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九大”系统之四——心血管系统(血栓)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5-24

人体“九大”系统之四——心血管系统(血栓)

 

    血栓是血液成分在血液循环中凝聚后所形成的一种半固体,它可以发生在血液循环中的任何部位,包括心房、微循环等位置,也常黏附在心房或血管的表面,且可脱落造成栓塞。
     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前体是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是血浆粘度增高的主要因子,能诱导内皮细胞表面纤溶活性降低,增强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提高全血黏度,影响组织血液灌注,有利于血栓形成,是血栓病的主要基质)、沉积的血小板(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的功能)、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血栓形成是人体组织血管损伤时形成止血性血凝块的过程。栓塞是血管局部形成的血凝块顺血流嵌顿到其他部位血管,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缺血、坏死或者严重生理紊乱的过程。正常情况下,血栓形成是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它能避免生命个体在遭遇意外或人为创伤时,过量的血液从循环系统溢出而危及生命。相应地,人体同时存在抑制血栓形成(抗凝)的因素,防止血栓无限制地扩大和异常的血栓形成。当伴随创伤形成的血栓完成了止血的“使命”之后,体内还存在清除血栓的机制(纤溶)。纤溶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调解体内的纤溶活性,使其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阴阳平衡”保证个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能够在血管内正常流动,既不形成血栓,也不出血;另外保证个体在创伤的局部形成止血血栓,当完成止血任务后,血栓能够被及时地清除。血栓形成所导致的疾病再临床上非常多见。一些危害人类生命最常见的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缺血性脑梗塞等都与动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血栓性疾病属于中医学血证中的“瘀血证”、“紫癜”、“中风”、“胸痹”、“心痛”等等。
【血栓形成原因与机理】
  血栓形成因素复杂,包括血管壁、血小板、血流速度、血液黏度和凝血活性等。  
1、血管壁因素 — 血管壁的管腔表面由内皮细胞覆盖,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栓特性,它通过表面负电
   荷,释放各种物质,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液凝固过程,增强抗凝作用而达到
   保持血液流动性,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当内皮细胞受到机械、感染、免疫、化学物和代谢产物等损伤时,
   内皮细胞脱落而导致内皮下组织暴露,或各种先天性疾病中的内皮细胞功能缺陷时,血管壁丧失了这些抗栓
   作用,同时,血管壁中存在的潜在促血栓形成机制产生了有利血栓形成的变化。
      换言之,正常的血管内皮可以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之间起到平衡和调节作用。因此在血管壁因素方面能够
   引起血栓形成必须具备几方面条件:①物理性损伤;②血管壁炎症和水肿;③血管内皮断裂和破损,以及内
   膜和间质的出血;④坏死性动脉硬化斑块的破裂等。  
2、血小板因素 — 由于血管内皮损伤,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以致血小板在局部发生黏附和聚集,释放出促进
   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物质,形成血小板血栓,血小板血栓经过血流的反复冲刷、破坏和重新形成,血栓
   不断增大,并使受累的血管腔变窄,乃至发生血管闭塞。
3、白细胞因素 — 白细胞是血栓中的一个成分,具有黏附血管壁的功能,这种黏附作用在正常状态下是很轻微
   的,在血流缓慢的静脉中较为多见,当静脉发生淤滞或者小动脉被压迫闭塞时,白细胞黏附作用主要取决于
   白细胞与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受体功能,白细胞的流变特性,白细胞的促凝作用,都对血栓形成有影响。
4、红细胞因素 — 全血黏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红细胞数量的增高以及可变形能力的下降均可使全血黏度增高
   血液黏度增高时,致使血流阻力增高,流动速度缓慢,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使组织中各种代谢产物蓄
   积。红细胞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有利于止血和血栓形成。有些疾病存在使血浆或全血黏度增高的因素,
   如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纤维蛋白原血症、肺心病、白细胞增多的白血病、烧伤、重度脱水等,有些疾病导
   致的全血黏度增高是多因素的,如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肿
   瘤、高脂血症等。
5、凝血因子因素 — 健康人体内有两种物质:一种是凝血物质,如二磷酸腺苷和凝血黄素、纤维蛋白及钙等,
   能使血小板凝集成块,形成血栓,起到止血作用。另一种是抗凝血物质,纤维蛋白溶解酶和前环素等,有抗
   凝血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平时人体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和抗凝血物质两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则不易形成
   血栓,在血管发生意外时,又有止血作用,保持人体健康。
6、血流速度因素 — 在体内,血管狭窄、弯曲、分叉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各处,均可在局部出现血流速度的
   改变或有涡流形成,使血小板在血管内发生聚集,促使血栓形成。动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往往在血管分枝的出
   口部或分叉部位。
【血栓种类】
根据体内解剖部位血栓分为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微血栓。
    按照血栓的组成分为血小板血栓、红细胞血栓,混合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
    根据肉眼所见的颜色分为白色血栓、红色血栓和混合血栓等。
    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变是血管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关的血管支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而产生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
一、动脉血栓(白色血栓)形成 — 主要是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通常发生在血流较快而血管壁有损伤的部
    位,或血管异常部位。血小板只黏附在病变的血管壁上,形成血小板血栓,血液通过时可有纤维蛋白在局部
    形成,并附着于血小板血栓表面。纤维蛋白丝上残留的凝血酶又可以使血流中血小板附着于纤维蛋白丝上,
    结果形成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一层一层地反复覆盖,纤维蛋白丝也可以网住部分红细胞和白细胞。如果血栓的
    头、体、尾3部分明显即称混合血栓。及至血小板血栓逐渐长大,则可以闭塞血管,影响血流,引起该病变
    动脉所支配的组织缺血、缺氧,发生严重的缺血性损伤。常见的有心肌缺血、梗死、脑动脉栓塞、肠系膜动
    脉栓塞及肢体动脉栓塞。表现为心绞痛、偏瘫、意识障碍,肢端疼痛及肢体缺血性坏死等。血栓脱落可随动
    脉血流进入较小的动脉内引起栓塞。常见于脑、脾、肾等器官。若栓塞发生在冠状动脉或脑动脉分支,常可
    危及生命。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是两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动脉闭塞性病变。
 (1)动脉血栓形成:主要是动脉血管壁异常,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其病变多在血管分支开口的内侧或血管固
    定于周围组织的部位,因而易累及的中等动脉如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当其发生血栓形成即导致心肌梗死和脑
    血管血栓形成。病变在主动脉及其主干动脉则容易引起肠系膜动脉和肢体动脉血栓形成。
 (2)动脉栓塞:是其他部位脱落的栓子,随动脉血流导致动脉分支的狭窄部位发生闭塞。病情严重的可在一至数
    小时内即出现典型症状,表现为突发性疼痛、皮肤苍白、知觉麻木、麻痹和血管搏动消失等,也可出现虚
    脱。闭塞时间过久可致远端组织坏死。
二、混合血栓形成 — 静脉的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与白色条纹层层相间,即是混合性血栓。
    其形成过程是:以血小板小梁为主的血栓不断增长以致其下游血流形成漩涡,从而再生成另一个以血小板为
    主的血栓,在两者之间的血液乃发生凝固,成为以红细胞为主的血栓。如是交替进行,乃成混合性血栓。在
    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维颤动时,在左心房可形成球形血栓;这种血栓和动脉瘤内的血栓均可见到灰白色和红
    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层状血栓,也是混合性血栓。
三、静脉血栓形成 — 通常由血流缓慢或淤滞所引起。静脉血栓特点是含有大量红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表现
    聚集和脱颗粒改变,其数量较少;血栓外观似试管内的全血凝块,颜色暗红,称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形成常
    常引起血管腔闭塞,因而血栓近端以红细胞为主,尾端往往有新的血小板黏附在表面。这种血栓多发生于大
    静脉,常见的如腘静脉、股静脉、髋静脉,可表现为下肢水肿、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
    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1、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输注浓度过高的刺激性药物等,易致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皮肤发
    红,皮肤温度增高,病变呈条索状,跳动性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发生静脉闭塞。
 2、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多数表现为腓肠肌疼痛和压痛,小腿肌肉有硬结,患侧下肢水肿和表浅静脉怒张;
    在妊娠、老年人、卧床过久、外伤、外科术后多见。
 3、肺梗死:肺栓塞和梗死使体循环内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脱落的栓子,或右心的栓子,沿血流进入肺循
    环,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临床表现如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或血性痰。肺栓塞不一定都发生
    肺梗死,因而本病症状与有否肺梗死,梗死的范围和病人心肺的原有疾病等都有关系。
 4、其他:如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肝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等,这些部位的血栓形成,起病较
    缓慢,往往伴有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变及其他体征.
四、红色血栓,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甚或停止之后,其形成过程与血管外凝血过程相同。因此,红色血栓见于混
    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后,往往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镜下,在纤维素网眼内充满如正
    常血液分布的血细胞。肉眼观呈暗红色。新鲜的红色血栓湿润,有一定的弹性,陈旧的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
    吸收,变得干燥,易碎,失去弹性,并易于脱落造成栓塞。
五、透明血栓,这种血栓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是以纤维蛋白的沉积为主的纤维蛋白血
    栓,微血管血栓可由于微循环障碍,引起血管内凝血;也可由脱落的栓子堵塞小血管,或因某些因素直接损
    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纤维蛋白沉积。
【抗血栓西药】
     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
  1、抗凝血药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等。
  3、凝血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可经纤溶酶作用从精氨酸-赖氨酸键上分解成可溶性产物,使血栓溶解。纤维蛋
       白溶解药激活纤溶酶而促进纤溶,也称溶栓药,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中医谈血栓】
一、中医谈血栓病(瘀血证)病机理
1.气滞血瘀  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的正常运行有赖气的推动和维护,一旦一身之气
  因为六淫或七情等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气的推动统摄功能失常,就会引起气滞血瘀,出现瘀血证。
2.气虚血瘀  因为气和血的密切关系,若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气弱无力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就会引起气虚
  血瘀的发生。比如素体脾胃虚弱之人,本来脾胃虚弱,不足以化气行血。
3.寒凝血脉  寒为阴邪,其性收引。血在脉中运行,需要靠气的推动温煦,才能正常运行。若寒邪外侵或阳虚生
  内寒,就会导致脉络瘀阻,形成瘀血症。
4.痰瘀互结  痰为津液凝聚而成,故痰既是病理产物,亦为致病因素。若痰液聚集体内,阻塞脉道,就会影响血
  液的正常运行,日久形成痰瘀互结,出现瘀血之证。瘀血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凡是有血液流动的地方,
  就有可能发生血脉瘀阻,形成瘀血之证。比如四肢、脑窍、五脏(尤以心脏为最多,其次为肺、肝、脾、肾)
      中医理论认为,血栓性疾病(瘀血证)的临床表现,依血栓(瘀血)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
  现。比如发生的部位会有疼痛固定不移(所谓“不通则痛”),或头痛或肢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严重者可以引
  起肢体局部的水肿、青紫;瘀血阻于脑窍,会出现头目眩晕、肢体软弱无力乃至偏瘫、言语不清或蹇涩,甚至
  失语、神志不清;瘀血阻于胸部,则出现胸闷、胸痛、心悸,脉结代。另外,一般瘀血证都有舌质紫暗或瘀斑
  瘀点,脉搏细涩。
5、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都可导致脑部经脉失养,
二、中医针对血栓(瘀血证)的辩证医治
    本虚标实是血栓形成的基本原因,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瘀阻;同时又有兼寒兼热的区别,急性发病时多以标实为主,如瘀血兼痰浊痹阻脉络为主要病机,活血化瘀、芳香开窍之法便是首选。
1、气虚血瘀型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2、肝阳上亢型须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3、痰浊中阻型宜涤痰化浊,息风通络。
4、心肾阳虚型重在滋阴补阳,熄风开窍;

 补充:中风的病理基础主要是阴阳气血失衡,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加之忧思恼怒、饮食失节、房室劳累、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成中风。
【预防血栓】
1、中医认为,情志不舒可影响五脏功能,如思虑伤脾,或饮食不节,脾阳不振;怒则伤肝,肝气郁结或横逆,
   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不能散精血脉,逐渐气血两亏,气血难达四肢末端,阻碍血液循环。所以保持良好的心
   智和正常的情绪,忌暴怒狂喜,对预防血栓的形成很有益。
2、生活起居有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步行、太极拳、体操等),坚持拥有充足的
   睡眠休息。
3、节制饮食,食宜清淡,戒烟限酒,限脂少盐,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每日大便畅通。坚持低盐、低脂
   肪、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饮食。凡膏粱厚味、肥甘辛辣之品,均有动火生痰之虞,应予避免。可经常吃些
   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卜、苹果、葡萄和鲜果蔬菜等。
4、平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者,如常有头昏目眩、视物不清、站立不稳等情况,应及时检查和采取措施,防止
   情况恶化。
【中医治血栓类病的方法举例】
1、散寒活血化淤
     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
常用药物: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

天、杜仲、胡芦
          巴、仙茅等;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
          续断等
    方剂: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右归饮合桃红四物汤等。
  适应证:温经通阳活血化淤运用于外寒客于脉络之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表现外,另见局部苍白、发凉、
          疼痛得热则缓,舌淡或紫,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紧。常见于动脉的闭塞、狭窄、或痉挛性疾病,此类
          疾炳早期可以上述症状为主。补阳益火活血化淤法运用于除有上述表现外尚有腹胀便溏,腰膝发冷,
          小便频数或不利,阳痿遗精,脉沉细等,常见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后期,由于内外之寒常相
          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表现错杂,应分清主次,辨证论治,酌情配伍用药。
2、祛湿活血化淤
     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
          术、赤小豆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
          者,如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
          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方剂:五神汤,三妙丸加减,五苓散加减,苓桂术甘汤加减,萆?分清饮加减。
  适应证: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法适用于湿热淤证,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见患部肤红灼热、水肿或疮面湿
          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急性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等疾
          病。健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全身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溏稀,
          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见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恢复期。温肾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
          肾虚湿淤证。主要表现为患肢水肿,肤冷,全身畏寒,舌淡,苔白润或白腻,脉沉弱等。常见疾病
          有:糖尿病血管病中、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以及下肢静脉性疾病后期。由于内外湿互为,湿
          性重着,缠绵难祛,一所以临床要辨清主次,慎重配伍。湿聚火煎可以成痰,痰湿同类而有异,治疗
          上还应选用祛痰之剂,如温化寒痰的白芥子、半夏、白附子等;清化热痰的贝母、瓜蒌、瓦楞子、猫
          爪草、海藻、昆布以及行气消痰的莱菔子、薤白、橘红、陈皮等,配合应用,以增加疗效。
3、理气活血化淤
     即用理气的药物,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使血活淤化。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而四肢血管病症又以气滞、气虚多见。气为血帅,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所以气机不畅,郁滞不行则血行为之涩,而致血淤,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而成淤。反之,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淤既成又致气滞,在病理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气血密切相关,决定了理气法在血管病症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又由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所以舒肝行气在四肢血管病症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药物:疏肝行气性偏凉如柴胡、川楝子、郁金等,性偏温之佛手、青皮、枳壳等;以及性平之香附、香橼
          等。益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炙甘草等。
    方剂:血府逐淤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
  适应证:疏肝行气活血化淤适用于肝郁气滞血淤证,凡四肢血管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尤宜于病情随情志刺激而
          变化,或患者忧郁不安者,益气活血化淤适用于气虚血淤证,主要现象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病久
          体倦、纳差、气短、心悸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症,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病症和深静脉血栓形
          成及血栓性深静脉炎的后期,同时必须注意,行气太过易耗气,温燥之品能伤阴,临床应用宜慎重。
4、清热活血化淤
    即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淤化。是“热者寒之”之义。“夫脉者,血之府也”,所以热邪侵入脉络多及血分;又有热之甚即为毒,热邪灼津伤阴,虚热内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阻滞脉道,而成血淤,由此可见,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淤法时,首先应分清虚实,和在气在血。从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养阴清热活血化淤三法。
常用药物:清热凉血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生地、玄参、大青叶等;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紫花
          地丁、蒲公英、千里光、土茯苓等;养阴清热如生地、玄参、天花粉、白芍、麦冬、沙参、地骨皮、
          知母、黄柏等。活血化淤如兼清热凉血之牡丹皮、紫草、丹参、赤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兼
          清热解毒之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
    方剂:五味消毒饮合清营汤加减;四妙勇安汤加减。
  适应证:清热凉血活血化淤运用于血热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皮肤发红,灼热,淤斑色红或
          紫,舌红绛,脉数等,常见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浅静脉炎,复发性丹毒,红斑性肢痛症等。清热解
          毒活血化淤运用于热毒淤滞症,主要表现如上述(除舌脉外),还可伴溃疡,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等,
          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早期或合并感染时。养阴清热活血化淤法适用于阴虚血淤症,主要
          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且病程较长,局部发热恶凉恶热,或伴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
          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后期,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来看,清热活血之法常因病情中实
          热与虚热难分,热邪与热毒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三法常相合而用,但又必须辨清主次轻重,相应而用。
5、补血滋阴活血化淤法
     即用补血滋阴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增加血液使其充盈脉道,血活淤化。血液在脉道中流行,血量充沛则脉道充盈;血液虚少,阴津不足则脉道萎闭,继而成淤。所以应补血滋阴,增液盈脉,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补血滋阴药如生熟地、阿胶、首乌、枸杞子、龙眼肉等,活血兼补血者如鸡血藤、当归等。
    方剂:四物汤加减。
  适应证:血虚血淤症,主要表现为除有血淤证象外,多为久病体弱、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爪色淡、心
          悸、舌淡、脉细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早期或后期。
6、平肝潜阳活血化淤
     即用平肝潜阳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使阳潜血和,络通血活,而得到淤化之目的。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脉络壅塞,可致血淤。故应平肝潜阳,解除壅阻,以化血淤。
常用药物:钩藤、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鳖甲、刺蒺藜、天麻、石决明等。活血化淤如性偏凉润之丹参、牡
          丹皮、玄参、赤芍、牛膝、郁金、凌霄花等。
    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
  适应证:阳亢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为头胀痛、眩晕、眼花、耳鸣、情绪易激动,并见腰痿足
          软,脉弦紧等。常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型)及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伴脑动脉硬化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