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如何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6-08

000000000104038707_1

原文:【读书分享】如何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读书笔记

作者:苏平

 

一、为什么文案难懂?

有时,我们觉得自己的表达很清晰,内容也非常翔实,领导或客户却看不懂。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信息种类模糊

  上一篇博文,我们分享了三种信息(记述信息、评价信息和规范信息)误用的种种闹剧。这就需要我们以终为始来思考问题:这个文案是给谁看的?对方希望得到哪方面的信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需要准备哪些辅助信息?

  例如:如果我要提供一份给客户的培训方案,客户希望我提供如何去做的信息,也就是规范信息。那么,我就需要通过培训需求的诊断和调研,了解客户问题的记述性信息,进行评价后,最终给出规范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三类信息我都运用了,但重点在于最终的输出:规范信息。如果我只是停留在对客户问题给出的评价信息,客户可能会说:“我不想让你告诉我们做得好还是不好!我们需要你告诉我们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2、信息之间不通顺

  信息是由主语和谓语关系而形成的句子,是构成文案的零件。就像我们要组装一辆自行车,就需要具备自行车的各种零件。同时,有了这些零件,就一定能够成功组装成一辆自行车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每个零件之间,还需要各种紧固件(如:螺钉、螺帽等)来连接。找到了正确的零件,却用错了紧固件,依然无法成功组装一辆自行车。

  我们要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就像是组装自行车。各种信息是所需的零件,而各种紧固件,则是连接各信息的连接词,表达了各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清晰表达三大重点

要想让信息变得更清楚,需要在句子的结构和印象上多下工夫。主要有以下三大重点:

主语:使用主语与谓语关系明确的句型

连接词:连接句子时,只用正确的逻辑连接词

具体性:使用让人产生印象的具体表现

下面我们就三大重点进行具体分享:

1、主语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省略主语。有时,是因为彼此已有默契,知道主语是谁。例如:我请先生帮我拿一下遥控器,可能就直接说“拿一下遥控器”; 有时,是没有遗漏了主语,就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一群同事在聊天,你想跟大家分享今天某位客户说话态度不好,说了:“说话这么冲,跟吃了枪子一样”。可能就会有同事说:“我从小就这样,你管得着吗?”……于是,你只好不停地解释,说自己说的不是TA。即使这样,由此带来的不快,也很难短时间消除。

  在文案写作中,类似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如果缺少了主语,让对方去猜,就有可能产生歧义。所以,如果为了清晰传达自己的信息,最好明确表现出主语。同时,一个句子中,只有一个主语,更便于清晰表达和理解。 当然,如果您希望对方的关注点在内容时,可以故意忽略主语。如果在说话前,增加“我估计……”对方可能会想:为什么会估计……? 你是如何估计……? 别人的估计会是什么呢?……

  除了主语外,谓语也非常重要。我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动词。如果我们希望刺激思考,就用及物动词,帮助我们意识到行为者。例如:如果在一个行动计划中,写着“我们要行动起来”,可能“行动”就变成了口号。若我们修改为“我们要在下周二之前,核对物资清单和库存数量”,我们就会去思考:谁要去做这件事?分哪些步骤?如何去完成?……我们常说:领导分配任务时要具体,在按照本书的说法,就是要用及物动词。例如:“小李你动作快点”VS “小李,快把A客户的报价单拿给我”,显然后者更清晰、明确。

  因此,用及物动词思考更容易客观分析行为者,也就是思考的主体。例如:“希望成长”VS “我希望提升表达能力”。前者只是期望,后者则可以促进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自己希望提升表达能力?如果要提升表达能力,需要做些什么?……

 同样,使用不及物动词不一定会僵化对方的思考,但可以提高对方觉得“顺理成章”的概率。例如:在传达最终信息时,可以先说明依据,最后再用不及物动词来做结论:“根据上面的分析,这个课程方案可以大幅度提升各店铺的业绩。”

2、连接词

  连接词,就像我们组装自行车时用的紧固件,如果使用错误,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发生。

1)  模糊的连接词

模糊的连接词,无法明了地连接多个信息,从而成为阻碍正确信息传达的最主要因素。

2)  错误的连接词

错误的连接词 ,会不但无法清晰表达上下文的联系,还会导致逻辑混乱,导致理解困难和困难。

书中分享了三大类的逻辑连接词,我简要分享摘录如下:

QQ截图20140602222836

 

        跟信息类别一样,如果用错了连接词,也同样会造成各种理解方面的问题。  例如:

         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换位思考,跟家人沟通时,很难真正做到换位。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时,关注的是自己,不是他人。

        我们将上面这段话,增加一些连接词进去,看看有什么不同?

       案例一:

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例如:换位思考,但在跟家人沟通时,很难真正做到换位。当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时,更关注的是自己,不是他人。    

        案例二:

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说换位思考,因为在跟家人沟通时,很难真正做到换位。通常情况下,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时,更关注的是自己,不是他人。

        案例三:

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可是换位思考,跟家人沟通时,很难真正做到换位。当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时,一般关注的是自己,不是他人。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

用错了连接词或句子,虽然写起来轻松,自己也觉得重点都写到了,却让人读不下去,或者让读者根本不知所云。因此,我们说:连接词是文章“通顺”的灵魂。因为“通顺”就是指每则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文章是否通顺,全在于是否能够将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明了地传达给对方。让读者去才猜内容,只会适得其反。

3、用词具体

在TTT培训中,分享讲故事的技巧时,每次都会提到“具体”和“细节”。“具体”是指人、事、时、地、物,“细节”则是这几个要素中的详细情况。例如:“我儿子学习成绩很好!”看到或听到这句话时,我们可能没有太多的触动。如果换成“我儿子所在的年级一共有10个班,他每年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伸出大拇指吧?

在文案写作中,无论对方希望得到的信息是记述/评价/规范信息,都希望能够具体,而非一些空话、套话。因为,好的文案,本身也是在讲故事。

 

 

三、语言是思考的工具

之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写博客? ” 我回答:“这是锻炼思维的一种方式。”因为口头交流,您可以不考虑主语、连接词、分段,不斟酌措辞,不明确逻辑关系,思维也可以很跳跃,大不了对方再进一步询问。但一旦要将这些内容转为文字,就逼着我们去思考:主语、连接词、措辞、逻辑关系等,这些我们在口头表达时省略的东西。而这个过程,就是将无意识思考意识化的过程。逼着我们去思考: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表达才能达成目的?

以分段为例。我看到很多人的文章通篇只有一段。这样的文章,我通常看标题是否有兴趣,若没有,就直接过掉了。如果有兴趣,硬着头皮往下看,一般也能看出其中表达的几个观点。所以我很好奇:

既然其中有几个观点,为什么不分段呢? 这样自己思路清晰,我们看起来也不费劲。

本书特别将分段,作为表达多个信息的窍门,我很赞同。因为分段,是以完整的区块传达单一信息。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先思考:整个文案,要传达哪些信息? 每一个信息,需要哪些素材、证据来支撑。这个过程,不但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找到合适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方便其他人阅读和理解。

最后,特别提醒自己:语言是思考的工具。坚持思考,坚持写博文,坚持反思和提高,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