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生产聚丙烯(PP)、环氧丙烷(PO)、丙烯腈(AN)、丙烯酸(AA)等化工产品,终端应用涉及包装、建筑、汽车、纺织、日化等诸多领域。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丙烯消费量快速增长。 产业信息网(http://www./)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丙烯产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指出:2006-2012年国表观消费量由946万吨增加至1808万吨,年复合增速达11.4%。而中国受限于炼化产能,丙烯供不应求,2012年净进口达215万吨,再加上以聚丙烯、丙烯腈等下游产品的形式进口,实际缺口达700万吨以上。 2006-2012年中国丙烯产量、消费量及增速:万吨 2006-2012年中国丙烯进口量统计:万吨 2012年中国聚丙烯(PP)净进口量达到377万吨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烯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2012~2015年,中国丙烯当量消费量年均增速为5.4%,需求缺口或将继续扩大。 工业上,丙烯的生产工艺分为传统工艺和新兴工艺。传统工艺主要包括蒸汽裂解工艺和催化裂化工艺,丙烯均是副产品,分别受制于主产品乙烯和成品油的生产。近年来,北美页岩气革命导致北美裂解原料轻质化,丙烯产量增速下滑;而全球成品油需求增速稳定在1%-2%左右,丙烯产能不足问题严重。 因此,市场逐渐关注丙烯的替代生产工艺,包括深度催化裂化、低碳烯烃裂解、烯烃复分解、甲醇制烯烃和丙烷脱氢等五种新兴工艺。相比较而言,丙烷脱氢具有技术成熟、产品质量好、转化率高、副产物少等优点,越来越成为市场追逐的生产工艺。 新兴丙烯生产技术对比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丙烷脱氢工艺包括多种,应用最广的为UOP的Oleflex工艺和Lummus的Catofin工艺,前者对丙烷纯度要求更高,投资少,操作容易,而后者对丙烷纯度要求低,转化率高,但投资大,催化剂寿命短。目前,全球共有约20套丙烷脱氢生产装置,有15套采取Oleflex工艺,4套采取Catofin工艺,1套采取STAR工艺。 据产业信息网调研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投产、在建及规划的丙烷脱氢项目有10个以上,行业产能超过600万吨。 2014年中国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统计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