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运行大论》及时空医学模式 5

 johnney908 2014-06-01
第六节  结语
【原文】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帝曰:病生之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帝曰:主岁何如?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帝曰:善!
【串讲】
此最后一节是总结五行生克制化的道理。
五气运行,相生承袭而时位更替,各有优先的气化特色,即是“五气更立,各有所先”。
五气运行于五方,气化正常,按时序而至,为“当其位则正”;气化失常,不按时序而至,为“非其位则邪”。
五方时位的病变,怎样察知轻重呢?凡是相生的气化为“相得”,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金生心”,皆为“相得”,即使相生而生病,病情也较轻微,如《难经经釋》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而凡是相克而来的气化为“不相得”,如木克土脾病,土克水肾病,水克火心病,皆为“不相得”,易生疾病,也较严重。如《难经经釋》说“所不胜,克我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
司天的气化叫“主岁”,我克者叫“己所胜”,克我者叫“己所不胜”,反克者叫“侮之”,相克相侮并而称之者叫“侮而乘之”。所以,阳年主岁气化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阴年主岁气化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之所以相侮受邪,是因为被克者气化反盛,无所畏惧,故反侮之,即“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气有余即是实,气不及即是虚。有一气之实,必有一气之虚;有一气之虚,必有一气之实。所以五行生克制化之理,主要用来辨病性的虚实,并且以虚实辨证为中心,连带八纲辨证。因为有阳虚,有阴虚;有表虚,有里虚,有表实,有里实;有虚寒,有实寒;也有虚实与阴阳表里寒热相错杂者,也有脏腑虚实错杂者。
六淫为病因,阴阳寒热虚实为病性,表里脏腑为病位。病因和病性加临于脏位,组合为病机。病机的确立无不贯穿着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所以运用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是辨识病机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讲解完了。非常感谢旭日先生的宝贵意见,陪伴了我不少的时光,所谈论的内容非常有意义,还有何异义,尽管提出来,共同商榷。如果发现发帖错码,可以打开“编辑”重新写。
有一个问题提请大家思考,论坛很少有心理医生发表的文章,关于如何援用五行的情志疗法,大家有无经验?有无卓见?謝謝老師的講解!

受益匪淺!

可惜在現代教育體系下,像老師那樣能古今相合,融会贯通之士,麟角鳳毛!

期待老師也能繼續講解其餘幾篇!

關於五行的情志療法,個人認為在現代醫療體系上很難實現.

在論壇上拭目以待!看了益民老人先生的“《五运行大论》及时空医学模式”的帖子,受益匪浅,先生对运气学说的辛勤钻研及对运气学说普及推广的良苦用心让人钦佩之至。同时,作为对运气学说的追随者,对于先生文章中某些论点的疑问,在此也想提出与先生商榷,所谓和而不同,很多问题,在讨论和商榷中会越来越亮堂。对于不正确的地方,也请先生多多指正。
    先生对《无运行大论》中“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脉法曰:天地之气,无以脉诊,此之谓也。”这段是这样解释的:“天地之气的变化,有胜气有复气,它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人能适应者不病,不能适应者生病。不生病的人,脉象随气候而作适应性变化,诊不脉,即‘无以脉诊’。此是第一层意义。”
    这意思是说,当天地之气胜复之时,人若适应了就不生病了,也就“无以脉诊”了。那么如果不能适应天地之气胜复,人生了病呢?算应不应脉诊呢?
    先生又说:“第二层意义,也是最主要的,当联系下文的生理和病理脉象,确定诊脉的法则。司天应头顶,在泉应会阴,此二处没有明显的动脉应指,也不方便诊脉,故‘无以脉诊’”。
    也就是说,司天应头顶,在泉应会阴,这两处“没有明显的动脉应指”,又“不方便诊脉”所以“无以脉诊”。那么“没有明显的动脉应指”,“不方便诊脉”,又与天地之气的胜复又何干?
    总之,按先生的说法,对于“天地之变”不生病的人不应于诊,“没有明显的动脉应指”的地方不应于诊,似乎是说“天地胜复之变”应该“不形于诊”。
    但是,先生后面又说:“既然此二处无以脉诊,那么司天在泉的气化脉象总应该有个着落处,就只能落实在左右间气上。因为人体的动脉应指,都在左右间气对应的两侧,如头部及颈项两侧的太阳,人迎,两手腕的寸关尺,两足的趺阳,太溪等。所以六气司天在泉的气化脉象分布于人体两侧。 ”
    那么“六气司天在泉的气化脉象分布于人体两侧”中的“六气司天在泉”算不算“天地之气”?它们的“气化脉象”算不算形于诊?先生的意思似乎又在说“天地胜复之变”应该形于诊。
    那么对于“天地之变,胜复之作”到底应该是形于诊呢还是不形于诊?谢谢先生关注,商榷甚好。
1、您问:
“天地之气的变化,有胜气有复气,它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人能适应者不病,不能适应者生病。不生病的人,脉象随气候而作适应性变化,诊不脉,即‘无以脉诊’。此是第一层意义。”这意思是说,当天地之气胜复之时,人若适应了就不生病了,也就“无以脉诊”了。那么如果不能适应天地之气胜复,人生了病呢?算应不应脉诊呢?

我答:
这段话的“脉不诊”,由于打字疏漏,现更正为“诊不到病脉”。当时因为已经发帖上去了才发现,我也就没有更正,心想大家不会误会。

2、您问“那么“没有明显的动脉应指”,“不方便诊脉”,又与天地之气的胜复又何干?”

我答:这二处不是诊脉的部位,所以在此二处也就诊不到胜复气化的脉象,包括正常的胜复和反常胜复的脉象都诊不到。所以,只要明白了第一个问题,这个也就不成问题。

3、您问“那么“六气司天在泉的气化脉象分布于人体两侧”中的“六气司天在泉”算不算“天地之气”?它们的“气化脉象”算不算形于诊?先生的意思似乎又在说“天地胜复之变”应该形于诊。”

我答:确切地说,是应该在左右间气对应两手脉位形于诊。因为天地之变,胜复之作的脉象,只能落实在左右间气对应的两手寸关尺脉位上。

4、您问“那么对于“天地之变,胜复之作”到底应该是形于诊呢还是不形于诊?”

我答:司天在泉对应的头顶和会阴“不形于诊”,司天在泉的气化分布于左右间气,与对应的两手脉位“形于诊”。
益民老人看过您《天元玉册·六气升降法》有这段话:
对于《五运行大论》,里面有些章节的确让我疑惑,其中就有这样一段:“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
    既然”天地之气,不形于诊“又如何解释《至真要大论》中的:”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
    而视岁南北难道不是天地之气?
    您再看下面”帝曰:善。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岐伯曰: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既然天地之气影响人的疾病,也就必然形于诊,又怎么能说”不形于诊“?
    在此,也想听听先生的高见。
 


怕影响你的思路,当时没有回答您,现在回复您也不算迟
视岁南北是天地之气化,接下来的举例也是天地气化的反常病变,正如您说的,也就必然形于诊,又怎么能说”不形于诊“?但就脉位而言,形于诊者,只能在左右间气对应的两手脉位上。 
又,关于“不形于诊”,《医宗金鉴.运气要旨》干脆更改为“不应于诊”,即是南北政说的脉不应,张景岳明确指出为“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也。”按脉来沉细而伏,当是少阴热化失职,反而从太阳寒水之化,也即伤寒论少阴虚寒至极之危重病脉。这与南北政讲的少阴脉气的强弱变化属于正常生理脉象和脉气的应与不应之理,是两为事。 先生所说“司天在泉对应的头顶和会阴不形于诊,司天在泉的气化分布于左右间气,与对应的两手脉位形于诊”,似乎有些问题,一般来说,我们诊脉是诊寸口之脉,按经文的意思也是诊寸关尺,并没有说一定要诊头顶和会阴,人体除了头顶和会阴,诊不出脉来的部位还有许多,能否就因此说“天地之变,胜复之作”不形于诊?

  先生说:“天地气化的反常病变也就必然形于诊。”又说“‘不形于诊”’即是南北政说的脉不应”,“为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也”,“属于正常生理脉象”。也就是说天气反常时“天地之变,胜复之作”才形于诊,而“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 属于正常生理脉象的则不属于“天地之变,胜复之作”形于诊的范围,是否也有些勉强。因为这里说的是脉气是否与天地之变相应,而不是讨论脉相的正常与否。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先生您的本意是质疑《五运行大论》说的“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并且举例说明您的观点“ 您再看下面”帝曰:善。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岐伯曰: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既然天地之气影响人的疾病,也就必然形于诊,又怎么能说”不形于诊“?

答复:
我并没有否认您的例证,就这个例证而言,我认为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从脉位来考虑。在我上面的回复里是这样回复您的:“视岁南北是天地之气化,接下来的举例也是天地气化的反常病变,正如您说的,也就必然形于诊,又怎么能说”不形于诊“?但就脉位而言,形于诊者,只能在左右间气对应的两手脉位上。” 
您否认不了《五运行大论》这段原文的论断。现根据我上面的回复做一些补充:“天地之气的变化,有胜气有复气,它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人能适应者不病,不能适应者生病。不生病的人,脉象随气候而作适应性变化,诊不到病脉,即‘无以脉诊’。此是第一层意义。”如张景岳说:“天地之变,有不可以脉诊,而当先以形证求之者,如气交变大论曰:应常不应卒,亦此之谓。”
第二层意义即是:“第二层意义,也是最主要的,当联系下文的生理和病理脉象,确定诊脉的法则。司天应头顶,在泉应会阴,此二处没有明显的动脉应指,也不方便诊脉,故‘无以脉诊’”。可是您现在又问:“一般来说,我们诊脉是诊寸口之脉,按经文的意思也是诊寸关尺,并没有说一定要诊头顶和会阴,人体除了头顶和会阴,诊不出脉来的部位还有许多,能否就因此说“天地之变,胜复之作”不形于诊?”我认为您问的不妥当,请允许我反问一句:人体除了头顶和会阴,诊不出脉来的部位还有许多,能否就因此说“天地之变,胜复之作”就等于说“形于诊”?至于您认为“因为这里说的是脉气是否与天地之变相应,而不是讨论脉相的正常与否。”,请看《六微旨大论》:“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这就说明脉象与天地之气相应与否,自然就有脉象正常与否的反应,何足道哉!




您这次帖子的下面一段话,问的更加不妥当。也许您没有看懂,我是这样说的:“又,关于“不形于诊”,《医宗金鉴.运气要旨》干脆更改为“不应于诊”,即是南北政说的脉不应,张景岳明确指出为“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也。”按脉来沉细而伏,当是少阴热化失职,反而从太阳寒水之化,也即伤寒论少阴虚寒至极之危重病脉。这与南北政讲的少阴脉气的强弱变化属于正常生理脉象和脉气的应与不应之理,是两回事。”我说的话您完全理解错了。我明明白白是讲“按脉来沉细而伏,当是少阴热化失职,反而从太阳寒水之化,也即伤寒论少阴虚寒至极之危重病脉。”怎么到您那里反成了“而“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 属于正常生理脉象”了?
早在《千古疑案南北政》专帖里就讲明了南北政是讲的四季的生理脉象和正常的少阴脉气强弱变化;而《五运行大论》主要讲的是不当位的病理脉象。《医宗金鉴》的主编吴谦和张景岳等人,不明此理,将此处的“不形于诊”篡改成“不应于诊”,引用《五运行大论》这段话,以病理脉象来作解南北政,这样的解释就连吴谦也没有信心,只好说留待后之贤者参详可也。即是说,这只能作为临证治病的参考。因为只有掌握了南北正的正常生理脉象,才能与病理脉象相鉴别。
可见《内经》的原文是不能轻易篡改的,更不能对其中的整段文字持否定态度。须知《五运行大论》和南北政的方位有关系,但就脉理而言,前者是讲病理脉象,后者是讲生理脉象。
描述:南北政脉位示意图
图片:
要掌握南北政的少阴脉气的变化,首先要清楚诊脉的南北方向。假定医生坐在南方,病人坐在北方伸手就诊,就是北政的正诊:寸主司天,尺主在泉。假定医生坐在北方,病人坐在南方伸手就诊,就是南政的反诊:寸主在泉,尺主司天。当然,实际诊脉操作时,医患双方的坐向并不限定,但医生必须清楚南北正反的道理。
益民老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