》的序文,对喻嘉言给予很高评价。
  喻嘉言是在常熟与人下围棋的时候突然去世的,享年八十六岁。常熟人为了纪念他。将其遗体作为神像予以奉祀。后来他的亲属将遗体运回南昌,安葬于南昌进贤门外东坛卷北面的路边,历代不少人特地前来凭吊。著名学者蒋士铨写过一篇《喻嘉言先生改葬告词》。解放后,喻嘉言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修葺,以纪念他为民服务的高贵医德
共条评分柯琴   
清代医家。字韵伯,号似峰。原籍浙江慈溪人。后迁居虞山(江苏常熟)。博学多闻,能诗善文,不涉仕途,矢志医学。读《内经》、《伤寒论》颇具心得。著医书及整理注释之典籍颇丰。撰《内经合譬》,已佚。另有《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尝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因而采用六经分篇,以证分类,以类分方之方法,对伤寒及杂症,据六经加以分类注释,使辨证论治之法更切实用,且说理明晰,条理清楚,是继元·王好古之后采用六经分类归纳某些杂症有独特见解之医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柯琴   
清代医家。字韵伯,号似峰。原籍浙江慈溪人。后迁居虞山(江苏常熟)。博学多闻,能诗善文,不涉仕途,矢志医学。读《内经》、《伤寒论》颇具心得。著医书及整理注释之典籍颇丰。撰《内经合譬》,已佚。另有《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尝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因而采用六经分篇,以证分类,以类分方之方法,对伤寒及杂症,据六经加以分类注释,使辨证论治之法更切实用,且说理明晰,条理清楚,是继元·王好古之后采用六经分类归纳某些杂症有独特见解之医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尤怡(?-1749年) 

  清代医家。字尤泾,号饲鹤山人,号拙吾。吴县(今属江苏)人。自幼性格沉静,工诗善书,尝因家贫鬻字谋生。后转攻医学,就学于名医马俶,医术益精,后隐居于花溪,潜心著书立说。其于仲景之学钻研尤深。其说认为仲景著作因五叔和之编次错乱而受影响。遂以伤寒六经为纲,重新编次,并于正治法之外,再列各经之变治法;且对伤寒之分证甚为明确,提出以温清两法分别治疗伤寒;少阴及厥阴两证,以使学者先明治法,由法而方药,始能掌握伤寒之实质。此论于后世伤寒学发展,颇有影响。其著作皆为阐发仲景之学,计有《伤寒贯珠集》八卷,此书与柯琴之《伤寒来苏集》为后世所并重。另有《金匮要略心典》三卷,《金匮翼》及《静香楼医案》、《医学读书记》等。
共条评分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道光三年(1823)。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陈修园一生著作极多,多为开蒙普及读物。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从众录》、《灵素节要浅注》、《时方妙用》、《女科要旨》等。在学术观点上陈修园是典型的尊经崇古派。后世所编《陈修园医书》中不少是托名作品。 
  陈氏“劝读十则”,根源于清,流承至今,所论内容丰富,见解明确实用,古今皆宜。此乃启迪深思,备受人用,医术医
共条评分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道光三年(1823)。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陈修园一生著作极多,多为开蒙普及读物。有《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从众录》、《灵素节要浅注》、《时方妙用》、《女科要旨》等。在学术观点上陈修园是典型的尊经崇古派。后世所编《陈修园医书》中不少是托名作品。 
  陈氏“劝读十则”,根源于清,流承至今,所论内容丰富,见解明确实用,古今皆宜。此乃启迪深思,备受人用,医术医
共条评分张卿子 

《傷寒論宗印》 医书。7卷。明末张卿子参订。张氏推崇成无己,认为成氏《注解伤寒论》“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见凡例)。遂据此本旁采朱肱、许叔微、庞安时、王履、王肯堂等诸家学说,以补充发明,选论颇精。此书最早有明刊本,近代有《中国医学大成》本,建国后重印出版。
共条评分张志聪   

张志聪(约1630~1674),字隐庵,浙江杭州人。少年丧父,遂弃懦习医,师事名医张卿子,穷研医理,于《内经》、《伤寒论》颇有心得。构侣山堂于杭州香山,招同道、弟子数十人,讲论医学,为中医医学教育民间授徒形式之一大发展。著《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行于世,《针灸秘传》今佚。晚年又著《伤寒论纲目》九卷(1673)、复集《伤寒论》各家注而为《伤寒论集注》,书未成而卒,由门人续篆为六卷。张志聪   

张志聪(约1630~1674),字隐庵,浙江杭州人。少年丧父,遂弃懦习医,师事名医张卿子,穷研医理,于《内经》、《伤寒论》颇有心得。构侣山堂于杭州香山,招同道、弟子数十人,讲论医学,为中医医学教育民间授徒形式之一大发展。著《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宗印》、《金匮要略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行于世,《针灸秘传》今佚。晚年又著《伤寒论纲目》九卷(1673)、复集《伤寒论》各家注而为《伤寒论集注》,书未成而卒,由门人续篆为六卷。张锡驹,字令韶,亦钱塘人。著伤寒论直解、胃气论,其学本於志聪。古陈念陈念祖,字修园,福建长乐人。乾隆五十七年举人。著伤寒金匮浅注,本志聪、锡驹之说,多有发明,世称善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