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因“重”而固

 文摸道 2014-06-01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如果说,《论语》的解读众口纷纭的话,这段文字就是很好的代表。


因为几乎所有的注家都将这段话分作四至五个片断来分别解释,以每一个片断二至三种理解算,就至少有十多种说法。


如,“不重则不威”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一)仪表不庄重就没有威风;


(二)内心不自重就没有威严;


(三)学识不厚重就没有威信。


如,“学则不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一)学习就不会固执;


(二)学问得不到巩固。


如,“主忠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


(一)坚持忠信的原则;


(二)亲近忠信之人。


如,“无友不如己者”的解释主要有四种:


(一)不要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


(二)不要和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


(三)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四)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


只有“过则勿惮改”的解释是大体统一的:


有了过错,不怕改正。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毛病:各个片断之间,其主旨彼此疏离,使整句话看起来杂乱无章,前言不搭后语,不像是孔子一次言谈的完整的真实记录。以至于有人因“主忠信”以下文字重见于《子罕》篇,主张将“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删除。


于是,又有人说,这段文字是孔子关于君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的言说,从而勉强用“君子”将几个片断绑在了一起。


受此启发,我就想到了我对“君子”的新定义:


一心为了人格的自我完善而严于自律的人。


并由此联想到君子的成长过程——一个如同破茧成蝶般,艰难的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君子的成长随时面临着两大风险:一是来自环境的消极因素的扼杀;一是来自自身的旧有习性的吞噬。


因此,可以说,君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过程。


因此,作为君子,就必须要有明白的判断,坚定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句话,就是要严于自律!


这样的严于自律,反映在君子的成长过程中就是:君子有了新的努力方向后,能如千斤重物般,不因不良环境或旧有习性的影响而轻易变迁。说得形象一点,就是要使出千斤坠的功夫,有自己的“主心骨”。


否则,失去了“主心骨”,他就必然会受内、外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修养倒退的现象。


这样的“主心骨”不正是“重”吗?


因为,不管是“庄重”、“自重”、还是“厚重”,说到底,“重”就是一种如千斤重物般的自持——对应于君子,就是“坚定的信念”。


这样的一种“重”的功用,不正是“威”吗?


因为,不管是“威风”、“威严”、还是“威信”,说到底,“威”就是一种影响力——一种抗击消极因素的影响力;或者说,一种守护积极因素的影响力。


将这样的理解导入原文——一个寻求自我完善的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不能抵御内、外消极因素的影响。这样一来,他所学的东西也就得不到巩固——这不正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所讲的情形吗?


这样看来,孔子讲的似乎是,对于一个君子而言,他的“学”应该如何得以“固”的问题。


按照这样的思路,再来看看“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是不是能与之吻合呢?


“主忠信”——坚持忠信的原则——忠信于什么呢?对应于君子,就是忠信于人格的自我完善这个总目标。换而言之,就是要对善道美德抱以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不正是对“重”的解说吗?


“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不怕改正——这不正是君子对自身旧有习性的自我纠正吗?能自我纠正,又何愁“学”不得“固”呢?


关键是“无友不如己者”有些麻烦。不过,既然“过则勿惮改”讲的是对付内因,这一句是不是讲如何对付外因呢?


再联系到我们与人相处的实际情形,通常就有这么一种现象:甲乙二人发生了矛盾,到最后调解的时候,甲就会说,我之所以会对乙不好,是因为乙如何对自己不好;乙也会说,我之所以会对甲不好,是因为甲如何对自己不好。


这样的现象,在旁观者看来就是:甲因为乙对自己不够好,所以觉得没必要对乙那么好,结果却做得比乙还差;乙又因为甲对自己那么不好,觉得自己先前对甲太过客气了,于是就进一步降低了自己的待人标准……如此循环,最终甲乙二人都在不知不觉间互相学习了对方的不好!


像这种与“不如己者”一般见识的“比坏”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分析起来,人人都清楚“比坏”不好,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内心中的惰性总要指挥着人去“比坏”。这不正是因为“惮改”心理导致的“友不如己者”吗?


为了避免牵强,我又查了查字典。“友”的解释是:同志为友;而“志”的解释是:心之所向。


因此,如果“友”作动词,其意思就是:与他人同样心思。


因此,如果是“友贤于己者”,就是取对方上进的心思,学习对方的优点,寻求进步;如果是“友不如己者”,就是取对方堕落的心思,学习对方的缺点,自寻退化!


因此,“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就是——杜绝懈怠堕落的心思,不受他人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不正是君子对外界消极因素的辨识与抵御吗?


至此,整段文字的意蕴终于豁然贯通——孔子确实是在告诫有志于君子者,其“学”应当如何得以“固”——先从反面指出,如果没有“主心骨”,就不能抵御内、外消极因素的影响,“学”就得不到巩固;再给予正面的指引,要想自己的“学”得以巩固,就必须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杜绝懈怠堕落的心思,抵制他人不良风气的影响,及时纠正自己的过错。


       

标签:论语,洗洗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