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庙会说古(二)明代庙市--卤煮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01

明代,庙会普遍兴起。内城的正阳门关帝庙、都城隍庙,外城的南药王庙、都土地庙,郊外的马驹桥碧霞元君祠、中顶、西顶陆续开庙。不仅有每年开放一次的节日庙会,还有每月开放数次的定期庙会。位于内城的都城隍庙庙市和灯市最为繁盛,并称为庙灯二市。

都城隍庙位于今成方街。城隍是传说中的城池守护神,全国大大小小的城池都有城隍,多以有功于国家或有德于民众的当地英雄充任。元代以后祭祀城隍的制度臻于完备,按所在地方的行政级别为城隍封爵,并按官署形制建城隍庙,地方官上任也要在城隍庙宣誓就职,使城隍成为凌驾于人间地方官之上的阴间地方官。

北京城内一共有四座城隍庙:都城隍庙、江南城隍庙、大兴县城隍庙和宛平县城隍庙。明太祖朱元璋建基立业于江南,建立明朝之初定都于南京,为尊崇发祥之地,江南城隍不与各地城隍并列,在都城还要专门建造一座江南城隍庙。

“京师城隍统各府、州、县之神,以监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都城隍庙始建于元初,明初永乐年间重修。是北京,也是全国级别最高的、规模最大的城隍庙。中轴线上依次为庙门、仪门、阐威门、威灵祠和寝祠。正殿威灵祠正中供奉着都城隍的塑像,两旁分列着判官和鬼卒。传说,北京城隍先是文天祥,后是明朝嘉靖年间弹劾严嵩的大臣杨继盛,二人被当作天地正气的化身。庙前的大街因庙得名城隍庙街,民国年间按谐音改名成方街。

庙会说古(二)明代庙市 - 卤煮 - 過  年  好

位于金融街的都城隍庙

城隍庙庙市是第一个每月开放的定期庙会。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说:“京师有个风俗,每遇初一、十五、二十五日,谓之庙市。凡百般货物俱赶在城隍庙前,直摆到刑部街上来卖。挨挤不开,人山人海的做生意。”庙市这个称谓就是起始于都城隍庙,最初也是特指城隍庙庙市。庙市上百般货物,尤其以奢侈品著称,一是“商彝周鼎、秦镜汉匜、晋书唐画”之类的古董,二是宣德铜炉、瓷器、漆器、纸墨之类的内府秘藏。三是各省所出产的珠宝、象玉、绫锦等。游人入市“新到之物必买,适用之物必买,奇异之物必买,布帛之物必买,可以奉上之物必买,可贻后人为镇必买,妾媵燕婉之好必买,仙佛供奉之物必买,儿女婚嫁之备必买,公姑寿诞之需必买,冬夏着身之要必买,南北异宜之具必买,职官之所宜有必买,衙门之所宜备必买”。所以说“庙市乃为天下人备器用、御繁华而设也”。

腰缠百万的“碧眼胡商,漂洋番客”也来城隍庙庙市列肆交易, 带来了外国入贡的奇珍,比如说北京人见所未见、甚至闻所未闻的耶稣像。

灯市位于今灯市口。小说《李自成》描绘了崇祯年间灯市的盛况:

西从东安门外起,东到灯市口大街的东口止,约摸二里长,几条街全是灯市。每年从正月初八日开始,到十七日结束,共有十天。白天是市场,晚上看灯。在灯市场上,会集着各地商人,有南北两京的、各省的以及外国的各种货物。从年代和范围上说,有三代以来的各种古董,有时兴的锦缎、绫罗、刺绣、布匹、手工艺品、家常用具,还有西洋的自鸣钟和稀奇玩意儿。商肆按行业分类,各占一段街道。一吃过早饭,大小街道都涌着人流,到巳时后就拥挤不堪。人们有买东西的,有看热闹的,有看稀奇开眼界的,也有专为着看人的。人们有时被踩掉了靴鞋,有时被扒走了银钱,有时被挤散了同伴或孩子,叫叫嚷嚷,呼呼唤唤,像锅滚似的。俗话说,灯市是九市开场,就是指附近的许多街道和胡同在灯市期间都随着热闹起来。晚上,店铺关门,通夜赏灯,放烟火。沿着以灯市口大街为中心的东西长街,两边尽是彩楼,南北相向,朱门绣户,画栋雕梁。楼上有帘幕的多是勋家、贵戚、大官宦和缙绅眷属。每座彩楼的租价,一夜就得几百串钱。从灯的质料说,有烧珠料的、夹画堆墨丝的、五色纱的、明角的、纸的、麦秸的和通草的。从形式说,有百花、鸟兽、虫鱼、走马灯,巧夺天工。至于烟火,也是花样繁多,令人惊叹不止。各种乐队,各种杂耍,通宵演奏。另外,这儿那儿,有队队童子彩衣击鼓,从晚到晓,叫做太平鼓。通宵男女拥挤,人山人海。

明末有一副题灯市的长联:“宝炬曙阳春,现北阙深云、西山霁雪之画图,点缀太平帝里;衢歌觞夜月,祝东郊甘雨、南囿和风之景兆,偕游熙皞尧天。”

庙灯二市成为明末京城繁华景象的象征,“灯市穷,京师遂愀然无色;庙市穷,京师遂大穷”。

土地庙位于宣武门外下斜街。土地是传说中的村社守护神。京城共有数十座土地庙,位于下斜街的土地庙是一座古庙,旧称老君堂,明代叫做都土地庙,是级别最高的一座土地庙。明末土地庙庙市与内城的城隍庙庙市齐名,号称外市。所不同的是,城隍庙庙市所卖的多是奢侈品,土地庙所卖的多是日用品。

庙会说古(二)明代庙市 - 卤煮 - 過  年  好

土地庙庙会

南药王庙位于天坛以北东晓市街。最初是明末皇亲武清侯李诚铭为太监魏忠贤建造的生祠。魏忠贤得势时,他的党羽尊称他为“九千岁”,争相为他建造生祠,其生祠遍布全国各地,这座生祠就是其中之一,叫做鸿勋祠。崇祯皇帝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钦定魏忠贤案为逆案,数百人因此获罪,李诚铭因皇亲身份免罪,只是将这座鸿勋祠改为药王庙。

南药王庙供奉伏羲、神农、黄帝,药王韦慈藏、孙思邈,以歧伯、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皇甫谧、葛洪等十大名医从祀。相传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诞辰,每年四月中旬起香火极盛。庙内有戏台,台上匾额为“道济群生”,开庙时在此演戏。另外,除夕至元旦(在1911年之前,“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香火彻夜不断,烧香者挤不进庙门,只能在庙外神路街上设香池子,烧香遥拜。每月初一、十五也开庙烧香。京城还有东直门内东药王庙、德胜门内北药王庙、左安门外药王庙、看丹村药王庙四座药王庙举办庙会,也是每年四月二十八日和每月初一、十五开庙。

庙会说古(二)明代庙市 - 卤煮 - 過  年  好庙会说古(二)明代庙市 - 卤煮 - 過  年  好庙会说古(二)明代庙市 - 卤煮 - 過  年  好

看丹村药王庙

明末,对碧霞元君的信仰传入北京。碧霞元君是北方民间最有声望的女神。相传,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在岱顶发现一个石像,是东岳大帝像前金童玉女石像中的一个玉女像,于是下令玉工仿制,称玉女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封她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极顶为她建造了昭真祠,从此碧霞元君作为神在泰山落了脚。北京东岳庙内有嘉靖二年(1523年)所立的泰山碧霞元君香仪碑,碧霞元君传入北京不会晚于此时。民间称碧霞元君为娘娘,据说能为众生造福,穷人求温饱,富人求长寿,有求必应,凡能起恭敬之心,灵验得很。北京建造过很多碧霞元君庙,碧霞元君庙无论建在山上,还是平地,都称之为顶。有东南西北中五顶,东顶在东直门外、大南顶在左安门外马驹桥、南顶在永定门外、西顶在西直门外蓝靛厂、北顶在德胜门外、中顶在右安门外草桥。建造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西顶庙是有明确建造年代的一座元君祠。《酌中志》中说:“其地素洼下,时都中有狂人倡为进士之说。凡男女不论贵贱,筐担车运,或囊盛马驮,络绎如织。甚而室女艳妇,借此机会以恣游观,坐二人小轿,而怀中抱土一袋,随进香纸以徼福焉。”建庙过程充满传奇色彩。五顶之中东顶和北顶规模比较小,游人也比较少,略逊色一些。西直门外高粱桥、怀柔县丫髻山等处元君庙也很著名。

庙会说古(二)明代庙市 - 卤煮 - 過  年  好

位于鸟巢旁边的北顶娘娘庙

明末,高粱桥、马驹桥、中顶、西顶等四座元君庙开庙。高粱桥娘娘庙在每年四月初八,也就是佛教的浴佛节开庙,最初是不生育的妇女来此烧香求子,后来“倾城妇女无长少竞往游之”。这一天高粱桥以北的佛寺纷纷举行浴佛会,桥两岸“幡幢铙吹,蔽空震野,百戏毕陈”。

东岳庙开庙时有民间香会做各种善事。大殿前有历代香会所立的石碑,有冥用什物圣会、白纸圣会、常明海灯圣会、施茶公会等名目。最早的记载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的岱庙行祠善会之记碑。马驹桥元君祠开庙时有抬阁表演,以鼓乐幡幢为前导,在木制方形阁子里站着或坐着两三个小孩,扮演戏曲故事里的人物,由人抬着走,名为抬阁。有的抬阁做成三层,原本是宋代酒库迎引新酒所举行的一种活动。东岳庙和马驹桥元君祠的香会分别开后世文武香会的先河。

庙会说古(二)明代庙市 - 卤煮 - 過  年  好

东岳庙东碑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