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讲案 | 第一篇学而之第8章

 泪眼问花华不语 2020-08-19

学而之第8章

原文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敬重就没有威望,有所学习也不会巩固。内心力主忠信,朋友就不会不如自己;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探究

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

本章,孔子提出君子应有的理想人格,包括为人庄重、致学坚固、交友审慎、知过能改等方面。细细说来,君子外在呈现出庄重威严的形象,使人感觉或可付与重托。君子内在修为致力于学习的巩固,一以贯之,主于忠信。契友高朋时与往来,而有错也不必忌惮改。

然夫子此言,历代有歧解。第一句“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有两说,《新解》作并列关系:“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译注》作递进关系:“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孔子之教与学,是学而习之的修身,必须有敬重态度、敬畏意识。朱子看到了这一点:“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集注》)

第二句“无友不如己者”,又单出于《子罕》篇:“主忠信,勿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句聚讼至今:一曰“朋友不能不如自己”;二曰“朋友不会不如自己”。

《说文》说:“友,同志为友。”《皇疏》虽取 “凡结交取友,必令胜己”之说,但他内心终究迟疑,从而附引诸说,以为最为要害者在于:“或问曰,若人皆慕胜己为友,则胜己者岂友我耶?”这种交友必求胜己的反诘,是很使人语塞的。至《邢疏》,则设局限于“忠信”不能不如己:“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北宋]游酢一统读之,有意加以回避:“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再至朱熹,则不给局限:“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后学多沿用《集注》之说,如钱穆、杨伯峻等。

朱熹如此,应是骨子里造圣意识所致,更多出于自己理学需要,却大大违逆了孔子原义。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然三人则必有胜己者?相对孔子而言,这当是不可能的。论善或贤,谁又胜出孔子?

孔子之教,在提示了君子修身如何知己学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并非徒然所应虚景,若是以己之长量人之短,则多“不如己”;诚然以人之长量己之短,见善而迁,则三人中有师。俗话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未尝不包括此意。而这也就顺接了下文,“过则勿惮改”。[清]刘开《问说》讲得更明白:“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故孔子之意,在强调人之相与,当“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而所谓“如己”,并非事事胜己,人有其善、有其长,习其善、学其长而相追随;反之,则或改之。

然事无绝对,古人主张友“贤于己者”,从单方面的体认角度出发,也有一定的道理。通常,与不如己的人为友,若不能自勉自律,则难免无益而有损。《吕氏春秋·观世》说:“故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也。”与贤者为友而有益,人尽皆知,但世人多喜与不如己者为友。苏轼洞察世情,说:“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朱熹《四书或问·卷六》)然此说虽在理,终究并非孔子此言本意。

《易·系辞》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孔子看来,交友是有一个前提的,在于有“主忠信”之自觉意识。如此,于师于友就有所选择。而所谓师友,皆所以辅仁进德。《新解》说:“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人性喜随众,久于渐染而不觉。故泛说“无友不如己者”,确乎有一个警世的作用,教人远离不仁。

扩展阅读

论语讲案 | 学而篇第1章

论语讲案 | 学而篇第2章

论语讲案 | 学而篇第3章

论语讲案 | 学而篇第4章

论语讲案 | 学而之第5章

论语讲案 | 学而之第6章

论语讲案 | 学而之第7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