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九大”系统之一——内分泌系统(甲状腺)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5-24

人体“九大”系统之一——内分泌系统(甲状腺)

 

【【甲状腺概念】】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位于气管上端的两侧,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呈蝴蝶形,平均重量成大约20-25g,女性略大略重。正常人在吞咽时甲状腺随喉上下移动。甲状腺的前面仅有少数肌肉和筋膜覆盖,故稍肿大时可在体表摸到。

    甲状腺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腺泡,对碘有很强的聚集作用,虽然通常腺体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饮食摄入的碘仍有1/3进入甲状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腺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它们是腺体的分泌细胞。泡腔有胶状物,为腺体细胞分泌的贮存物。滤泡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和人体其它系统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和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被称为两大生物信息系统,没有它们的密切配合,机体的内环境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内分泌系统包括许多内分泌腺,这些内分泌腺受到适宜的神经刺激,可以使这些内分泌腺的某些细胞释放出高效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被送到远距离的相应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高效的化学物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激素。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受到神经刺激后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人体相应器官而发挥生理效应。

人体“九大”系统之一——内分泌系统(甲状腺)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1、促进新陈代谢,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甲状腺素使基础代谢率增高,1mg的甲状腺素可增加产热4000KJ。
    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使骨、骨骼肌、肝等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这对幼年时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使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的蛋白质大量分解,因而消瘦无力。在糖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糖的吸收,肝糖元分解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总之,它加速了糖和脂肪代谢,特别是促进许多组织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在出生后头四个月内影响最大)。它主要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若没有甲状腺激素,垂体的GH(生长激素)也不能发挥作用。而且,甲状腺激素缺乏时,垂体生成和分泌GH也减少。所以先天性或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呆小病(发育不全智力迟钝,身体矮小)。

 3、甲状腺激素对于一些器官的活动也有重要的作用。它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最为明显,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加大心输出量。所以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常表现为容易激动、失眠、心动过速和多汗。
    甲状腺激素激素的产量由脑垂体调节,最终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分泌一种物质,刺激脑垂体产生促甲状腺素,以此刺激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为了产生甲状腺激素,必须持续补充少量碘,因为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在甲状腺内的特殊细胞还产生一种功效完全不同的激素,称为降钙素,作用是调节体内的血钙量。

【【关于降钙素】】
一、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  
    降钙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其主要靶器官是骨,对肾也有一定的作用。
1、对骨的作用 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减弱溶骨过程,这一反应发生很快,大剂量的降钙素在15min内便可使破骨细胞活动减弱70%。在给降钙素1h左右,出现成骨细胞活动增强,持续几天之久。这样,降钙素减弱溶骨过程,增强成骨过程,使骨组织释放的钙磷减少,钙磷沉积增加,因而血钙与血磷含量下降。 成人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作用较小,因为降钙素引起的血钙浓度下降,可强烈地刺激PTH的。PTH的作用完全可以超过降钙素的效应。另外,成人的破骨细胞每天只能向细胞外液提供0.8g钙,因此,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对血钙的影响是很小的。然而,儿童骨的更新速度很快,破骨细胞活动每天可向细胞外液提供5g以上的钙,相当于细胞外液总钙量的5-10倍,因此,降钙素对儿童血钙的调节则十分明显。
2、对肾的作用 降钙素能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钠及氯的重吸收,使这些离子从尿中排出增多
二、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降钙素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当血钙浓度升高时,降钙素的分泌亦随之增加,降钙素与(甲状腺旁素)PTH对血钙的作用相反,区同调节血钙浓度的相对稳定。
    比较降钙素与PTH对血钙的调节作用,有两个主要的差别:
①降钙素分泌启动较快,在1h内即可达到高峰,而PTH分泌则需几个小时;
②降钙素只对血钙水平产生短期调节作用,其作用很快被有力的PTH作用所克服,后者对血钙浓度发挥长期调节作用,由于降钙素的作用快速而短暂,所以,对高钙饮食引起的血钙升高回复到正常水平起着重要作用。进食可刺激降钙素的分泌。这可能与几种胃肠激素如胃泌素、促胰液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关,它们都有促进降钙素分泌的作用,其中以胃泌素的作用最强。

【【甲状腺功能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
    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促进腺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是调节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切断下丘脑与脑垂体门脉的联系,或损坏下丘脑促甲状腺区,均能使血中TRH含量显著下降,TSH、及甲状腺激素含量也相应降低。这说明下丘脑-腺垂体- 甲状腺间存在功能联系。
    甲状腺激素在血中的浓度,经常反馈调节腺垂体分泌TSH的活动。当血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增高时,将抑制腺垂体分泌TSH,是一种负反馈。这种反馈抑制是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的重要环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时,TSH分泌增加,促进甲状腺滤泡代偿性增大,以补充合成甲状腺激素,以供给机体的需要。
(二)体内外的其它刺激
    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通过感受器,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促进或抑制下丘脑分泌TRH,进而再影响甲状腺素的分泌。例如寒冷就是通过皮肤冷感受器经上述环节促进甲状腺分泌。
(三)自身调节
    甲状腺功能的自身调节,这是指在完全缺少TSH或TSH浓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甲状腺自身对碘供应的多少而调节甲状腺素的分泌。当食物中碘供应过多时,首先使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碘的转运发生抑制,同时使合成过程也受到抑制,使甲状腺激素合成明显下降。如果碘量再增加时,它的抗甲状腺合成激素的效应消失,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增加。此外,过量的碘还有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的作用。相反,外源碘供应不足时,碘转运机制将加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也增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低。
(四)交感神经的作用
    甲状腺滤泡受交感神经支配,电刺激交感神经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甲状腺疾病】】
   当你发现颈部增粗或有肿块时,即使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也应想到是否发生了甲状腺肿大或其他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多种多样,有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肿物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其性质(如抽血化验检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还需做甲状腺的放射性核素和超声波检查,甚至做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当你出现怕热、多汗、心悸、性情急躁、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当你发现有怕冷、浮肿、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该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当你感觉颈部疼痛并有发热,尤其可在甲状腺部位摸到肿块并有压痛时,应想到有无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

 1、甲状腺囊肿
    是指在甲状腺中发现含有液体的囊状物,有的可呈结节,无疼痛,通常没有症状,除非囊肿很大或囊肿内有出血的现象,这时可能造成一些压迫的症状,如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沙哑等。一般而言,甲状腺囊肿很少会有恶性细胞,通常只需观察,看是否有变大的趋势即可。
    由于身体吸取的碘减少,血中甲状腺素浓度因之降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使垂体前叶分泌多量的促甲状腺素,促使甲状腺肿大,这种肿大实际上是甲状腺的代偿性肿大,是甲状腺功能不足的现象。甲状腺囊肿的症状主要表现于心悸胸闷、怕热多汗、手抖失眠、食欲亢进、消瘦乏力、腹泻等。

2、甲状腺机能亢进
 指甲状腺的呈高功能状态,其特征:甲状腺肿大、突眼症、基础代谢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失常。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间比例为1:4~6,以20-40岁最多见,起病缓慢。临床上最常见的甲亢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主要症状:
  怕热多汗,皮肤、手掌等皮肤红润多汗,常有低热,严重时可出现高热,眼突出,神经过敏,易于激动,烦躁多虑,失眠紧张,多言多动,心悸、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可出现各种早搏及房颤等,食欲亢进,体重明显减轻。女性患者常有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影响乳房发育,男性多阳痿。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机能低减症,系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生理效应不足而致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分为呆小病、幼年甲低、成人甲低三种,多见于中年女性。成人的甲状腺机能减退,不少由于手术切除、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使用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导致。
主要病理表现:
  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糙泛黄、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瞌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颜面苍白而蜡黄、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浮肿、表情淡漠、少言寡语、心虑缓慢、心音低弱、常伴有心包积液、肌肉收缩与松弛均缓慢延迟、常感肌肉疼痛、僵硬、骨质代谢缓慢、骨形成与吸收均减少、关节不灵、食欲减退、便秘腹胀、男性可出现性功能底下,性成熟推迟、性欲减退、阳痿和睾丸萎缩。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经血过多或闭经,影响生育。
3、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是以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病。包括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感染性甲状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最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性及亚急性甲状腺炎。 
    中医认为本病是外感风热,疫毒之邪,内伤七情所致,由于风热、疫毒之邪侵入肺卫,至卫表不和而见恶寒、发热、出汗、咽干而痛、周身酸楚、怠倦乏力等,风热挟痰结毒,用之于颈前,则见瘿肿而痛,结聚日久易致气血阻滞不畅,导致痰瘀毒邪互结,气郁化火,肝火上炎,扰乱心神可见心悸、心烦,肝阳上亢,阳亢风动可见双手颤抖、急躁易怒等,肝失疏泄,冲任失调,故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经量稀少等。若反复不愈,病程日久者可出现阴盛阳衰之症,如怕冷、神疲懒动、生地懒言、虚浮等症。
4、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结节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结节,结节的大小、位置、质地、功能及其临床意义各有不同。它不是甲亢,但还是要治疗的。
  甲状腺结节大致可分为恶性病变、良性结节及囊性病变三种。
  甲状腺结节在各个年龄段的男女人群中均可见到,但在中年女性中较多。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的结节比单发的发病率高,而单发结节与多发结节相比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依据结节的病理可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炎性结节、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肿瘤等。甲状腺上的结节可能是甲状腺癌,也可能是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其他病因,在未明确其性质以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其中只有甲腺癌是恶性疾病,因此,甲状腺上发现的结节末必都是恶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