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武汤方

 医道无涯 2014-06-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真武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各9克,白术9克,炮附子3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硬而呕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振振欲擗地,谓身体振振而欲仆于地,即身振振摇的更剧者,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则虽汗出而病不解,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此宜真武汤主之。
 
按:此与苓桂术甘汤证甚相似,不过前者为阳证,故只身为振振而已。而此者虚极入阴,不但身瞤动而且振振欲擗地也。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前既有“自下利,后之“或下利”,当是“或不下利”,前后文始相应,必是传抄有误,可改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暗示已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而病还不已也。至四五日又并发腹痛自下利的里证,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的为证观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均不外于里有水气的关系。或以下皆属不定的客证,但均宜本方主之。
 
按:此亦里有水饮而误发汗,本来少阴病,由于误治因即并于太阴,续得腹痛自下利。本方为水气陷于阴证的治剂。上条之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和本条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均为其应用的确证。参照以上证候,可活用于痿躄、麻痹、浮肿等病有效。
 
【辨证要点】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
 
【验案】陈某,男性,41岁,病历号189395,初诊日期1966年2月8日。头晕、左肩背疼三月余,经X线拍片提示第六颈椎增生。近头晕、心悸、左肩背疼,左手拘急疼,肘上下部亦酸疼,夜尿较频,苔白根腻,脉沉滑。此属阳虚水气上犯,为真武汤方证:
茯苓12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白术10克,炮附子6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晕减,他症变化不明显,前方加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增炮附子为10克,服一周,肩背疼减。继渐增附子用量至15克,服两月诸症皆消。

 

------------------------------------------------

 

医案 
    女,青年,武术教练。美尼尔综合症,眩晕,中西药治疗半月有余,不效。盛夏仍头包头巾,穿厚衣仍无汗,面部色白,面腿浮肿,小便量少,口干不喜饮,舌淡嫩。予真武汤。一周后诸证缓解。再服七剂而愈。


评语
    盛夏着头巾,厚衣仍无汗,为真阳衰微之证。眩晕为水邪泛溢冲上所致。面部色白,面腿浮肿,小便量少,口干不喜饮,舌淡嫩,皆为水邪内盛之证。故用真武汤温阳利水。

来源:郝万山讲《伤寒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