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技术分析五要素●

 际学 2014-05-24
 1、K线

        K线是所有技术分析者必须看懂的价格记录符号。总结性来看,K线的阴线实体越长,越有利于价格下跌;K线的阳线实体越长,越有利于价格上涨;但连续强势上涨后,谨防盛极而衰;连续强势下跌后,可能否极泰来;如果影线相对于实体来说非常小,则可以等同于没有;指向一个方向的影线越长,越不利于市场价格今后向这个方向变动;上下影线同时长,则说明多、空双方争夺剧烈,最后持平,后市不确定;十字星的出现往往是过渡信号而不是反转信号,它意味着市场暂时失去了方向感,稳健的操作方式是继续观察一个交易日;对于两根及两根以上的K线而言,最重要的是它们相对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意味着不同的价格区间;其次是它们分别是什么模样,即是带影线还是不带影线,多长或多短等;最后才是它们分别是阴线还是阳线,千万不要因为是大阴线或大阳线就匆忙下结论。此外,不仅是缺口具有强烈的支撑或压力作用,单根大阳线的开盘价、收盘价、中点价格这三部分,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2、均线

       均线其实就是弯曲的趋势线。如果说K线最重要的是看其相对位置的话(只有用今天对比过去,才能感知未来),那么均线最重要的就是看它对股价的支撑力(压力)及其与股价的距离。因为如同K线一样,均线几乎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显示器上,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大部分看盘者的神经。当股价跌到某些均线附近时(过去某一段时期内的平均购入成本价),总会有人跃跃欲试,试图抄底,其结果是有时确实能带动市场走强,但有时也不尽人意;当股价远离均线时,说明短期股价上涨过快,离过去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购入成本太远,会导致获利盘涌出,于是往往就会出现股价受挫的情形。如此原理,不一例举。在实际运用中,最好是用一根短期均线和一根长期均线结合起来判研股价行情,只要股价运行趋势持续,那么就看那根较长期的均线,而短期均线所带来的价格波动“噪音”就该被过滤掉;一旦股价趋势反转或盘整,那么就去看那根短期均线,因为它能灵敏地反映股价的变化,而长期均线此时还往往处在迟钝的爬行状态。也就是说:长期均线可以起到识别趋势的作用,而短期均线则可以用来选择交易时机。

3、趋势

         趋势就是价格变化的主要方向。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上升趋势,一种是下降趋势,还有一种是盘整趋势。这三种趋势无论是在月线图上还是在日线图上或是在分钟线图上都会存在,当然,时间周期越长的,有效性就越高。这三种趋势的识别很简单:如果随着时间的顺移,图表中的每个价格高点依次上升,每个价格低点也依次上升,那么这种价格的运动趋势就是上升趋势;如果随着时间的顺移,图表中的每个价格低点依次下降,每个价格高点也依次下降,那么这种价格的运动趋势就是下降趋势;如果随着时间的顺移,图表中的股价没有创出明显的新高,也没有创出明显的新低,基本上就是在价格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两条水平线之间做折返运动,那么这种价格的运动趋势就是盘整趋势。只要是学过技术分析的人,几乎都知道如何分辨这三种趋势,但关键的问题是:那些以月线图来做长线交易、以日线图来做中线波段交易、以分时图来做短线交易的人,是否一直在坚守他们的交易规则?即:做短线交易和中线交易的(小资金者),应始终在上升趋势中进场并持有,在下降趋势中卖出;做中线交易和长线交易的(大资金者),则应在下降趋势的末端主动入场,在上升趋势的末端主动出场。

4、成交量

       成交量是最容易引发误会的概念。因为时间、空间受制于自然法则,也是股市的本质力量,但成交量不是。若上涨周期到了,多方就会开始突破旧势力的制约发动进攻,而空方也终于找到了对手盘,于是成交量往往会呈现出放大的状态,而上涨空间也往往会被随之打开;若下跌周期到了,即使成交量不放大,下跌空间也同样会被向下打开。所以,是时间决定了价格空间,而不是成交量决定了价格空间,成交量只是价格和时间变化的衍生物。在实际交易中我们会发现,当股价上涨时,成交量可能大也可能小,当股价下跌时,成交量也可能大可能小,它无法反映股价将是继续涨跌还是开始反转。个人认为,惟有天量和地量这样的极端现象才值得关注。“天量”说明多、空双方发生了巨大的分歧,孰强孰弱马上就要见分晓;“地量”则说明多、空双方的看法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否极泰来的现象马上就会出现。过去的庄家模式随着新的开户制度而不复存在,每个机构、每位大户都掌握着某只股票的一些筹码,其中任何一位离开,都会在短期内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成交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股价后续会持续下跌,因为还有很多机构或大户在坚守或看好,筹码流转频率加快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5、折返

       这是一个被大部分交易者忽略的因素,但事实上,它是最有价值的一个东西。在实际交易中,K线是不能指导我们交易的,因为它的视野太窄,容易使你频繁进出,增加无谓的交易成本;趋势也是不能指导我们交易的,因为它的视野太长,如果你按照日线图的趋势来进、出场,则掐头去尾后,所得的利润很难令人满意,甚至差强人意。倘若取个折中,那么折返幅度将是一个很有用的参考条件,因为任何趋势在反转之前都会突破出一个折返的幅度,根据折返幅度进、出场,显然比根据趋势是否形成而动作要来得快。折返幅度应该取多少而动,其实是一个常识:通常在上升趋势中,股价会“进三退一”或“进四退一”或进得更多而退得更少;而在下降趋势中,股价则会“退三进一”或“退四进一”或退得更多而进得更少。如果我们将“进三退一”视为上升趋势的最佳姿势(“退三进一”为下降趋势的最佳姿势),那么就应该知道,当股价不能保持“退一”而是退得更多时,就是我们该离场的时候了。此后,股价即将出现下挫或盘整情形即是高概率的现象。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大盘连续上涨幅度没有超过8%、股票连续上涨幅度没有超过10%、个股分时图上连续上涨幅度没有超过3%,你是无法凭其“退一”而出场的,因为这不属于“进三退一”的定义范畴,此时大盘或股票很可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只是处于一个稍宽的盘整区间而已,而对于盘整区间,出场时间在股价跌破盘整区的支撑线时(略低一些,防止假破),或是在股价跌回盘整区的中轴线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